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8 KB
- 2022-04-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报告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土资源基础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做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县根据国家、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启动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XX年前期准备,XX年12月开始招标,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担了此项工作。至XX年3月外业调查结束,完成了**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外业工作。成果经自检、自查,基本达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质量要求,现提交检查验收。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概况
**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隅,地处东经115°53′-116°33′,北纬33°20′—33°47′之间。东靠濉溪、蒙城,南连利辛,西接太和、北与河南省永城县为邻,是安徽省的北大门。总面积2109.3平方公里。全县辖27个乡镇,379个行政村,4667个村民组,人口132万元人。
n **县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6.5—34.5米,坡降约七千分之一。由于降雨、河流的侵蚀作用和人类的长期活动及近代黄泛影响,平原地区又有不同的微域地貌,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中部的涡河、北部的包河和南部的西淝河两岸受黄泛的影响最大,为近代黄泛沉积所覆盖,地势较高。涡河与包河、涡河与西淝河之间是两片低洼的平原。全县地貌大致可分为石灰岩岛状残丘、河间平原、黄泛沉积平原三种类型。
**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生长期较长。年均日照时数2327.4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4.7千卡/平方厘米,适合喜光作物的生长。年均气温14.6ºC,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818.6mm,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年际变化大,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二)调查原始资料情况
按照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规程要求,收集以下资料:
1、1:1万正射影像图套合工作底图。
2、县级以上人民下放确定的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的登记资料。
3、政府最新划定、调整、处理争议权属争议界线的图件、说明及有关文件等确权资料。
4、集体土地登记发证资料。
5、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转让等相关资料。
6、建设用地审批文件等资料。
7、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资料。
8、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
n 9、已颁发的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农垦农场等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10、林地登记发证资料。
11、以往调查时,将国有荒山、荒地、河流、滩涂、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等错划为集体土地、或对其所有权是否有争议等情况。
12、以往调查未处理或历史遗留的土地权权属争议情况。
13、与调查要求有关的其他权属调查资料的情况。
14、基本农田相关资料。
以实地调查为主,参照原更新调查成果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飞地名称及其他文字注记,对照现有的正射影像图进行全面注记。
二、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
为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工作,XX年我县制定了1:1万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组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发改委、农委、林业、水利、民政、交通、财政、建委、乡镇办事处等有关部门为成员,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组由国土局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技术细则制定、技术培训、内外业检查等。为保证外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中心所协同调查队伍开展工作。
n(二)组建调查队伍
为培养基层国土资源所的技术力量,我局从各基层国土资源所抽调27名业务骨干配合调查,为顺利开展土地利用外业调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工作依据与方法
工作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XX);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6)《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7)《安徽省农村土地调查技术补充规定》(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8)《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耕系数测算技术方案》(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n (9)《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补充细则》(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0)《安徽省农村土地调查外业成果质量评价暂行办法》(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1)《关于农村土地外业调查若干技术问题的处理意见(1)》(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2)《关于农村土地外业调查若干技术问题的处理意见(2)》(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3)《安徽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安徽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4)《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内业检查
①图面图斑地类代码注记、单线线状地物宽度注记、自然地理名称注记是否齐全;
②图面土地权属界线是否完整、权属单位是否明晰;
③图幅接边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图外整饰是否规范;
④土地权属协议书和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内容是否齐全、文字说明是否规范、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⑤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是否正确、规范;
⑥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
⑦各项检查记录表是否齐全、规范;
⑧“批而未用”土地相关审批材料的扫描件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
n⑨其它成果资料是否齐全。
2)外业检查
①以实地现状为准,对照检查外业调查底图上标绘内容与实地是否一致,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图斑的界线和地类代码,线状地物的走向、地类和宽度,零星地物的位置、地类和面积等;
②检查土地权属界线位置、走向及结点和拐点的设置是否正确,权属界线、结点、拐点的文字说明是否清楚正确;
③检查补测地物的精度和零星地物的调查是否满足要求,手簿记录是否正确、规范。
2、检查的方法
①内业检查:对103幅图按照上述内业检查的内容进行逐项检核,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②外业检查:100%的图幅按照上述外业检查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对权属资料与实地是否一致,图上权属界的表示与实地是否相符;采用皮尺现场丈量线状地物的宽度以及补测的新增地物位置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要求检查图斑地类的表示是否与实地相符;实地丈量零星地物的位置是否正确,面积是否准确。
七、成果质量综述
n 图面整饰清晰、美观,接边精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图斑均已封闭,地类代码注记正确,单线线状地物宽度注记与实地基本一致,自然地理名称注记齐全;土地权属界线完整、无遗漏现象,权属单位清晰明了,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及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内容齐全,文字说明与实地一致,签字盖章等法律手续完备;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规范、正确,各项检查记录表的填写齐全、规范;工作报告及技术报告的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各项成果资料齐全。
八、主要的问题及处理结果
对103幅图的内、外业作了100%的检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所涉及的同类问题作了全面的现场修改。
1、部分图幅内个别图斑地类代码与实地不一致;
2、部分图幅接边存在二级地类代码不一致的现象;
3、零星地物有漏调绘现象;
4、线状地物的宽度有2处误差大于0.5米;
5、部分图幅内个别村庄的地类综合过大;
以上问题均已修改
九、检查结论
1、权属调查
土地权属界线完整、无遗漏现象,权属单位清晰明了,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及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内容齐全,文字说明与实地一致,签字盖章等法律手续完备
2、地类调查
n 地类代码注记正确,单线线状地物宽度注记与实地基本一致,图斑界线位置正确,新增地物补测符合要求,零星地类调查正确无误,外业调查手簿记录正确。
3、资料整理
成果资料齐全,质量等级评定为“合格”。
通过以上分类检查总体质量等级评定为“合格”。
总之,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是我县土地管理史上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锻炼了自己的队伍,同时也结束了长期以来土地资源家底不详,数据不实的局面。我们将把此次成果积极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使其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效益,真正做到土地管理工作数字化、现代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