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2 KB
- 2022-04-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银行近两年非现场审计工作总结××银行对近两年非现场审计工作的总结报告
近两年,我行紧密围绕全行经营发展的工作目标和管理思路,严格遵照上级行的有关精神与要求,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常规后专项,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非现场审计工作,并将非现场审计、操作风险监测与现场审计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充分发挥了非现场审计事中的控制作用和事后的监测、导向作用,为全面提高我行内控合规管理水平、帐务核算质量、经营效益和安全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两年来,我行共完成非现场审计项目25个,即中间业务收入、XX年以后新发生不良贷款及其后续审计、财务收支、银行承兑汇票、员工四类违约、IT项目案件风险排查、帐销案存、缩水处置、房租收入、操作风险监测等,发出质询书58份,整改通知37份,提出非现场审计建议65条。
我行在非现场审计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建立和完善非现场审计工作职能,配足人员,明确职责,落实组织机构和监测体系。
n银行近两年非现场审计工作总结××银行对近两年非现场审计工作的总结报告
近两年,我行紧密围绕全行经营发展的工作目标和管理思路,严格遵照上级行的有关精神与要求,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常规后专项,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非现场审计工作,并将非现场审计、操作风险监测与现场审计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充分发挥了非现场审计事中的控制作用和事后的监测、导向作用,为全面提高我行内控合规管理水平、帐务核算质量、经营效益和安全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两年来,我行共完成非现场审计项目25个,即中间业务收入、XX年以后新发生不良贷款及其后续审计、财务收支、银行承兑汇票、员工四类违约、IT项目案件风险排查、帐销案存、缩水处置、房租收入、操作风险监测等,发出质询书58份,整改通知37份,提出非现场审计建议65条。
我行在非现场审计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建立和完善非现场审计工作职能,配足人员,明确职责,落实组织机构和监测体系。
n 自开展非现场审计以来,我行以内控管理为核心,以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为目的,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落实整改为重点,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三个转变”,做到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两条腿”走路。在非现场审计工作上:一是遵照省分行有关要求,我行配备了2人专门负责非现场审计工作,并明确了非现场审计监测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二是不断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在前两年较系统地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主要财务风险、效益评价及其他监测指标体系之后,XX年从第三季度起又新增了操作风险监测的31项指标。三是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在数据共享和信息技术上做到相互支持,确保数据传输和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以及风险管理的互通有无。
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全面开展非现场审计风险监测分析,及时提出风险预警和管理建议。
n 一是充分运用计财BB系统相关数据、管理信息统计在线和CS系统相关数据、大机返传相关数据、缩微系统相关数据及凭证、信贷管理CM系统相关对应数据、其他数据资料及信息,逐步建立各业务系统传输渠道和指标、分析报告等传送制度,根据审计重点或项目,明确审计要素,运用内部数据网络和查询语句,及时的、连续的、动态的进行非现场监测分析,对所审计内容运用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风险概率分析和风险损失率分析等方法找出不合理的因素及潜在风险,以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质询或现场审计,同时查证结果,提出非现场审计建议。对全辖会计、财务、信贷资金、票据融资等业务的监测指标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对有疑问的及时向相关行处发出质询书,要求详细说明原因;对存在问题的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深入分析经营理念及经营行为上的偏差,及时向有关行处提出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审计建议。在信贷管理部门的配合下,去年对全行XX年6月末以后新增不良贷款进行了非现场审计,今年上半年又进行了后续审计,并及时查证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7月上旬,我行主动与计财部门联系,以取得支持,对XX年6月末全辖的财务收支进行了非现场审计,对代扣利息税手续费、同业寄库收入等进行了进一步核查;配合资金营运部门对银行承兑汇票进行了非现场审计,均取得了实效。去年10月末,为进一步加强非信贷风险资产管理,掌握其风险状况,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新的金融风险,我行组织人员对全行九月末非信贷风险资产进行全面非现场审计,为进一步化解非信贷风险资产的风险,加强管理,加大清处力度,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通过去年和今年2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非现场监测,我们发现基层行处代发工资业务手续费、部分对公帐户管理费、部分上门收款手续费未收取这一较普遍的问题,及时向行领导进行了反映,并提出了“全面清理,酌情处理;续签协议,集中建档;免收报批,分行备案”的管理建议,较好地指导、促进了我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n 二是将非现场与现场审计有机结合起来,以非现场审计为线索和导向,自主开展了多个项目的现场审计。如去年5月份,我们在充分运用BB财务报表的分析系统和管理信息部门的中间业务统计月报的基础上,对全辖中间业务收入逐项进行了非现场监测分析,特别是对全行帐销案存收入、房租收入及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诊断分析发现,与前年同期相比较我行去年中间业务正在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收费标准执行不严、核算不规范、擅自减免手续费、房租收入不入帐的现象,科目核算混淆也时有发生,致使中间业务应收手续费收入和实收手续费收入有较大的差异。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我们征得行领导同意,及时组织了对各行处中间业务、房租收入、帐销案存、缩水处置等项目的现场审计活动,查明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化的审计建议,为全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和会计科目的核算规范,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认真做好操作风险监测工作,及时掌控操作风险监测指标的异动变化,努力防范操作风险。
n 内控合规部门作为全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加强了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针对业务经营发展特点,强化了操作风险的分析、研究和监控,全行操作风险管理在建立管理机制、制订防范措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认真落实操作风险指标定期监测制度。通过集中各专业部门和支行监管员学习××发[XX]218号“关于认真开展操作风险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了营业网点按日监测、统计,支行按月监测、统计,分行按季监测、汇总的风险监测体体系与机制;明确了操作风险监测人员的工作职责;统一了操作风险监测程序。通过充分运用操作风险分析监测指标体系,从三季度起对全行操作风险的31项指标进行了连续、全面、系统的监测与排查,及时提出风险预警,并分析操作风险分布特点和表现形式,评估操作风险变化趋势,研究操作风险防控和缓释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损失。2、把操作风险管理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查防并举,通过大范围的彻查,补充和完善各类管理、监控制度上的盲区、不足和纰漏,真正做到每一项业务、每一项服务的开展都能达到制度先行的基本要求;把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结合起来,在对各行、各专业、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和评价,查遗补漏,完善更新的同时,切实落实操作风险管理、内控管理的长效治理机制,从源头上、从每一项业务、服务的全流程上来全方位的遏制发案势头;把操作风险管理与“学查抓保”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查抓保”活动的不断深入,全员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部分柜面人员制度观念淡薄、习惯性违规操作、办理业务不注重审核、业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得到较大的抑制;把操作风险管理与内控案防“双线”问责制集合起来,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牢固树立全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并加大对各类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罚力度,通过严厉的处罚,确立制度规定的刚性。
四、注重问题的整改和防范措施的落实,讲求非现场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查是比较重点的,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最终还是要靠被审计对象本身。因此,对非现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一方面坚持不间断的进行跟踪监测,督促其问题的整改到位;一方面与被监督对象心平气和地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充分调动被审计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解决问题,直到其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止。从而使得不少方面从根本上堵塞了漏洞,避免了屡查屡犯、前查后犯。如针对中间业务收入存在代扣利息税手续费不到位、房租收入不按规定入大帐等的问题,通过发质询书、下整改通知书,做到逐单位督促、不间断监测,拿出问题不整改不罢休、防范措施不落实不罢休的态势,终于使这方面的问题得到彻底的整改,至上年末各行处代扣手续费和房租收入均已按规定全部入相应科目核算,再未出现科目核算不正确和挤占挪用房租收入的现象。
n 尽管近两年我行非现场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省分行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非现场审计的路子还不够宽,监测分析的方式方法也不很成熟,仍然存在诸如审计的领域不宽、深度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下一步非现场审计工作的初步想法是:
1、明确审计目标——服务于全行经营目标。结合我行实际,设立合适的非现场审计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数据系统和监督手段,扩大非现场审计的覆盖面,增强非现场审计的渗透力,逐步把审计重点从对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转移到经济效益、资产风险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上来,为全行的经营目标服务。
2、确定审计频率——差异决定审计频率。在对所辖机构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和对内部业务及管理风险点进行认真排查的基础上,针对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业务和管理风险的大小,对不同的审计对象确定不同的非现场审计指标和频率,做到全面审计与重点监测、定期审计与不定期监测、非现场审计与现场核查相结合,逐步解决审计深度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
n 3、把握审计重点——调研在前,科学规划,把握重点。一是要把全行的中心工作作为非现场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审计内容和对象上既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又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二是要把全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带有突出性、普遍性和多发性的问题作为非现场审计工作的重点。三是要把已经发现的问题作为我们持续监督的重点。审计部门不是为查而查,查是为了改,更是为了防,因此,我们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绝不能一查了之、一报了之,要进行跟踪监测,直到其改正并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止。四是要把同业已经发生的重大问题列为我行审计的重点,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4、提高预警能力——探索和创新非现场审计的方法和手段。要取得上级行和科技部门的有力支持,积极探索和运用符合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的非现场审计软件模式,提高非现场审计频率、覆盖面和质量,不断提高非现场审计的预警能力。
5、强化激励约束——加大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人的因素第一,决定内部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非现场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考核,或与效益工资和奖金挂钩,或对成绩显著的人将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违反审计纪律的内部审计人员要给予相应处分;对工作能力不适应、不胜任审计工作的坚决调离出内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