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 KB
- 2021-04-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林业局 2020 年工作完成情况及 2021 年的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
精心指导下,全县林业工作紧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国家
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之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强力推进生态屏障行动,不断创新林
业发展机制,转变林业发展方式,释放林业服务功能,提升生态文明
建设水平。2020 年,全县计划完成工程治沙 4 万亩以上,人工造林
30 万亩以上,实施封沙育林(草)5 万亩,通道绿化 300 公里,义
务植树 225 万株。现将 2020 年至今林业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 年至今林业工作完成情况
围绕市林业局、县政府部门工作责任书中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
指标,林业系统不断创新思路,及早着手安排,科学谋划筹备,各项
林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工程压沙 2.89 万
亩,占县上计划目标 4 万亩的 72.3%;完成人工造林 33.15 万亩,占
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 29.2 万亩的 113.5%、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
30 万亩的 110.5%,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 28 万亩(生态林 26 万亩,
经济林 2 万亩),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 28 万亩的 100%,防风固沙
林 4.05 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建设 3.1 万亩(含新一轮退耕还林经济
林 2 万亩),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 3 万亩的 103.3%、占县上下
达计划目标 2 万亩的 155%,实施封沙育林(草)3 万亩,占市林业
局下达计划目标 3 万亩的 100%、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 5 万亩的 60%,
完成通道绿化 310 公里,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 300 公里的
103.3%、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 300 公里的 103.3%,义务植树 225
万株,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 200 万株的 112.5%、占县上下达计
划目标 225 万株的 100%。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特色林果基地建设
和林政资源管理等工作全面推进。
(一)造林绿化任务超额完成。依托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补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生态工程,
坚持压沙、造林、封育和管护并重,因地制宜,分类施治,合力推进
生态屏障建设。一是治沙造林。以大林带、G569 高速公路、三渠柴
湾等风沙危害严重区域为重点,采取“稻草网格沙障+梭梭”、“滩地穴
状整地+落水栽植”的造林模式,营造防风固沙林 4.05 万亩。二是城
乡绿化。结合“城镇绿化提升行动”和“绿化提升年活动”,以民武公路、
民左公路、民红高速公路县城段、红砂岗产业园、G569 高速公路民
东路至西渠镇段通道绿化为重点,完成通道绿化 310 公里,其中指
导各镇、责任单位完成通道绿化提升 125 公里。三是义务植树。坚
持财政供养人员义务压沙造林制度,以 G569 高速公路民东路至西渠
镇段通道绿化、城乡绿化区、新农村示范点、园区厂区绿化,以及各
镇重点路段绿化等为重点,组织引导辖区内机关干部职工、适龄公民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完成义务植树 225 万株,尽责率达 95%以上。
四是工程压沙。以青土湖及周边白碱湖、青山区域,以及三渠柴湾、
G569 高速公路民东路至西渠镇段沿线区域为重点,完成工程压沙
2.89 万亩,其中机械压沙 0.03 万亩。
(二)特色林果基地扩容增效。为确保 2020 年特色林果基地建设
任务全面完成,印发了《县 2017 年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扶持方案》、
《县特色林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截止目前,完成特色林果栽植
3.1 万亩(含新一轮退耕还林经济林 2 万亩),其中红枣 1.13 万亩,
枸杞 1.87 万亩,苹果等 0.1 万亩,新建 100 亩以上特色林果示范基
地 17 个。全面推进历建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建设标准化生产示
范点 95 个、26569 亩,其中县级标准化生产示范点 35 个、11742
亩,镇级标准化生产示范点 60 个、14827 亩。据初步统计,全县各
镇农户经营特色林果挂果面积 59081.6 亩,其中全县各镇农户经营的
酿酒葡萄挂果面积 14461.7 亩,预计总产量 6503.5 吨;全县各镇农
户经营的红枣挂果面积 28562.1 亩,预计总产量 3414.1 吨;全县各
镇农户经营的枸杞挂果面积 15323.8 亩,预计总产量 1130.8 吨,全
县各镇农户经营的黑果枸杞挂果面积 734 亩,预计总产量 3.52 吨。
6 月 23 日,全县枸杞采摘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累计采摘枸杞
鲜果 8001 吨,折合干果 1600.2 吨,销售干果 1225 吨。
(三)林政资源管理扎实推进。认真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
的连古城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林业违规建设项目,加强对县
内同类问题排查清理工作。全面执行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厉打击
非法侵占林地行为,严格执行林木采伐审核审批制度、森林限额采伐
规定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全县共审核建设项目是
否占用林地 225 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33 件,木材经营加工许可
证 8 件,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9 件,确保各类项目建设依法依规
推进。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已通过国家林
业局评审,并上交环保部。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已上报国家、省市相关
部门审核。积极开展 2020 年度森林资源管理卫片执法工作,省林业
厅下发县未审批使用林地疑似图斑共 141 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内业
判读和外业调查工作,正在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汇总。认真落实国家
级公益林管护制度,管护国家级公益林 108.67 万亩,管护合格率
100%。认真开展“绿盾 2017”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指导完成
杨蓝叶甲、枸杞负泥虫和梭梭巨膜长蝽等病虫害防治 6.4 万亩,完成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 252.3 万亩,预报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五禁”决定,
认真落实护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制、24 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零
火险”日报告制度,加大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案滩、青土湖等重
点区域巡查力度,确保植被资源安全,查处各类林政案件 139 起,
其中刑事案件 2 起、滥伐林木案 110 起、野外违规用火案 14 起、非
法开垦林地 11 起、毁坏林木案 2 起,林政案件结案率 100%。认真
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维稳、护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制,
各类安全工作形势稳定。
(四)林业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林业改革,坚持走生态
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治沙生态林
承包经营机制,规范林木产权交易和抵押登记制度。积极探索严重沙
化耕地退耕还林、林下经济等林业精准扶贫新模式,鼓励农户有序开
展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依法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着力培育专业合作
社、家庭林场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林下经济示范点 2 个,发展
梭梭接种肉苁蓉等沙产业 2 万亩。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完
成国家级公益林参保 108.67 万亩。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按
照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正在制定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
(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补贴、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及红砂岗产业园绿化、G569 高速公路通道
绿化和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积极争取市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
护修复工程,目前,取得了市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青
土湖修复治理项目、绿洲内部基干林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和作业设计批复,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县
以各镇关井压田区严重沙化、盐碱化耕地为重点,完成新一轮退耕还
林 28 万亩,其中生态林 26 万亩,经济林 2 万亩,工程涉及全县 17
个镇、164 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县级自查验收工作。红砂岗产业
园绿化项目,按照红砂岗产业园绿化总体方案,统筹安排水电路,创
新栽植模式方式,完成通道绿化 71 公里,栽植绿化苗木 5100 亩,
架设输水管道 73 公里并配套安装灌水设施。G569 高速公路通道绿
化项目,全面推进 G569 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作,完成民东路至至西
渠镇段通道绿化 114 公里,栽植樟子松、国槐、圆冠榆等各类苗木
14.4 万株,架设高压线路 9.4 公里,低压线路 1.8 公里,变压器 8 套,
完成工程压沙 0.4 万亩。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全面加强湿
地公园及历建胡杨林管护 0.7 万亩。服务协调县碧水源生态环境科技
有限公司,完成使用林地报批审核前期工作,配合蔡旗镇、国土局完
成蔡旗桥周边 85 亩项目建设用地征用工作。6 月 25 日,国家林业局
专家组对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情况进行考察验收。县沙漠生
态产业扶贫项目,完成梭梭+沙柳造林 10 万亩以及补植补造和芦苇
沙障设置工作,完成甘草种植 5 万亩,管护工作全面推进。10 万亩
荒漠化治理及油牡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油牡丹试验田栽植 120
亩、温棚育苗 2 座、大田育苗 10 亩,完成文冠果、元宝枫栽植 50
亩,云杉栽植 5 万株,梭梭接种肉苁蓉 700 亩;修建砂砾石观光便
道 11.4 公里,配套完成通道绿化 15 公里、网片式安全护栏 15 公里,
完成消防便道建设 15 公里,修建砂砾石消防便道 15 公里;完成办
公生活规划区周边绿化 10 公里;完成项目区外围刺丝围栏 30 公里;
凹凸棒改良盐碱地 0.63 万亩。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建设项目,2017
年 3 月,县人民政府与广州恒盛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就黄案滩国家沙漠
公园开发建设签订了投资意向书,投资规模 3 亿元。林业项目建设稳
步推进,至目前,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8171 万元,占县上下达计
划目标 8 亿元的 47.7%,招商引资 665
0 万元,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 2 亿元的 33.3%。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一是沙漠资源保护管理投入机制不
健全,缺乏系统性、长期性政策和资金支持,林地和森林有偿利用率
不高,生态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投入渠道单一,生态建设活力不
足。二是某些地方执法主体不明确,处罚依据不足。特别是对“五禁”
决定的落实,森林公安对在农区内放牧的行为,处罚无依据。三是防
沙治沙林业部门单打独斗。目前,防沙治沙工作多由县级政府主导,
镇村两级政府没有落实防沙治沙责任。
(二)特色林果业方面。一是部分镇新建林果业地块在生荒地及
弃耕地,立地条件较差,无灌溉条件,苗木成活率较低。二是存在林
果产业面积流失,品种繁杂,换品种反复建设等问题,提质增效任务
十分艰巨,加之林果产品销售价格波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低,
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林业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林果产业提质
增效难度大。三是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少,没有形成竞争机制,林产品
附加值低,产品竞争力不强,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
优势。
三、2021 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
的奋斗目标,紧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
设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发扬塞罕坝精神,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之路,以加快推进防沙造林步伐、创新生态保护和沙产业发展模
式、提高扩大出口林果产品基地建设质量效益和推进林业改革为重
点,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全力推进全域生
态文明建设。
(二)目标任务。计划完成工程治沙 8 万亩以上,人工造林 10 万
亩以上,实施封沙育林(草)3 万亩,通道绿化 300 公里,义务植树
225 万株。
(三)重点工作。
1.学习宣传塞罕坝精神。把学习宣传塞罕坝精神推进全省生态文
明建设现场会会议精神,作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教育的重要内
容,在系统内开展“学习塞罕坝精神、争做绿色卫士”活动,引导系统
干部职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深入挖掘一批长期坚守在沙漠一线,基层单位和压沙造林一线,
带动群众治沙致富的先进个人、集体、组织,协调宣传部门做好宣传
报道,讲好治沙故事,展示防沙治沙的新成就,坚定干部群众走生态
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
2.生态屏障建设。坚持压沙、造林、封育和管护并重,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分类施治,合力推进生态屏障行动。加大外围植被管护力
度,加大绿洲沿线植绿力度,建设边缘防沙治沙景观带和外围防风阻
沙林带。以青土湖栽桩石、白碱湖、红东路沿线、绿洲内部零星沙丘
等生态治理区,以及民武公路、民左公路、金荣公路和大滩镇至南段
公路等绿化区为重点,完成工程压沙 8 万亩以上,人工造林 10 万亩
以上,实施封沙育林草 3 万亩,完成通道绿化 300 公里、义务植树
225 万株。巩固现有成果,对已治理区域但仍有流沙、未形成地表结
皮区域,通过人工补播草种,提高植被覆盖度,促使地表结皮尽快形
成。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已形成的旱区湿地范围内,栽
植沙枣、红柳等树种的方式,积极探索恢复青土湖原有植被,达到长
期治理目标。加强国家级公益林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石羊
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建设,促进区内植被自然恢复。
3.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瞄准绿色有机,紧盯提质增效,加大历建
特色林果基地补植补造力度,完善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和技术服务承
包承诺制、激励问责制、服务公示制,落实特色林果苗木生长期整形
修剪、施药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精细化管理措施。
巩固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全面落实《县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实施
方案》,在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酿酒葡萄基地、推进产业化经
营、打造特色知名品牌、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特
色林果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实现特色林果
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特色林果业培育为林业产业扶贫的优势
产业。
4.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好三北五期、造林补贴、国家生态功
能区转移支付、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
等生态工程。管护国家级公益林 108.67 万亩,新建上八浪井国家沙
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1 处。以青土湖等风沙区治理为重点,组织实施好
青土湖修复治理项目,完成压沙造林 8 万亩,实施封沙育林 3 万亩。
以民武、民左等主干道路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实施绿洲内部基干林
网建设项目,完成基干林网建设 0.4 万亩。
5.沙漠生态旅游。结合市县生态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依托县内丰
富的沙漠资源,建设好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
提升青土湖、老虎口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品味,打造集旅游观光、林
产品采摘品尝、沙漠体验一体的沙漠旅游基地,吸引更多游客来民休
闲度假,赏大漠风光、品健康美食,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
6.林业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完善治沙生
态林承包经营管理水平,着力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落实家庭林场
注册登记制度和确权颁证制度,积极鼓励农民兴办林业专业合作社、
家庭林场、股份制合作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以梭梭接
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按照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国
有林场改革任务。
7.林政资源管理。认真贯彻国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
任追究办法(试行)》、《防沙治沙法》以及《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
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保护发
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乡镇、部门职责,加大查处力度,
保护森林资源。全面落实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
地行为,确保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考核指标达标,确保林地面积不减
少。划定并严格执行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四条”红线。
以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案滩、青土湖等区域为重点,全面抓好森
林防火工作,适时启动护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工程建设。严格落实“五
禁”决定,不断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促进生态环
境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