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04-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成果总结
骆驼坳中心小学 徐敏玲
《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从2008年5月申请立项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了。近两年来,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确定、申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研究、教研探讨等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初步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一、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
1.传统美德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深化学生美德认识。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学校积极进行“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良好气氛。
2.构建完整的学生传统美德要求,使传统美德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
4.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将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实现学校德育特色化发展与德育课题研究相互促进的德育新模式。
二、初步构建了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模式
1.学习宣传。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所包含的“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道德伦理观。我们利用课间操、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机会;借助黑板报、宣传画、墙报等工具进行宣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2.评议辨析。各班根据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为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象进行评议辨析。通过辨析,使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以加深对传统美德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强化学生的行为意向,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渗透。要求各位教师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传统美德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4.榜样示范。首先由教师示范,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如:热爱祖国,尊敬老人,诚实守信,接待客人来访要有礼貌,主动问好;上下楼梯右行,让路右退一步,请长辈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师以规范化的动作示范,学生仿照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再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各班自行比赛,选出班级“礼仪之星”,张榜表扬。
5.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让他们乐于接受,达到修其身、正其心、诚其意、善其行的目的。比如,在热爱祖国教育方面,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影片,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尊敬老人方面,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到我们的德育基地-----镇福利院去带上礼物、献上节目、扫扫庭院等等
6.故事启迪。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传统美德教育中,我们提倡教师充分发挥语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讲中华美德故事,对学生深明道理,强化道德认识有较大帮助。再请学生收集交流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用故事中人物来感染熏陶学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转化为内因动力。
7.环境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学校努力创设传统美德、行为规范、礼仪教育的育人氛围。如悬挂伟人像、美德教育格言,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等围绕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宣传。
8.家校合力。传统美德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美德教育中,我们利用各班家长会向家长提出美德教育的目的、要求,使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美德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