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29 KB
  • 2021-04-15 发布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 xx县按照四个明确、三个创新、六个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 一、做到“四个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对象、明确脱贫责任、明确考核奖惩等措施。‎ ‎ 二、创新“三项举措”,解决“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难题 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识别卡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 三、用好“六个抓手”,解决“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难题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升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危房产出重建,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是全县经济刚刚度过止跌回升的攻坚期,产业培训尚需时日。 ‎ 二是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 今后将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年底黄泥河镇和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二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 xx县按照四个明确、三个创新、六个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 一、做到“四个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对象、明确脱贫责任、明确考核奖惩等措施。‎ ‎ 二、创新“三项举措”,解决“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难题 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识别卡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 三、用好“六个抓手”,解决“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难题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升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危房产出重建,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是全县经济刚刚度过止跌回升的攻坚期,产业培训尚需时日。 ‎ 二是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 今后将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年底黄泥河镇和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二 ‎ 罗山县辖20个乡(镇、办事处),302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74.5万人、212909户,其中农村人口62.13万人、158926户。全县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0万亩、林地109万亩、宜渔水面13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县。 2015年,全县共完成减贫任务15373人,占省下达计划14970人的103%,超额完成了减贫目标任务。2015年底,全县尚有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0275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约6.5%。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罗山县委、县政府明确和细化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签订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军令状,即2016年减贫1.14万人,2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xx年减贫1.45万人,2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6年减贫1.43万人,2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罗山县摘掉贫困县帽子。在2016年5月26日河南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明确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从讲政治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的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全县上下通力合作,采取过硬措施全力推进,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我县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 一、成立高规格的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016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罗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工作组,行业扶贫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社会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六个工作小组。5月26日河南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研究省委、省政府下发的《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和《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等5个办法,结合罗山实际,为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精细,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罗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综合工作组(综合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信息管理及统计评价小组、督导一组、督导二组、督导三组五个工作小组)、资金整合和项目规划工作组、行业和金融扶贫工作组、专项扶贫工作组、社会扶贫工作组、转移就业扶贫工作组、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社会保障和特殊救助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十一个工作组。目前,调整充实配备的人员已基本到位,详细的分工和精细安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 二、召开各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罗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会议精神,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2月24日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都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2016年2月28日,县委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乡镇扶贫专干、县直一级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及其他县处级领导干部近300人参加的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书记许远福、县长汪明君先后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2016年3月21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有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扶贫专干、97个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县直一级机构党政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近400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促、再推动。从而迅速在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形成了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烈共识。6月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扶贫工作领导、扶贫专干和县直各局委办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谢伏瞻和省长陈润儿重要讲话、邓凯副书记总结讲话和王铁副省长关于我省出台的“五个办法”和“五个方案”说明等文件,对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加压、再部署,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清醒认识目标任务的艰巨性,立即行动起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努力把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向前推,完成好。‎ ‎ 三、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扎扎实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活动。‎ 根据《信阳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印发了《罗山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我县精准识别“15条标准”,其中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10条,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5条,同时,要求各乡镇按照相关标准,组织得力人员进村入户摸底排查,拉网过筛。2016年3月中旬,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罗山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方案》,再次安排部署了精准识别“五清”(“一户一档”底子清、脱贫措施清、村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脱贫轨迹清)核查工作,并组织18个工作组对各乡镇“五清”核查工作进行了交叉检查。4月下旬,根据豫扶贫办明电号《关于深入做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力求将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人口有序退出,不符合贫困人口条件的认真进行剔除,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识别进建档立卡贫困系统。按照省长陈润儿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上的安排,县扶贫办于5月31日举办了各乡镇(办事处)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扶贫专干和信息管理员参加的全县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培训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全省第一次脱贫攻坚会议上印发的《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全县再用一个月时间,按照《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的“26365”工作要求,遵照“坚持标准、综合考量、民主评议、群众认可”的原则,严格识别标准两条杠,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识别工作六步法,做到识别程序三步走、六签字和建档立卡五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再核实”工作,确保应进全进、应退全退,一个不漏,一个不错。6月20日收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等5个办法的通知》后,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将正式文件转发至各乡镇学习和遵照执行,各乡镇(办事处)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专门人员,逐村逐户再次调查摸底,核实贫困户信息,切实将子女上学负担重、家庭成员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C、D级危房或无房农户核实核清后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确保一个不漏,同时,也对发现的个别明显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坚决予以剔除,力求一个不错。截止6月25日,我县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4452户、贫困人口42410人,与原201X年底未脱贫人口数基本持平,其中因病致贫7760户21691人占51.1%,缺资金1851户6164人占14.5%,因缺技术致贫1521户5355人占12.6%,因缺劳力致贫1112户2789人占6.5%,因残致贫1526户4052人占9.5%,其他685户2365人占5.5%。‎ ‎ 四、细化和落实扶贫政策,稳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 1、“转”。县委、县政府已建立了由人社、财政、扶贫、教育、民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充分发挥县人社局已建成的标准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社保办理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县扶贫办计划在7月初利用已建成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精准识别转移就业台帐,切实建立“一对一”转移就业帮扶机制,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 ‎2、“扶”。按照《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结合罗山实际,县扶贫办已起草了《罗山县扶贫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意见》(试行)、《罗山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意见》等,大力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项目增收致富。县科技局也结合《河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开展了科技特派员与县区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单位对接工作,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步,将落实好由县农业局牵头制定《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和优质粮食产业计划》、由县旅游局牵头制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计划》、由县商务局牵头制定《建设营销平台和电商流通计划》、由县财政局牵头建设好融资平台,全方位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加快和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 ‎3、“搬”。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县长汪明君任指挥长的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相关乡镇也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6月25日,我县共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标识924户3219人,超额完成原定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2016年,省市发改委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55户595人,任务已落实到户到人,并逐户建立了搬迁扶贫工作台帐。计划三个乡镇共建设四个集中安置点,其中,尤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60户261人、高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28户96人、青山镇两个安置点安排67户238人。目前,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环保局已完成对安置点的勘探、勘察、测绘、环评和建设设计工作,《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年底前可完成搬迁任务。 ‎ ‎4、“保”。根据《河南省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信阳市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信脱指第2号令),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研究、制定了《罗山县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罗脱贫指〔2016〕8号,要求县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卫计、人社、教体、残联、扶贫等部门配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家庭中的“鳏寡孤独痴残”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摸底排查,认真开展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台账对比,对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扶贫兜底对象,严格按照低保认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实施政府兜底保障;对已真正完全脱贫的家庭,及时安排退出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9月底前将符合条件的兜底对象全部纳入兜底范围,实行政府精准兜底保障。目前,已完成摸底排查工作。经调查,我县共有政策兜底贫困户8886户18974人,已纳入兜底保障5124户9400人。 ‎ ‎5、“救”。根据《河南省特殊救助脱贫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已安排部署了由县卫生部门牵头开展医疗救助核查、由县残联牵头开展孤儿和残疾人救助核查、由教育局牵头开展教育救助核查等核查行动。目前,各责任部门正在组织精干力量,对救助对象逐户登门调查,核实信息,建立档案,预计6月底均可完成调查和建档工作,为下一步及时开展救助脱贫工作奠定基础。 ‎ 五、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一是省、市、县三级共向全县选派了123名驻村第一书记。其中,省级2名、市级12名、县级109名,实现了97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二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领导干部联村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罗脱贫指[2016]2号),明确要求每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帮扶三户贫困户,每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干部和机关干部职工帮扶1-2户贫困户。目前,全县共动员和组织37名县级领导、112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2405名干部职工、18个乡镇3145名干部职工,共5587人参与定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三是县委统战部向全县各个社会组织发出了《罗山县社会及统一战线同心扶贫工作倡议书》,确定了带动性、示范性强的18个企业作为全县18个乡镇的企业帮扶牵头单位,还为每个贫困村选派1-2个企业开展企业帮扶工作,共动员和组织了1257名企业家、乡贤及社会成功人士参与社会帮扶工作。罗山友邦木业有限公司被县委统战部选派到东铺镇担任企业帮扶牵头单位,作为县级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自愿与东铺镇贫困村杨店村签订“村企共建”协议。今年春耕来临之际,该公司向东铺镇杨店村有劳动能力、有耕地的2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61.5吨复合肥,并看望慰问了9户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帮扶物资折款达20多万元,受到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 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统一编制了乡镇、村扶贫政策宣传和脱贫攻坚示意图样板。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和贫困村都制作和张挂了脱贫攻坚示意图和政策宣传栏,实行了挂图作战,大多数贫困村村部设立了扶贫公告公示栏,同时,在人口居住集中处、交通道口、集市等场合悬挂、张贴、刷写了大量永久性的脱贫攻坚宣传口号和标语;县电视台开设了《聚焦精准扶贫》专题;《今日罗山》设立了《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齐心协力营造脱贫02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民心。‎ ‎ 七、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党委、政府扶贫开发主体责任。‎ 县委、县政府承担县域内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乡镇党委、政府承担本乡镇加快发展、贫困村达标、贫困户脱贫的具体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与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贫困村支部书记,村长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112个县直单位分别承担行业扶贫和驻村帮扶责任,也向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扶贫开发S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促进全县脱贫攻坚战顺利实施。‎ ‎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三、下步工作打算 ‎ ‎(一)继续抓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科技扶贫、到户增收、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工作,抢抓工作进度,力争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产业扶贫,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 (二)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县政府已在3月下旬正式同意县财政专项安排1000万元建立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基金。县邮政储蓄银行每年安排5000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规模,向建档立卡贫困发发放扶贫到户小额贷款。我办将联合县财政、县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确保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工程有序开展。 ‎ ‎(三)积极探索到户增收新措施。下半年,我办将按照《河南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关于“积极探索资金收益等扶贫新模式”的要求,将贫困户入股分红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个专项扶贫产品,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贫困户自愿;锁定风险,稳定收益;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多措并举,广拓渠道四大原则大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方案。目前,我县在定远乡银山村、七湖村进行带资入股分红项目的立项工作,计划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0万元,可使130户贫困户每年稳定得到分红收益。‎ ‎ (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脱贫人口目标任务。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三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17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 一、基本情况 x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xxx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 ‎ 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xxx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 截至xxx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x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xxx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篇二:‎ XX县按照四个明确、三个创新、六个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 一、做到“四个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对象、明确脱贫责任、明确考核奖惩等措施 。‎ 二、创新“三项举措”,解决“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难题 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识别卡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 三、用好“六个抓手”,解决“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难题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升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危房产出重建,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是全县经济刚刚度过止跌回升的攻坚期,产业培训尚需时日。 ‎ 二是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 今后将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年底黄泥河镇和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 篇三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17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 一、基本情况 x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xxx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 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xxx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 二、存在问题 ‎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xxx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x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 三、下步打算 ‎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xxx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