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1 KB
  • 2022-04-24 发布

文广新局领导班子xx年度工作总结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广新局领导班子XX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和部署,紧扣文化繁荣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文化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局领导班子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以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强化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一年来,我局强化局领导班子成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成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发展文化事业思路进一步拓宽,管理水平和政策水平得到提高。班子成员坚持带头深入乡镇、单位和文化企业开展调研学习,每人均撰写了1篇以XX质量的调研文章。同时,注重边调研边学习边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文化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文化产业发展大局服务。 n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型领导班子建设   局领导班子强化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着力推进了依法行政队伍建设。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相继完善执法监督、执法追究、考核评议等制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强化规范建设,推进效能型领导班子建设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严格执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实行了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大了对“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行为的问责力度,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强化勤政、廉政,推进清廉型领导班子建设   局领导班子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班子成员带头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认真教育和管好家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积极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班子全体成员公开做出廉政承诺。   二、履行职责,创新机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n  落实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在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年共争取资金,协会健身人员增加至一万多人。两园两场一带已成为群众文体活动的好去处,加强了城区“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建设步伐。新增有线电视37618户,数字电视11800户,完成农村户户通工程。   3、镇村文体设施逐步完善。全区各镇、办事处文化站得到了新建或改、扩建,综合文化站面积均在500平方米以上,藏书近15万册,各项硬件设施进一步丰富完善,综合文化阵地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星级农家书屋20个,部分书屋还配备了电脑、数字接收机等终端设备,实现了农家书屋数字化。建成农村文化健身广场100个。   4、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形成了包括健身器材、影视传媒、包装印刷、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行业在内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投资8000万元的卧龙泉生态园基本完工,运河支队纪念馆已经开放;投资6000万元的贾拉克工艺品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马庄农家乐借力潘安湖湿地开发进展顺利。积极走出去,做好本土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工作,组织参加了深圳、南京、苏州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n  5.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三送”活动,全年送戏60场,送电影2152场,送图书2.1万多册,送展览12次,送健康监测5次。成功组织举了全国环督公湖全国自行车赛等赛事,提升了xx的知名度。群众文化活动“xx之春夏秋冬”、“百姓大舞台”、全民健身节等系列活动深受百姓喜爱。   6.文艺创作更加繁荣。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的指导扶持力度,联合相关单位,依托书画、文学、舞蹈等艺术人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使我区荣获省、市政府五星工程奖的范围不断扩大。内部发行刊物《玉龙湾》,已成为xx文学爱好者才能展示的载体。   7.文物保护不断加强。xx扬琴、韩桥煤矿文化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保名录,第二批区级非遗近日区政府已公布。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白集汉墓文物保护规划和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文保规划立项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韩桥煤矿遗址保护规划立项已取得省、市许可并争取省、市专项经费85万元。   8.宣传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唱好主旋律,打好宣传仗。结合“五送”活动,组织“草根艺人说唱团”宣讲十七大、十八大精神,编写小戏小曲,组织文艺小分队进行演出,传播正能量。创办了泉城健身报,信息简报。宣传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建设缺乏资金,还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表现在部分单位设施不完善,内部设施标准未达到要求,乡镇文化站人员严重匮乏,一人多岗,制约了工作开展。 n  二是文化综合执法大队伍整合后,人员缺乏,尚无编制内人员,更缺乏专业人员。 四、下步打算   我们将抢抓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重要机遇,找准切入点,明确侧重点,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岗位责任,全力推进各项事业、产业和谐发展。   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基础。创建省公共文化示范区,推进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促文化指标提升进位。一是加快实施健康产业园工程。二是实施两馆一站提档升级,购置文化馆设备、充实人员编制,建设图书馆并争取年底前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文化站设施,完善评估定级工作。三是实施三网融合建设工程,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提高户户通入户率。四是加快村基层活动场所和固定点建设。   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区、镇、村三级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建设。一是发挥基层各个协会、团体、文体骨干作用,引领带动全区文体活动深入开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扩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点建设,逐步实现“农家书屋”数字化。二是依托“百姓大舞台”、“五送工程”等载体,实施广场文艺月月演,数字电影周周送,健身看戏等活动,实现文化、体育惠及民生。三是组建依法行政网络监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四是制定文体长效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的建、管、用,使我区文体场所和设施成为群众的文化精神家园。 n  扎实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促转型发展。全力抓好项目资金申报工作,主动协调,争取省、市产业资金的扶持。做好白集汉墓遗址公园和文物保护规划项目,建设集文保展览、考古体验、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发挥区产业引导资金作用,扶持贾拉克工艺品等企业加快发展。做大潘安湖和茱萸寺文化项目,融入汉文化元素,打造汉文化品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