• 28.00 KB
  • 2021-02-27 发布

小学科学(心得)之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  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小学  何玉龙 ‎  内容摘要:‎ ‎  培养学生小学科学的创造力,除了要重视创造行为的养成和创设、创造环境外,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1、“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2、“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3、“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理论水平。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总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我们必须记住,每一种假说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而想象力又是通过直觉发挥作用的。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创造性思维。”这就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了要重视创造行为的养成和创设创造环境外,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  1、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  只有实施愉快教学,师生关系融洽,双方配合得好,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实施愉快教学,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  2、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可采取了以下对策。‎ ‎  (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习科学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  为了教学生会学习科学课的方法,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得新、想得奇。我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因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 ‎ 、有计划、持久的感知活动,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开始,是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教会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认真细致深入地观察。如学习《植物的花》一课时,教材要求学生掌握花的基本构造。学生通过对花的直接观察,会说出花的名称、香味、颜色、花 瓣的多少,甚至花开放时的姿态,但对花的结构特征却很少有人涉及。我就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 进行层层解剖式地对花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让学生了解花瓣是由什么托住的?花瓣的里面有什么?花蕊是否都相同?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花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等。按照这个观察程序,不仅要求学生看,还要学生想,调动了他们大脑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中掌握了花是由萼片、花瓣、雌蕊、雄蕊四个部分组成,这就是完全花的构造。在《果实》、《种子》、《昆虫》等课的教学中,我都从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观察入手,使被观察的事物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我除了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外,还注意在课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经常布置一些观察作业,写观察日记等,让学生在大量常见的现象中,独具慧眼,捕捉信息,培养直觉思维。‎ ‎  (二)“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这不能说,那不能提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可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是课堂只有40分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全班的学生都说一次,只有按实验小组选择回答。像《电磁铁的磁力》一课,就要先由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小组成员就要先一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有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在班上进行交流发言。对其他小组的计划,需要提出好的建议和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以便在小组汇报交流中有充分的数据题材,完善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一般是: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搜集实验数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成果。‎ ‎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  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名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在理解课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实验目的。因为明确实验目的是做好实验的关键。以往教学中,很少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目的。要培养学生确定实验目的的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在理解课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实验目的总是与所研究的问题相联系的。学生只有在理解课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实验目的。‎ ‎  当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多观察,多发现,多总结。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总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