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70 KB
- 2022-04-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粮食和商务局近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粮食和商务局
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按照《关于报送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过去五年工作开展情况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两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5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加强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外贸进出口产值显著提高,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五年来,我市商贸流通企业采取有效促销手段,不断开拓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国家和省出台的拉动内需的促进政策,继续使社会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XX年实现35.9亿元,五年平均增速13.32%,XX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排名位居白城市五个县区第一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到XX年实现2017万美元,五年平均增速2.82%。
2、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n粮食和商务局近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粮食和商务局
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按照《关于报送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过去五年工作开展情况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两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5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加强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外贸进出口产值显著提高,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五年来,我市商贸流通企业采取有效促销手段,不断开拓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国家和省出台的拉动内需的促进政策,继续使社会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XX年实现35.9亿元,五年平均增速13.32%,XX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排名位居白城市五个县区第一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到XX年实现2017万美元,五年平均增速2.82%。
2、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n
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带动作用已经显现。“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计投入近4亿元资金用于城乡市场建设,一是市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长期以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市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直没能建起来,商贩只能以街为“市”,以路为“场”,为解决市区马路蔬菜市场问题,由助诚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鼎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于XX年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底10月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该工程总投资3.6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是一个集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的建成填补了多年来城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空白,将辐射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市,对发展全市经济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二是改造农村市场。“十二五”期间,为解决农村集贸设施陈旧老化、环境卫生脏、占道经营、车辆秩序乱等问题,我市先后在安广镇、太山镇、新艾里乡、两家镇、新平安镇新建改造了6个农村市场,共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其中新艾里乡、两家镇、安广镇农村集贸市场在建设过程中,获得省商务厅建设改造补助资金各20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和集贸市场已经达到7个。
n 销售网络基本形成,连锁经营覆盖城乡。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以来,城乡商贸销售渠道得到多元化发展,尤其是乡镇商贸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160户农家店通过验收。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承办企业1户,农家店487户,共获得国家补贴资金463.2万元;总营业面积12441.54平方米,其中配送中心营业面积672.54平方米,乡、村级农家店营业面积1176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63.2万元,总销售额35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024人,乡、村覆盖率100%,平均配送率50%以上。XX年由红樱桃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安广直营店,营业面积538.96平方米,总投资931万元,争取省商务厅城乡市场发展引导补贴资金100万元,新增销售额50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20人,该项目集商品零售、仓储、配送于一体,可辐射新平安镇、丰收镇、乐胜乡、红岗子乡、东方红农场等乡镇。建设发展乡直营店,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商贸服务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还将有力地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
n 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商务环境显著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市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拓市场促消费”措施,商贸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截止目前我市各类商业网点16355户,从业人员26833人。其中:批发零售业11321户,从业人员18417人;住宿和餐饮业2738户,从业人员4767人;商务服务业289户,从业人员879人;居民及其他服务业XX户,从业人员2770人;大型超市6个;大型百货商店3个;二手车经销企业8个;报废汽车拆解企业1个;成品油零售企业55个;规模以上养老服务机构19个,现有床位1583个。全市共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9户。其中常年开展对外贸易有实际业绩的企业7户,外贸出口产品主要有采油机械设备、明胶、骨粉、骨油、辣椒、绿豆、葵花油、葵花仁、玻璃工艺制品、服装加工、罐头等十几个品种,产品主要出口到美、欧、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全面启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我市电子商务工作XX年初正式启动。目前全市电商、微商企业30余户,在城镇、农村建设便民服务站320,其中142个便民服务站安装了“邮掌柜”网上购物系统。截止XX年末网上销售品牌达到14个,销售额近300万元。
3、存在的不足
从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看,尽管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势头良好,但规模、结构、水平和观念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区域综合发展的功能布局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受一定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n 市区商业规划明显滞后。商业网点整体层次偏低,存在小、散、乱的状况。商业规划的执行往往让位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目前城区较大型超市共6户,布局不尽合理,过于集中,造成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城区新开发的区域商业圈还尚未形成,甚至有的区域商业网点还是空白,便民利民功能不完善。
农村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发展薄弱。除安广、两家子、舍力三个镇外,其他乡商业网点少,商品种类不全,信息不灵,管理落后,商业氛围不浓,还停留在小卖店、小超市的初级状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扶持的“农家店”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多数乡没有农贸市场,农民还以赶集的方式在“马路市场”买卖交易。
城乡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奇缺。目前,市区综合性的专业批发市场还是空白,已远远不适应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如建材、农资、粮油、农机具、二手车、再生资源回收等业户还驻足于马路经营,自家院里经营,租赁门市房经营等传统经营模式,零落分散,各自为战,竞争无序,缺乏整合,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市内物流配送企业不少,但缺少集仓储、配送、货运、信息网络中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的物流园区。现有的物流企业规模小、布点分散、功能单一,承载能力不强,规模效益不大;电子商务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短时间内还无法发挥效应。
n 外贸出口企业少,规模小。目前29户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现仅有7户有产品出口业务;由于国际市场低迷,欧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造成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市出口订单锐减;美元贬值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企业效益下滑;部分企业自身条件差,规模不够,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扩大生产总量,企业资金短缺导致出口企业难以满负荷生产,使出口产品不能满足供应,部分外贸出口企业生产能力不强,产品出口量不大,一些技术人才不愿意来,即使有人来也难以长期留住,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比较普遍,生产原料供应不足,不仅制约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有效发挥,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出口份额。
4、几点建议
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不断增强城镇承载能力,聚集人口数量,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城镇消费大幅度增长,促进城镇商贸服务业更加繁荣活跃。
配备乡(镇)、街道商贸服务业专兼职工作人员。由于商贸流通领域涉及城乡面大、范围广,乡、街道这些年始终没有配备商贸专兼职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城乡工作网络,尤其是基层商贸流通情况难以搞清楚,一些基础数据和发展情况只能向工商、统计部门查询。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发文要求乡、街道都设立专门科室或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便于上下沟通和工作衔接,有利于开展工作。
n 高度重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的培植与引进,下大力气引进和培育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促进城乡市场繁荣,扩大贸易统计联网直报范围,确保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步增长,更能真实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发展变化趋势。
进一步加大市场建设力度,注重市场建设和商圈发展,为城乡市场繁荣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消费市场体系。
优化和调整现有商品结构,树立一批典型零售企业引导消费者的良好消费习惯,提供更多的适销对路商品,增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适应能力,尽量满足由消费结构升级引发的对热点商品的旺盛需求,使供求进一步衔接,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全面实行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拓展地方品牌销售渠道,有效促进我市商品贸易流转效率,以尽量减少商品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保证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二、XX年度上半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两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XX年6月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55亿元,同比增长9.0%;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86.09万美元,同比增长-55.69%。
2、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n “十城百店千品进万家消费促进月活动”效果显著。
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开展第四届吉林省“十城百店千品进万家”消费促进月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市粮商局组织满客隆超市、庆客隆超市、兔儿岭超市、繁华超市、吉福名车、嘉锋汽贸城等全市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商贸服务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引导企业采取多项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开展促销活动。此次促销活动由于组织有序,措施得力,宣传到位,大大刺激了市民的消费热情,据统计,本次促销活动期间销售额比日常销售额提高40%以上,客流量增加50%以上,促销活动达到了最佳效果,真正实现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繁荣经济的作用。
参加国内各类展销推介活动,成果喜人。为全面展示我市知名企业产品,在省外搭建企业发展市场开拓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我市地方品牌健康发展,XX年5月1日-5月5日,组织我市社会福利服装厂、宏发服装有限公司参加了春季广交会;5月19日-22日,市先达食品有限公司“年香玉”牌系列食品,参加了由吉林省商务厅组织的在XX市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本次展会全省共有32户吉林名、优、特农产品企业参加,先达有限公司为其中之一,该公司产品受到当地市民和客商的广泛青睐,并通过XX吉林商会进驻当地超市达成了意向型合作,为我市地方品牌进入省外市场打开良好的局面。
n 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电商产业园建设情况。经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电商产业园暂时设在市盐业公司办公楼,5月初签订了房屋租赁协议,5月10日电商企业正式入驻运营。目前电商产业园已入驻本地电商企业10户,其中入驻本地电商孵化企业1户,这些企业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运营也比较正常。二是引进知名电商企业情况。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市就与京东、1号店、“开犁网”接触、洽谈,今年3月份,就已与1号店、“开犁网”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1号店与本地华昱农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委托协议;“开犁网”与本地嫩江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委托协议。与京东虽然还没有签订正式战略性合作协议,但4月末京东大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就已在我市建成开业。我们一直与沈阳区石总有沟通联系,他们打算近期来大安签订协议。三是大安特色产品馆建设情况。5月初,我市嫩江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在“开犁网”平台建成了大安特色农产品特色馆,目前有月亮泡野生鱼、嫩江香大米、莫勒红白酒,月亮泡笨鸡蛋、虹昌大豆油、吉鸿酱香鹅、年香玉速冻粘玉米、吉米香绿色大米、小月酸菜、太山黄菇娘、大安老窖白酒、鱼干、蛤蜊肉、江虾等十几种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由于刚起步,网上销售量还不十分理想。四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申报情况。XX年6月,我市已被吉林省商务厅正式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一。
n三、“十三五”规划
目标思路
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深入实施“三三一”兴市战略,着力建好“三城”,倾力办好“三园”,努力提升“三品”的发展战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积极构筑区域物流中心;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开辟新兴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整合商贸物流产业,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格局,使之成为繁荣区域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强化城市功能的支柱产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到2020年,我市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商贸流通新格局。以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为主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专业市场、冷藏保鲜库、配送中心、批发企业等多种经营形态并存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到2020年达到58.0亿元,年均递增10%;外贸进出口额到2020年达到3250万美元,年均递增10%。
重点任务
n 为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应牢固树立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的理念,结合市情,从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强力推进商贸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使其真正发挥巨大的正能量。“十三五”期间,在商贸服务领域将实施一系列系统工程。
1、规划建设1个园区。
到2020年规划建设一个物流园区。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发展大市场、大物流的要求,我们规划在长白铁路沿线以东,英雄路以南,规划建设一个物流园区,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划分仓储、配货、运输、市场、食宿、公用设施和电子商务等功能区,内设铁路专用线的东北商贸集散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
2、规划打造3条特色商业街。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改造步伐突飞猛进,城市形象焕然一新。但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部分街路比较萧条,商业氛围没有形成。一个城市的发展,既要繁华,又要繁荣。随着城市开发改造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商贸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也应与之相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此,“十三五”期间,规划打造三条特色商业街。
打造特色餐饮一条街。
n 兴华街是我市未来几年开发建设的重点,街道两侧已是高楼林立,而商家却是寥寥无几。我们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将这条街打造成以大安乃至东北特色餐饮为主的一条街。比如嫩江和月亮湖鲜鱼铁锅炖、嫩江和月亮湖鲜鱼馆、烧烤、烤肉、特色狗肉、杜家丝饼、蒙古部落、海鲜大排档等等,都应在这条街上展现。
打造日用商品经销一条街。
大赉街位于市区中心地段,路面改造比较久远,有其历史的商业基础。“十二五”期间,随着路面的拓宽,尤其是大赉南街两侧的开发改造,使得商业氛围有所消沉。为了让这条街重现商机,繁荣活跃,“十三五”期间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打造以家具和生活日用品为主的商品一条街。只要居民步入这条街,就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经济适用,高、中、低档兼备的家庭生活必需品。
打造服装鞋帽和绿色农产品经销一条街。
康平街按照现有经营基础和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计划把康平北街打造成经营服装鞋帽商业街;把康平南街打造成经营绿色农产品商业街。
3、规划发展4个城乡商贸中心。
规划在西柳市场和华龙商场原址建设综合性商贸中心。
n XX年,因消防设施严重不符合标准,西柳市场和华龙商场被省政府责令关闭整改,经营业主全部迁出,闲置至今,近400个产权,补偿资金需8000万元以上。西柳市场和华龙商场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极具商业开发价值,适合开发建设一个集服装、鞋帽、电器、家具、日用品和特色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该商贸中心的建成,不但能极大地促进居民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还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
规划在两家子镇、舍力镇、龙沼镇建设3个农村商贸中心。
在我市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的商业网点,单靠市区几家配送企业供货,不及时、不顺畅、成本增加、商品断档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十三五”期间规划在两家子镇、舍力镇、龙沼镇规划发展3个乡级商贸中心。两家子镇商贸中心可辐射太山镇、月亮泡镇,规划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舍力镇商贸中心可辐射叉干镇、烧锅镇乡、新艾里乡、大安马场,规划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龙沼镇商贸中心可辐射大岗子镇、海坨乡、风水山牧场,规划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发展乡级商贸中心,省商务厅也十分重视,并且有政策和项目扶持。“十三五”期间,把这3个乡级商贸中心发展成批发零售、储存、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完备的农村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发挥其高效率、低成本、丰富商品市场、满足农民需求的龙头带动作用。
4、规划建设4个专业市场。
n 市场是产品与销售的桥梁纽带,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综合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还是空白。市场建设的滞后,将严重迟滞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的发展进程。为此,“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市区规划建设4个综合性和专业性批发市场。
规划建设建材专业批发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建材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我市当前建材批发零售行业分散,不成规模的现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一个建材专业批发市场。可规划建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侧或西侧(属于物流园区里一个功能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所需资金约5000万元。建材市场的建成,将有利于加强管理,规范流通秩序,促进企业合法经营、公平交易、公平竞争。如能和物流园区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物流平台,发挥建材专业批发市场货物的集散、中转、储存功能,搭载物流货运代理、中介等方式,就能最大限度地整合物流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同时,也可借助信息网络,发挥全方位、多功能、强辐射作用,更能有力地带动其他行业同步发展。
规划建设农用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n 基于我市农用生产资料经营分散、规模小,甚至在路边上经营的原因,“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市区规划建设一个农用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建设地点可规划在物流园区内,也可以选择在XX西路南侧,东临大赉粮库,西临大安西站。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需资金约3000万元。目前我市农机、农药、化肥、种子、饲料和棚模等六大类近千个品种的经销商多集中在西站附近。如能在此地开发建设一处农用生产资料专业批发市场,整合分散的经营方式,形成专业市场规模,不仅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效益,也有利于城市开发建设,更有利于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规划建设二手车交易市场。
二手车交易市场是机动车商品集中起来进行销售、转换买卖二次流动的场所,它具有中介服务和商品经营者的双重属性。目前,我市二手车交易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交易渠道为占道摆放,电话交易。车型复杂,档次高中低参差不齐,来源不明确,管理相对松散,不能真正发挥鉴定评估机构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运输及私家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二手车交易也逐渐活跃起来。因此我们规划建设一个二手车交易市场。可建在物流园区或大安北建材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所需资金约2000万元。
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市场。
n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建设既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又便于城市管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国家、省对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方面有诸多的政策支持。我市现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回收户上百户,大多为粗放式庭院收购和路边经营,规模小,环境差,距离居民区较近,废品二次污染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我市没有一个够规模、较成型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市场,每年省商务厅报项目,我们都无法申报,即使报上去也被淘汰。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一个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该项目可规划建设在大安北建材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所需资金约2000万元。建成具有储存、集散、初级加工、销售、利用物流平台统一配货等综合功能市场。建成后,有利于再生资源收购业户整合,有利于环境保护,更有利于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再次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5、规划建设6个特色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根据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规划和设想了6个特色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除太山镇巨宝村黄菇娘批发市场已建成需进一步改造外,设想新建的还有5个:大赉乡嫩江鱼批发市场、两家子镇同权村笤帚批发市场、舍力镇杂粮杂豆交易中心、红岗子乡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农业科技示范场狐貉皮张交易市场。
n 规划建设大赉乡嫩江鱼批发市场。“一江两河”流经大安境内,为我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产业优势,XX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7500吨。目前,市区嫩江北街、南湖东路、副食品大厅内外卖鱼商贩较多,嫩江活鱼经销店也随处可见。为此,我们规划和设想在大赉乡开发建设一个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米左右的嫩江鱼批发市场。由大赉乡承建,并拿出规划、落实地块、筹资开发建设。
规划建设两家子镇同权村笤帚批发市场。多年来,同权村利用盛产大荛子优势,加工销售笤帚,成为全国百强专业合作社和全国笤帚第一村。但没有固定的交易市场。同权村现有21家笤帚加工厂、还有多家零散户,辐射周边前长发屯、腰长发屯,带动1000余农民致富,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利润达到2000多万元。因此,我们规划和设想在两家子镇同权村新建一个占地不少于2万平方米的笤帚批发市场。
规划建设舍力镇杂粮杂豆交易中心。舍力镇是东北地区杂粮杂豆集散地之一,年均交易量可达12万吨,购销半径延伸到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舍力镇政府计划对镇区的经销商进行整合,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杂粮杂豆交易中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交易大厅4万平方米,仓储库房1万平方米,硬化场地5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加快舍力镇仓储物流业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巩固壮大舍力镇东北杂粮杂豆集散大镇的地位,也可以加入白城市全国杂粮杂豆交易基地。
n 规划建设红岗子乡瓜果蔬菜批发市场。红岗子乡盛产西瓜、香瓜、秋菜等特色农产品,现已注册了“红岗子”牌商标,是白城市知名商标。XX年西香瓜营业额达到1200万元,秋菜营业额达到120万元,从事这方面种植的有650多户。红岗子乡已划定地块,规划建设10万平方米的批发市场,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其建设成集果蔬批发、餐饮服务、冷藏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为一体的特色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规划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场狐貉皮张交易市场。农业科技示范场的设想是:以骞赫狐貉养殖合作社为基础,在狐貉养殖园区内规划建设皮张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设2000吨的冷库一座。
改造完善太山镇巨宝村黄菇娘批发市场。该市场位于太山镇巨宝村,已硬化地面4300平方米,建有遮雨棚。巨宝村有410户农户,约有200户种植黄菇娘,成立了“巨宝村黄菇娘合作社”,注册了“太山黄菇娘”商标,远销**、沈阳、广州等地,年销售额达到800万元,利润达到640万元,带动700余农民致富。该市场需要进一步加以改造,尽快完善设施,强化功能,开展网上交易业务,提升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
6、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n 按照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加快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站点建设进程,整合现有物流快递资源,有效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和从业人员培训,实施电商精准扶贫计划,争取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到百亿元以上,年均增速20%以上的任务目标,重点实施5个项目工程,一是实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项目。建设具有运营、服务、培训、创业、管理、带动、孵化等为一体的县级电商中心及线下体验服务中心。二是实施乡村电商服务站建设项目。XX年完成108个乡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2017年完成133个乡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努力提升站点功能。三是实施县、乡、村三级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建设项目。对县、乡两级物流快递配送所需分拣场所等费用,县级仓储库房设施使用,县、乡、村三级物流快递配送所需车辆购费用、车辆燃油和乡村上下行双项收派件物流快递进行补贴。四是实施农村电商培训计划项目。大力开展对全民意识、创新创业和电商运营等初、中、高级培训工作,培训要达10000人次。五是实施农产品品牌项目。确定农产品供货商2-3户;打造名、品、特、优产品;搞好精细分级包装、预冷和初加工配送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增强农产品知名度,扩大网络平台销售渠道和销量;对网货供应的电商企业中未取得QS认证的产品要建立二维码追溯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信誉,到2017年上半年取得成效。
7、发展进出口权企业,增加产品出口种类。
n 大力帮扶新型产业,促进***鑫源木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节能环保产品和铭威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的服装出口发展。到2020年计划新增出口企业10户,出口产品品种达到30个。
具体举措
1、树立国际意识。抓住中蒙大通道、哈安公路大通道、珲乌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我市深入实施“三三一”兴市战略,着力建好“三城”,倾力办好“三园”,努力提升“三品”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理念、思维方式、融资渠道上树立国际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与大集团、大项目的对接范围;注重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在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贸易批发和中介服务等领域,发展国际合资合作项目;提高招商引资和业态引进的水平和质量,注重功能提升和综合竞争力提高;支持优势商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拓宽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办公司和分店,扩大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大商贸大流通格局。
2、坚持业态创新。以网络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手段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继续扩大连锁经营规模,鼓励企业以资本运作、管理技术和品牌资源为纽带,以特许、加盟经营等形式,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商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鼓励网上销售,培育电子商务运用示范企业。最终使我市形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商务信息传播中心。
n 3、提供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采取直补、贴息等方式,设立扶持和补助基金,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品牌梳理、市场开拓、质量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二是要解决土地的“瓶颈”问题,以处置、盘活闲置土地和提高低效用地为突破口,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投资建设时,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前提下,按有关政策提供用地;对列入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服务业聚集区、重点项目优先满足土地指标供应。三是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允许国内外各类企业参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建设,形成国有、外资、民营资本“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格局。此外,要在用水、用电、信贷、税费收取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四是支持企业利用各种平台开拓市场。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企业年自营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500万美元以上、1000万美元以上,市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人民币2万元、5万元、10万元,并颁发奖牌;支持民营企业参加由市政府组织的各类会展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展位。由市政府组织参加国内重要展会,给予企业适当补助;参加国外大型经贸会展活动的,给予企业不超过3万元的补助。五是吉林省商务厅、白城市政府将与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合作推出“商贸通”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中存在的抵质押担保能力不足等问题。“商贸通”单笔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3、加强部门合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推动城市与商贸流通的互动发展。一是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协调,将商贸流通服务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统一实施。二是加强与交通建设系统的合作,使商贸流通与交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加强与旅游、文化等部门的合作,在建设商业中心、特色街区时相互配合,在举办各类城市活动、营造城市文化中心上形成合力,扩大综合效应。四是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与房地产发展的联动,在旧区改造、大型住宅区建设中,做好商贸物流业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
4、优化商贸环境。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开展商业文化、商业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商业道德水准。继续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个人)信用档案,限制不合格企业进入商贸市场,创立商贸流通业信用品牌,抑制恶性竞争。增强商贸业政策规范性、透明性和稳定性,完善商贸管理地方规则,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引进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n 5、培养高新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完善人才开发、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开明开放和系统的商贸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商贸流通业国际国内间人才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培养与引进专家顾问型、企业家型、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型的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商贸业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培养现代商贸管理人才,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方面专业性高新人才;开发、建设、完善商贸流通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商贸流通人才信息网和商贸流通人才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建成商贸流通人才信用体系,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调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培养高新人才,使我市成为高素质人才资源聚集地,为使我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尽快融入国际国内市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