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8 KB
- 2022-03-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道德法律与人生3篇 道德法律与人生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的最主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三观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影响。但是,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高考的失利使得他们没有迈进理想的学府深造,但是三观的形成与发展却是必须培养的。在培养的过程中,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决定着本人的发展宽度与发展高度,只有在道德品质良好的人身上谈文化修养才有意义,相反一个道德法律意识薄弱,思想败坏的人,文化越高,对于社会的危害会越大。 一、道德 从简单意义上来理解,道德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所指的真善美,道德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依靠的是社会的舆论,个人自身内心的信念来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最终的利益上的权衡。在一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道德的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升华和改变,但是最基本的仁义礼至孝以及真善美的标准是不会改变的,它通过这种标准来不停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可以用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两种方式来解释,在不同时代,不同的阶级中道德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变化,这是道德的相对主义,道德中有一项内容不论随着时间怎样的变迁都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那就是道德的基本构成,人性的真善美,从这一点来解释就是道德的绝对主义。道德具有以下的社会功能:第一,认识功能。道德在社会中不断地引导人们要从善,引导人们要做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家庭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尽到自己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人应该尽的义务,在此过程中道德还教育人们正确的认识各种生活中的规则,从而坚持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二,调节功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道德在这时就会显现出自己的调节功能,用善恶与对错的标准调节人们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趋于和谐。第三,教育功能。道德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催人奋进,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一个道德纯洁,甘于奉献的人。第四,评价功能。道德以善恶的标准对于社会上的一切事务进行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内心。 二、法律
法律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制定的一切管理国家的法条。法律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着人们行为的权利与义务,对生活在此范围的人们有着普遍的约束力。法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作用:第一,明示作用。法律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的规定着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以及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怎样的制裁,这些在法律条文中都可以明确的找到。第二,矫正作用。法律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强制力来矫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之回归到遵守法律的层面上来。第三,预防作用。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以及强制性对违法进行惩治来不断的实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法律会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触犯了法律会受到怎样的制裁,从而使人们对一些行为望而却步。第四,最终作用。法律的最终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一切人的人身安全以及人身利益。 三、人生 其实,从汉语意思层面来解释,人生就是从我们自然人出生到死亡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各种悲欢离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是否能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对于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这要依靠社会的基本的道德法律的要求,因此,将详细论述道德法律对于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四、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 一个人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当时社会中的道德与法律会深刻地影响人生观的树立以及人生的發展。个人在社会中违反法律会受到国家的制裁,而违反道德却不会受到制裁,只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究其原因是因为法律是最低层面的道德要求,法律不是用来评判一种行为合理或者不合理,而是评判一种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一旦跨出界限,性质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于一个人来说,首先应该遵循的是法律,在合法的层面上再谈道德的提高,这样才会显得有意义,对于人生观的树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影响个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中,个人不仅要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用道德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法律只是最低标准的道德要求,只有不断的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个人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 五、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通过道德与法律的约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的形成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是说遵守了道德与法律就会形成,需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所为,付出一定的实践行动,这样才能真正的对一个人的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此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在实践中践行道德的教育理念 道德方面的教育,对于人生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需要各种理论方面的教育,最重要的还应该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用真实的活动去感染个人人生观的培养。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在传统的节日中,如端午节、国庆节、建军节以及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的时候,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对个人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个人感恩、爱国、艰苦奋斗以及孝顺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于一个人人生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组织志愿者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维护了社会的和谐,更加使个人明白无私奉献的重要性,这对于以后迈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将会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直接影响着个人对于社会可做贡献的程度。 (二)进行立体教育模式的培养 人生观的培养,不是学校通过几节道德理论课以及法律常识的普及就可以形成的,在这点上不应该缺少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父母在其中的重要角色扮演,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家庭的氛围与教育促使孩子形成了最原始的人生观,一旦最原始的人生形成,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很难进行改变,因此,必须重视家庭的教育。在此同时,社会的大环境也应该尽量做到守法,通过各种主流媒体加强道德与法律的宣传,使人们在遵守最低标准法律的情形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对于个人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将会是一个有利的契机。 六、小结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保障,道德是法律最高层次的追求。在现实的生活中,应该不断地加深对于道德法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由于作者所学知识内容以及思维的局限性,并没有能做到对道德法律与人生更加深层次的解析,难免会有相应的漏洞,希望此文可以引起广大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道德法律与人生 当北京遇上西雅图,发生了一串爱情故事,当法律遇上道德,会怎样? 以我们这年级谈法律来着有点像在书上看一个学术名次似的,如果问法律是什么?那就相当于直接呗政治概念一样,简单地说,法律就是一些比较严格的规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纪律。法律和纪律,都是一些规定,只不过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规定而已说严密规范一点,法律就是治国安邦、维护秩序、抑恶扬善、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这工具常常表现为一部部法律,它们各司其职,比如专管国家大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打击犯罪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促进我们健康成长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末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虽然说起来一条一条的,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却并不重视,只有当事实摆在眼前时才会有心灵上的触动其实就像书上说得那样,法律与道德时相辅相成的,法律也是弘扬道德的一种形势改革开放以来,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法律有三百多部。假如我们国家现在没有法律,同学们想想社会会怎么样?可以说,没有法律,社会将一片混知己人们将面监灾难如果没有法律,杀人、抢劫、盗窃事件就会越来越多,人们的生命财产就受到严重威胁;如果没有法律,拐卖童的犯罪分子会日益猖獗,小朋友的人身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如果没有法律,假冒伪劣产品就会充斥大街我们就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了……但是道德也同样重要,例如"小悦悦"事件,因为道德意识薄弱,才会有那么多"看客"不闻不问,令人心寒。也因道德意识不好,终究引发了法律后果。 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是法治国家。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用法律治理国有是所有治国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国家的法制还不健全。因此,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法律人才。然而,我们中国目前缺乏法律人才,将来更缺。我国现有专职律师10万左右,仅占全国人数的万分之零点三。再过十多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以万分之四的比例计算,仅律师一项专门人才就需补充45万多人。到那时,正是我们成才之际,正是我们为国家贡献青春才智的大好时机。
将来,如果我们当了律师,就可以依法为受害人打抱不平;如果我们当了检察官,就可以挑起与儿子罪分子作斗争的重担;如果我们当了法官,就可以肩负起为社会伸张正义的神圣职责。到那时候,不管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都是社会上很受人尊敬的法律人才,因为他们不仅待遇高、地位高,更重要的是有共同的作为,这就是维护法律的权威。到那时候,如果我们当了科学家、作家、画家或者其他的专家,也得知法、懂法、用法,也得维护法律的权威。这是因为,我们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取得的胜利,也是法律的胜利。 法律和道德维护着我们健康成长,因此同学们,我们必须增强法律意识才能在将来立足于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道德法律与人生 海因茨为了救治患重病的妻子而去偷药,他对妻子坚定不移的爱让人感动,然后他的行为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在我看来,以“道德”为名义的违法行为本就是非正义的行为! 曾有一篇新闻报道,一位老伯因一年轻人不给他让座,老伯竟直接坐在年轻人的腿上。在为老伯的行为感到好笑的同时,我们是否该思考,当我们面临这种道德与法两难问题时,又该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呢?究竟是为道德而违法以证良心未泯、人性仍在呢?还是为遵守法律而背德以示行为合法呢?在如今这个道德与法律不断起冲突的社会,这让人头疼不已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就老伯的行为而言,从法律的角度看,不仅无理,还损害了其他乘客坐座位的权利,看似用着“让座”这个传统美德检验人的道德,却是以此来绑架乘客的利益,损害了其他乘客的利益就有其不妥之处。 面对这种两难情况,其实最好是双方都退让一步,用心沟通,若人人都不讲理引起冲突,其危害甚矣。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被人操控的出来乞讨的可怜孩子们,他们坐在街边,眼神里充满了无助。这冰冷的现象就像一面明镜映射着这社会一块黑暗的角落——有不法分子打着“道德”的旗号,借人们的同情心谋利。这样一种被“道德”伪装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这些可怜的孩子的人身权利,毁了他们的未来,还欺骗了好心的路人。这些被利欲熏心的违法分子,将孩子的人身权利变卖,将人们的良心道德践踏的分文不值。这些人让社会痛心,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种打着道德的旗号的违法行为危害社会甚矣。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拿“道德”来开脱罪名,视良知为无物。
法治社会中,真正的道德应该是首先实现于政治和制度层面,本质上是不允许道德特区的存在的。在法律制度的地基上筑造出的“道德建筑”,才更有说服力,以稳定社会,保障社会和谐。单视道德为最高旗帜,凭借自己是弱势群体的身份特征,该受“道德”同情和保护,把法律当做纸墙,不服从法律,铤而走险,做出违法行为,还谈得上“道德”吗?本质上失了道德,还危害了社会。道德本就不应该拥有这种特殊的身份性。 我们在不断被“道德滑坡”时间刺痛敏感的道德神经时,不只是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还要细思是否合理,更要明确道德与法律底线,任何道德行为都不能触及法律底线,法律是道德的最低保障。违法行为无论在道德层面上有多大分量,都谈不上拥有真正的“道德光芒”。 一个合法的社会公民,就要坚定自己的原则,不为道德开设特区,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