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1 KB
  • 2021-04-15 发布

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范文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范文 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根 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 和师生的身心素质为根本任务,逐步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 教育体系,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教育 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县按照“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装备现 代,质量一流,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认真践行“学前教育抓 启蒙,小学教育抓养成,初中教育抓规范,高中教育抓内涵”的 教育发展理念,切实加快了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 高中教育优质化、民族教育特色化进程,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均 衡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 年,顺利通过省政府“普高”验收, 县职教中心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县进修学校通过省县级教 师培训机构达标验收。 (一)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前教育按照“规范·提高”要求,制 定下发《县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依托幼儿园改造项目,强力 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及管理;加强学前教育研究, 通过外出丰宁学习、组织对口帮扶观摩等活动,强化幼教教研机 制,提高保教水平。目前全县有城市省级示范园 2 所,农村省级 示范园 5 所,农村市级示范园 2 所,农村一类园 17 所、二类园 64 所、三类园 10 所。到 2014 年,全县共有幼儿园 81 所,其中 民办幼儿园 56 所,各乡镇均办有中心幼儿园。全县学龄前三年 儿童入园(班)率为 77.6%,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为 9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着眼“均衡·优质”的工作目 标,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工作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小 学以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加强城乡之间、学区之间联盟, 扎实推进区域内教研一体化进程。通过实施全县大教研工程,促 进了全县各学区教研均衡发展。实行“送教下乡”和“走教”制 度,在各个学校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全面提高了教育质 量。初中以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实施强校帮弱校工程,11 所学 校两两结合,完善结对帮扶发展联盟,强校派优秀教师到弱校支 教,弱校派教师到强校顶岗研修,建立合作互动的工作团队,提 高了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2011-2014 学年度全 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 99.2%。 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高中紧紧围绕“质量·特色”的办学导 向,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一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 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名师的带动作用,主要抓好大文大理,提高二 本以上上线率,高考成绩继续位于全市前列。蒙中积极构建蒙语 教学网络,打造全省民族教育特色学校,民族教育影响不断扩大。 同时积极发展体育、美术特色,高考成绩始终位居农村高中之首。 “十二五”期间,我们按照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办学特色的普通 高中办学思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开拓创新,积极 创建品牌学校。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得到提高。至 2013-2014 学年度,全县共有普通高中在校生 6957 人。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到 2014 年,累计投资 2508.5 万元,用 于学校建设与发展。新增校园面积 60 亩,新建实训楼、宿舍楼、 餐饮中心等共计 1.5 万多平方米,增购仪器设备,建成各类专业 实训室 45 个,并被相关部门认定为“电子特种行业培训基地”、 “承德市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考核基地”、“省中小企业职业技 能鉴定中心工作分站”、“承德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基地”、 “承德市食用菌培训鉴定基地”、“县创业培训基地”等。对各类 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约 20 万人次,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教育 体系基本形成。 (二)养成教育成效显著 我县始终秉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品格,良好的品 格奠定学生美好幸福人生”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最根本 的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尚德、包容、创新、争优” 的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以打 造精品大课间活动为展示平台,围绕“尚德、包容、创新、争优、 合作、友善、乐学、诚信、节俭、坚韧、孝敬、信心”12 种核 心品格,在全县各校积极推进无声走廊、无声食堂、轻声教室、 轻声宿舍建设。养成教育取得显著成绩,2014 年 5 月,全国第 五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现场会在召开,我县养成教育的成功 经验先后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国《德育报》、《经济日报》、《教育》、 《承德日报》和国家各大网站等媒体和刊物上播放和刊载。全省 已有 11 个县区来观摩学习。 (三)教学改革扎实推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全县出台了《构建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实施全员抓教学。 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选派校长外出挂 职学习、建立校长听评课制度等措施,引导校长由行政事务型向 专家学者型转变。实行领导干部兼课制度。学校教导主任、副主 任等中层干部一律兼课,凡不在一线任课的一律不得评职晋级。 按照全员抓教学思路,考察选拔任用干部、推选骨干教师、教学 标兵、师德标兵,听取教研室意见,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把学 校领导班子是否研究教学工作作为考核学校、评价校长的主要内 容,极大地增强了全员抓教育教学的合力。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 革。打造高效课堂,减负增效。按照承德市“生本教育”和我县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的需要,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 模式,做到全县“五统一”搞教研,即: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 学计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考核。教师由 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深入推进名师研修工程,利用寒暑假,组织全县各学段、各学科 骨干教师集体研修,变补课为补能。并将研修成果上传到学科 QQ 群,供学校集体备课参考使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在 全系统开展“精彩一课”开放课堂展示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学质 量,中高考成绩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学校基础建设。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 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教育投入达到“三个增长”,学校办学条件 不断改善。2010—2014 年,全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校安工程、 初中工程、学前推进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学校建设项目。 总投入 2.5695 亿元,新增建筑面积 113296 平方米,改扩建 面积 102348 平方米,购置食堂设备 43755 件(套)。主要工程包 括:完成、卧龙镇、镇、黄土梁子镇四个中心幼儿园;完成党坝 中学、杨树岭中学,北五十家子中心小学、茅兰沟中心小学、金 杖子中心小学、七家岱中心小学、刘家店中心小学七所中小学的 新建项目;完成农村偏远山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 12 个;新 建改扩建了农村中小学的学生食堂等。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全 县投入资金 3000 余万元,建立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 71 个,探究 实验室 13 个,购置音体美设施 12705 件(套),电子白板 1051 套,电子白板班级普及率达 91%,实现了中小学、教学点电子白 板全覆盖,居全省领先水平。2013 年,筹资 400 余万元,完成 了教育城域网建设,实现了全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联共享。 (五)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水平明显提高。全县中小学、 幼儿园教职工 5105 人,专任教师 4876 人。小学专任教师 2896 人,学历合格率 100%,专科以上学历 2303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的 79.5%;初中专任教师 1181 人,学历合格率 99%,本科以上 学历 897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5.9%;普通高中专任教师 601 人,学历合格率 91%,其中研究生 5 人;职业学校专任教师 117 人,学历合格率 85%,双师型教师 62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52.9%。 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其中专科以上学历 83 人,占总人 数的 85%。 (六)体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利用彩票公益金为全县 31 个行政村、2 个老年公寓、2 个新民居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开 展民心工程,为全县 78 个社会体育指导站配备了音响,将小学、 城东小学、小学、回民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不断丰富群众 业余文体生活。 社会体育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国家和 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为依托,充分发挥 体育社团和各类体育协会、社会体育辅导站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 作用,针对不同人群,长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 全民健身活动。二是加强体育健身广场建设。筹措资金 110 万元, 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广场建设,配备新民居健身工程 540 套。三是 加强社会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了对各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 协、乡镇体协和社会体育指导站(点)的管理与指导,引领我县 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每年定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 目前我县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265 人,其中国家级一级二级指导 员共 265 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33 人,提高了全县社会体育 指导群体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 2014 年 10 月成功承办了县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县全民健身中心坚持对 外开放,全年有 6 万多人参加体育锻炼。2014 年,举办了县“中 国体育彩票杯”毽球赛、门球赛、钓鱼赛、自行车赛和“山庄老 酒杯”第二届登山大赛;承办了第四届全民运动会;举行了县第 二届广场舞大赛。广场舞《之恋》和灵动之舞健身球《爱我中华》 分获国家体育总局三等奖。组队参加承德市象棋公开赛、秦皇岛 市门球赛、北京世界马拉松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体育稳步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按照提高 青少年学生体质、每天锻炼 1 小时的工作思想,认真开展体育大 课间、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从 2008 年开始我县举办第一届全国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举办启动仪式,59 所学校积 极向相关网站报送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总结照片等,举办中长 跑活动共 7 万 5 千多人参加,2012 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优秀组织单位。二是认真组织筹备训练与比赛 工作。为加快学校重点体育项目和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加强了 散打、木球和毽球、蹴球等项目的指导和训练,积极争取蒙中训 练馆建设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已争取下来,正在建设中。全县有 50 余人被市体育局评为业训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练员,优秀 体育教师。 民族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 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县城区初中、 小学校舍不足,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严重。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不足。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初中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高 中阶段教师紧缺问题突出,队伍整体实力不够强。由于受全县教 育布局调整及资金投入的影响,以下项目未能实施:新城区初级 中学、中学科技楼、台头山中学科技楼、中心小学科技楼、新城 区幼儿园、南五十家子镇中心幼儿个园、黄土梁子中学木球散打 训练馆、一中 400 米塑胶跑道、县奥林匹克中心、黄土梁子初级 中学体育馆、县城北体育休闲中心等 11 个建设项目。 二、“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于“科学 发展、绿色崛起”的定位,围绕打造冀辽蒙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 市的目标,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核心,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 高教育质量,实现我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进一步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推动 全民体育蓬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思路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现 代化教育强县”发展战略,以育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改革创新 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本政策,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 从本县的实际出发,做强做优基础教育、发展壮大职业教育、支 持民办教育。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以 重大项目为载体,实现教育发展关键点和难点的有效突破,有效 扩大教育资源;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加强教育薄弱环节,促进教 育公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 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科 学发展。 (三)目标和主要任务 1.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县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城 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规范学前教育,巩固提 高义务教育水平,打造高中教育品牌,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加快 发展体育事业。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 展,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 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和社会弱势群 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广大群众 健身难问题。建设与冀辽蒙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居于 全市、省乃至全省前列的一流体育事业。 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 质教育体系。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素质教育得到切实推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 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2.全县各类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构建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规范化社会 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到 2020 年,学前三年幼儿入 园率分别达到 92%、84%、79%;县镇中心园达到省定标准。 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保持小学和初中入学率 100%,小 学巩固率 100%,初中巩固率达到 98%以上。通过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县省级验收。 优先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率不断提高,在校生 达 1.32 万人,毛入学率力争达到 87%以上,每万人口中有高中 阶段在校生 400 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 基本持平。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办好县特殊教育学校,满足适龄残疾 儿童少年入学需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95%以上。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巩固提高民族教育事业成果,加快南 城区民族幼儿园的建设,不断扩大民族教育办学规模。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得到切实推行,德育工作得到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智能素质和身心 健康素质全面提高。 初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各类教 育要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 学历继续教育。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发展和 改革教育培训,逐步建立以就业、创业和技能提升为核心的职业 教育培训体系,提供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各类开放式教育培训。 对在乡和返乡农民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每年 80 期以上。以 村为单位积极扶持发展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年发展 1-2 户。 深化体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好公共体 育服务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 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促进青少年强身 健体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 向社会公众开放政策,建立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推动 体育文化惠民工作与群众的需求有效对接。抓好学校体育工作, 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加大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创建和规 范管理力度,进一步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学校体育和体育后 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完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竞赛、 训练、体育师资培训等体系建设。抓好群众体育工作,努力提高 全民健身水平。加块边远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体 育设施,通过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业 余生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3.办学条件建设主要目标 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师资学历进一步提高。到 2020 年, 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 95%,小 学教师专科率达到 9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 88%以上,高 中教师本科率达到 100%。 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点规划,加快对薄 弱学校规模化调整步伐,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基本实现义务 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满足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近 入学需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有关标准要求。班额基 本做到小学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数控制在 45 人以下,中学控制在 50 人以下。 基本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全 县中小学校逐步建立学校网站,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率达 90%, 教学计算机按生机 30:1 标准配备。 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体育器材,争取 达到一类配备标准。合理利用彩票公益金推动我县体育事业发展。 积极争取在南边,北边建设两个体育休闲广场,每个 8000 平方 米,在北边建设县奥林匹克中心(180 亩)建设一个篮球馆、一 个训练馆,建筑面积 20000 平方米,有 400 米标准塑胶跑道体育 场,形成一体化,向社会开放,彻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难问 题。 公用经费: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制定的基准定额。 4、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提高高 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抓好 学校常规管理,突破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主要障碍,逐步实现基 础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服务规范化和教育管理科学化、法 制化,为到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打下基础。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努力满足学前教育服务。强力推进农 村幼儿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及管理;完善全县乡镇中心幼儿园 领导体系,增强其管理指导能力。实现办园条件、保教质量,幼 儿入园率全面提高。加强对学前教育规律研究,认真贯彻落实 《3-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防止 并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严格执 行上级民办园准入法规,加强日常监管。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坚持“城乡一体化、同标准、齐发展” 的原则,以硬件均衡为基础,以投入均衡为保障,以师资均衡为 根本,以质量均衡为核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提高办学水平, 提高普及程度,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 高教育质量。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施学区管 理制度,科学合理划片,严禁跨区域招生,严禁“择校”现象。 小学以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目标,扎实推进区域内教研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初中完善初中学校结对帮扶发展联盟,加强干部队伍、教师队伍、 学生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中考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完成义务 教育均衡县评估验收任务。 (3)优质发展高中教育。普通高中继续围绕“质量·特色”的 办学导向,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一中按照“严管理、强师 资、厚基础、建机制,保生源、提质量、创品牌”工作思路,以 精细化、立体化管理为抓手,以落实常规教学为主线,以教育科 研为引擎,以教学业绩评价为杠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 持高考上线率位于全市领先位次,努力打造一中的强势品牌。蒙 中巩固民族教育成果,构建蒙语教学网络,打造全省民族教育特 色学校,与内蒙古等省区实现蒙族交换生 110 人。同时要积极发 展体育、美术特色,培养体育、美术人才。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建设,力争完 成 400 米跑道的风雨塑胶运动场建设。加强骨干专业建设,积极 拓展新兴专业,开设对路专业,加强农口专业,巩固强势专业, 打造品牌专业,提升骨干特色专业,力争打造机加工为省级骨干 专业。争取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职教中心达到占地面积 150 亩以上,建筑面积 50000 平方米以上,全日制在校生 4000 人以 上,每年进行各种短期培训 10000 人次以上,学校办学条件接近 国家示范校的标准,建成“全国一流,省内示范,市内领先,且 在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区域有较大影响的中等职业学校。 (5)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 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 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 养人才。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初中、高中有机衔接, 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 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 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心理 健康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 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 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体育、音乐、美 术、科学等课程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术科教师专业水平。 加强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 动。加强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思想。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 度审视教育教学工作,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思想。 提高教育教学决策、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行为的科学化水平, 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培养 科研骨干,壮大科研队伍。加强课题研究,推广研究成果。进一 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探 索和完善对学生的考试评价制度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 健全客观、公正、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注重学生的 全面发展。 (6)推进体制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 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注 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建立健全客观、公 正、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开展由政府、学校、家庭 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推进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 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切实落实全员聘任制。强化教师考 核制度,加强聘任后管理和履职考核。进一步完善重实效和、重 贡献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健全以岗位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制度。建 立健全学校编制动态管理制度,合理设置专任教师和非教学人员 的比例。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初中就近免试入学。不断完善学业 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 学的依据。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完善考试招生信息 发布制度,提高信息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 监督。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 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坚持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 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 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 力支持民办教育,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 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举办教育。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坚持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公平;以标准化学校学建设为重 点,加大投入,强基固本。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 宜,循序渐进”原则,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 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整体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县域教育事 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抓好以下项目建设: 2015 年迁址新建一中,规划占地 300 亩,建筑面积 135320 平方米,预计总投资 4 亿元。城东小学教学楼 4000 平方米,规 划资金 800 万元。中学厕所 500 平方米,规划资金 98 万元。 2016 年新建回民小学教学楼 3500 平方米、厕所 240 平方米, 规划资金 748 万元。新建中心小学宿舍楼 1200 平方米、浴室 150 平方米,规划资金 270 万元。新建王土房乡中心小学教学楼 1200 平方米、浴室 200 平方米、围墙 400 延长米,规划资金 296 万元。 新建中心小学科技楼 1500 平方米,规划资金 297 万元。 2017 年新建南五十家子蒙古族小学教学楼 2850 平方米,宿 舍楼 2000 平方米,规划资金 965 万元。新建中学教学楼 4800 平方米,规划资金 950 万元。 2018 年新建卧龙明德小学教学楼 5000 平方米、宿舍楼 2850 平方米、锅炉房 90 平方米、厕所 200 平方米、围墙 120 延长米、 护坡 50 立方米,规划资金 1689 万元。 2019 年新建三十家子中心小学教学楼 5000 平方米、科技楼 2850 平方米、锅炉房 100 平方米、厕所 300 平方米、运动场 1 万平方米、围墙及大门 500 延长米,规划资金 2130 万元。 加强偏远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确保开齐开全国家 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完善教育城域网管理和资源库建设,以教 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五)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体制 建立健全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确保教育 经费持续稳定地增长。不断加大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县财政必 须优先保证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财政性拨款达到“三个增长”。 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统筹各级各类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经 费的效益。 鼓励和支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港澳台同 胞和海外侨胞投资和捐资办学。 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县教育、财政、审计、监察等 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教育经费及时 足额拨付到学校并按规定使用。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强化预算管理, 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切实抓好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和贫困 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的落实,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加大 对高中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中职学生的资助力度,落实国家资助 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鼓励和支持个人和社会 组织捐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2、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 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队伍。 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 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选树并大力宣传先进教 师典型。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将师德 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 入政府预算,全面启动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为核心的新一轮 教师全员培训。依托教育云平台、城域网、师范大学培训资源, 以“教师成长年”、“名校名师工程”为载体,培养县级、市级名 师和名校长 100 名,培养 100 名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完 善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 建立校际有序流动机制,盘活教师资源。建立企业优秀技术 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制度。鼓励和选派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和中层 以上管理人员到乡镇学校挂职、支教,适当选派乡镇学校骨干教 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县城学校挂职,选派部分学校领导、骨 干教师到先进学校挂职、跟班学习,促进教师交流、师资互补、 资源共享。 加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建设。整合教师进修学校、县教 研室、电教等资源,加强校园网和网络资源等到信息化建设,发 挥现代远程教育的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 和效益。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 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在偏远的中小学建设 一定数量的教师周转房,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启动园丁安居工程。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对农村教师实行交通补贴。 3、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 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室建设,加 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到 2015 年,全县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 课,并实现全县中小学网络互联,共享教学资源。 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 整合。加强中小学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 享。 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投入 保障机制,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 队伍素质、实验教学用房设置、仪器配备、教学与管理以及图书 室(馆)建设等方面有显著改善的提高,各项装备技术指标达到 国家新标准、新规范的要求。 4、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 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 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保护教育活动参加 者的合法权益。强化依法治校和依法办学的自觉性。各级各类学 校要建立健全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 依法办学,从严治教,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加强普法教育, 提高师生法制意识。 5、完善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机制 不断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建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机 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的督导评估。加强教育督 导机构、队伍和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各 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教 育评估队伍的建设,规范教育评估行为。 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校务 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