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99 KB
- 2022-04-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某市灾后重建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幸福X市”的时代主题,始终坚持“规划先行、集中安置、建设新村”的原则,实现灾区人居环境大改善、支撑产业大提升、城乡互动大发展。现将我市半年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规划引领,全域推进新村建设
一是提升理念规划新村。按照“三打破、三提高”新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一避二让三高”的原则,充分融合地域文化、XX地域特点,注重新村建设乡土性、可观性、实用性,切实体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新村朝着山坡走、田地留与子孙耕”的规划理念,有效扭转“只建新房、不见新村”的不良现状。同时配套做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规划,合理调整农民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不断改善灾后新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建设体现综合功能和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
n 二是全域覆盖布局新村。结合“一主一副四支撑二十八基点”的城市发展规划,聘请XX大学城规学院专家和5.12地震灾后重建获奖单位组建专家规划团队,规划建设XX镇谭家村、XX乡清河村、XX乡狮牌村等29个新农村综合体和32个新村聚居点,集中打造灾后重建5大示范片。同时,市上新规划了XX年“1+10”新村建设点11个和非灾区乡镇新村建设点20个;逐步形成“市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相协调的XX河流域生态滨河城镇群基本框架。
三是民为主体建设新村。坚持“规划民议、选址民定、模式民选、建设民管”原则,公推公选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和监督重建土地调整、资金使用、物资调配、规划设计、建材选购、施工质量,确保设计不走样、标准不降低、质量有保障。目前,50个综合体和聚居点农房建设全面开工已达3605户,占总规划数6227户的57.9%,其中基础开工1797户,主体开工1294户,主体完工379户,全面竣工245户,已投入资金56829万元。在XX乡一线完成了特色农房风貌塑造1200余户。先后成功承办全省XX河流域灾后新村建设现场会和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
增强发展动力,全力推进产业重建
n 一是壮大农业产业基地。围绕“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思路,推进蔬菜、水果、花椒、生猪等特色产业发展,编制完成了《X市农业产业重建规划》,规划新建特色种植基地3万亩,新建现代畜牧养殖小区42个,大型养殖基地1个,确保每个灾后新村聚居点有500亩以上的特色种植基地或1个现代畜牧养殖小区,初步形成“三带两园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和集聚区。目前,灾区已种植商品蔬菜10758亩、黄花2800亩、油橄榄8400亩、红心琯溪蜜柚1500亩、奥桃600亩、布朗李600亩、花椒4000亩,建设节水设施农业800亩,占总任务的95.5%;建成现代畜牧养殖小区24个,占总任务的57.1%,希望集团养殖基地正在启动建设。
二是突出主体带动作用。按照“重建带动、投资拉动、三化联动、产业支撑”的思路,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基地。投资6800万元的XX酒业异地新建项目正抓紧实施“五通一平”基础工程,希望集团50万头生猪和50万吨饲料加工产业项目成功落户我市,并于6月21日举行开工仪式,有效带动我市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
三是积极拓展三产业发展。结合全市灾后重建整体规划,深度挖掘X市厚重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品质一流的旅游资源,已编制完成XX、XX、XX、XX、XX等五大精品旅游线规划建设方案。大力开展农村文艺展演、自行车一日游、休闲垂钓、观光体验等乡村旅游业。同时,加快恢复灾后农资等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已完成恢复重建农贸市场10个、农村商贸服务中心3个、再生资源网点12家、受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0家,新建农贸市场2家、大型物流配送中心1个。
提升防灾能力,全面夯实基础设施
n 一是畅通工程有序推进。科学编制了未来五年全市灾后交通建设规划,确立了“两环三横四纵”交通总构架。全力打通西城、南城、北城3条和沿河2条救灾生命通道,实现与220国道、南大梁高速公路无缝对接,彻底有效解决洪灾救援问题。加快新村聚居点接口道路建设,提高新村设施水平。目前,国道220线X市段重建项目已全面完工,XX路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路面基层及其附属工程,X城东桥头至XX乡狮牌村公路改造全面竣工;北城快速通道建设已完成环城路至流河河大桥段征地、拆迁;X城至XX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的可研、设计招标,预计7月20日完成初步设计。
二是水电工程加快建设。按照上蓄、中护、下泄的防洪思路,坚持“以泄为主,蓄泄兼筹”的原则,加大XX河流域整治力度。加快推进XX大型水库建设和XX、XX两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荣龙、新桥沟等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整治山坪塘45口、新建蓄水池26口、新建机电提灌站9座。XX乡、XX城、XX石佛输变电工程及X市10KV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铺开。
n 三是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积极开展灾区生态修复,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构建XX河流域生态屏障,已完成受灾林地补植1.2万亩,新造林4.89万亩,抚育中幼林1.2万亩。加大了国省干道、市乡公路、XX河两岸绿化力度,已完成市城进出口三条景观大道和滨河景观大道绿化规划,全面完成国道220线X市段、XX路、X城东桥头至XX村道路绿化工作。全面恢复受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新村聚居点内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扎实开展灾后全市境内水流域综合整治和沿河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畜禽养殖业综合整治。
构建工作合力,全程营造创建环境
一是开展挂包帮扶活动。建立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市级部门联系乡镇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对口帮扶责任制,并要求定期向市委、政府提交挂包帮扶工作报告;把灾后重建作为党性锻炼的现实课堂,实施“干部下基层”活动,择优选派500名机关干部到200个重灾村蹲点帮扶,与受灾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服务群众,真正做到“灾民不入住、帮扶不结束”,鼓舞了灾区群众的信心和斗志,激发了灾区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被人民日报、新华社、XX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集中报道。
n 二是整肃干部队伍作风。市委、市政府明确牵头部门、相关乡党委、政府是灾后新村建设的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同时,重拳治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积极优化发展软环境,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积极开展争创“四个一流”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在重建主战场锤炼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探索建立了灾区一线党员干部人文关怀制度,目前,已对80名机关(乡镇)优秀下派干部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其中25名特别优秀的予以了提拔重用。
三是重塑灾民精神家园。完成36个农村综合体或居民聚居点配套建设文化室、卫生室、学校健身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规划设计。全市75所学校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投资451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50%。1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XX乡、XX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和初步设计。开展实施“春风暖万家”活动,送文艺下乡19次,电影下乡70场次,科技下乡9次,法律下乡9次,卫生下乡9次。扎实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在灾区对2940人进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岗提高培训970人。29006人参加失业保险,征收基金120万。发放灾后重建贷款约1.2亿元惠及4000余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住房重建进度较慢。一是农房重建占地调整存在难度,缺乏政策支持,二是规划单位及人员对施工图缺陷优化不及时,三是施工方为追求最大利润,擅自改变规划建设被停工整改,影响农房重建进度。
n 产业重建发展不平衡。一是农业产业重建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力小,缺乏劳动力和致富带头人,受传统耕作习惯影响,农民产业重建积极性不高。二是某些乡镇只重视农房重建,轻视产业重建,对农业产业重建引导、组织乏力,等、靠、要上级项目、资金现象突出。三是XX、XX、XX、XX等乡镇是市上灾后产业重建精品点,有项目支撑,规划落实较好。其他乡镇缺少产业项目支撑,农业产业重建相对滞后。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是根据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全市共规划项目494个,概算总投资43亿元,资金需求量较大。二是市本级已调拨2200万元用于住房重建、基础设施、产业重建启动资金,由于市本级财力有限,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三是项目资金整合需要一定的程序,中央、省级相关项目资金无法及时整合到位。
组织实施尚需强化。一是部分乡镇发动群众不充分、不深入,导致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规划建房户数与实际交定金或有建房意向的户数相差较大。二是部分乡镇、部门未落实专门人员对住房重建进行技术指导,执行规划、建设监管等力度还不够。三是群众主体、政府主导意识不强,推行一事一议,理财小组和质量监管小组个别乡镇未能真正有效运作,灾后重建公开化、透明化、民主化还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n 强化工作推进机制。一是更进一步落实市级领导、部门联系乡镇制度,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规划落实到建设施工全过程参与,并在每月底向创建办提交工作情况汇报。二是每月召开一次创建委7个工作组、各组牵头部门参加的专题汇报会,每月召开一次片区现场推进会,切实做到每日有进度、每周有变化、每月有效果,形成比、学、赶、超灾后重建的生动场面。三是要严格倒排工期,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把工期倒排情况在电视台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制定全市灾后重建综合考核量化评比办法,每两个月对全市灾后重建工作开展情况实行综合量化考核排位,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要在市电视台作深刻检讨,并对重建工作措施不力、进度缓慢、工作被动的联系市级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予以通报。
全面提速住房重建。一是要完善住房规划,新村聚居点规划缺陷需优化的力争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由住建局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市上灾后重建5大示范片每片从市住建局抽调技术人员2名,负责各片建设质量巡回督查,严把规划执行、建材规格、建筑质量、风貌塑造关,切实做到规划图、施工图、建筑物“三吻合”。三是要规范重建行为,做到政策执行不走样、土地利用讲程序、建设符合规划设计、质量达到行业要求,切实体现农村田园生态特色和庭院生活情趣的建设效果。四是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程序,同步加快新村聚居点内道路、供排水建设,避免重复开挖,增大建设成本。五是要加快新村聚居点建设进度,确保9月30日前全面完成主体工程,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工程外装风貌打造,年底前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居。
n 加快产业重建步伐。一是相关乡镇和部门要树立“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每个新村聚居点要因地制宜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商贸、旅游”等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旅游产业。二是确保新村聚居点主导产业基地有规模、有进度、有看点,对已新植的蔬菜、果树、花椒要做到栽下就管,一管到底。年底全面完成新建特色种植基地5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52个、大型养殖基地2个的农业产业重建任务。三是加快X市商贸城、XX集团50万头生猪、X市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等5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