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4 KB
- 2022-04-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编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
编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
在市委、市政府和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按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7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全面落实行政审批改革工作
n 1.衔接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年初以来,按照国家、省政府权力取消、下放和调整相关文件,市编办会同市法制办逐个与市有关责任部门加强梳理对接,保证每一项下放权力的承接落在实处,确保权力进驻到位。按照新的原则和要求,对承接的项目,制定具体落实意见,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范围、办理程序、承办机构、承办人员等内容,避免主体责任不明确、项目运行不透明、服务对象不满意等问题的发生。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7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国务院第三批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涉及我市的共有5项,全部对应取消审批。凡是《决定》取消的事项必须对应取消,不得变相审批,确保《决定》精神落实到位。
2.市级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工作。根据省政府审改办《关于印发〈市县保留行政审批事项通用参考目录〉的通知》要求,***市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市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经过部门申报,现在梳理结果初步形成。因涉及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市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事项需要进一步承接,市级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需要重新梳理。结合实际,市审改办提前安排,缜密部署,尽早完成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
稳步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改革
n 1.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XX年12月开展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以来,我办立足职能,积极做好城市管理部门人员编制、职能等前期调查摸底工作。为了加强城市执法力量延伸,我市在两家子镇和舍力镇设立城镇管理执法中队,作为市城市执法大队的派出机构,同时增核全额拨款事业编制9名,通过公开招聘,解决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在做好以上工作基础上,今年年初,我市已经研究制定了《***市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改革内容。目前《方案》已经经市编委会审议通过。根据省编办批复,我办重新确定了***市城市管理执法机构的名称、职能、人员编制、职责范围等内容,按照改革要求,组建机构、统一着装、搭建数字化平台,确保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2.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为有效推进***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扩权强县提高部门工作效率,结合***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有关要求,我办研究制定了《***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共分为三大部分,从制定的理论依据,到具体工作的方法、步骤、要求、组织实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目前《方案》初步定稿,已由***市委上报***市委审核。
3.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根据中央、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国有林场、芦苇系统实际,经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市芦苇系统国有苇场改革实施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和省林改领导小组审批,***市人民政府和省林改领导小组已批复,原则上同意我市上报的方案。在机构整合方面,我市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的通知》文件精神,拟将安广镇苗圃整合划入***市机械林场、西郊苗圃整合划入到***市舍力林场后,纳入林改范围。拟将***市大岗子镇机械经营林场、***市舍力镇机械林场、***市机械林场进行整合,成立***市国有林总场,为隶属于***市林业局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目前,国有林总场机构已经组建完成,“三定”方案已经下发至单位。
n 4.公立医院改革工作。XX年,按照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吉林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办法》(吉省价格〔XX〕163号)精神,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制定了《***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补偿办法》,从理顺医药服务价格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节约运行成本入手,建立了三方共担的长效补偿保障机制。截止目前,共执行零差价销售7000多万元,让利患者1000多万元。国家、省级、市级财政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通过这一改革举措,初步改变了医院的逐利机制,实现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的改革目标。”
n 5.市场监管领域改革。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为促进市场监管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化***市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目前,方案已经报送省编办审核,等省编办审核通过后实施。在职能调整方面,为提升市场监管能力,拟将原有的工商经济违法稽查、食品化妆品稽查、药品稽查、质量技术稽查、酒类流通稽查等执法队伍和职能进行整合,成立***市市场监督管理稽查大队。目前,***市市场监督管理稽查大队已经组建完成,“三定”已经下发至单位。
有序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空余编制管理。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部门职能,认真梳理人员编制的基础上,2017年上半年共收回事业编制40名,转为本级机动事业编制,用于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领域,有效发挥编制资源。严格控制空余编制的使用,凡使用空余机关事业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均履行空余编制使用审批程序。2017年,经省编办审批,全市可使用112名编制用于招录机关事业人员,其中行政52名,事业60名。
2.机构编制信息维护和管理工作。根据年初编制工作计划,编制信息工作有序开展。系统维护录入新进人员落编279人,其中特岗教师48人,退伍兵119人,医学定向生2人,事业单位招聘24人,小大专59人,公务员27人。系统维护修改个人信息591人,调动116人,减员472人。系统维护新设立事业单位2个,合并教育事业单位1个。系统维护机动编制信息427条。。
3.积极稳妥开展编制核查工作。根据《省编办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我办开展了全市所有单位、部门的编制及领导职数基础信息专项核查工作。
n 在核查期间,共计审核行政机构71家、事业单位381家,省直机构60家。全面掌握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内设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实有人员、领导职数核定等基本信息。同时对全市13706名在编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审核、维护、修改。在核查期间,我办做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与省编办联系沟通,争取把历史遗留的问题一步解决到位,做到了不拖延、无遗漏、无死角。
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1.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我市共设置事业单位292个。截至目前,已经确定类别事业单位280个,其中划入行政类6个,公益一类239个,公益二类23个,生产经营类12个,暂缓分类或不参加分类共12个。对于划分为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我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文件精神,稳步推进,注重改革的社会效果和主体利益,成熟一个退出一个,不搞“一刀切”。今年初***种马场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转企改制,经省编办审核已经批复退出事业单位管理,解决自收自支人员242人,注销了法人资格,收回差额编制40名纳入机动编制统一管理。2017年7月12日,***编办在省编办组织的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重谋划讲程序精打细磨完成***市种马场转企改制》报告,经验在全省推广。
n 2.完成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职能梳理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简政放权和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有关要求,对本级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清理。截止目前,我市共梳理出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74个,承担行政执法事业单位28个。
3.扎实做好事业单位“三定”工作。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我市梳理细化了各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已正式印发200家事业单位“三定”规定,占事业单位总数的68.3%。其他事业单位的“三定”梳理、制定工作正在进行。
持续开展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和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
开展了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和事业单位登记备案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280个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审验工作,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审验率达到100%。完成了373个已登记事业单位备案的档案管理。开展机关群团赋码工作,我市共有机关单位27家,党政机关14家、群团4家、乡镇街道23家,共计68家。目前完成赋码的单位58家。
深入落实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n 2017年是脱贫攻坚工作关键的一年,编办驻地窝卜村扶贫工作队始终牢记职责要求,团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紧紧依靠当地群众,真抓实干,推动扶贫工作扎实有序的开展。一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入户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户的需求,制定了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在全村推进果树种植项目,共栽种果树面积约3万平方米;帮扶10户贫困户发展养殖项目,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33户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板蓝根7250平方米,预计户均年增收700元。二是认真谋划发展项目。地窝卜村资源少、耕地少、种植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发展空间。与太山镇党委、村干部多次探讨研究,征求多方面意见建议,确定了2个集体经济项目和1个扶贫产业项目。目前,由村书记带头成立的***市兄弟润丰生态驴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养殖基础母驴60多头,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预计年收益可达30万元,计划引导带动70户贫困户;2.5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部分已经于2017年6月并网,预计全部建成发电后,能够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30万元;编办协调资金建设的暖棚早熟葡萄项目,预计一年后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全村排水沟和主、辅道路的改造,方便了村民出行,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修建了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和健身器材,让村民健身娱乐有场地。进行危房改造,全年完成危房改造22户,其中C级14户、D级8户,通过危房改造,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保障了住房安全。
二、下步工作安排
市编办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着力在编制各项重点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地开展好以下工作:
n进一步提高编制管理水平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精神,继续实行机构编制“零增长”。严把审批关口,除中央和省有文件明确要求外,不再受理新增事业机构、新增事业编制、新增领导职数、事业机构升格等事项。继续抓好编制管控,严格控制使用空编从社会上新招聘事业单位人员。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根据国家分类改革相关政策及配套文件,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各项配套方案,逐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生产经营职能事业单位职能剥离工作,有效实现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回归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后的规范管理。一是研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方向,解决改制成本、人员去向、在编及退休人员社会养老保险等问题。二是进一步梳理、细化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为下一步的剥离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n 一是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的改革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机制,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机制,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探索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的综合审批模式,对已经初步完成的《***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积极协调寻求省编办的支持,切实解决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推进其他领域专项改革。按分工做好环保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以及其他领域改革涉及的相关工作。
有序对接国家省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
继续按照国家、省权力下放目录新的原则和要求,加强对责任部门权力的梳理对接,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及时取消,保证每一项下放权力的承接落在实处。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简政放权进程以及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动态调整本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对应调整完善本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及时更新和公布。
持续做好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
n 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和《中央编办关于开展机关、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协调开展各项工作,主动与有关单位衔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做好机关群团单位的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68家单位的赋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