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4-17 发布

教导处范文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导处范文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 ‎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努力建设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技能精湛、充满生机活力、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  一、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及主要任务 ‎  (一)发展目标 ‎  1、整体目标: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娴熟,专业情意健全。‎ ‎  2、项目目标: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具备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水平较高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  (1)、职务结构:中级职务、初级职务结构到2018年比例为3∶2,争取2-3名高级职务。‎ ‎  (2)、继续教育:100%的教师参与“十五”继续教育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3)骨干队伍: 2014-2018年内区级骨干教师达到20-30%,市级认定的骨干教师达到10-20%,省级骨干教师2-3名。‎ ‎  (二)发展阶段及主要任务 ‎  1.引领阶段及主要任务:建立、健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管理策略体系,绝大多数教师能自觉改进自己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  2.拓展阶段及主要任务: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管理体制,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围,绝大多数教师具有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  3.成熟阶段及主要任务: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习和教学改革实践的空间,使教师专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  (三)工作思路 ‎  学校以“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娴熟,专业情意健全”为教师专业发展总目标,以三年为一个发展周期,以一学年为一个发展阶段,以工作立项和项目措施为达标保障,追求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相统一,确保各种措施、立项、方案责任清楚、监控有力、落实到位,逐步完善教师反思策略管理策略框架体系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管理体制。‎ ‎  二、实施“三项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  (一)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健全教师专业情意。‎ ‎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为人师表的根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把师德建设作为首要内容。‎ ‎  1、建立、健全“五维”‎ 师德监督体制。建立、健全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组成的民主监督体制,加强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文明执教的制度建设,使教师通过法定形式和正常途径参与考核评价,实现自我检查自主提高的“内化”境界,进而健全教师专业情意。‎ ‎  2、落实“三风”建设,创造奉献的环境和氛围。‎ ‎  (1)把奉献做为校风、学风、师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  (2)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创造奉献的环境。‎ ‎  ( 3)完善奖励机制,创设奉献的氛围。‎ ‎  (二)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  教师培训工程以全员培训为重点,突出骨干培训;以提高学历层次为着眼点,突出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以专业技术能力为落脚点,搞好学校教学基本功培训;以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出发点,使继续教育工作有质量、有效益;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专业训练和专业发展的机会,以提高教师执教的综合能力。‎ ‎  1、建全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制度。‎ ‎  2、实施教师远程培训计划,2018年力争完成教师远程培训任务。‎ ‎  3、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工程,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并给以一切可能的支持。‎ ‎  4、教科室、名师工作室负责校本培训、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  校本培训和教学基本功考核,重点进行教师创新素质、执教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学校鼓励教师自己进行有计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培训,使教师能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积极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  5、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实施“名师培训工程”,促进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 ‎  1、建立“名师”培训模式。加强业务与理论学习,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以教师在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主要目标,有的放矢地采取授课、专题讲座、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研训结合等方法,立足通过培训使教师从经验型、模仿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  2、建立“名师”培训激励机制。‎ ‎  (1)、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确定,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行政确认相结合的办法,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2)、继续实行“名师优先”政策,为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  (3)、完善竞争机制。通过立足培养、大胆引进,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  三、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以目标促合作、以制度促落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  1、“三个四”——四强、四严、四走进。‎ ‎  (1)、四强:要求干部模范作用强、改革意识强、科研能力强、创建精神强。‎ ‎  (2)、四严:严格管理、严于律己、严行校规、严肃执法。‎ ‎  (3)、四走进:走进教研组、走进课堂、走进活动、走进学生。‎ ‎  2、“两个五”——五满意、五有。‎ ‎  (1)、五满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敬业精神、服务意识、科研成绩。‎ ‎  (2)、五有:有思路、有制度、有检查、有指导、有评比。‎ ‎  3、“两个六”——六做到、六坚持 ‎  (1)、六做到:政治、业务学习做到走在教师的前边;教育、教学、教科研做到示范在先,服务到位;常规和传统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提前到位;校务公开制度做到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四落实;对待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做到自觉接受,正确对待,满意度要达85%以上。‎ ‎  (2)、六坚持:坚持每周学习、思想、工作交流的例会制度;坚持分工明确,分层管理,合作奉献的管理制度;坚持“计划-组织-调整-改进-落实”‎ 的工作制度;坚持顾全大局,正确评价,交流谈心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坚持管理即是服务的管理思想,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区;坚持岗位职责,树立教师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教师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警小的发展是我们的职责的思想,带好教师队伍、争创优秀领导班子。‎ ‎  (二)、完善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管理策略框架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1、实施教学反思手段现代化。开源节支,力争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学校多媒体信息化建设上,对教师进行多媒体使用技术专项校本培训,实现教学反思手段现代化。‎ ‎  2、搭建反思实践的舞台。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召开教师专业成长汇报会、师德演讲会、反思交流会,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讨、主题或专题讲座、三级教科研等活动,为教师反思实践搭建舞台,营造实践反思的氛围。‎ ‎  3、优化教学反思过程。以年级教研组活动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参与到反思活动的过程中。“逼着”老师反思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与,组织教师做课、说课,交流论文,不断强化反思的过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  4、实践教学反思方法。(1)录像反思法;(2)对话反思法;(3)自我反思总结法。‎ ‎  5、完善教学反思监控方案。(1)课前反思:说课是教师反思的第一个过程,也叫课前反思。课前反思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上课之前,最大限度降低课上的损失;(2)课后反思: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趁热打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教案,明确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措施,及时总结提炼,即成功在何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记录课后小结,或拟写教后感;(3)阶段反思:每月一次反思小结,每学期1一2次反思交流,每学年两篇反思论文或反思总结。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动笔动脑,“强迫”自己多提出几个“为什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形成书面材料,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四、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品位。‎ ‎  (一)、再创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 ‎  1、树立教科研是干部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思想。‎ ‎  2、形成“参与、协作、交流、共享”等教科研意识。‎ ‎  3、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设备投入,信息资料,研究经费,奖励评价机制等。‎ ‎  (二)构建民主开放的教科研机构。‎ ‎  1、成立专家、校领导、年级组长、骨干教师参与的教科研领导小组。‎ ‎  2、健全教科室。‎ ‎  3、树立三种意识:部门的协调意识,领导的服务意识,名师的精品意识。‎ ‎  (三)、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顺畅、民主、互动、开放的持续动态过程。‎ ‎  1、以科研指导教研。做到人人有小小课题,不断学习探讨,在教育教学中,注意总结经验,反思效果。‎ ‎  2、以管理促进课题研究。学校科研课题采取三级管理。‎ ‎  3、以实践反思推动研究。教师个人、年级组、学科大组(筹划)经过实践反思提出的实际问题,纳入学校教研或课题中进行研究。‎ ‎  (四)、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  1、分层培训:以骨干培训带动第二梯队建设,以新教师培训促进老教师不断“充电洗脑”;以全员培训提高整体水平。‎ ‎  2、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青年骨干为重点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加大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领课题,给任务,压担子,创造展示机会,促进其迅速成长。‎ ‎  3、活动带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说评课、师徒挂钩、专题研究、讲座和研讨等业务活动,以带动教师专业化和新课程改革等综合课题的研究进展;开展谈心、总结汇报、党课等教育活动,以增强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共同进步,带动“两校”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之间的融合;开展体育竞赛、健身十分钟、外出参观学习、听课等活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  4、交流研讨:工作交流研讨:经常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交流,鼓励和支持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教师发言,交流经验、体会、思想,展示成绩、才华,利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教育,引起争论和竞争。业务交流研讨:以经常开展教师教育教学业务交流,发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交流新课标新理念、学科计划、课后反思、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学生能力培养的措施和设计,演示课件和自制教具,宣讲精心撰写的论文和案例等,促进教师系统把握学科知识,熟练运用教学方法,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  五、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现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多是奖惩性的,评价结果直接用于晋级、加薪、奖励或解聘等人事决策。这一评价体系对教师中的佼佼者给予奖励,其激励和督促效应是明显的;对较差者以警示,但更多的教师是担心和害怕。要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灵活性、责任感,发挥评价的促进、改善、提高的目的,必须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管理体制。‎ ‎  1.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理念。学校要把教师看成学校的主人,学校事业的根本。通过评价前的引导,评价中的帮助和评价后的反馈全程跟踪管理,促使教师自觉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师中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人人力争向上的氛围,这是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  2.完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组成的民主考核评价监督体制,使教师通过法定形式和正常途径参与考核评价,实现自我检查自主提高的“内化”境界,进而健全教师专业情意。‎ ‎  3.完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 ‎  ①评价标准要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教改方向。②评价内容要增加教师教研、教改、创造性活动及实践、师生关系、校本课程开发等新鲜内容。③评价实施的过程应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总结提炼的过程。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管理者在独立进行评价中,要从教师成长的状况来反馈评价的效果,要善于研究教师的教学优势和突出不足,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成长的阶段和需努力的方向,切忌贴标签和简单化。‎ ‎  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发展和新任务,我校全体干部教师将努力学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站在新起点,树立新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