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5 KB
- 2021-04-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某民政局政法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稿
2020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
年。永宁县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县党委政法工作会议
精神,努力发挥民政职能优势,全面落实政法暨平安建设各项任务,
现将我局 2020 年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我局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多次学习民政部
印发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 xxxxx 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做好当前民
政服务机构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xxxxx 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
要论述》等文件精神,坚持以 x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八
次、九次全会及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深化“平安永宁”建设为载体,
以城乡社区治理为重点,以加强特殊人群救助为抓手,以加强民政领
域行业治乱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安全目
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加
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
新,确保民政领域政治稳定、人心稳定。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平安。一是加强宣
传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利用微信、微博、宣传栏、标语、安全
知识讲座等形式,结合“七五”普法、政法综治宣传月、“下基层”
等活动加大对民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拓宽普法渠道,丰富普
法内容。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制
作、传播非法网络信息和政治类有害信息,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二
是加强责任落实,夯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基础。成立平安建设工
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形成安全隐患预警、监督、排查、治理
“四位一体”组织网格体系,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提供有力组
织保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县政府签订《安全生产
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
核细则。三是加强摸底排查,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面向
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养老机构、殡葬服务机构、福彩中心负责人及专
干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结合身边实例,围绕电器火灾防控、火灾
隐患自查、消防安全应急、正确使用灭火设施等四方面进行了安全知
识培训,增强“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红线意识。对民政服务机构
的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排查,重点检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
否处于运行正常,危险化学品、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消防安全管
理规定,消防演练是否正常开展等情况,切实把不安定因素和安全隐
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加强群防群治力量,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深入推进。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的支撑作用,协同社
区民警,动员党员、“4050”治安员、社区志愿者等百余人,成立起
群防群治义务巡逻队、联防队,采取“定人员、定时间、定线路、定
任务”的方式,佩戴袖标逐街、逐院、逐楼进行巡逻,及时发现不安
全隐患,及时上报。五是严守四项约束性指标。认真开展“两排查一
分析”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耐心细致地做好信访答复和
矛盾化解工作,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
(二)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督促落实各项社区防控工作,
编密织牢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网。一是快速响应,全力协同,确保各
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全力做好永宁县慈善总会物资受赠与分发
工作,对社会各界捐赠的疫情防控物资及时清点、入库、根据县政府
安排统一分发公示。及时调拨帐篷、军大衣等物资并帮助各站点做好
帐篷搭建工作,同时合理科学的为各防疫检查点、隔离点配送食品物
资。加强对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全力督促落实各项社区防控
工作,确保城乡社区排查全覆盖。严格抓实红白事监督指导工作,大
力推行婚事延办、丧事简办。外控输入、内控感染,确保养老机构防
控到位。加强对清安陵园、殡葬服务中心、贺兰山防火公墓等殡葬行
业监督管控,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
工作。实行婚姻登记电话预约办理,并对辖区内社会组织严格管控。
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严格做好
局内防控措施,确保防疫工作到位。二是利用“两微一端”、电子显
示屏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健康知识,提升城乡居民防控意识。三是全
面落实“四包一”制度,按照就近参加原则,做好社区居家隔离保障
工作,保证每户都有专人负责。四是做好对群众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
知识宣传,避免因突发疫情给群众带来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
(三)全力打赢扫黑除恶硬仗,坚决完成为期三年目标任务。一
是针对自治区、银川市及永宁县交办转办的线索核查工作,组织专班
开展“回头看”,重点加大对查否线索的梳理,尤其是举报人多次重
复举报、多部门反映的事项要认真细致再核查,确保每条线索的核查
工作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二是建立健全线索举报与回复工作机
制。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每一条实名举报线索都
要耐心做好答复举报人工作,在线索核查完毕后,要向实名举报人反
馈查处结果,听取意见建议并做好释法说理及矛盾化解工作,实现线
索核查率、举报人回复率、办结完成率实现 100%。三是规范“三书
一函”办理机制。从接案、办理、回复、责任追究等方面规范“三书
一函”的工作流程,全面细化落实“三书一函”工作要求,推动形成
“规范建档、数据同步、整改验收、跟踪问效、问责约谈”的工作机
制。四是主动承担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职责任务,扎实做好民政领
域日常监管,排查整治、动态管控、重点围绕城乡低保救助、社会组
织管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殡葬管理、村(居)“两委”建设、基
层自治组织建设、婚姻登记规范管理和地名清理整治建立民政领域乱
象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遗点性问
题。
(四)紧抓重点领城治理,维护民政系统稳定。一是全面落实各
类救助政策,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持续加强对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
杜绝优亲厚友错保漏保。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类民政救助对象基本生
活,同时及时救助未脱贫、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坚持保人、保户相
结合原则做到“应保尽保”。对民政系统兜底保障政策实施情况“查
漏补缺”,严格落实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等帮扶措施。二是持续
推进各类民政行业治乱,保障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有序。结合疫情防控
工作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同时负责指导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
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求不得违规开学。进一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
社会服务机构等领域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线索排查,净化社会环
境,维护社会组织发展秩序。积极开展殡葬等社会事务专项监督、检
查,整肃规范殡葬服务及销售行业秩序,遏制行业乱象。三是加强城
乡社区治理,不断夯实基层政权。出台了《永宁县关于完善社区治理
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实施方案》,启动三级会商机制,科学合理提出
增设社区居委会意见,我县计划新增设望远镇三沙源、蔚湖城、三里
屯、兰花花、逸兰汐 5 个社区;四是增核社区专职工作者职数,综合
各社区所辖无物业老旧小区户数、服务商圈人数、大型公共服务场所
等情况,对社区“两委”职数提出增核意见,需增加“社区”两委成
员共 67 名,其中新增设 5 个社区需配备 37 名,现有 24 个社区核增
30 名,增加专职网格员 47 名。
(五)深化重点工作开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开展安全、
文明、和谐、有序清明祭扫活动。制定了《永宁县 2020 年清明节期
间安全文明祭扫工作方案》《永宁县 2020 年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期
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调联动县公安局、卫健局、应急管理局等
单位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凊明节各项管控工作。同时通过县电视台、政
府网等新闻网络媒体开辟专栏、利用社区公开栏、张贴标语、发放宣
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倡导“鲜花祭奠”、“居家祭莫”、“网上祭
奠”、“错峰祭奠”、“社区祭莫”等新型祭祀形式,引导群众自觉
破除陈规陋俗,抵制低俗愚昧的祭祀行为,倡导平安祭扫理念。二是
开展社会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县社会组织开展 2020 年防范非法
集资宣传月活动,在全县社会组织针对网络借贷、私募基金、养老服
务、虚拟货币、区块链、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出现的“消费返利资金
互助”“虚拟资产”“养老投资”类非法集资,集中开展宣传防范活
动。按照银川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安排,对
社会组织自办网站、刊物及相关媒介进行整治。针对各社会组织开展
反邪教宣传教育,进一步挤压邪教生存空间,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识别
邪教、抵御邪教的能力。按照自治区、银川市委政法委统一部署安排,
开展打击社会组织各类传销活动,强化源头治理和日常监管,对全县
社会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摸底排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深化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开展经常性“入网巡查、入户核
查”工作,紧紧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
残疾人以及社区服刑、戒毒、刑释解教等重点人群,及时采集、上报
和更新网格信息,及时收集和上报社情民意,切实做好各项服务管理
工作。同时及时补齐网格员缺额。
2.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继续完善社会组织相关制度
建设,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建立社会组织工作激励机制,加强社会组
织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社会组
织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