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1 KB
  • 2022-04-24 发布

留守学生工作总结——给“留守学生”以家的温暖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留守学生工作总结——给“留守学生”以家的温暖  我校地处水库的移民镇福绵镇,共有27个行政村。近些年来,由于大坝蓄水,库区内耕地减少,农村经济发生转型,打工经济成为本地一大特色,部分农民合家外出打工,只留下子女和老人在家“守后方”,这样,留守少年成为我校一个重要的学生群体,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在“两基”迎国检的创建中,我们本着“软件创优”的原则,倾全校师生之力,搞好一切迎检工作。但是,我们认为,“普九”工作的核心是让所有学生都有读书的机会,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并以此为基础,让我们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100%的保证。为了达到这个工作目标,我校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通过各种方式为留守少年创造条件,让他们愿意到学校来,来了留得住,享受到家的温暖。   一、对“留守学生”多一些关爱,让他们体验到什么是爱。 n  去年,我校毕业班有个学生叫陈某,家住集镇,是移民来的农村人口。该生很聪明,学习成绩一度非常优秀,居年级前二十名。由于家庭原因,他从九岁时父亲负气外出不归,其母带养。本来情况还可以,只是有些“个性”让人不能接受。比如:自负、好斗、骄傲自满,偶尔也还上网。一年半前,其母随人外出打工,由其年近七旬的外婆带养。老人年岁已高,根本无法管理除吃住之外的其它问题。慢慢地发展到打架、抽烟、上网……班主任多次找他谈心,进行帮教,由于无法与家长联手,但效果很不明显。时间长了,该生对班主任的教育愈加反感,今年四月,最终发展到与班主任大吵大闹并倔强地离开教室,呆在家中。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多方努力,由主要领导出面给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从生活上安排具体的责任人进行指导,促使该生坚持完成了学业。   另一个班有个学生李某,女,14岁。该生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与同学难以相处。经过调查发现,她的家底是这样的:父母双方在她六岁时外出打工,一去不返,将她留在姑姑家中,因姑姑家中本有两个孩子,在对孩子的关爱方面也有一些差别,导致该生自感如同一个被人遗弃的孤儿,对父母非常思念,也非常仇恨,在她的日记及习作中经常透露出此类信息。毫无疑问,该生已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而且会影响她今后工作的一生。于是,该班班主任及时采取措施,并将这种情况报告学校。在班上,安排了任课的年轻女教师关注她的生活和学习,在学校由主管女生工作的中层干部对她进行人生开导和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该生各方面有很大的转变,自卑心理逐步消除。   二、关注“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 n  “不良恶习”是“留守学生”的常见病症。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半独立支配状态,可能导致少数不会用钱的中学生染上抽烟、酗酒、赌博等不良恶习。老师发现后,若不论青红皂白加以批评和指责,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对立起来,即使不反抗,也只是一种表象上的屈服。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以身示范,再以真情实感去感化他们,以心换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我校教师孙宝云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在给一位留守的男生讲题时,无意中闻到一股烟味,辅导结束后,他便质问学生,“你抽烟了?”此时,由于没有任何证据,那男生便大声说道:“我没抽烟!”詹老师审时度势地说了声,“对不起!有机会我们再好好谈一下”。第二天早餐时,詹老师把这个男生叫到办公室,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抽烟经历并帮学生分析“既无经济收入,又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的现状,给他晓之以厉害。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防线不攻自破了,不仅承认了错误。更重要的是改掉了这一恶习。   “早恋”,是“留守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留守生远离父母,他们好希望有个人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却因为畏惧老师而将秘密隐藏在心底,缺乏与人勾通和交流,渐渐误入歧途。遇到这类事情,我们的教师是这样解决的: n  首先,教师要承认中学生早恋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他们正处于青春时期,难免对异性有神秘感。教师要以正确心态对待,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千万不要棒打“鸳鸯”,粗暴行事。更不能用恶毒语言伤害他们的心灵。   其次是老师要坦诚地告诉学生,成功婚姻的必备条件。还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早恋的危害性。   再次,妥善处理后一定要与家长取得联系,最好鼓励学生自己向家长汇报。   总之,我们要求教师要履行临时监护人的义务,要管教学生。   我校曾有一留守女生,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她,成绩较好。在一次化学课时,老师见她精力不集中,思想开了‘小差’。便有意点她回答问题,当她答非所问时,这个老师只好问“谁来补充一下?”没想到,同学们笑着异口同声地喊出了一个男生的名字。此事引起了老师的注意,经调查,她与该男生关系不一般。班主任找她谈话时,并没有指责她,而是以长辈的身份告诉她,怎样学会自我保护,并毫不隐讳地向她讲明,谈朋友的基本条件,包括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对方的长相、文化素质等等。分析了这样做,不仅耽误时间浪费青春,而且会让远方的亲人更加操心,在劳作中还要承受她所施加精神压力。就这样让她明白了道理,并通过电话向父母如实汇报了思想状况。从那以后,她便认真学习,成绩迅速回升。 三、以热情的帮助和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 n  身为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外,还要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在我们学校,教师给贫困及“留守学生”给予生活上援助的情况经常出现,至于有时一些问寒问暖的事就更普遍了。   现就读于我校九年级二班的满宁,就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学生”。他成绩较好,在一年级时就表现出比较优秀的学习素质。从那里起,直到现在,我们都有几个教师对他进行跟踪“服务”,特别是历年的班主任,更是对他无微不至。在老师们的帮助和情感鼓舞下,满宁同学的学业成绩上升至全年级前列,而且对班级建设、对学校事务特别热情。在班上,他是班长,是同学们拥护的班长;在学校活动中,他是积极分子之一。问他作为留守学生,能有今天有什么想法?他非常满意地说,“我没有理由不努力,老师们对我太好了。在学校里,我享受到了家的温暖。” n  总之,“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在“两基”迎国检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路子,我们认为,要做好这个工作,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一方面是学校要努力建设“书香校园”、开展有益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加大人文关怀。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另一方面是要强化综合管理,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学校“留心”、社会防根。只有全社会参与,并将此项工作当作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留守学生”问题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