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88 KB
- 2021-04-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 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
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篇 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
提出意见。
一、“xx”时期及 20xx 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xx”时期是我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 届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
发展新常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特别是 20xx 年 9 月以来,在以王儒林书记为
班长的新的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深入学
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
五句话的总要求和总思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狠刹四风、打黑除恶“三个高压态势”,以
“五个一批”为载体,推动“六大发展”,实施“三个突破”,努力在全省发挥“六个表率”
作用,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 20xx 年的 1781 亿元增加到 20xx
年的 2735.34 亿元,年均增长 8.4%;固定资产投资由 20xx 年的 916.48 亿元增加到 20xx.61 亿
元,年均增长 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20xx 年的 825.85 亿元增加到 1540.8 亿元,年均
增长 1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 20xx 年的 138.48 亿元增加到 274.24 亿元,年均增长 14.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7727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626 元,
两项收入增速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xx 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积极作为、奋力拼搏,着力稳增长、促改革、
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9%,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2%,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长 8%,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培育发展高端
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药品等新兴产业,推进开发区扩区拓展,招商
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阳煤化工、江铃重汽、华润万象城、欧亚锦绣城市综合体、宝迪屠宰
加工、润恒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 67.1%,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 44.6%。服务业投资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 75.8%,
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 61.3%。
——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新改建主次干道
31 项,改造背街小巷 32 条,建设里程 113.23 公里。太榆路、学府街、南内环街、南沙河
路等相继改造完工,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日趋完善,逐步进入立体交通时代。地铁 2 号线一期
全线招标开工,首开段车站主体工程封顶。新改建供水管网 232 公里、供气管网 178 公里。
500 千伏等 9 项供电工程竣工投运。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推进青龙古镇、明太原县
城等农耕文明保护。开工建设晋阳湖、和平公园等 13 个公园,新建 46 个小游园,完成阳兴
大道、建设路、南沙河路等主干道景观绿化,新增绿地 3000 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
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 41%、36.07%、11.56 平方米。
——举全市之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人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推动 54 个城中村改造,
47 个村基本完成整村拆除,完成总拆迁量的 88%,46 个村启动安置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取
得重要突破,省委王儒林书记要求全省学习我市城中村改造所体现出的“积极作为、攻坚克
难、依法办事、为民谋利”的精神。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保障性住房 57711 套,基本建
成 45510 套,完成投资 118.65 亿元。
——全面推进“五大工程”“五项整治”,省城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市区空气质量综合
指数下降 7.76%,优良天数达到 230 天、比上年增加 33 天,优良率达到 63%、比上年提高 9
个百分点,6 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好于省下达的减排要求。集中供热扩网 3104 万平方米,
实施城边村气化改造 16 个,减少冬季燃煤 100 万吨。关停二电厂 3×20 万千瓦燃煤机组等
污染企业 34 家,减少燃煤 180 万吨。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 15 万吨,晋阳污水处
理厂通水调试。淘汰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 3.35 万辆。秸秆综合利用 80.92 万亩。完成营造林
29.07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3%。
——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提升托底保
障能力,民生支出 346.7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2.5%。城镇新增就业 10.5 万人。实
现脱贫 1.67 万人。扎实推进教育卫生事业,16 所新续建学校、12 所改扩建医院进展顺利,
16 所村办幼儿园主体完工。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412 万平方米,新
建公共停车位 8160 个,解决 2.28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采煤沉陷区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举办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推进汾河体育健身长廊建设,我市体育健儿在全运会、青运会、省
运会等重大赛事取得优异成绩。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4.46%、3.25%。推进“平安省城”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全面实施“三个突破”,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提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社会
研究试验经费投入 93.21 亿元,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07 家、增长
39.77%,市内技术合同成交额 21.96 亿元、增长 162%,高新技术企业销售额占到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的 29%。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 20 家,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获得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新增民营企业 1.88 万
户、增长 16.22%,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1571.53 亿元、增长 10.1%。
——深入推进“六权治本”,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狠刹“四
风”,严肃问责不作为、慢作为。编制完成市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政职权事项由 6033
项精简到 2764 项,精简率达到 54%。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119 项,审批时限压
缩 21.6%。公务用车改革有序推进,涉改公车全部封停。全面实行政务公开、企务公开和村
务公开,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
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851 件,
市人大会审议意见 22 件。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事创业
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一系列
治晋兴晋强晋战略举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
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
向全市人民,向驻并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驻并单位,向尽心履职的各位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太原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
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结
构不优、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亏损严重;园区承载能力、引领作
用仍然不强,好项目、大项目不多的老问题没有有效破解;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环境治理、
脱贫攻坚等短板仍然明显,兜底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管理创新仍然不够,社会治理还存在不
少薄弱环节;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社会潜在风险较多;政府自身建设仍有差距,职能转变
仍显滞后,“四风”问题尚未根除。对此,我们将积极面对、勇于担当、认真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及“十三
五”规划《建议》,“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 xx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
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落实
省委“五句话”总要求,以实施“五个一批”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协调
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
的建设,努力实现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率先发展。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 7.5%以上,力争提前一年实现翻番、到 20xx 年经济总量突破 4000 亿元。民生改善达
到新水平。居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比 20xx 年翻一番,力争到 20xx 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达到 4 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 万元;力争提前两年实现贫困人口
脱贫、贫困县摘帽。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
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省会城市功能和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文化建设取得新进步。
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力争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PM2.5 浓度逐年下
降,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市区优良天气率力争达到 80%左右,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 3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以上,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资源型经
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发展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和对外合作机制基本形成。民主法治取得新进展。人
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民权益切实保障;法治太原
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各位代表,这里对主要任务作简要报告。
20xx 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xx 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一)推动创新发展,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
育壮大都市现代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把太原建成
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聚集区。
(二)推动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均衡发展结构。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迎接 20xx 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为契
机,推进“五城联创”。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
保护制度,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省城环境质量改善。实施城市
周边百万亩森林围城工程和以汾河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推动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建立健全对外开放政策机制,加快开发区和开
放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新领域。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京津
冀、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深化太原城市群协作,努力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推动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
化。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面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统筹人口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医疗水平。
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公平、可持续、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推动廉洁和安全发展,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推进“六权治本”,严格落实“两
个责任”,营造廉洁发展社会环境。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加强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省城”建设。
三、20xx 年工作安排
20xx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主动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六个表率”作用的要求,用好用足省政府出台
的《关于支持太原率先发展的意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在全省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进程中率先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 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8.5 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主要污染物减排,
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新增建设用地降幅,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
城市棚户区住房改造数量,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换档、
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节点,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抓手,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前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倾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抓好富士康手机制造和维保、太
重风电装备、江铃重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太钢碳纤维 T800、纳克润滑油、阳煤化工等
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抓好华润万象城、欧亚锦绣、万达综合体、苏宁电器、远大购物广场、
传化物流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低碳发展为主题的太原论坛等,打造国际化会展平台,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开
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好中央和省出台的企业减负松绑政策措施,为企业
降低税费、财务、物流、人工、制度性交易等成本,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优化煤焦冶电等
传统产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
动“双创”和“中国制造 20xx”“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以新空间发展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
子”,创造新产业“几何式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化解房地产库存,清理“僵尸企业”,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清除
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不断破解制约发展的一切束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让新动
能茁壮成长,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二)继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功能。太原“三面环山、一
水中分”,具有好山好水好风光自然之美。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
市的目标,更加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更加注重城市建设管理质量,更加注重地上地
下统筹。
居快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
新建滨河西路南延、卧虎山路,续建太行路南延、龙城大街东延、南内环西街、南沙河路东
段等城市快速路;新改续建五一路、太茅路、东峰路、新旧晋祠路、马练营路、迎泽大街东
延、摄乐汾河大桥等道桥项目;改造提升 50 余条背街小巷。高标准推进地铁 2 号线建设,积
极做好 1 号、3 号线前期工作;坚持地上地下一体规划,同步完成解放路快速化改造。积极创
建国家公交都市,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建 300 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努力构建轨道交通、公
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高效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
实现规划建设无缝对接。积极拓展地下空间,大力发展静态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
廊,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500 万平方米。着力提升水、电、气、暖等
公共配套设施保障水平,开工建设阳曲、清徐 5000 吨垃圾焚烧电厂,加快建设餐厨垃圾和
污泥处理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 220 千伏等 24 项供电工程建设。继续以城郊森林
公园为重点,推进东西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完成造林面积 30 万亩以上。推进晋阳湖、
植物园、汾河三期、迎泽公园等重大园林景观项目建设改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1.4%。
踞决打赢城中村改造这场硬仗。加快完成 54 个城中村拆迁建设安置任务,启动 31 个城
中村拆迁。坚持规划引领,打破乡村界限,集中连片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做到拆迁与建
设并举、安置与开发并重、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严控拆迁、成本、资金、市场
风险,鼓励和吸引大集团、大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启动 2 万户改造
任务,加快在建棚户区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晋东、民政园、建材小区等在建工程,确
保拆迁群众尽快回迁,加快推进小北关等棚户区改造工程。
以“五城联创”为抓手,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增强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
程度,为迎接青运会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建管分开、重心下移、区街为主、职责明确、运转
有序的城乡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网格化、数字
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人是城市的主体,人的素质就是城市的素质。要弘扬正能量、培育新
风尚,强化规范和文化教化,引导广大市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
断提升文明素养,争当“五城联创”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继续引深“三个突破”,创造率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民
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金融振兴的支撑性作用。
要把企业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抓手。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以企业为主
体,充分发挥省城科技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度。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支持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
的引擎作用,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 10%,高
新技术企业销售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提高 1 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
10%,建设 1-3 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发展 10 个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合
同成交额增长 13%。
要把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打造我市“众创”发展的新形态,激发内生增长的新动力,形成内源发展
的新方式。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一批低成本、
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业社区和众创空间,优化创业创新生态,形成线上与线下协同创
业创新格局。实行诚信激励政策,推进创业人员和小微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诚
信度和行为规范性。大力弘扬晋商敢为人先、“无中生有”的创新精神,尊重企业家的社会
地位和首创精神,厚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土壤”,激励创新、包容失败,不断释
放创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要把资本市场作为振兴金融的基本载体,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新三板”挂牌企业再突破 20 家,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
融资规模。建立政府、银行和企业合作机制,广泛开展与工、农、中、建、交等商业银行的
合作,提升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
作,用好用足长周期、低利息的政策红利。完成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增强地方金融发展实
力。加快建设互联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有效防范、依法处置各类金融风险,打击各类
非法集资行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
力实施控制燃煤、抑制扬尘、防治尾气、企业提标、整治面源、垃圾秸秆禁烧、治理污水、
生态绿化、严格监管、改革创新十大举措,确保省城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全面改善空气质量。完成太古长距离供热输送管网建设,新增供热能力 5000 万平方米。
加快兴能 2×66 万千瓦、瑞光二期 2×35 万千瓦热电联供项目建设,为基本实现市区分散燃
煤锅炉全替代创造热源条件。实施一电厂关停搬迁,大幅度削减燃煤总量。实施原煤禁烧,
推广使用民用洁净焦炭。建立全方位扬尘控制管理系统,实施渣土密闭化清运,全面推行绿
色工地标准化管理,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扬尘污染,推进市区裸露地面绿化。淘汰老旧机动
车和黄标车 2 万辆,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完成纯电动新能源出租车整体更新。
调整物流布局,启动中心区各类市场和物流仓储搬迁。推进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实施太钢原
料场全封闭工程、二电厂铁路运煤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古交兴能电厂超低排放改
造,对焦化等重点行业实施限期提标改造。取缔露天烧烤,中环以内餐饮摊点加装油烟净化
装置,城六区内严禁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和旺火;杜绝秸秆焚烧,实现全市农田秸秆综合利用
全覆盖。全年 PM2.5 年均浓度值下降 4%,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力争增加 20 天以上,空气质
量持续改善,在全国空气质量重点监控城市中排名稳定前移。
居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持续性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汾
河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治理,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 100%。
完成32万吨晋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力争年底开工建设36万吨汾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 10 万吨以上。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汾河小店桥上游河道截污等
工程。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快编制建成区 17 条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推进城区 9 条河
流治理,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下降 30%。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
(五)推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并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
向。
要以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历史遗存为基础,继续抓好晋祠景区完善提升、明太原县城保
护性开发、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太山龙泉寺佛教文化园和青龙古镇保护修复、太化工业文
明遗存展示,打造文化旅游大产业、大景区。推进府城文殊寺、普光寺、关帝庙等 20 余处
历史文化遗存抢救保护工程。坚持点面结合,积少成多,久久为功,蔚成大观。以文化战略
眼光,处理好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创新的关系,留住历史的记忆,彰显文化的
神韵,标识名城的高度。
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华夏文明主题公园,
扩大万达影城的影响力,打造文化领军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推动
文化繁荣,搞好选题策划和资源统筹,聚焦现实题材和重大主题,弘扬和传承晋剧等优秀传
统剧种,充分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努力打造有历史厚重感和思想感染力的精品佳作。坚
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提高服务效能和普惠水平。加快市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博物馆布展陈列工程,力争上半年具
备对外开放条件。积极开展“文化精品惠民基层行”“书香太原”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不断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六)着力发展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民生是
最大的政治。要把群众的呼声当方向、百姓的期盼当目标,坚持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抓起,
从群众最希望的实事做起。
持续推进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加快幼师、五中、成成中学、一外、二外等新校区建设,
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完善太原学院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
大力支持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提升省城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推进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
院、市妇幼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省妇幼医院等新院建设,放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服务效应。
加快推进儿童福利院和老年福利院建设,完善社会救助服务政策和体系。大力发展机构养老、
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等多层次养老服务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养老
服务业的强大合力。新建市体育训练中心等一批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加快推进青运会
赛事及配套工程,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完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多措并举对困难
人员、市属国有破产改制拆迁企业人员实施就业援助。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推进城乡社会
保险一体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 500 元,住院补
偿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 18 万元,门诊慢性病补偿比例提高 10 个百分点。实施公办小学免费
托管服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办理综合保险等教育惠民事项。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企业主
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加强安全预防和隐患排查,重点开展煤矿、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公共场所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坚
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
通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从
严整治治安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20xx 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七)强力开展脱贫攻坚,协调推进小康社会
目标实现。要树立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根本脱贫理念,坚决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今年要
实现脱贫 2 万人。
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休闲观光农业、光伏产业、食醋产业
等特色产业,强化宝迪、润恒、九牛牧业、太原老陈醋和百企千村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功
能,激发内生动力,走产业化、市场化扶贫的路子。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原则,落
实易地搬迁政策,促进移民脱贫。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刻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让贫
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
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通过生态建设与修复实现脱
贫。
开展对口帮扶。各城区、开发区及所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要对口精准帮扶娄烦、阳曲两
县贫困村集中的 15 个贫困乡、157 个贫困村。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帮助发展管长远、
有效益、能致富的产业,在改善交通、通讯、电力、农田水利等方面多下功夫。各部门要落
实对口精准帮扶责任,制定有效推进措施。各行各业要肩负起行业帮扶责任,发挥行业优势,
创新帮扶举措,提高扶贫实效。将脱贫攻坚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考核。
强化主体责任。娄烦、阳曲两县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机遇,用好用足国家、省、市有
关政策,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扶贫格局。
(八)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认真落实“三严三实”,把忠诚干
净担当铭刻在思想上,体现在责任上,落实在行动上。
深化“六权治本”,大力推进“两清单、两张图、两平台”建设,制度的“笼子”要扎
得更密,执纪的“利剑”要始终高悬,守纪的“扣子”要扣得更紧,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制
度化轨道。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加
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社会舆论和社会监督,全面接受人民监督。推进协商民主,加
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多渠道沟通协商,完善人大
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联系机制,提高办理质量和落实率,充分体现人民意愿。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营造审批事项少、行政效率高、行政成本低、行政过程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推
行“多证合一”和“一证多用”,继续推进商事制度、城市管理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国有
企业、科技管理体制、金融服务创新等各类改革,以改革推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资
源优化配置,激发创造和发展活力。
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统
一部署、同步落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
有资产监管,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狠刹四风、打黑除恶“三个高压
态势”。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严把廉洁从政关口。
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的优良作风,自觉、主动、经常向党中央和看齐。认真学习以王儒林书记为班长的新
的省委治晋兴晋强晋的政治担当和工作作风。坚持把以上率下作为基本工作方法,以实际行
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做到胸中有数、落实有策、行动有力,努力创造经得
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新作为绘就新梦想。让我们紧密团
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的精神状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真抓实干、当好表率的拼搏意志,为实现“十
三五”良好开局努力奋斗!
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篇 2
刚刚过去的 20xx 年,是启东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征程上锐意改革、攻坚突破、奋力前
行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
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批事关启东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类口岸开放
获国务院批复,宁启铁路启东段开工建设,南通大学启东校区招生启用。启东在全国县域基
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升至第 37 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 43 位。一、调结
构谋转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xx 年,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22 亿元,比上年
(下同)增长 11%。完成财政总收入 168.4 亿元,增长 20.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7.25 亿
元,增长 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80 亿元,增长 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7 亿元,
增长 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700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760 元,分别
增长 9%、11%。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落实扶持政策,推动转型升级,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
值 1500 亿元,增长 10%。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五大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分别完成产值 880
亿元、555 亿元,分别增长 16%、18.6%。突出培优扶强,新增规模企业 24 家、亿元企业 30
家、应税销售 20xx 万元以上新增长点企业 71 家。支持韩华新能源、东成工具等企业引进新
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完成工业技改投入 156 亿元。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绩效,每度电产生
的应税销售、入库增值税分别达 33.4 元、1.2 元,列南通各县市第一。建筑业总产值突破 800
亿元,南通二建继续保持省卡筑企业综合实力第一,跃升至中国 500 强企业第 308 位。现代
服务业加速发展。突出项目建设,狠抓质量提升,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290 亿元,增长
1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40%。完成应税销售 370.2 亿元,增长 26.9%;实现入库税收
33.7 亿元,增长 20%,增幅列南通各县市第一。新开工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 17 个,文峰二
期、绿地新村沙、协兴港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圆陀角景观大道完成设计。维护金融生
态环境,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省筐融生态市排名提升 6 位。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坚持政策惠
农、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22 亿元,新增扩
建农业项目 208 个、高效农业面积 13.3 万亩。实现农产品出口额 1 亿美元,位居南通各县
市前列。启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中国供销农产品物流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土地确权
登记试点工作,新增规模流转土地 4.8 万亩。鼓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扶持项目基本
建成。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成省径家庭农场 2 家、南通市级家庭农场 5 家。海洋渔业
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全省领先。二、攻项目夯基础,沿海开发纵深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强化。
开展重点工作“听看考”活动,落实市领导挂钩园区工作机制,完成工业投资 310 亿元,增
长 14%。广汇能源、宏华海洋、神通能源装备等超 10 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林洋光伏、丰益
日化、西西艾尔等超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列入省沿海开发“六大行动”计划的 30 项重大项
目和重点工作推进顺利。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9.6 亿元、用地指标 2300
多亩。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全市八大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40.7 亿元,园区承载能力有效
提升。启东经济开发区在省径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三。吕四港环抱式港池进港航道基本
完工,渔港经济区品牌体验馆、海鲜一条街完成规划设计。滨海工业园教育、商业等配套功
能有力提升,博士创业园入驻科研机构 10 家。滨江医药化工园深入开展环保、安全专项整
治,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海工船舶工业园中心功能区加快建设,西功能区人才公
寓、商业街全面开工。江海产业园规划展示馆开工建设,通航产业园通用机场报批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682
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 45.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2.4%。科技成果加速
转化,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168 个,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3 家、省高新技术
企业 43 家。孵化器面积增至 45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272 家,新增省径各类企业技术创新平
台 16 个。人才工作南通领先,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134 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5
人、省“双创计划”人才 5 人。三、拓路径求突破,改革开放循序而进重点改革稳妥推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建立公布“5 张清单”,取消、整合行政审批事项
247 项,全面取消非许可行政审批;向北新、近海、寅阳三镇下放事权 196 项;推进城市管理、
环保执法向基层延伸;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全面实施。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部门职责有
机整合。完善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机制,国投公司、城投中心市场化运作。实施镇乡、园区财
税体制改革,新增财力更多向基层倾斜。强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水
平有效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成功举办国
际经贸洽谈会、科技节,开展港口开发、城市建设、新兴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题招商,组
织招商突击月活动,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72 个,达成意向投资 568 亿元;振华重工、华
滋海工、卓达新材料、大富豪精品黄酒等一批重特大项目成功落户。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实
现进出口总额 30 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 22.5 亿美元。外经合作态势良好,完成对外承包劳
务营业额 5 亿美元。
发展目标
对接上海深度融合。“139”工程课题研究形成最终成果,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启东基地正式揭牌。持续推进沪启园区合作,积极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与上海祝桥、桃浦等
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全年引进上海企业 32 家,总投资 105 亿元。强化与上海高校、科研院
所的合作对接,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功能材料产业研究基地,与上海电机学院签订全面合作
协议。加快沪启旅游合作,在沪旅游营销力度不断加大。抓好面向上海“菜篮子”工程,新
增直供基地 32 家、配送中心 6 家。
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篇 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
员提出意见。
一、20xx 年工作回顾和“xx”主要成就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市十三届人
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 3417.9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13%;财政总收
入 713.4 亿元、增长 46.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290.8 亿元、增长 46.1%;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2168.4 亿元、增长 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68.3 亿元、增长 18.7%;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25 元、增长 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914 元、增长 14%;城镇登记
失业率 2.75%;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一)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新兴产业势头良好。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产值 1615.8 亿元、增
长 31.4%。海洋工程完工量 389.4 万综合吨、增长 50.9%,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1/3,成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风电并网发电装机容量 64.2 万千瓦、增长 18%。光伏电池
产量 523 兆瓦、增长 62.9%。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总数突破 1000 家,在建超亿元项目 135
个。
传统产业扩量提质。船舶及配套产业产值 966.7 亿元、增长 21.3%,规模以上造船完工
量 808 万载重吨、增长 42.5%,我市成为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纺织服装产业产值
1694.3 亿元、增长 16.7%,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产业产值增幅均超过 25%。家纺、茧丝绸
等成为省径特色产业基地。新增省径以上名牌产品 70 个,驰名、著名商标 40 件,家纺版权
保护经验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为优秀典范。建筑业施工产值 2700 亿元、增长 23.7%。
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增加值 1246.9 亿元、增长 13.6%。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
600.8 亿元、增长 36.1%。物流业、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 17.1%和 11.3%。港
口货物吞吐量 1.5 亿吨。旅游总收入 230.2 亿元、增长 27.9%。市区高星级酒店建设取得突
破性进展,新增 6 家,客房总数增长 64%。服务外包营业额 8.1 亿元、增长 70%。
警约发展、节能减排力度加大。13 个省径以上开发区以全市 4%的面积,创造了全市 48%
的生产总值、43%的财政总收入。50 个工业集中区销售收入占全市的 60.2%,提高 3 个百分
点。连续 20xx 年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全面完成省下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关闭、搬迁小化
工企业 50 家,印染、钢丝绳行业污染整治初见成效。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 32 座,新增污水
日处理能力 20.2 万吨。海安县在全省凯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县,如皋等 4 个县(市)基本达到
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全市 85%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2424.1 亿元、增长 31.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32.4%。中远船务研发中心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1 家;科技孵化器面积突破 200 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3 家,南通科技园建成
开园;南京大学南通材料研究院等启动建设。建立 2 个国家级、8 个省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盟,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400 个,专利授权量突破 2 万件、列全省第三。22 项科技成果获
省径以上科学技术奖。“江海英才”计划全面实施,全市投入人才专项资金 2.2 亿元,引进
领军型人才 185 名,4 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2 人入选省“双创”计划;新增院士工作站
15 家。
(二)江海开发呈现新气象。
大产业项目加快集聚。组织 472 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 20xx 亿元。大
唐吕四港电厂、江苏 LNG 接收站、王子制纸一期等百亿级项目投产或竣工。沿江沿海前沿
地区完成规模以上投资 1071.5 亿元、增长 23.6%。
大港口开发加快实施。洋口港 10 万吨级北航道工程完工,管线桥、太阳岛二期等建成;
吕四港区吕四作业区 5 万吨级码头投运,东灶港作业区 2 个 2 万吨级码头开工;通州湾(暂定
名)建港条件研究全面启动。长江口-12.5 米深水航道先导段贯通,新通海沙岸线整治工程海
门段竣工,狼山港三期集装箱泊位、如皋港 10 万吨级通用泊位建成。全市新增 5 万吨级以
上泊位 5 座。
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20 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完成总投资的
66%。沪通铁路公路大桥开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宁启铁路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
海洋铁路完成工程量的 76.3%。江海高速建成通车,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平海公路
开工建设,干线通道沿海边布局的态势已经形成。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完成工程量的 65%。
连申线航道南通段整治工程开工,焦港船闸建成。
大园区承载功能加快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和 12 个省径开发区新落户 10 亿元以上重大项
目 26 个。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工程基本竣工,研发中心等 7 个配套项目开工。锡
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海宝工业园、中国供销产业园、上海外高桥(启
东)产业园、杨浦(海安)工业园等跨江合作园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洋口港南通国际产业园
开工。实施滩涂围垦项目 11 个,新增可用滩涂 17.4 万亩,沿海开发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开放型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举办港洽会、世界船舶高层峰会和“龙腾江海·耀眼南通”
等系列招商活动,新批协议外资 49.8 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29 亿美元、增长 44.6%。
新批及增资超 9000 万美元项目 16 个,新批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 42%。进出口
总额 211 亿美元、增长 29.8%;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到 42.7%、19.1%。完成
外经营业额 12.5 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境外投资额突破 3 亿美元,为上年的 7.4 倍。
外事、侨务、港澳事务、对台事务、口岸工作在扩大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缔结国际友城
2 个。
民营经济发展质态加快提升。个体工商户总数、私营企业数和注册资本等指标保持全省
第二。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60%,提高 2 个百分点。新引进市外民资项目注
册资本 536 亿元、增长 55%。新增汽车及配件等百亿级特色产业板块 4 个。24 家民营企业
入围全国 500 强。新增以民企为主体的上市企业 9 家,总数 22 家,熔盛重工成为我国当年
在香港上市的最大民营企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强。
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实施。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长江镇、吕四港镇被列为全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南通市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华夏、民生
银行南通分行开业,广东发展银行南通分行获准筹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达到 32 家。全
省凯北首家外资银行日本名古屋银行南通分行通过开业验收。省信用再担保公司在我市设立
全省首家分公司。市级国有资产公司专业化经营加快,资本运作平台作用有效发挥。文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改革稳步推进。
(四)“三农”工作获得新成效。
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加速。规模以上“三资”开发农业投入增长 24.2%,农业综合开发
投入增长 37.8%。新增高效农业 39.7 万亩、高效渔业 11.3 万亩,新增省径现代农业产业园
区 2 家、农业龙头企业 68 家。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启动建设。市区实施都市生态型农业项
目 46 个。粮食连续 7 年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改造农村公路 1350 公里、农村公路桥
梁和农用桥梁 845 座。新增城乡客运线路 15 条。江海堤顶硬质化改造 262 公里。完成第三
批 70 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引江调水规划启动实施。农村河道提前实施新一
轮疏浚。建成 4 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增造林面积 17.3 万亩。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实现
全覆盖,6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业村”;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 5 万人,总量列全省第一。
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市、县财政“三农”投入 37.4
亿元、增长 39%。“万顷良田试点工程”稳步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31 万亩。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入社率提高 5.3 个百分点,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 239 家,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面 83%。
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三农”贷款增长 158%,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
面进一步扩大。
(五)城市功能有了新提升。
城市建设统筹推进。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市区路网等 4 类 28 项专项规
划。市区组织实施城建项目 230 个,完成投入 136 亿元;建成区面积 125.2 平方公里,增加
31.4 平方公里。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启动,城市框架加快拉开。11 个省径重点中
心镇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新城区竣工和在建商务、金融等功能性项目 37 个,总面积 238 万
平方米,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老城区改造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环濠河商业中心改造步伐加
快,寺街·名人文化区建设前期工作启动;文峰城市广场、圆融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
全面启动。开发区能达商务区总部大厦等项目开工。港闸区一批老镇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项
目顺利推进,城市绿谷一期建成,华强城市乐园等一批旅游休闲、商务居住项目正式落户,
北翼新城核心区建设加快实施。通州城东新区等四大功能片区框架全面拉开。实施市区
“102030”交通畅通工程。已建和在建快速路总里程超过 40 公里,通沪大道高架建成通车,
江海大道快速化改造等 5 个项目开工。城市组团间交通联接进一步强化,北城大桥、园林路、
钟秀东路东延段等竣工,静海大桥、长江南路改造等开工。新购和更新公交车 133 辆,新辟
公交线路 20 条。新增日供水能力 40 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 7.5 万吨。推进 39 个老小区环
境整治,其中 23 个基本完成。新增绿地 240 公顷。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运行,
市容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
(六)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全市财政民生投入 168.5 亿元、增长 31.4%,占一般预算支
出的 54.5%。10 件 27 项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见附件一)。引江区域供水等 12 项超
额完成年度目标,食品安全动态监测等 15 项完成年度目标。全市引江区域供水工程普及率
73%,新增饮用长江水受益人口 150 万人,如皋市实现区域供水乡镇全覆盖。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强化。全市新增城镇就业 9.96 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3.85
万人。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覆盖率均稳定在 97%以上,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覆盖率 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93%,
为 108.7 万农村老年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城镇老年居民开始享受养老补贴。对城乡 80 岁以
上老人普遍实施优待金制度,市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
标准再次提高,市区被征地农民独立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完成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
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全市拆迁安置房新开工 536.6 万平方米、竣工交付 391.5 万平方米,
均增长一倍以上,其中,市区竣工交付 269.8 万平方米、增长 106.9%,安置拆迁户 1.35 万
户;全市提供公共租赁住房 1.1 万套(间)、经济适用房 4091 套、廉租房 465 套。市区按照三
年建成 1 万套的目标,启动建设保障性(限价)商品房。市区将符合条件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
房保障;5 个"城中村"改造地块开工,3 个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基本竣工;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出
让 353 公顷、增长 22%,新开工 258 万平方米、增长 40.5%。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制定实施南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完成校舍安全改造
151.7 万平方米。素质教育整体推进。我市被列为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化
商贸高职、工贸技校等职教资源布局。南通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建设单位。农村三级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益性文
化设施基本实现镇村全覆盖。市图书馆新馆、凤凰国际书城、报业新闻传媒中心等文化设施
开工。有线电视用户突破 200 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新增 100 万户。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
建成果,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迎世博"主题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文明程度进一
步提高,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列全省第二。全民健身体系进一步健全。我市成为全国人口
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任务完成。职工权益维护、妇女、儿童、
青少年、残疾人、关心下一代、老区扶贫开发、见义勇为、法律援助、红十字和慈善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口援建四川地震灾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民族、宗教、地方志、统计、机关
事务管理、气象、防震、档案、保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工作不断加强。
(七)社会稳定取得新业绩。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平安信息发
布等机制初步建立,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综治平安建
设综合绩效列全省第一。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全覆盖,专业社工服务、心理矫治中
心等功能不断提升。万人发案率全省最低。“12345”政府服务热线、市长信箱、市长接待日、
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与群众直接交流“五位一体”的民生诉求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建立政府
网络发言人制度。“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法治南通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发
生数和死亡人数连续 9 年双下降。食品药品监管和市场聚格监管扎实有效。应急管理体系进
一步健全。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优抚安置、民防(人防)、国家安全、防邪反邪工作取得
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着力提升工
作创造力、行政执行力、政府公信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为民服务举措,建立民生诉
求首问、首办负责制;强化重大项目会办服务,积极化解发展难题。加强调查研究,30 多项
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举措;加大督办查办力度,133 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坚持依法行
政,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实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自觉接
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会决议,
支持市政协参政议政。对市人大“强化政策驱动,促进南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健全完
善南通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工作”两个代表议案和市政协“加快我市特色园区建设”、
“加强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两个建议案,专题交办、专人跟办、专项督办,促进了
重点工作的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任务全面完成。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推
进廉政教育,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强化绩效审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增
强。
各位代表!“xx”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
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通”的目标,加快经济转型
升级,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就。
这五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市位次显著前移。20xx 年,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五”
末的 2.3 倍,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由“十五”末的第 29 位前移至第 26 位,列全国地级市第
8 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十五"末的 4 倍,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市十强、列全省第四。进出
口总额突破 200 亿美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 25 位。
这五年,江海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南通昂首迈入桥港新时代。经过多年持之以恒努力,
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崇启大桥即将贯通,沪通铁路公路大桥即将开工,洋口、吕四两大深水
海港正式通航,结束了“有江无桥、有海无深水海港”的历史,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城市格局
加速形成。通州撤市设区,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各县(市)城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化率提
高到 55%,大城市格局加速形成。苏通科技产业园等一批跨江联动、跨国合作园区启动建设,
省径以上开发区、滨海产业园区承载功能显著提升,江海并进的大园区开发格局加速形成。
各县(市)均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崇川、通州、如皋、海门、启东地方一般预算收
入均超过 30 亿元,南北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这五年,全面小康目标提前实现,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xx 年在全省凯北率先总体达
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xx 年分别比“十五”末增长 88.3%和 80.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十五”末增长 126%。
形成“十大类二十二项”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五大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20xx 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比“十五”末提高 67%、180%。全市
财政民生投入 550 多亿元,为民兴办实事 58 件 132 项。
这五年,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不断强化。争创全省最佳
办事环境成效明显。文化大市建设迈出大步,在全省凯北率先以县域为单位基本实现教育现
代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全覆盖。大调解、大防控机制不断健全,公众安全感持续位居
全省前列,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五
城同创”目标圆满实现,城市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
设,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发扬光大,“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南通精神不断弘扬,
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了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五年的不懈拼搏,为“xx”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上下意气风发、斗志
昂扬,南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必将进一步激励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地开创
南通更加美好的未来!
“xx”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领导班
子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
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市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通部队
官兵、公安干警和部省驻通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南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
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南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仍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增强;城市功能和城镇化水平仍待提
高,农村公共服务仍然不足;在城镇住房、拆迁安置、城市交通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
地方。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
视,认真解决。
二、“xx”时期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从今年开始,我们进入了本世纪第二个黄金发展的十年。十年看五年。根据
《中共南通市委关于制定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人民政
府制定了《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
案)》,提请大会审议。
“xx”时期,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 xx 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
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全力抢抓两
大国家战略规划深入实施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
合试点城市为重要抓手,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
会和谐稳定。
按照“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奋力拼搏:加快
推进现代化建设,为 20xx 年左右在全省凯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
础;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促进沪苏通“小筐三角”和沪甬通一体两翼格局加速形
成;在全国、全省和长三角城市中持续赶超,争先进位。为此,《纲要(草案)》提出“六个更
加”的新目标:
——经济更加强盛。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 20xx 年,地区生产
总值超过 600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8 万元。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
明显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41%。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
高,城市化率达到 64%,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成为江苏新的重要增长极。
——科教更加发达。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 2.5%,
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60%;教育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
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社会更加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各类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法治南通、
长安南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进一步保障,公
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社会大局持续
稳定。
--文化更加繁荣。江海特色文化强市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和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新时期"南通精神"得到弘
扬光大,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生态更加优良。建成国家生态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显著下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1%,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
--人民更加幸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
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4 万元和
1.9 万元,力争五年实现倍增;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享有较高水平的教育、健康
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幸福感明显提高。
实现"xx"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抓好产业现代化、
城市现代化、人民生活现代化三大战略重点,强化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社会管理创新、政
治建设四大战略支撑。为此,《纲要(草案)》提出 13 项重点任务。完成好这些任务,需要我
们突出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突出沿海开发,放大发展优势;突出改革开放,激发体制活
力;突出城乡一体,强化统筹发展;突出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和谐。
各位代表!我们坚信,到 20xx 年,全市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将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生活,南通将在科学发展道路上
创造又一次新的辉煌!
三、20xx 年主要任务
20xx 年是实施"xx"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既要充分看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积
极因素,进一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黄金机遇,不断
放大比较优势;又要深刻认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有效应对,趋利
避害,奋力实现"xx"良好开局。
狂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左右;地方一般预算
收入增长 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7%;外贸进出口总额
增长 10%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25 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均增长 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全社会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 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和主要污染物减排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按照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不懈调结
构、抓创新、促转型,持之以恒重统筹、惠民生、促和谐,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居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抓好 100 个以上超亿元项目、100
家优势企业、10 个特色产业基地,新兴产业产值突破 20xx 亿元。围绕打造国家级海洋工程
产业基地,提升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总承包、专业化分包能力,海洋工程完工量超过 450
万综合吨。围绕打造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海上三峡",风电并网发电装机容量
超过 90 万千瓦;光伏电池及组件产能超过 1300 兆瓦。围绕打造长三角新材料研发转化生产
基地,拉长功能性、专用型合成材料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
生物技术药物,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着力突破数字化及系统集成技术,积极发展智能装
备产业。大力开发推广高效节能装备及产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提高"千亿级"产业板块竞争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船舶及重装备、
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双倍增",电子信息、石化两大产业"双突破",纺织服装、轻工
食品两大产业"双提升",六大产业产值全部突破千亿元,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 1-2 家、亿元
以上工业企业 100 家。船舶产业重点向"三高一优"方向发展,加快打造"世界船谷"。能源及
其装备制造重点发展高端、大型输变电和发电配套设备,加快打造千万千瓦级电力能源基地
和全国重要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重点做优光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测
试封装等,加快打造技术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石化产业重点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强化
新产品开发,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兴石化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以研发、生产、贸易一体化
为方向,巩固提升"南通家纺"品牌,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家纺产业基地。轻工食品重点提升
高档纸制品、醋片醋纤、电动工具等优势产品开发、品牌创建能力,加快打造华东地区具有
较强影响力的轻工业基地。
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抓好 168 个市级服务业
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1 个百分点。推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
离,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 1 个百分点。大力发展服务临港产业、辐
射长江中上游的港口物流,积极发展航空物流;培育、整合 16 个 10 亿元以上专业市场,壮
大、提升 2 个百亿级大型专业市场。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和会展品牌。壮大网络呼叫、动漫设
计等特色产业,打造长三角北翼服务外包首位城市。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社区服务、家政服
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旅游大项目建设,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 280 亿元。推动服务业集聚
发展,40 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达到 1200 亿元。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
3000 亿元。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鼓励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企业建设研发平台 200 家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
项目 200 个,新增科技孵化器 50 万平方米、入孵企业 400 家,引进 1-2 家重大研发机构。
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
组建南通科技银行、科技创新担保公司、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公司。深入实施"江海英才"计划,
大力推进"百千万"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
领军人才和紧缺专业优秀人才 20xx 名以上。建设富有竞争力的"人才特区",解决好人才关
注的居住、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问题。
踞持抓好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循环经济项目 100 个。推进工
业园区生态化,开展低碳园区和企业创建试点。抓好 100 个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新增污
水日处理能力 15 万吨。严格执法和监管,落实重点企业、行业和区域节能减排责任。坚持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市建设,提高集约节约利用
水平。
(二)推动沿海开发全面突破。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突破 200 亿元。推动沪通铁路公路大
桥开工建设和崇启大桥尽快建成通车。宁启铁路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完成总工程量的 1/4
以上,海洋铁路完成铺轨,宁启铁路通启段开工,海安至盐城铁路复线改造工程完成可研。
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竣工。加快推进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建设和 225 等省道改
扩建工程,建成平海公路东段。加强内河航道规划建设,抓好连申线航道南通段整治工程。
做好崇海大桥、海启高速、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 14 个电力基础设施项目。
推进洋口港 15 万吨级蓝沙洋北航道和 5-15 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等建设。实施吕四港区挖入
式港池和 10 万吨级进港航道、5 万吨级港池码头等工程,建成东灶港作业区 2 个 2 万吨级
通用码头。加快编制通州湾整体开发规划,启动腰沙促淤和通州三夹沙一期工程。提升沿江
港口功能,有序推进长江北支、横港沙、如皋北汊等整治开发和保护。
在产业集聚发展上求突破。抓好总投资 4658 亿元的 170 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
过 760 亿元。推动沿江船舶海工、精细化工等产业有序向沿海转移。强化国家级开发区和
12 个省径开发区大项目、大产业集聚功能。引导滨海产业园区完善规划,提升功能,吸引
更多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落户。推进重点工业集中区创建示范、生态、特色园区。强势推动
跨江联动、多方合作,加快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批总投资超亿美元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锡通科
技产业园、海宝工业园、中国供销产业园、中国江海产业园、杨浦工业园、洋口港南通国际
产业园等园区尽快形成项目集聚效应。
在推进统筹开发上求突破。按照全市江海联动开发功能布局和规划,强化市级统筹、共
建共享的综合开发机制。推进省百万亩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工程,实施 4 个区域 59.4
万亩滩涂围垦项目,力争完成 10 万亩。坚持生态开发、高效利用,加强资源的统一规划和
管理。强化沿海开发融资平台建设,吸引大型央企、知名外企、民企参与沿海开发,引进市
外民资 400 亿元以上。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实施"六千六百六十工程",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突
出招引重特大项目,强化产业链招商、资源优势招商、环境品牌招商,引导外资更多投向沿
海地区、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打造日资、港资、台资集聚的开放型经济示范城市。创新
招商方式,加大引园区、引业态、引技术和引才智力度,鼓励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采购中
心,吸引跨国金融、贸易等机构和创投、股权投资基金落户。突出提质增效,推动外贸发展
方式转变。在船舶海工、机电、家纺等领域,培育一批高层次出口基地和大户,提高自主知
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突出跨国经营,拓展外经合作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
境外收购研发机构、营销网络、知名品牌及上市融资,建立资源开发及加工基地,积极承接
国际总包工程和我国援外项目。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港澳事务、对台事务和口岸开放工
作。
居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继续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抓增量,调结构,全面提升
发展质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完善财税、
担保等扶持措施和"金融超市"等融资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和平台。大力推动集约发展,巩固
提升家纺、电动工具等 14 个百亿级特色板块,新增 2 个百亿级特色板块。拓展专业施工领
域,提高装备作业水平,建筑业施工产值突破 3000 亿元。坚持抓好"三名"工程,鼓励和支
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实施整合重组,加快向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居强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壮大各类金融机构,引进市外金融机构 2-3 家。推进农村金融
体制改革。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大企业上市工作推进力度,新增上市企业 5 家。
完善土地、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健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
值增值。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四)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提升"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新农村建设水平。
居大城乡一体化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
就业一体化。全面推进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支持各地做大做强县(市)
城,加强滨江临海新城、重点中心镇建设以及老集镇改造,建设县(市)城与重点中心镇之间
的快捷通道,更好发挥城镇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联结作用。稳妥推进"万顷良田试点工程"和农
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
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强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狠抓生态林业重点
工程,加强生态海洋建设;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 5 个百分
点;组织国家生态市创建攻坚,力争所有县(市)都通过国家生态县(市)考核验收。
放大高效农业规模优势。继续争创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市,新增高效农(渔)业 33
万亩以上,其中设施农(渔)业 11 万亩以上。加快农业产业集聚,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板块。
建设高标准农田 18 万亩。抓好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推进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基
地、示范村创建,建成省径园区、省径特色基地 8 个以上。启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倍增工程",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大
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快构建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
系。
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新建农村公路 1200 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桥梁和农用桥梁 650
座。加大引江区域供水推进力度,突破进村入户管网与干线管网衔接难点,引江区域供水工
程普及率 80%以上,新增饮用长江水受益人口 68 万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 43 万人。加大引
江调水力度,建立农村河道轮浚机制,提高农村河道、道路、绿化、生活垃圾"四位一体"
环境长效管理水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100%。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加强农业面源
污染治理。强化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大力发展镇村公交。深入开展文明村镇、
卫生村镇创建。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面达到 100%。开展农民资金
互助合作试点,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
(五)强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大力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定位,拓展城市建成区规模,推
动中心城市人气提升、商气兴旺。加快市域人口和外来人口集聚,提高市区城镇人口和经济
总量占全市的比重。完善专项规划,高质量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城市规划的前瞻性、
操作性和控制力。开展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以总投资 180 亿元的 107 个重点基础设
施项目为抓手,组织开展市区新一轮城建大会战。以推进总建筑面积超 400 万平方米、总投
资超 200 亿元的 28 个城市综合体、商贸金融和文化教育医疗项目为重点,做大做强做靓新
城区商务中心;以启动南大街步行化改造等工程为重点,做优做精做特老城区环濠河商业中
心,加快崇川区为主体的城市核心区建设。以开发区能达商务区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功能配套
为重点,加快南翼新城建设。以港闸区北大街沿线开发和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为重点,
加快北翼新城建设。以拉开通州城区框架、提升要素集聚功能为重点,加快东部新城建设。
继续抓好一批"城中村"、危旧房片区改造和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观音山、唐闸、
天生港等老街区改造。
大力优化城市交通。加快实施市区"102030"交通畅通工程,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实现主
城区机动车辆 10 分钟上快速路、20 分钟上高速、30 分钟通勤。按照"一环一轴八射"快速路
网布局规划,推进长江中路高架和东方大道、金通公路快捷化改造等 12 项工程,初步形成
快速路系统。推进工农路北延、金通三大道等 45 项骨干道路工程以及 28 项支路建设和节点
改造工程,不断完善路网体系。推进 9 个公共停车设施工程和 15 个居民小区停车设施建设,
缓解部分公共区域、居民小区"停车难"。启动实施"公交优先 20 项"工程,新辟、优化公交
线路 38 条,新购和更新公交车 200 辆,加快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提升出租车营运能力和管
理水平,开工建设汽车客运枢纽东站。强化交通管理,建设智能交通,扩大单行系统。
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突出挖掘中心城市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
的江海魅力之城,彰显"中国近代第一城"新风采。新建一批城市精品建筑、精品小区,提高
城区主要节点、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品位,整治提升商贸集聚区、主要通道沿线城市景观。加
快推进寺街·名人文化区、西寺、伶工学社、南通·1895、天生·古港风情区、民俗文化博
览园、中华慈善博物馆、南公园改造等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建设项目,华强城市乐园、城市
绿谷二期、能达文化公园、"南通之眼"等一批文化、旅游休闲项目。以创建 5A 级景区为目
标,进一步提升濠河、狼山景区绿化美化水平。推进通吕运河绿廊、星湖大道景观带等 20
个绿化项目,市区新增绿地 200 公顷以上。健全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数字化、精细
化管理。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和小区物业管理,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
检。实施城市水系规划和市区"清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32 条段市区河道整治。实施
蓝天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 90%以上。市区启动城郊结合部"四位一体"环境长
效管理。
(六)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民办好 10 件 40 项实事(见附件二),一般预算支出用
于民生的比重提高 0.5 个百分点。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
群体就业,南通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95%以上,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就业
率 95%以上,8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业村"。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工资正常增长
和及时支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让更多群
众拥有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强化扶贫和老区开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社会救助机制,
对生活困难群众继续实施价格上涨动态补贴。
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
老金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标准,建立市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自费补充医保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 250 元,其中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 200 元、增长 66.7%,
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提高到 65%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制度规定范围
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80%和 60%。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健全城乡低保、农
村五保户、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抓好"菜篮子"工程,市域建设蔬菜
保供基地 5 万亩,基本建成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加大市场聚格预警和监管力度,坚决查
处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行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踞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落实各级政府住房保障主体责任。强化保障,遏制房价。加大
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筹集力度,优先保证用地供应,市区新开工拆迁安置房 350 万平方米、竣
工交付 200 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 1 万户;市区加快 1 万套保障性(限价)商品房建设,开工不
少于 5000 套;市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不少于 4200 套(间);对符合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
条件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市区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经济适用房。加大供应,遏
制房价。合理确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市区普通商品住房用地
出让不少于 350 公顷,新开工不少于 300 万平方米;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比重。
加强监管,遏制房价。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对已出让土地超过两年没有开工建设的及时收
回土地使用权;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住房税收、信贷等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
机投资性购房,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七)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居快发展社会事业。落实南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促进基础刻育优质均衡发
展,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推进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抓好国家级高职教
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实施新区高中、商贸高职新校区建设和体臣卫校迁建等项
目。加强终身教育、特殊教育,保障困难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大力发展公益性文
化事业,完善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点。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引导文化消费,扶持发
展文化创意、地方特色文化等产业。市区加快建设图书馆新馆、凤凰国际书城、报业新闻传
媒中心、工青妇活动中心、文艺之家等文化设施,启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完
成县(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比例超过 80%。进一步
弘扬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和新时期"南通精神",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城乡志愿者
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加快推进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政府在每个
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大传染病防
控工作;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人
口和计生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
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关心下一代、见义勇为、法律援助、红十字和慈善等
事业。推进民族、宗教、气象、防震减灾等事业协调发展。扎实做好地方志、哲学社会科学、
统计、机关事务管理、档案、保密等工作。全力做好对口支援新疆、青海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负责、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争创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推进社会管
理"六大创新"和"十大体系"建设,实施社会管理创新 26 个重点项目。坚持一体化谋划,实
施人本化管理,完善长效化机制,加快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强化源头管理,全
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特殊人群和外来人口
服务管理。强化基础管理,大力推进"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组织、政法综治组织以
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和商会等社团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动态管理,
创新发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完善"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五位一体"民生诉求服务
机制,健全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建成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巩固"长安南通"成果,实施科
技防范入户工程,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
强国家安全、防邪反邪等工作,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
任追究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深入推进法治南通、诚信南
通建设,启动"六五"普法。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创建活动,
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征兵、民兵预备役、民防(人防)等工作。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
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创造力、行政执行力、政府公信力。进
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巩固扩大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
机关作风建设,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健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制度机制,严格落实首
问、首办负责制,抓落实,讲效率,办实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依
法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和监督反馈等重大决策机
制。提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工作,提高行政透
明度。严格执行政府规范性文件报备与审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
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办好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建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
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各方
面监督。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敢于
负责,勇挑重担。强化调查研究和跟踪督查,狠抓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落实。
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行政问责,加大行政监察审计和责任追究力度。大力倡导艰苦奋斗,从
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努力保持公务员队伍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xx"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 xx 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万众一
心,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乘势而上,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90 周年,为把南通的明天建设
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附件一:20xx 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20xx 年市政府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 10 件 27 项。在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其中,12 项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5 项完成年度目标。
一、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 12 项
1.“完成第三批 70 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
全年共铺设管道 4720 公里,新建增压站 3 座,完成投资 3.47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101%。
2.“新增 40 万吨日供水能力,全市引江区域供水工程普及率 60%。”
狼山水厂三期日供水能力20万吨及洪港水厂四期日供水能力20万吨扩建工程均投入运
行,市区新增 40 万吨日供水能力;全市引江区域供水工程普及率 73%,超过年计划 13 个百
分点。
3.“免费开展农民培训,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29 万人次、创业技能培训 1.2 万人次、
渔业科技(安全)培训 1.2 万人次。”
全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29.38 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 101.3%;农民创业技能培训 1.47 万
人次,完成年计划的 122.5%;渔业科技(安全)培训 1.55 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 129.2%。
4.“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确保 5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业村’。”
全市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已实现全覆盖, 6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业村”,超过年
计划 10 个百分点。
5.“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8%,人均筹资标准提
高到 160 元,其中政府补助不低于 120 元。”
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9.52%,高出全年目标 1.52 个百分点;人均筹资标准从
上年的 120 元提高到 160 元,其中政府补助 120 元,补助标准比上年增加 30 元。
6.“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机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4000 件,成立市法律援助
基金会。”
市法律援助中心全年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 6020 件,完成年计划的 150.5%;市法律援助
基金会正式成立。
7.“新建农村公路 1200 公里。”
全年新建农村公路 1350 公里,完成年计划的 127.8%。
8.“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桥梁 100 座以上。”
全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桥梁 180 座,完成年计划的 180%。
9.“改扩建农用桥梁 500 座以上。”
全年改扩建农用桥梁 665 座,完成年计划的 133%。
10.“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新增、调整、优化农村公交线路 150 条。”
全年新增、调整、优化城乡公交线路 159 条,完成年计划的 106%。
11.“市区新购和更新公交车 130 辆。”
全年市区新购和更新公交车 133 辆,超过计划 3 辆,其中,普通公交车 83 辆,新能源
公交车 50 辆。
12.“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市区新开工拆迁安置房 190 万平方米以上、竣工交付 130 万
平方米以上。”
全年市区新开工拆迁安置房 265.88 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的 139.9%;竣工交付 269.8 万
平方米,完成年计划的 207.6%。
二、完成年度目标的 15 项
1.“建设通吕线、通洋线引江区域输水干管等工程。”
通吕线引江区域输水干管工程全线竣工;通洋线如东段完成约 10 公里管道铺设,通州段
完成拆迁。
2.“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给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发放基础养老
金。”
全年给符合条件的 108.7 万农村老年居民发放了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 99.6%。
3.“启动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
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启动,目前已进入地下和人防工程施工阶段。
4.“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市区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配备、
使用和零差价销售 599 种基本药物。”
崇川区、港闸区、市开发区已全面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海安县部分地区开始试
点,其它县(市)区正在抓紧推进。全年采购总金额 6288.91 万元,销售额 5481.6 万元,实际
让利群众 2302 万元。
5.“新建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蔬菜、水果、水产交易区部分竣工。”
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蔬菜、水果、水产交易区预计 20xx 年 5 月份可
部分对外营业。
6.“继续完善食品安全动态监测体系,对市区所有中型以上超市、大型农贸市场和食品
批发市场的 10 大类 27 个品种食品定期、定点、定项目检测并公告结果。”
全年对市区 10 大类 27 个品种食品进行了 11 次抽检,共抽检 2144 件样品,抽检样品
平均合格率为 96.5%,均在媒体进行了公告。
7.“对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有廉租房实物配租需求的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廉租房补
贴、经济适用房政策性补贴的实现‘应保尽保’。”
对已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低保、特困住房困难家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
了“应保尽保”,为 1215 户符合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条件的家庭发放补贴资金 738.6 万元,为
578 户家庭发放经济适用房补贴 1850 万元。
8.“继续推进 3 个、新启动 4 个片区危旧房改造。”
咎续推进 3 个片区危旧房改造:公园二村、南工房项目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建设新村项
目基础工程开工。新启动 4 个片区危旧房改造:公园三村项目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新工房项
目正在进行基础部分施工;文亮小学北侧地块项目已签订拆迁协议 50 户,占总数的 54%;无线
电厂西南侧地块项目 95%住户已签订拆迁协议。
9.“继续推进 10 个、新启动 10 个‘城中村’改造。”
20xx 年确定的 10 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继续推进;新启动改造 10 个“城中村”地块,
已全部完成规划选址和规划方案研究,其中已经核发了 7 个地块的规划设计要点。
10.“继续推进 7 个、新启动 30 个老小区环境整治(包括配套建设停车等设施)。”
崇川区“5+2”老小区整治工程持续推进,其中,5 个项目的整治方案通过会审,另外 2
个项目的整治方案基本修订完成;崇川区虹桥新村、易家桥新村、郭里园新村 9 个非机动车
库交付使用。新启动 32 个老小区环境整治,其中,崇川区 6 个项目整治方案正在研究论证,
港闸区 3 个项目整治方案已初步制订,通州区 23 个老小区整治工程全部完成。
11.“推进老小区安全防范设施改造。”
老小区安全防范设施改造继续推进,崇川区和港闸区共改造老小区 16 个,全部实行了
外部设施的封闭或半封闭管理,涉及楼房 278 幢,投入经费近 1000 万元,安装技防探头 702
只、防盗门 1112 扇、防爬刺 15356 只。
12.“启动实施《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推进《南通市市区‘清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天生港河、裤子港河、界港河整治工程,民俗文化博览园水系调整工程,深水港河和港
闸区公园三村河道贯通工程。”
《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有序推进,天生港河、裤子港河、界港河整治工程,民俗文化
博览园水系调整工程以及深水港河和港闸区公园三村河道贯通工程全部完成。
13.“市区新建 10 个社区老年活动场所。”
市区新建的 10 个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全部建成。
14.“加强老年福利机构体育设施建设。”
市区老年福利机构体育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并对外开放。
15.“对特困老人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从 20xx 年 3 月份起,市政府拨出专款为市区全部特困老人共 1994 人,购买了每人每月
100 元的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附件二:20xx 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一、继续推进引江区域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城乡水系环境。开工建设如海引
江区域输水干管复线和通久线引江区域输水干管,建成通洋线引江区域输水干管,引江区域
供水工程普及率 80%以上,新增饮用长江水受益人口 68 万人。开工建设狼山水厂分厂(40
万吨/日)。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 43 万人。实施引江调水工程,全市沿江涵闸引水量达到
30 亿立方米,沿江沿海排水量达到 30 亿立方米,主要河道水质稳定在Ⅳ类,基本消除劣Ⅴ
类水体。推进实施城市水系规划和市区“清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兴石河等 32 条段
市区河道整治。
二、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市域建设蔬菜保供基地 5 万亩,其中市区 1 万亩。实施
市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改造完成 8 个。基本建成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
心。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监测。
三、促进城乡就业。所有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8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业村”。
全市提供就业岗位 25 万个。健全农民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创业服务和农村困难家庭
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 30 万人次。
四、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及人口覆盖率 95%以上,群众就诊
费用下降 2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以上,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 200 元。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提高到 20 元以上,其中市区 25 元。
五、优化文化教育服务和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扩大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范围,向经济
薄弱镇村送书、送戏、送电影。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新建、加固校舍 50 万
平方米。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新增省径优质幼儿园 22 所,总达标率
提高到 63%。市区建成通师一附新校区、崇川学校,加快建设新区高中,启动建设北城小学、
北城高中。加强公共法制文化宣传教育,建成南通崇法文化广场。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公路 1200 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 150 座,新
建、改造农用桥梁 500 座以上。新建、改造灌溉泵站 177 座,新建排涝工程 41 处、防渗渠
340 公里。压缩式垃圾中转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100%。市区启动
城郊结合部 12 个街道、103 个村(社区)和南通农场等区域河道、道路、绿化、垃圾处理“四
位一体”环境长效管理。
七、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市区新开工拆迁安置房 350 万平方米、竣工交付 200
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 1 万户;市区加快 1 万套保障性(限价)商品房建设,开工不少于 5000
套;市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不少于 4200 套(间);对符合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条件对象实
现“应保尽保”,市区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经济适用房。市区继续推进 7 个、新
启动 5 个片区危旧房改造,完成 20 万平方米;继续推进 20 个、新启动 10 个“城中村”改造;
继续推进 16 个、新启动 15 个老小区环境整治(包括配电、停车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老小
区安全防范设施改造。
八、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新辟、优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线路 10 条。市区新辟城
市公交线路 14 条、优化调整 24 条;新购和更新公交车 200 辆;建设工农路公交专用车道。开
工建设南通汽车客运枢纽东站。
九、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市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市区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
户籍满 20xx 年老年居民月生活补贴提高到 150 元,不满 20xx 年的提高到 100 元。新建标准
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40 个。开工建设市社会福利中心三期工程。
十、加大救助力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为小学生每生每年 750
元、初中生 1000 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每生每年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 1500
元,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对生活困难群众继续实施价
格上涨动态补贴。继续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 50000 人次以上。市区困难群
众医疗自付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 50%,救助上限提高到 3 万元。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后仍然
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实施重残补贴金制度,对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的残疾人
给予特别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