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10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学科计划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学科计划 ‎ ‎   一、学生状况分析 ‎  这学期一(3)、一(4)班有53、54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但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课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要加强,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在学生书写,以及描述数学问题的时候应该比上学期有更高的要求。‎ ‎  二、教材分析 ‎  ★教材编排特点:‎ ‎  (一)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  1.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  2.体验学习过程。‎ ‎  3.理解算理。‎ ‎  4.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 ‎  5.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 ‎  (三)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 ‎  (四)介绍有关数学背景知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  (五)加强口算和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  (六)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逐级递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 ‎  (七)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  (八)形式多样,直观形象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 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更多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数,理解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  2 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  3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结果。‎ ‎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生活中时间的作用。‎ ‎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  6.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会用这些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简单图形,并从中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美。‎ ‎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一致性,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  8.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  (二)数学思考 ‎  1 能应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  2 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  3 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  4‎ ‎ 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和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  (三)解决问题 ‎  1 能积极地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 ‎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与同伴解决问题的合作体验,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  4 能在算法多样化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  5.能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旨过程和结果。‎ ‎  (四)情感和态度 ‎  1.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所学问题,能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几主动地参与认识生活中的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数学活动。‎ ‎  3.能用100以内的数、位置和方向、平面图形、统计等知识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五)成果形式:‎ ‎  1 课本 练习册整洁干净,作业的书写工整,对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  2 作业本的书写整洁大方,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  3 学生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用于生活。‎ ‎  4 学生思维得到良好的训练,解题思路清晰明了。‎ ‎  5 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  6 单元检测 期中 期末检测成绩理想。‎ ‎  班级及格率:100%                    班级优秀率:85%‎ ‎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  1.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我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也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我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  2.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  教学中,我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  3.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  4. 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 以后解决。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  5.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  6. 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  7.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利用家长开放日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