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0 KB
- 2021-04-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某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总结供借鉴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农牧区环境卫生整治及村容村貌改造情况。一是我县农牧
区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以农村牧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
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加强农牧区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
全县 X 个乡镇中已有 X 个乡镇建设垃圾处理厂,配置垃圾转运车辆 X
台,可服务周边村庄 X 个,各乡镇定期组织环卫人员开展环境卫生综
合治理,清理各类垃圾,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牧区环境卫生“脏、乱、
差”的局面。二是为确保全县环境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生态环境有效
改善,2017 年中央环保督查中,县各督导整改组现场督导 X 次,召
开专题会议 X 次,走访群众 X 人次,组织干部群众 X 人次,调运各类
机 X 辆台,清理清运垃圾 X 吨,依法拆除违章建筑 X 万平方米,依法
拆除帐篷 X 顶。特别是对 X 河道内部分企业污水直排,存在水污染的
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共查处大小排污口 X 个,投资 X 万元,将
河道内的所有污水管网都纳入市政管网,并对沿河污染严重、环保设
施不达标的企业予以关停,恰卜恰河道周边的环境卫生迅速的有了好
转。三是自 2014 年我县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年以来,共实施
建设项目村庄 X 个,四年来实施项目村涉及户数为 X 户,受益人口
X2 人,建设项目涉及住房、院墙大门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
境卫生整治、村级后续产业发展、村民综合服务活动中心、群众文化
广场等内容,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目前,全县还有 X
个村未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其中 X 个村未实施任何项目,X
个村实施了“千村建设”“百企联百村”“年度重点推进村”等项目。
计划 2019 年--2020 年全面完成全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二)农牧区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是我县现有乡镇文化站 X 个,
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X 处,其中,新建 X 处,提升改造 X 处,资
源整合 X 处;每村建设文化活动室 X 平米,室外文化广场 X 平米;行
政村农(牧)家书屋 X 个,总投资 X 元,其中:农家书屋 X 个,每个
书屋投资 X 元;牧家书屋 X 个,每个书屋投资 X 元;寺院 X 个,每个
书屋投资 X 元,每个书屋配备 X 至 X5 余本书籍、X 余册书刊。二是
投资 X 万元,对廿地乡羊让村等 X 个贫困村实施文化扶贫工作,发放
服装、演出道具、乐器、音响、手拉杆移动音响、海尔 55 寸电视机。
同时,本着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办,群众乐”的原则,以
大力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目的,进一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全力
打造“共舞和谐”文化品牌。三是积极开展青海省三区文化人才支持
计划,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设立培训基地 4 处,分别为:石乃亥乡“格萨尔”说唱培训基地、X
乡下卡力岗非物质是文化遗产安多“则柔”培训基地、X 乡小学非物
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X 乡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四是每年
春节暨藏历年期间在各乡镇、社区、行政村演出 X 余台(节目 X 余个)
文艺汇演;“新春下基层·服务暖人心”专题演出每年 X 余场;在
XX 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活动 X 余场;完成农牧区公益电影放映 X
场;积极配合县政府及卫生、科技、消防、公安、环保、教育、市场
监管等部门,编排专题文艺节目,开展公益性文艺宣传活动。
(三)破除歪风陋习情况。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破除歪风陋
习的宣传,大力倡导厉行节俭的新风尚。围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在村庄主干道、群众聚集地,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灯箱广
告等载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内容,教育启发群众自觉革除陈规陋习、
主动践行文明新风。二是与评优树模相结合,广泛开展“五星级文明
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先进
事迹宣讲,总结挖掘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
行广泛宣传,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
群众。同时,结合“三严三实”教育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农
村党员干部婚丧嫁娶严格监督,让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婚事新办、丧事
简办,为群众树立标杆,县纪委对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家中红白事情,
进行备案。三是将移风易俗宣传教育融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利用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明祭祀、家庭团圆、
敬老孝亲等活动,以科学、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取代陈规陋习。
(四)核心价值观融入情况。一是组织召开各类会议,动员全县
党员领导干部和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宣
传思想工作会议、县委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暨“五星级文明
户”创建工作动员推进会、首届“共和好人”、每届“最美共和人”
表彰暨颁奖大会等会议上,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就做好“文明共和”建设、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群众性精神文明
创建工作、学雷锋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作了详细
安排,为保障工作取得切实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采取多种方式,
全面营造核心价值观宣传浓厚氛围。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微短
信平台、户外广告、LED 显示屏、书籍、宣传册等载体,不断深化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思想道
德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政策等的宣传教育。通
过宣传,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团
结奋进、不懈奋斗,形成推进共和改革发展的巨大合力。
(五)培育优良家风情况。一是充分发挥家庭文明在培育优良家
风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依托“妇女之家”,深化“最美家庭”评选活
动,大力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
的文明家风。每年举办“最美家庭”表彰大会,表彰“最美家庭”X
户,启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播放“孝亲敬老”、“民族团结”、
“廉洁自律”、“教子有方”等 11 户优秀典型“最美家庭”专题片,
以先进引领后进,以真善美抑制假恶丑。二是在城中社区“儿童之家”
开展了以“品味书香进儿童之家”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X 户家庭、
X 名老师及儿童教育工作者参活动,提升“妇女儿童之家”服务妇女
儿童、促进和谐文明的能力水平;在县第一小学开展了“欢乐五月天,
献礼母亲节”主题活动,积极倡导理解母亲、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
良好的风尚;三是围绕“妇女之家”平台,给各乡镇妇联和各学校发
放《家庭教育读本》1920 本,配合各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 6 期,
参与人数达 1687 人,扎扎实实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和推进工作。
(六)开展送温暖活动情况。一是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动态管理,
突出兜底保障作用。去年入冬以来,共落实一次性补贴 X 万元,其中
为 X 户 X 名城镇低保户落实补贴 X 万元,为 X 户 X 名农村低保户落实
补贴 X 万元。二是全面排查城乡特困人员基本情况,对符合条件的特
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范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2017 年,为全县 X
户 X 名特困人员发放补贴 X 万元,为 X 名优抚对象落实补贴 X 万元。
三是完善县、乡临时救助大平台,加大调查核实力度,规范审批程序,
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共为全县 X 户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资金
X 万元。及时为务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寻亲不遇、被偷被骗人员
送去棉被、棉衣、棉鞋、大米、食用油等过冬物资,价值共计 X 万元。
四是严格要求养老机构和代养人员以高标准做好对老人的身心检查、
政策宣讲、慰问等工作,守护好老人生活起居,让困难老人感受党的
温暖。为 X 名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购置棉被、棉衣等过冬物资共计 X
万多元。五是县总工会为 X 户下岗困难职工筹集送温暖、帮扶资金 X
万元。五是县红十字会对 X 名病患者发放救助资金共 X 万元,对因病、
因灾困难干部群众发放“博爱一日捐”捐款 X 万元,对 X 户生活困难
户送去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同时,按照省州关于做好“两
节”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要求,县民政局对全县 X 户以及湖东种羊
场 X 家农户、X 名优抚对象、X 户贫困僧侣和部分贫困户、残疾户、
受灾户、作为重点慰问对象进行走访慰问。
(七)精神文明创建情况。一是不断丰富宣传教育载体,深化公
民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公民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投入 X 万元设置大型宣传标语 X 面、宣传栏 X 个、
活动展板 X 余块,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利用宣传橱窗、楼宇电视、LED
电子屏播发公益广告 X 余条;利用重大节日和敏感节点,开展了“学
雷锋”志愿服务、清明节“缅怀先烈、感恩思源”、“感恩母亲节”、
“博爱一日捐”、法治宣传教育、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在全社
会营造了良好文明风尚。二是相继开展了首届“共和好人”、第二、
三届“最美共和人”、“五星级文明示范户”和“最美家庭”等评选
表彰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表彰奖励了 X 名典范。2017 年我县被国家
文明委复审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城。三是在学校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
育、革命传统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礼节礼仪教育,大力培养青少年
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品德。2017 年我县被评为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四是以“五大”创建活动为载体,
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2017 年,我县被中央文明
委复审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
全县获评省级 XX。
(八)村规民约制定及开展落实情况。截止目前,全县 X 个村、
X 个社区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从具体内容来看,共涉及
村级环境保护、村级团结稳定、村民行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村级
民主决策管理等。从调查情况看,一是多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都制
定了关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维护环境卫生等条款,这
些条款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美化环境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提
高了群众素质,为乡村振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二是多数村规民
约、居民公约都规定了要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产,
做到科技致富。在其倡导下,农牧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
积极性不断提高,科技致富的劲头持续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村民互帮互助,共同奔向小康之路。三是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加强了
对村(社区)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监督,将村(居)务管理变
“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增加了村(居)务的透明度,提高了
农牧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同时畅通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沟通的渠
道,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四是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由于其乡土性、
地域性、自发性、内控性,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第一
道防线”的作用,有效降低了农村治理成本,提高了农村管理运行效
率。如,塘格木镇华塘村曾是个告状多、派性重、班子散的“后进村”,
2014 年,乡党委在集中整治的同时,引导村民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
实现由“乱”变“治”,从“后进村”逐步晋位升级的转变。
(九)农牧区法治建设情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
划,深入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强化对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
开展法治培训 X 场 X 余人次。全面落实“双普法”工作责任制,深入
推进“法律十进”活动,举办各类法治宣传讲座、培训班、文化活动
共 X 场次,参与群众人数达 4.3 万人次,悬挂横幅 X 条,制作展板 X
块,发放宣传物品 9.6 万余件,发放宣传资料 6 万余份。突出抓好宪
法宣传,积极开展了以“增强宪法精神,培育法治信仰”为主题的“七
个一”宪法日活动,宪法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县委统战民宗等部门结
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寺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宣讲 56 场次,
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3053 份,悬挂标语横幅 35 条。二是进一步完善共
和县依法治县工作联络员制度,组建联络员队伍,开通依法治县工作
QQ 群和共和县依法治县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强
化了依法治县对外宣传工作。强化县法学会工作,改选、充实县法学
会成员,广泛吸收检察官、法官和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
织法律人才,共发展会员 40 人,目前在册会员 83 人。三是扎实开展
“双百”和“法治基层行”活动,县法学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
强。探索建立“社区法律会诊站”,在恰卜恰镇城北社区和工业园社
区开展法律会诊站试点工作,统一制作悬挂标牌,印制工作手册,配
备一线法律工作者担任“社区法律会诊站副主任”。四是联合依法治
县办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的意见》。
进一步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印
发了《青海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办法》。同时,开通“共舞
和谐”普法之窗手机微信公众号。编辑发行《共和双普法宣传教育工
作动态》10 期。五是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 80
余人(次),对辖区内娱乐场所进行集中执法检查 60 余次,发现隐
患 4 余起,责令整改 4 余起;建立邪教人员数据库,对 39 名邪教人
员进行了解脱和撤控审批;开展各类维权讲座、反邪教科普宣传、法
制报告进校园活动共 65 场次、检查网吧 256 家次,停业整顿 3 家,
坚决查处利用信息网络传播各类有害信息的行为;收缴非法出版物
650 张,非法音像制品 220 张,盗版光碟 450 张,警告 21 家,责令
整改 8 家,不断净化文化环境。
(十)农牧区基层民主建设情况。一是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
民主议事制度不断健全,村民民主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各村对所有群
众关心、想知道、有顾虑的问题都能做到由群众做主。特别是村级财
务制度逐渐走上公开化、正规化。各村都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
主理财小组,村里的财务情况全都上墙公布,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财务
公开会议,让村民有了参与权、知情权。重大决策和主要项目安排及
集体大数额的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
代表听取村民意见后再进行议事表决通过。有力加强了对农村党员干
部职权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二是农牧区党员干部
在工作中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的现象少了,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的多
了,形成了干部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维权的良好局面。比如在救灾、
救济款物发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种粮直补、草原奖励补助等
都能及时地向群众公开。三是在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
的基础上,对“两委”班子全体成员人实行述职述廉制度,使群众对
政务、村务、党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提升。四是严格落
实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近年来,我们针对全县部分村财务混乱、
群众上访不断的现象,对全县所有村级干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制
度,并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还部分村干部一个清白,还群众一个明
白。
(十一)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获得感情况。一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
网络、微短信平台、户外广告、LED 显示屏、书籍、宣传册等载体,
不断深化对乡村文明的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
定自觉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团结奋进、不懈奋斗,形成推进
共和改革发展的巨大合力。二是稳步推进“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
以召开动员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举办骨干培训班等多
种形式,从城镇社区和农牧区乡(镇)、村两个层面,稳步推进了乡
风文明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三是继续深化“我
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结合我县民族文化特点和优势,在春节、端午
节、建党节等各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了社火、灯会、射箭赛、篮球赛、
恰卜恰地区夏季周末广场“百姓大舞台”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等各类群
众性文体活动,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烈欢迎。四是青
海湖流域综合治理、龙羊峡良好湖泊生态保护、塔拉滩荒漠化治理等
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扎实推进,生态保护补奖资金
惠及了广大牧民群众,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狠抓城镇和农牧区
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近七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1276 户农牧民彻底告别无电历史。
二、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县农牧区环境整
治及村容村貌治理一直以来结合“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党
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实施,实
施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及村容村貌治理缺乏专
项资金支持。二是在去年的环保督查过程中,我县自查发现县域乡镇
建成的垃圾填埋场存在处理不规范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运营资金不
足、管理人员缺乏,且工作人员未经相关技能及知识培训,不具备上
岗的基本能力。且配套的装载机等机械设备缺乏或老旧、破损,对乡
镇生活垃圾的规划化处理存在制约。
三是我县为农牧结合的县,大部门牧业村庄人口众多、居住分散、
数量庞大、成分复杂的农村垃圾是一个很大的农村环境的污染源。加
之城乡居民对环保观念淡薄,使得有法也难依、有法也不依。
(二)繁荣农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县作为深度贫困县,脱
贫攻坚任务繁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带来的是文化发展投入严重不
足,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事业薄弱,公共文化
服务设施建设的覆盖面还十分狭窄,一些村社甚至没有一块空地作为
基础设施供村民开展集体文化活动,管理人员培训不足,文化服务能
力低下。这种状况在边远农牧区更为明显,难以形成文化氛围。在条
件较好的乡村建有诸如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室等基础设施,但多数群
众的文化生活仍然沿袭传统,以唱歌跳舞看电视为主,加之留守老人、
妇女、小孩文化参与意识和文化建设意识薄弱,文化生活十分单调贫
乏。
(三)破除歪风陋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现象普遍。目前,我县在婚丧喜事方面普遍存在着讲究排场、盲目攀
比现象。二是婚事“彩礼”负担沉重。青年男女订婚除了男方要有新
建或装修的新房外,普遍都要给女方一笔彩礼,少则三五万,多则十
几万,彩礼大、房子阔、车子好、酒席多就觉得有面子,错位的婚恋
观,助长了婚嫁论财的风气,极易误导农村青年形成“重利轻义”、
一切向钱看的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人情宴”名目繁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面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而来名目繁多的“满月酒”、生日宴、
祝寿宴、升学宴、乔迁宴等等“人情宴”,让群众应接不暇、疲于应
付。四是“赌博风”屡禁不止。据调查,春节期间赌博更甚,成了群
众之间互相交流的普遍方式,牌桌上的“票子”成了有没有挣到钱的
最直观“证据”,“赌博风”增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五是封建迷信
蔓延滋长。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习惯于遇红白大事就要“看日子”、
“算一卦”,加上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等多重因素,使得封建
迷信活动在农村有所抬头,使群众难以树立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观
念,阻碍了群众向上向善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四)核心价值观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对核心价值观
的认知认同度有待提高。部分群众由于受不良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影
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感。认为在缺乏诚信的社会里,
谁讲诚信、守规矩就意味着吃亏,解决吃穿住行、就学就医就业等问
题,只有金钱权力是硬实力。错误认识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二是个别领域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重视不够。个别党组织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学习探索实践不足,
工作开展创新不够、点子不多,活动不丰富,教育不到位,与工作要
求还有差距。三是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有待进一步丰富。由于我
县财力所限,部分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设备陈旧,管理服务配套不全,
文化活动不够丰富,文化的引领渗透力量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五)培育优良家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奢靡之风在部分家庭中开始慢慢抬头,存在盲目跟风及相互攀
比现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二是受传统观念和民族习俗的影响,许多家庭习惯不健康、不科学的
生活方式、处事方式,不讲科学信迷信。三是对父母长辈的赡养仅仅
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普遍认为能够为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就已足够,家
长做不到言传身教,也不注重科学教子,重养轻教,重智轻德。
(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家庭思想道
德教育有偏差,家庭不和不全或婚姻变故导致孩子心理伤害、教育失
控;家长自身品德不高,不务正业,给孩子造成恶劣影响;部分家庭
过分溺爱孩子或对孩子期望过高,造成孩子逆反、压抑、焦虑的病态
心理;父母外出的空巢家庭导致子女家教缺失。二是学校还存在着“重
智轻德”的风气,认为思想政治课是辅课,课时安排少,思想政治课
也常被挤占挪用;三是社会上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冲击着未成年人,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书
籍中消极、色情、暴力内容充斥,酒吧、KTV、游戏厅、网吧等滋生
的不良风气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
(七)帮扶送温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注重形式,在送温暖
活动中,个别单位专门为领导安排善于讲好话,善于表达感激之情的
困难群众,有意避开爱提意见和爱发牢骚的群众,造成领导每次送温
暖都是几个“熟面孔”。而把平常不善于叫苦的困难群众冷落在一边,
致使“生面孔”越来越生,实际困难始终得不到解决。二是有些平时
对困难群众过问不多,只凭一两次节日送温暖表示关心,其效果不佳。
三是在走访慰问时,往往是对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走访,带去一
些生活物资表示慰问,而对于一些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以及个别老上
访户或者对社会怀有仇恨心理的群体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慰问,导致社
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三、乡风文明建设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一是增强干部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一方面以乡镇为单位的方式对乡镇干部队伍进行培训,印发培训资
料、上辅导课,同时加强对乡镇、村社干部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懂
业务、能办事、会办事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利用展
板、宣传标语等形式强化宣传,着力培养农牧民良好的卫生习惯,自
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组织村民参加环境卫生集中整
治活动,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高
原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开展“一村一品”“一村一
风貌”建设活动,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运作
机制,实行垃圾分类,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村运转、县处理模式
为主,确保垃圾处理无害化。三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建议将农村环
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年度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
制,保障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及相应的整治和维护的
方法和措施,并积极落实。
(二)繁荣农村文化方面。一是加大农牧区文化事业投入,完善
文化设施,设立专项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的范围,不断提
高用于农牧区文化的经费比例,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部门业务经
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牧
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牧区、面向农牧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
农牧民群众成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三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提高文化队伍素质,积极挖掘农牧民的潜力,注意发现和培育那些热
心开展文化活动和热衷于文化技艺学习与实践的农牧民,为他们提供
培训提高的机会,保护、提高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四是充分发挥文化
的旅游功能,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重点
发展民族歌舞、曲艺艺术,深入挖掘研究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藏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整合提升富有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使之发
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破除歪风陋习方面。一是建设良好乡风文明,应该从紧盯
国家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起,建议县委组织
部、县纪委联合制定下发国家干部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文件,依法
依纪狠刹“大操大办”、“打牌赌博”、互相攀比等不正之风,引导
广大党员干部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二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这条主线,以“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随礼标准、酒席规模、
服饰首饰等进行合理界定,激活传统道德力量和村民自治意识,让每
个人都成为文明乡风建设的受益者。三是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
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发
挥好“一约四会”作用,引导群众发挥自治组织引导作用,不断提升
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真正把规矩立起来,让
风气正起来。
(四)核心价值观融入方面。一是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普
通话”转化为“地方话”,将“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把“大
道理”寓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之中,将理论唠成家常话,
以通俗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告知。二是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活生生的具
体形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发挥引领效应。
三是培育健康向上的农牧区文化,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手段。注重
保护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鼓励打造更多精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
入文化公益事业,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搭建传播先进文
化舞台。
(五)培育优良家风方面。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应
当承担起这个重任。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发挥起教书育人的
重要作用。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则不失为一个很好途径,通过对家
长的指导,帮助家长理解一个家庭具有良好家风、家教对下一代教育
的重要影响,最终达到以良好的家风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和社风的
目的。二是政府要竭力拓宽就业渠道,让多数人能就近就业,自主创
业,争取每个家庭的家长能在孩子身边言传身教,从一点一滴的小事
教起。三是社会主流媒体应发挥积极的作用,注重舆论引导。多策划
一些传播正能量的节目,多做一些正面事迹的报道,占领舆论的高地,
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开展宣传思想教育方面。一是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新形势下
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
向,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改进单一的灌输式宣讲的
方式,应努力将宣讲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段子、表演剧等形式,
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宣
传品,如挂历、口袋书、折页,还可将需要宣传的内容制作成音像制
品,藏汉双语解说,满足不同民族群众的需求。三是发挥文化能人作
用,将其建立成“文化中心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周围群众
积极参与,从而活跃群众文化。同时,开展能够吸引大多数群众广泛
参与的民间活动,如民间游戏、歌舞表演、体育竞赛、节庆活动等,
让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民族、对集体的热
爱。四是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整体素质,要通过举办不同层
次多种形式培训,提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基层干部
队伍能真正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把基层当作施展才华、展示能力的
舞台。
(七)开展送温暖方面。一是丰富“送”的内容。困难群体对于
送温暖的需求千差万别,一些人需要米面油,一些人更需要精神安抚
和慰问。送温暖送钱送物固然很好,可以解决部分困难家庭的眼前困
难,但也不能局限于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妨改变思路丰富
“送”的内容,向困难群体送知识、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送培
训、送项目,变扶贫为“扶智”、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
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和早日脱贫。二是改进“送”的方式。送温暖不能
年前热热闹闹,年后冷冷清清,平日无声无息,更不能仅有宝贵的“年
终关怀”。三是讲究“送”的策略。贫困家庭人与人的情况是不一样
的,造成贫困原因也不尽相同,脱贫的路子也不一致。扶贫帮困需要
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对他们的贫困情况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
切合实际的帮扶规划和措施,提供适合他们自身的个性化服务。
(八)精神文明创建方面。一是把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
置,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
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二是建立
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政府资助一点、部门帮助
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并应充分
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三是紧密结合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实
际,结合增收富民的实际,设计载体,开展活动,多用农牧民群众熟
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
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要围绕群众急、盼、
难的事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使群众得实惠。四是大力实施公
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农牧民的科学技术、市场
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五是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建设,使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有人干事,有能力干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运用典型推
动工作,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要善于发现、总结、培育、
推广、宣传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农村
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九)村规民约制定及落实方面。一是把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居
民公约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乡镇党委牵头抓总,
村(社区)支部牵头的方式,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按照
“三议一表决”的程序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并通过向群众宣传有关
移风易俗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弘扬文明节俭新风,破除陈规陋习,
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营造纯朴文明的社会风气。同
时,对村规民约生效后要上墙公告,确保广大村民的知情权。二是充
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标杆”作用,对“两委”班子
成员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
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要求,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的
奢靡之风。同时要求广大农村党员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公开承诺、
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带头监督制止歪风邪气,并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
责,把需要党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承担的工作任务设成不同的岗位,
通过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的明显好转。三是将正确激发群众的
内在动力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村(社区)党支部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积极开展群众思想教育,把“爱国主义、
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传统美德”作为主要内容,提高群众鉴别是非、
美丑、荣耻的能力。同时结合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
共和人”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
扶危济困、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的文明新风,
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
(十)加强基层党建方面。一是进一步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加大
对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培训力度,继续深化“三会一课”等
制度,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通过加强对班子成员队伍的
培养教育加强班子成员的各方面水平能力,发挥党组织带头人作用,
加强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共同深化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提
升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水平,更好发挥支部班子作用,加强农
牧区基层党建工作。二是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抓党员素质,支部
班子切实发挥起带头引领作用,通过主题支部党日活动、党员活动日
等多种活动、制度,引领广大党员自觉亮身份,参加农牧区各项活动,
把党员队伍抓起来,通过党员的个人行动,作用发挥,建设高素质党
员队伍,强基础,发挥广大党员作用,带动农牧区基层党建。三是坚
持结合农牧区生产生活实际,将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与农牧区生产生
活结合起来,形成以党建带农牧区生产发展的思路、方式方法。切实
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带头人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积极发挥作用,致力
于农牧区建设、发展,通过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形成合力,吸收优秀
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高素质人才队伍,发挥他们的
带头引领示范作用,将党建工作带到田间地头,带入农牧区百姓日常
生活之中,切实发挥党组织作用,以党建带农牧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