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63 KB
  • 2021-04-17 发布

县经济运行分析(共四则)与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范文(共四篇)

  • 6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县经济运行分析(共四则)与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范文(共四篇)‎ 县经济运行分析(共四则)‎ ‎(篇一)‎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质量提升的态势。‎ ‎(一)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上半年,主要指标增长全州排位整体靠前,经济发展蹄疾步稳、持续向好、实力提升。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1亿元的35.7%,同比增长11.8%,增速全州第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全州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全州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20.5%,增速全州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亿元,增长11.9%,增速全州第四;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72.62亿元,增长32.3%,增速全州第二;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14150元、4270元,增长10.3%和10.6%、增速均排全州第一。88个县市第三方阵甲类县域综合测评指标排位预计在8月中旬反馈。‎ ‎(二)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一是项目谋划有新提升。继续执行每月谋划项目常态化工作机制,上半年共谋划重大项目99个,计划总投资**.79亿元,谋划**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项目229个、计划总投资103.63亿元。二是争项争资有新进展。上半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18亿元,完成扶贫项目申报56个,涉及项目资金4794万元;通过发改渠道落实上级资金3.9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3.09亿元、省级资金0.86亿元;落实融资项目19个、融资到位资金16.99亿元;长顺县获批全国首支发行规模7亿元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三是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组织1批4个重大项目与省、州同步集中开工。75个省州县重点项目开工58个,开工率77.33%,完成投资37亿元;36个省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工30个,开工率83.33%,完成投资24.65亿元,完工项目2个。‎ ‎(三)三产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提质扩量。一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攻方向,打造“一鸡一蛋一蔬菜”和“4+N”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摆所松港、代化打傍等6个500亩以上蔬菜基地全面投产,生猪养殖项目建成运营,绿壳蛋鸡全产业链改建扩量。新增绿壳蛋鸡201.93万羽,养殖商品猪7.03万头,种植商品蔬菜1.69万亩;完成苹果、葡萄提质增效管护0.71万亩、0.43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实现农业增加值4.71亿元,同比增长6.5%,二是工业经济稳步推进。全面启动广顺园区110KV变电站规划建设,全力推进新型装配式建筑建材产业基地、食品产业园、智能电气云产业园三个“园中园”建设,长泰源、凯升建材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淦鑫钢模、大地龙建材、电力电缆生产线等一批规模企业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新增5户企业入库,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61户。上半年,实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052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7%;完成工业增值税2713万元,增速7.4%;规模企业缴纳税金2**4万元,增速19.55%;工业用电量增速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6%。三是服务业全面增长。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配套服务建设等全方位的提升,催生了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1%、12.4%、14.6%、15.5%。‎ ‎   (四)财税收入持续增长,金融保障稳健发展。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3.75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全州第三,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87亿元,地税收入完成0.9亿元。今年以来,金融市场持续稳健发展,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172.62亿元,增速高达32.26%,增速全州第二。‎ ‎(五)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保障加大。“十件民生实事”等“五个十大工程”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快速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医疗民生保障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2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7人,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困难群众新农合等政策全面落实,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14150元、4270元,分别增长10.3%和10.6%。‎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今年以来,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县经济基本保持健康良好,趋势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增长支撑乏力,目标任务仍有差距。一是经济增长支撑指标增速放缓。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8项支撑指标较去年同期呈“5升13降”的运行态势,总体增长速度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增速等4个对经济支撑强、拉动点大、贡献率高的指标分别回落0.8个、1.2个、19.6个和21.8个百分点,对经济下滑影响较大。二是大部分指标未达预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8项支撑指标中除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公路运输周转总量增速、保费收入增速三项指标用省州平均数年初未定目标外,有10项支撑指标未达预期目标,其中零售业销售额增速、住宿业营业额增速、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低于预期目标5.6个、6.4个、5.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批零住餐商贸服务业未有新增企业入库。‎ ‎(二)库内项目支撑不足,投资活力不够。一是剩余投资支撑不足。目前全县500万元及以上库内项目共有52个(含房地产开发项目),截至7月底,库内剩余投资30亿元,投资支撑不足。二是产业投资乏力。目前全县投资仍以补基础设施短板为主,产业投资比重偏低。在库产业项目17个(6个项目已报完投资待退库),仅剩投资13.44亿元,占剩余投资的26.93%,下半年拟计划入库32个项目中产业投资占比33.45%,占比过低。三是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当前我县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现状仍未改变,6月份民间投资仅占30.4%,目前库内剩余民间投资仅占剩余投资19.11%。下半年拟计划入库项目中民间投资为33.45%,占比仍然过低。四是招商项目未形成有效投资。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多,但落地项目少,大部分项目手续不全,部门信息不对称,数据口径不同,难以入库形成投资。五是部分重大项目推进缓慢。上半年,75个重点项目中17个项目未开工,已开工的部分项目未按计划推进,神泉谷二期、长顺西站片区投资主体仍未落实,沃龙幕墙玻璃、邦达耀辉一直在开展前期工作,广顺万亩蔬菜基地投资主体更换,项目投资减少,建设进度缓慢。‎ ‎(三)工业经济窄而不优,主要行业生产下滑。一是科技含量不高。我县工业产业多以制造业、建筑材料业为主,科技含量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特别是建筑材料企业占比较大,比重高达36.3%,工业经济易受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的影响。二是主要行业下滑。上半年,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分别下降52.7%、6.7%、6.2%和65.8%,拉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9个百分点。‎ ‎(四)财税保障供给不足,八项支出增长低迷。一是财税收入减收。上半年,部分税种收入下滑,特别是耕地占用税、商业增值税、烟草税和车辆购置税等下滑,直接导致税收减收4725万元,非税收入和一次性收入占比过高,拉低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二是八项支出增长低迷。国家专项资金渠道收窄,上级转移支付力度调减,八项支出合计增速一直处于低位增长。1-6月增速5.2%,与去年同期20.7%相比下滑15.5个百分点,对GDP的拉动点由1.8个百分点下降到0.5个百分点,间接影响营利性服务业拉动点由4.5个百分点下滑至2.7个百分点。‎ ‎(五)四上企业在库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一是在库单位占比低。6月末,全县在库联网直报单位205个,仅占全州在库联网直报单位的7.0%。二是企业规模小。领塑管业、潮井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新投产企业规模小,成长性时间较长,短期内达不到入库要求,上半年新增入库项目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有资质建筑业1户,批零住餐商贸服务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未有新增入库企业。三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部分企业产业层级低,技术含量低,效益低,内生动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年初华强世鑫、冠科科技和广达墙材3户规上工业受市场的影响,产值不达规上企业标准自动退库;乾鑫汽贸、能辉之星等效益差申请退库。四是“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力度有待加强。目前我县“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主要是发改、工信、统计推动,交通、教育、市监、卫计、文化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未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主动推进“四上”企业培育工作。‎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来看,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能稳增长,排位均靠前,经济发展态势总体平稳,但是大部分指标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保脱贫、保位次、保全年目标”的任务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紧盯目标任务,抓好经济运行调度。一是建立健全经济运行工作机制。按年度目标时序任务要求对标对表,深化“月度监测、季度分析、年度总结”工作调度机制,建立短板指标动态监测机制,采取精准调度、行业调度等方式,适时召开小型调度会议,对当前短板指标进行分析,及时预警,补齐短板指标。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对落后指标,明确到人,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修正工作目标,确保指标稳中有进。二是持续优势指标稳步提升。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加大推进“双千工程”实施,高质量抓好项目(企业)入库,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上升,排位持续靠前。用好金融杠杆指挥棒,打好防化债务风险战役,确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优势指标继续向好,各项指标增速“不回落”,位次 ‎ “不下滑”。三是扭转止住指标回落趋势。重点盯紧服务业短板指标,加强精准调度和分类指导,加快培育壮大经济总量,确保批零住餐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迎头赶上;抓好民生、教育、科技等八大领域专项资金申报、加大新型财源培植力度、加快财政转移支付进度,确保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增速提速增长。四是把握指标逻辑和外在联系。重点把握、调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等错月指标时间节点,做好分析研判。抓好电信业务收入增速、邮政业务总量增速、房地产业三个指标增速对接,加大跑上协调对接力度,力争指标在全州平均水平以上。‎ ‎(二)聚焦有效投资,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项目谋划。坚持重大项目谋划常态机制,结合“十三五”规划,着力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休闲旅游、乡村振兴、民生等重点领域作好项目策划,充实“对上可争资、对外可招商、对内可推动”的重大项目储备库建设和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各类重大项目在策划 上推陈出新,在投资上接续发力。二是抓好项目推进。继续按《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年度重点项目建设的通知》要求,抓好项目推进工作,确保各重点项目尤其是省州重点和“五个十大”工程按时序推进;借助州重大项目进退机制,替换开工条件不足、难以推动的重大项目,加强17个未开工项目调度,督促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如期完工投入使用,对固投和工业等形成有力支撑。三是抓好争项争资。抓住“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的机遇,努力将我县新谋划未进库的项目挤进国家、省、州规划盘子。聚焦脱贫攻坚“四大硬仗”和“七大战役”,抓好扶贫产业子基金等基金项目申报,盯紧国家项目申报的“窗口期”和“筹备期”,做好**年中央投资项目申报。四是抓好融资推介。抢抓PPP、民间投资项目推荐会等机遇,重点推进神泉谷二期、西站片区等一批社会效应好的融资项目落地建设和运营,有效解决融资难题。五是抓好投资入库。继续抓好拟建、新建、在建项目的督查和调度,继续实行县领导牵头负责重点项目及重点项目月调度工作机制,有计划、分批次、抓好32个5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58.83亿元项目入库工作,确保项目实现入库入统。8月份内抓好环城东路、**年脱贫攻坚农村公路“组组通”和洗布河生态河道景观提升工程等4个项目入库工作,后期力争每月完成6个以上项目入库,特别是亿元以上重大产业类项目,为实现**年“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精准服务,抓好工业经济提质。一是以精准调度为抓手,实现工业增速保位升位。紧盯指标,围绕用电、税收、新增因素等支撑指标,抓好调度。继续加大对凯峰水泥有限公司的用电供给服务,抓好工业企业的税收征管,提高工业经济指标评估的协调性。二是以服务为切入点,助推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完善园区水、电、讯、路、污等基础设施要素条件,着力保障企业土地、用工、资金等问题。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工作,强力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帮助存量企业尽快释放产能达标达产。如针对高矿重工,要围绕其新产品低频永磁提升机,做好市场、资金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助推企业正常生产。对生产下滑的企业,要尽快采取强有力措施,止住下滑势头,扭负为正,如积极协调和帮助顺安晟石材解决纠纷,帮助石板塘水电站做好技改服务等。三是以“双千工程”为抓手,助推项目建设。以“一园三区”、“千企引进”、“千企改造”为着力点,奋力推进“贵顺产业园”建设。抓好广顺装配式建筑基地建设,协调杭萧钢构二期项目10月底全面动工,进一步规范杭萧、联韵科技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为9月份全省项目观摩会提供长顺看点。加快推进长泰源、邦达耀辉、安达锂离子等企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表、入库时间表,抓好(项目)企业入库服务工作,力争下半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一园三区”新入驻企业40家、投产25家。‎ ‎(四)加大税源培植,抓好税收征收监管。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项目谋划质量,精准招大引强,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落户长顺,形成新的投资、财源增长点和持续长期性税源。二是做实做强县域经济。大力扶植重点工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对具有一定投资强度、纳税额度的新开工项目和新办企业积极帮助争取国家资金扶持,最大限度地刺激投资和企业扩张,着力培育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支柱财源项目。三是强化征管措施和非税收入征管。健全财税收入预测分析机制,认真排查新的税源点,组织专班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检查清收;着重抓好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的税收征管,多方协调动态税源及机遇性税源,加强税收征管调度,确保应收尽收。‎ ‎(五)聚力“四上”培育,抓好经济总量扩容。一是做好“四上”企业培育指导。充分发挥教育、卫计、交通、文旅、市监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能动性,有计划、有步骤地谋划、培育一批前景好上规模的企业。对在库项目企业,做好指导服务,强化数据支撑,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牵头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协作,高度重视“四上”企业入库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对于企业入库所缺的手续资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实事求是地搞好服务协助,及时完善入库资料,确保入库工作顺利通过。三是加快培育壮大经济总量。实行责任包保,部门抓推进落实。按时推进和落实目标任务,按照入库倒排工期表,盯紧时间节点,确保10月25日前全面完成“四上”企业入库工作。抓好但家花园酒店、潮井国际大酒店、阳光度假酒店和神泉谷度假管理中心等成长性企业入库工作。大力抓好文化、娱乐和体育行业企业入库,确保增速扭负为正。力争下半年实现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新增入库10户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新增入库6户以上。‎ 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要求,积极采取措施,继续强优势、补短板,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经济目标任务。‎ ‎(篇二)‎ 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以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为重点,狠抓工作机制转变、作风改进和质效提高,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地配合了全县的城乡建设。‎ 一、统筹城乡,加大力度,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各级目标责任制,加大规划编制力度,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有力地服务了全县城乡建设的健康蓬勃发展。‎ 一是城市规划工作,今年主要组织编制完成了平遥古城环城地带南、西段修建性详细规划,东外环路、西外环路等城区道路规划;完成了古城道路缆化、硬化、箱变、分支箱等平面图绘制;启动了平遥古城环城地带西北角现状建筑物调查摸底及委托规划、十九街村规划、道虎壁村废旧物资市场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有效地配合了各项城市建设工程的实施。‎ 二是村镇规划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洪善镇总体规划并报政府批准实施;启动了东泉镇和**镇总体规划,洪善镇五里庄村、东泉镇木瓜村、朱坑乡喜村等村庄建设规划,喜村、东泉村和西赵村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卜宜、南政、岳壁、中都4个乡的集镇规划,南政乡王家庄村等14个村庄建设规划和梁坡底村等剩余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筹备工作。此外,在我局的积极组织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古村落保护调研工作已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开始了现场核实和调查工作,与此同时,我局组织梁村申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一举成功,完善了我县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 二、严格审批,强化监管,规划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以成立规划审批中心为契机,全面对我局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清理,完善了相关手续,严格了审批程序。上半年,共受理各类许可项目74项,其中,审批发放许可证件51项,不予受理并答复3项,其余20项正在按程序审批中。‎ 二是强化了规划监管工作。针对新形势下违法建设的特点,我局建立健全了节假日值班制,夜间巡查制等监察制度,并加大了对违法建设的打击力度。上半年共查处违法建设81户,责令40户办理了审批手续;对22户实行了强行拆除,拆除面积达**余平方米,并对其中9户进行了罚款处理;其余19户正在停工办理中,有效确保了规划的实施。‎ 三是开展了城市户外广告规划整治工作,目前已对城区4条主要街道占用人行道设置的户外广告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固定和流动广告牌匾90余块,有效维护了城区主干道街景的整洁规范。‎ 三、转变机制,改进作风,工作运行进一步规范。‎ 今年是省委确定的“作风转变年、狠抓落实年”,我局严格按照各级文件和会议精神要求,从转变工作机制入手,强化工作作风改进,规范工作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强化了工作机制转变,成立了规划审批中心,选调精业务、通法规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我局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和文件资料的管理。精简了各职能股室的工作,减轻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负荷,进一步严格了工作程序,规范了工作运行,提高了工作质效。‎ 二是根据工作需要,起草并以政府办文件印发了《关于<平遥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中规划区位分外调整的通知》(平政办发〔**〕10号)和《关于印发<平遥县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实施办法>的通知》(平政办发〔**〕14号),进一步规范了工作运行。同时,一改过去只重监管的机制,实行了宣传监管双管齐下的监管机制,同设置规划展示牌等多种形式加大了规划宣传力度,极大地提高了监管工作质效。‎ 三是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开展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在全局组织开展了机关工作作风整顿工作,规范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学习、考勤、服务、工作纪律、工作成效和卫生等行为,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工作质效显著提高。‎ 综观上半年工作,虽然我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县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工作的开展及推进力度还显薄弱,下半年,我局将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推进平遥县县域总体规划和平遥古城(保护·管理)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努力完成平遥县县城排水体系规划和城市景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2、协调完成已经启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乡镇、村完成编制工作。开展上半年规划编制工作没有启动的乡镇、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力争取得一定的成效。‎ ‎4、会同民政部门,深入推进城区街(路)命名工作,确保街(路)名科学性、合理化、有特色。‎ ‎5、启动古民居、古树木建档、挂牌保护工作。‎ ‎6、完成古村落保护调研后续工作,力争年底前出台研究利用成果。‎ ‎7、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规划宣传力度,严把规划审批关和批后跟踪监督关,努力从全程各个环节上保障各项建设符合规划要求。‎ ‎8、加强规划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硬、能力强的规划执法队伍。加大规划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拆建行为,确保规划依法实施。‎ ‎(篇三)‎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全县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呈现诸多亮点。展望**年,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总体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全县经济总体仍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8.74亿元,同比增长8.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26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4.63亿元,同比下降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22.7%。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从**年的28.5:41.5:30.0调整为**年的26.4:39.7:33.9,一产和二产比重均调低,三产比重提高了3.9个百分点。‎ ‎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 ‎  (一)从生产方面看 ‎    1.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三农”重点工作,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精做强澄迈富硒品牌农业,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进一步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年,全县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完成119.23亿元,同比增长5.6%;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完成78.41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种植业增加值37.38亿元,占全县农业增加值比重为47.7%,同比增长6.3%,对农业增加值贡献率为60.4%,是拉动全县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产品产量大多保持增长。蔬菜产量增长5.3%、水果产量增长2.9%、肉总量增长7.0%、生猪出栏量增长5.9%、粮食产量下降3.2%、水产品产量下降3.1%。‎ ‎2.第三产业全面发展,贡献有力 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构成第三产业的六大行业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0%;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9%,拉动全县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二)从需求方面看 ‎    1.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79亿元,同比增长9.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82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主要特点:一是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年,省、县重点项目有122个,计划总投资为184.2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05.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的111.4%;二是工业投资止降反升。**年,工业投资完成50.53亿元,同比增长12.0%,拉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 ‎2.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销售红火 房地产项目投资进展加快,推动全县房地产投资增长。**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3.92亿元,同比增长25.5%,比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8.1%。在“两个暂停”等房地产利好政策刺激下,全县房屋销售表现红火。**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331.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1%,比去年同期提高115.8个百分点;商品房实现销售额241.55亿元,同比增长188.6%。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37.9%,商品房住宅消化期较年初下降25个月。‎ ‎  3.社会消费保持旺盛 新增海南国盛石油有限公司、海南老城丽海阳光九龙温泉酒店有限公司等8家限上企业(单位),规模优势凸显,有效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亿元,同比增长11.2%,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71.52亿元,增长24.6%;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0.49亿元,增长23.7%。‎ ‎4.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 国际经济大环境总体稳定,全县对外贸易形势良好,外贸进出口额不断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共计16.44亿元,同比增长39.1%,比去年同期提高37.9个百分点。‎ ‎(三)从发展效益看 ‎1.财政总收入破60亿元大关。伴随着全县经济的良好发展,全县财政总收入再上新台阶。**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达61.8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2亿元,同比增长16.9%,比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 ‎2.居民收入持续提升。澄迈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增加全县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3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65元,同比增长8.1%,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2,比去年增加10**,同比增长8.6%,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四)从经济内生动力看 ‎1.民间投资表现活跃。我县经济质效稳步提升,民间投资表现活跃。**年,全县民间投资300.7亿元,同比增长11.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个百分点,是我县投资增长主要力量。‎ ‎2.金融存贷款较快增长,支撑有力。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期末余额为221.35亿元,比年初增长18.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期末余额为146.14亿元,比年初增长8.5%,提升了对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 ‎(五)加快发展新业态新产业 ‎1.大力发展绿色富硒品牌农业。**年,全县调减橡胶、甘蔗等低效农作物10893亩,扩种无籽蜜柚、福橙、桥头地瓜等优势作物9300亩。桥头地瓜种植区被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无籽蜜柚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澄迈福橙获评省十大区域公共品牌称号。‎ ‎2.低碳制造业加快发展。**年,全县低碳制造业完成产值94.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5%。老城开发区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渔业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低碳制造业初步成型。翔泰渔业获得省政府质量提名奖,是全省唯一获奖的涉农企业。‎ ‎3.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有46家企业,其中新增规模企业4家,亿元以上企业达8家。**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67亿元,同比增长42.6%,比去年提高29.6个百分点。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澄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为54%,同比增长70.5%。‎ ‎4.旅游业升级步伐加快。澄迈获“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和“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荣誉称号。**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19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44亿元。旅游过夜人数127.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5%。‎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GDP增长过多依赖房地产拉动 ‎**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红火,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增加值提升,房地产业增加值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37.8%,拉动全县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短期内房地产对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但随着楼市的调控政策和市场周期变化,房地产业市场将出现波动,影响全县经济稳定增长。‎ ‎  (二)工业出现负增长,下行压力大 受去年基数较大及部分行业表现较弱影响,今年全县工业发展呈“高开低走”运行态势。**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22.73亿元,同比下降8.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39亿元 ,同比下降2.4%。‎ 从外部宏观环境看,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形势下,资源性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价格较低、压缩过剩产能等问题对澄迈县工业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经济新常态的冲击进一步显现。从内部要素看,一是重点企业支撑作用减弱。受上网电价下降以及昌江核电机、乐东国电投产的影响,华能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发电量持续负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工业增长。二是受环保督查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因设备老化等问题进行环保整改,期间停产减产。三是新增企业拉动不足。今年以来,全县新增4家规上工业企业,但规模均较小,合计工业产值仅3.6亿元。‎ ‎(三)非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加大 虽然房地项目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但非房地产项目却表现较弱,这也是制约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年,全县非房地产项目个数为143个,同比减少18个,项目完成139.91亿元,同比下降6.9%。‎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范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加大品牌农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当前正值冬季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农作物防低温冻害等工作。要指导农民加固蔬菜温室大棚、畜禽圈舍、水产养殖等设施,落实大棚、畜禽圈舍等保温供暖措施,落实露地蔬菜和瓜果防冻措施,加强饲草料储备调运、牲畜疫病防控,努力避免和减少低温降雨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造成损失。二是以规模化扩大品牌影响力,农业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既要有质量做后盾,又要有数量做基础。要加大技术投入,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扩大品牌农业的生产规模,促进品牌农业升级。‎ ‎(二)加快引进和培育规模工业企业 新增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企业培育步伐,为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增添有力支撑。为此,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招商的黄金时节,围绕我县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重点搞好产业招商、大企业招商和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突出老城开发区、福山等重点城镇的招商工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工业增长质量。我县工业80%以上集中在老城开发区,工业产值不断壮大,但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年产值超十亿元的企业少,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要保证全县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新一年中加强产业规划管理,同时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抓好重点企业生产,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全县上下要积极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调动重点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要将有效的工业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优先帮助重点企业解决好资金、用电、用地、用工、项目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  (三)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牢牢抓住投资这个拉动经济增长最现实而直接的手段,更加注重扩大有效投入,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以投资和项目稳定即期增长、带动远期发展。一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是长远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只有抓住大项目才能扩总量,增效益。要加大亿元以上项目的招商力度,提高投资项目的单体规模。要着力谋划和实施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壮大项目储备规模。二是加大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千方百计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对集中开工项目开展“回头看”,确保项目建设有形象、投资有进度;三是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围绕重点领域,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扩大民间投资规模。‎ ‎   五、21018年展望 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仍将错综复杂,有利和不利因素仍旧相互交织。从有利因素看,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县上下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着重在稳定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升级、扩大有效投入、增强创新动力、加强环境保护、增进民生福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加快提升工作成效,在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我县也确定了明年发展方面:一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项目谋划与管理,精准扩大有效投资;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五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国内外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场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二是石油加工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传统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短期内仍难以替代和弥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工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也会制约工业投资增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明显。全县投资已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基数也越来越大,后期新增大项目偏少,储备项目不足,续建项目剩余空间不足等因素均存在,**年全县投资增幅会出现回落。四是GDP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于改变。受**年我县房屋销售面积基数较大的影响,预计**年我县房地产市场实现房屋销售面积增长的难度较大,对全县GDP增长有一定程度影响。‎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年全县总体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但相比**年,经济增长可能下行压力较大,关健问题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规上工业要有大项目跟入及时补充,入统企业生产效益要保持大幅提升;第二,房地产要继续沿续**年的发展态趋;第三,第三产业发展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篇四)‎ ‎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早谋划早部署,狠抓项目建设,攻坚克难,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初步核算,**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6.4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1.56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46.27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65.3%、24.9%,分别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6.7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3.6:46.4:30.0,与**年的24.9:45.1:30.0相比,二产比重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与去年持平,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增速放缓。今年以来,全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加大产业扶贫政策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培植农民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种植蔬菜、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并借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发展适销对路的火龙果、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种植,但由于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单一,除蔗糖业、林产业外,水果、中草药等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放缓。据统计,**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0.39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三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业产值完成34.15亿元,同比增长4.7%,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林业产值完成18.08亿元,同比增长1.8%,比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牧业产值完成4.90亿元,同比增长6.1%,比去年同期增长3.6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12.0%,比去年同期增长5.4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小幅回升。今年企业原料充足,所以产能大增,推动制糖业、木材加工业产量、产值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今年新增六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工业经济后续增长。‎ ‎1.工业总产值:据统计,**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4%。其中:制糖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4%;木材加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3%。‎ ‎2.工业增加值:据统计,**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增幅比三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制糖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0%;木材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3.工业销售产值:据统计,**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2.8%。‎ ‎4.主要产品产量:白糖完成89.68万吨,同比增长13.2%;松香22.43万吨,同比下降7.6%,松节油2.74万吨,同比下降9.6%;人造板完成7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1%;罐头完成2.36万吨,同比下降22.7%。‎ ‎(三)三产增速回落。据统计,**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6.27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三季度降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增速有所下降。‎ 第三产业7大行业中,虽然所有行业均呈现“六增一降”态势,但是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为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完成7.55亿元,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降低9.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4.86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上年同期降低0.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2.2%,比上年同期降低6.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3.04亿元,同比下降1.9%,比上年同期降低6.6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20亿元,同比增长36.0%,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非营利业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3.85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运行趋稳向缓。据统计,**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增幅比三季度降低3.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降低1.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2%。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 ‎1.第三产业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7.4%,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7.4%。‎ ‎2.国有经济投资持续增长。**年1-12月国有投资项目(含房地产项目2个)128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0.4%,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0.4%。‎ ‎   3.新增投资项目较多。**年500-5000万项目新增118个,结转28个,500-5000万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8%。5000万以上项目结转17个,新增11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房地产项目结转7个,新增5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2%。‎ ‎(五)消费市场发展不稳定。据统计,**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增幅与三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从消费市场的四大行业看,呈“两升两降”态势:批发业依然是下降趋势,批发业销售额比上年下降2.7%,比上年下降32.2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下降2.7%;零售业平稳增长,零售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2.7%;餐饮业较快提升,餐饮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26.9%,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支逐步回升,金融存贷款增速放缓。据统计,**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6.22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2亿元,同比下降8.7%;国税完成3.41亿元,同比增长10.4%;地税完成1.92元,同比下降17.1%;财政完成0.88亿元,同比增长10.9%。财政支出完成34.5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3.42亿元,同比增长35.8%。‎ ‎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37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0.25亿元,同比增长7.2%,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渠道逐渐拓宽,增速逐步提高。据统计,**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469元,同比增长9.4%,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724元,同比增长7.2%,增速全市排名第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786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全市排名第三。‎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我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依然存在着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农业支柱产业单一、工业增速有所回落等问题;外部环境也更加严峻复杂,变数、不确定性在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要稳步推进预期政策落实,合理引导发展预期,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从比重看,三次产业比为23.6:46.4:30.0;从增长动力看,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6.7、2.5个百分点,一产和三产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0.6和0.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65.3%、24.9%。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8.3个百分点、上升13.8个百分点、下降5.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第二产业贡献率仍是最高,第三产业拉动能力依然不足。‎ ‎(二)农业方面: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单一,除蔗糖业、林产业外,水果、甜玉米、中草药等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有待进一步推动发展。‎ ‎(三)工业方面:工业产业结构不平衡。目前,从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整体情况来看,在制糖业发展平稳的同时,木材加工行业加速发展,但因在库超10亿元大企业过少,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少且新增入统工业企业都只是**多万的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生产发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后续拉力依然有限,持续增长后劲不足,面临考验依然严峻。‎ ‎(四)第三产业方面:由于供需结构升级缓慢,市场还是以传统市场为主,信息、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其他服务业等行业规模小,特别是限上批发、住宿企业少,难以拉动第三产业经济。同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受消费外流、网购冲击等因素影响,传统市场消费预期略显不足,旅游带动作用不强,由于我县周末休闲、疗养、节假日等短线旅游业务设施还不够完善,旅游综合消费不高。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还需提高。‎ ‎(五)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5000万以上项目和房地产项目新增较少。房地产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2%,投资后劲不足。二是我县房地产项目大部分处于清盘状态,新开工的楼盘少,房地产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2%,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是项目入库难度大。部分新增项目由于达不到入库条件而无法进入统计库。‎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建议 ‎(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集聚特优发展农业。在确保粮食稳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农作物,积极推广优质稻米、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和发展秋冬蔬菜、中草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优果工程建设,合理搭配早、中、熟品种结构,重点发展早熟温州蜜柑、砂糖桔、一年两熟葡萄、秋冬熟香蕉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果,延长采收期;强化水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果园创建,提高单产和品质,建立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培育水果品牌,提高水果行业竞争力,促进水果流通,确保果农增产增收。对从事优势农产品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等,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投入。对市场前景好、有优势的特色种养业品种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我县特色农业产业。‎ ‎(二)加强扶持政策,加大服务企业发展力度。为激发企业做大做强、持续良性经营,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扶持。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人力支撑、服务辅助,促进服务业企业的发展,鼓励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仅要培育企业的个数,更要注重企业的规模。不断加快企业创新升级,持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灵活的经营方式、培育服务品种多样的中小企业发展,用特色服务引导和促进特色企业成长,并不断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要全面了解项目的推进情况,做好项目的服务工作,各部门严格按照统计要求加强对接,完善入库材料,确保项目入库应统尽统。继续做大投资增量,抓好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增强投资后劲。同时加强招商引资,抓好重点项目储备工作。‎ ‎(四)加快市场结构优化,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消费需求,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以花山岩画申遗成功为平台和中国—东盟经济圈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稻作原乡基地休闲旅游、亚热带特色水果基地休闲旅游、传统农俗风情休闲旅游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促进农产品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进而打造特色创意农业和时尚休闲农业,以花山音画夜游和实景演出为重点特色,规划一系列旅游路线,积极努力创建和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借助推动宁明县全域旅游发展之机,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促进全县第三产业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范文(共四篇)‎ ‎(篇一)‎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开稳走、逐月向好的态势,尤其是下半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8.22亿元,比上年增长4.9%;规上工业增加值56.9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均位于全市四县区第二位。‎ 一、工业运行主要亮点 ‎1、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年初我区规上工业受船舶制造业和电力生产业减产影响,而低增加值率的水产加工业拉动作用不明显,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长乏力,与产值增速的差距较大,下半年开始,随着高增加值率的船舶修理业蓬勃发展,以及电力生产业的稳步回升,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与总产值增速的差距从年初的4个百分点逐月收窄,并最终反超总产值增速3.1个百分点 ‎2、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新动能保持强劲势头,高质量发展相关产业增长较快。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1%,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4%、10.7%、21.3%,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各县区名列前茅。新产品产值率为14.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发挥作用明显。**年,我区的四大主导行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5%,以中远、鑫亚为首的龙头企业增长强劲,已然是我区工业经济的强有力支撑点。随着修船市场日趋活跃,企业承接大量订单,成为工业增长的“助推器”,船舶修理业全年实现总产值46.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实现增加值19.89亿元,增长34.6%,实现高位高速增长,分别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6.1个百分点和8.6个百分点。‎ ‎4、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也带动了企业的效益更趋优异。全年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增速较主营业务成本高1.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0%,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74.7%,利润总额达到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倍,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增长4.0%。‎ 二、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行业结构相对单一。水产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电力生产业是构成我区工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水产加工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总量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见图2)。**年,全区规上水产企业70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56.9%,实现工业产值80.1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1%,但增加值占比仅17.3%。除船舶修理业之外,其余行业增幅较小,甚至产生滞后作用,而其他高增加值率的行业如化工、汽配制造业等因其总量小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全区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这些主导行业。‎ ‎2、产业链条依然偏短。我区的两大传统产业水产加工业和船舶修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惯性。大部分水产企业以初加工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一旦遇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环境,企业就会出现产量下滑、盈利空间减少的情况。船舶修造业只需提供场地和劳动力,创造的总价值偏低,船东基本自带材料,而企业使用自己的产品相对较少,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3、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年我区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得益于船舶修理行业的突出贡献,而船舶修理行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因为随着“限硫令”政策的推行,企业紧锣密鼓地为接踵而至的船舶安装脱硫塔,从而实现较快增长,然而随着将来船舶市场上低硫油的使用,对脱硫塔的需求量将不复以往,届时,企业又将回到以往低附加值的常规修理业务,发展后劲乏力。此外,从工业投资情况来看,投资项目推进缓慢,全年下降2.5%,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大。‎ 三、对策建议 当前我区经济形势总体是稳的,但还是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可控因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下一步要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1、抓好监测预警,加强经济分析研判。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分析,尤其是要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运行走势,及时掌握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对照目标找差距,对照问题强措施,着力抓准抓早,谋划推进全年工作,抓牢短板、深挖潜力,有效发挥产能优势,切实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做到未雨绸缪。‎ ‎2、加大研发投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围绕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创新开辟市场需求新天地。‎ ‎3、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发挥区域优势,引进化工、临港、海工等多样化产业项目,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巩固和扩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形成集聚效应,延伸产业链,增加区域产业厚度。同时,要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明确项目节点,推进各环节的建设进度,确保工业投资及重点项目按要求推进。‎ ‎4、加强培育力度,确保工业发展新增量。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和培育,时时监控企业经营状况,做好排摸梳理工作,待企业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标准时,以纳入规上统计,做到应统尽统,从而实现多极增长,充分发挥新增企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确保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篇二)‎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因受疫情防控工作影响,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拉动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长值、财政收入等指标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将造成一季度GDP增长较大放缓。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4.51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0.5%)6个百分点。‎ ‎(二)农业增加值。农业经济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双重影响及季节性影响,畜禽生产形势严峻,生猪稳产保供受阻,正在调整恢复期;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等其他种植业接茬及销售不畅通,对农业增长有一定影响。一季度农业增加值预计完成 5.39亿元,增长6.2%左右,较去年同期(5.3%)增长0.9个百分点。‎ ‎(三)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经济受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及要素减弱制约,目前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已有味莼园、天虹志远、鑫源生物科技等复工复产企业47户,部分企业受防疫物资紧缺、员工不能到岗、原材料、市场运输受限等因素影响,复工复产企业未能满负荷生产,如西南水泥、豪龙水泥、成有王记等企业只复工未复产,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销售方面大幅下滑,1-2月我县预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6.26亿元,同比下降27.2%;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下降27.90%。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左右,低于去年同期(13.3%)34.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我县近两年来固定资产有效投资连续呈下滑趋势,受疫情防控安全影响,项目建设要素不足,要在项目建设中人员聚集的同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及劳动安全情况下,就业劳动关系不稳定性及矛盾增强。目前,已实质性开工及拟于一季度开工项目14个;省州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有诚远御府、凤山国学文化产业综合体等4个,其余3个正在加快推进复工建设。1-2月预计完成投资2.5亿元,同比下滑76.6%。一季度预计完成投资12亿元,同比下降81%。‎ ‎(五)建筑业总产值。截止目前,统计库内房开企业项目有14个,2020年第一季度预计上报投资1.9亿元,同比下降41.9%。全县房地产项目复工复产江南水乡、聚商公园项目 2个。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上报完成6.56万㎡,同比增长20.73%。较去年对比,商品房销售价格、成交量均明显大幅波动。疫情期间,房地产从业人员人数及薪酬未受明显影响,目前暂停营业,待疫情过后复工复业。一季度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854人,预计增长4.91%;房地产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123.5增长 4.47 %。‎ ‎(六)其他服务业。截止目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复工企业6家,分别为惠水龙王山陵园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即富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迦太利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百合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梦动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金服科技有限公司,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1-2月我县在库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乐观预计收入18558万元,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下降8.67%。非其他营利性业1家企业已复工,为惠水涟江医院,上年同期收入1180.1万元,今年1-2月预计收入500万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63%。‎ 二、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强化经济发展工作措施 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围绕年度既定目标任务,积极调整恢复疫情期间的经济工作,加快督促企业在做好安全防控的条件下复工复复业,强化经济发展工作稳增长措施,扭转经济失速“脱轨”趋势,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经济运行攻坚调度。一是严把复工复产关口。督促企业落实2月28日前复工复产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公共区域的消毒防护措施,避免人员过度集中。积极做好我县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工、用能、交通运输等保障工作。二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新经济指标增速、位次目标任务,加强对县域宏观经济走势的研判,对存在的短板问题提前抓好统筹调度,努力补齐主要优势指标。重点抓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商品房销售、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优势指标调度,掌握疫情防控期间关键时间点,做到精准研判,进一步提高对GDP保持稳定增长的有效支撑。‎ ‎(二)狠抓项目投资建设。积极落实疫情防控保障安全工作,陆续有序、安全、平稳的督促房开等基础设施项目复工建设。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抢抓基础设施补短板“两张清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机遇,结合近期出台的项目谋划工作,共储备项目71个,总投资66.51亿元,重点突出重点区域的引领作用,积极发挥版块集聚效应和引领作用。一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持续做好项目用地储备,推进S315省道改扩建项目、濛江公馆、凤山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项目建设,争取完成项目建设投资目标任务。对新引进企业、工业及房开项目加快办理用地手续批复。加大对接金融部门,解决好前期缺口资金及后续建设必要资金,争取已列入补短板项目库的47个项目顺利落地建设。二是全力抓好库内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梳理并统筹协调解决库内72个项目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项目建设,推进拟建项目集中开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缓建、在建及因资金跟进难等方面项目建设,力争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投资支撑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全力抓好重大项目服务。组织开展服务项目和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用地、金融、人力等问题,确保企业轻装上阵。统筹抓好55个省州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确保一季度完成投资10.5亿元左右,推进省、州重大项目实现有效投资,为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抢抓春耕备耕有利时机,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一是落实继续调减低效作物。按照“能退尽退、应调尽调”的原则,和“落实到图斑,落实到地块,落实到替代作物,落实到经营主体,落实到责任人”工作要求,落实县级领导包图斑、镇级领导包地块,村级干部包农户工作机制,确保2020年低效作物调减有序开展。预计到一季度末,力争完成低效种植5万亩,替代种植佛手瓜(龙须菜)3万亩、烤烟3.5万亩、辣3万亩、经果林等其他经济作物1.4万亩。二是抓实生猪生产补栏。超前谋划规模养殖场进行摸底排查制定补栏工作方案,一季度全县生猪规模场预计可新增补栏16万头左右,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唐人神等生猪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不断加强草饲畜禽及生态家禽的养殖保供,切实保障疫情后的肉蛋禽重要生活物资生产及供给。‎ ‎(四)狠抓工业经济运行。围绕主要指标,加大主要产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控,继续引导县内医药企业复工复产,提高内供能力。一是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重点加强对西南水泥、天虹志远、永红食品、豪龙水泥运行监测,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止住负增长。围绕,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发展。重点推动以永红换热、致力穿山、成有王记、汇正医药、华森玻璃、吉祥建材等五大重点产业成长壮大。二是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安全有序推进全县122户规模工业库内企业运营生产,力争一季度新增入库规模工业企业4户以上,并抓好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力争推进全县规模工业经济一季度持续实现较大增长。三是抓好“千企改造”。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推进潮映大健康饮料刺柠吉生产线建设、味莼园、中航永红二期、换热配套产业园、成有王记等一批企业技术技改,做实工业实体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助推我县特色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 ‎(五)狠抓商贸企业运行调度。一是加强商贸企业的运行监测调度。抓好新增入库和在库企业的整体上报收入预测及调度工作,持续加大“四上”企业入库力度及对在库企业的指导工作,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协助企业实现新的营利增长点,同时挖掘可培育入库企业,特别是对收入接近上规入统的个体户及企业分公司,加快并规范统一结算平台公司制度建设,争取至二季度成功入库其他服务业项目2个以上,力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0%,非营利性服务业中营利活动营业收入增长5%。二是加强企业培育及扶持。进一步做好培育服务业企业的入库跟踪和服务力度,积极谋划促进服务业加快复业的工作措施,尽快实现恢复性增长。抓好迦太利华、金服科技、梦动科技等重点服务行业,在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等方面扶持。抢抓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机遇,积极培育大数据清洗、加工、应用为主要业态的数字经济,重点扶持培育发展一批数据标注、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等大数据企业。持续推动形成大数据引领服务产业大发展、力争形成全州新动能发展的亮点及示范。三是强化商务服务工作力度。对开展间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培育成有王记等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抓好已进行外商投资备案馨源食品、永红食品等企业服务跟踪及调度,力争2020年一季度入库限上服务业3家以上,半年成功入库6家以上。‎ ‎(六)狠抓财税金融。一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的企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当前困难。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满足“三农”、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二是抓好税源培育及征管。加强纳税评估和税源分析,深挖税收潜力,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力度,解决好房开项目、实体经济项目用地难的问题,确保新项目落地,扩增税收来源。集中精力服务和保障好经开区、百鸟河数字小镇已入驻企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鼓励支持新兴产业,促进企业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做大房开企业税收和工程项目税收增量。加大税务稽查和欠税清缴力度,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均衡入库。三是平衡财政收支。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措施,集中力量解决经济发展中瓶颈问题和基础性问题,保证除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物资保障方面的刚性支出外,继续压缩财政支出和不必要的基本性支出。同时抓好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精准调度,加强与银行及各家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争取展期和降息,积极争取债务限额,确保债务风险保持可控范围内。‎ ‎(七)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强化大局意识及全局观念,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用医药物资生产供应和要素保障相关工作。一是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树立攻坚克难的发展信心,及早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积极应对发展难题;坚决执行对从事与防控疫情相关的生产、流通企业,要尽快组织恢复生产、运输,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供应及配送网络,进一步强化对生活物资的调配和市场供应,加强重要生产物资储备,确保超市、农贸市场粮油面、猪肉、蔬果、蛋奶、食盐等主要生活物资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二是保障物价总体平稳。畅通疫情防控物资运输,县发改、市场监管、商务、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要加强产需衔接、物价监测,继续抓好对疫情防控工作必要的急要物资及居民生活物资粮油、猪肉、蔬菜、煤电油气水等重要商品价格监测,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投机倒把违法行为,加大生活物资储备,适时定点定量投放,强化预期结果宣传引导,防止重要物资物价过度波动,确保价格总体稳定。‎ ‎(篇三)‎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开放强县,产业立县”战略,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2亿元,增长8.4%,比全市增速高0.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7.8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8:36.7:49.5。‎ ‎1.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7亿元,增长3.0%。一是粮食生产继续增产。全县粮食作物面积73.0万亩,增加1.7万亩,总产29.8万吨,增长3.9%。二是经济作物保持平稳。全县茶叶面积12.6万亩,增长14.3%,总产1.4万吨,增18.4%;全县柑橘面积31.0万亩,增长4.1%,总产38.9万吨,增长13.9%;全县烤烟面积2.4万亩,增长2.2%,总产0.4万吨,增长2.1%。三是蔬菜生产持续增长。全县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4.4万亩,增长6.7%,总产25.1万吨,增长6.3%。四是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县家禽出笼1463.7万羽,增长1.1%;生猪出栏68.1万头,增长1.8%;羊出栏42.5万只,增长8.3%;牛出栏3.2万头,增长4.9%;水产品产量13543吨,下降2.8%。‎ ‎2.工业经济稳中提质。一是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58.9亿元,增长9.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0.8亿元,增长8.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9亿元,增长4.4%,重工业完成产值136.0亿元,增长15.4%,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增长17.4%,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0.3%,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增长8.3%,比上年回落134.4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3.49亿元,增长8.6%,实现利税总额20.85亿元,增长45.0%。亏损企业13个,占规模工业总数的9.6%,亏损总额1.48亿元,下降75.2%。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2.78%,比**年回落3.7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比为47:53,重工业占比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全县新增高新规模工业企业4家,达到39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4.77亿元,增长12.6%,完成高新工业增加值19.79亿,增长7.0%,高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32.5%。四是骨干企业运行良好。全县产值过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83家,占规模工业总数的61.5%,亿元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9.8%。**海螺、**湘佳、大唐**、长安**、葛洲坝**特种水泥分别增长36.1%、20.6%、28.7%、37.3%、107.0%。五是园区工业引领发展。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67家,占全县规模工业的49.6%;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71.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6.3%,增长6.3%;实现园区工业增加值39.5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5.0%,增长7.6%。‎ ‎3.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有力。**年,全县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251个,同比增长13.5%。一是投资势头更加强劲。**年上半年完成投资增长11.1%;1至9月完成投资增长13.5%;全年完成投资增长13.5%,环比增速不断加快。二是园区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园区新引进投资**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3个,新开工项目11个,年内竣工投产项目5个,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95亿元,增长13.48%。三是涉农项目投资增速凸显。全县实施500万元以上涉农项目达29个,投资增速高达217%,明显高于民生、生态、工业投资增速,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社会消费保持活跃。**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亿元,增长11.7%。分区域看,城镇市场仍为消费主体,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23.45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05亿元。分行业看,汽车类商品是零售业销售规模最大的商品,全年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8.02亿元,增长19.5%,占限上商品零售总额的27%;其次份额较大的是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6.44亿元、2.45亿元、1.99亿元,分别占商品零售总额的21%、8%、7%。‎ ‎5.财税金融运行稳健。**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5.2亿元,增长11.2%,税收占比高达85.2%。其中,完成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亿元,增长13.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5亿元,增长17.7%。其中财政八项支出达32.7亿元,增长20.7%。完成各项税收13.2亿元,增长10.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5.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住户存款181.1亿元,增长1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7.6亿元,增长18.7%。‎ ‎6.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40元,增长10.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7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2元,增长10.9%。‎ 二、经济运行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长动能不足。一是企业结构不优。规模工业企业高、精、尖企业不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资源型、粗加工型企业比重大,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央环保督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陆续落地,我县工业经济面临很大的节能和环保压力,矽砂、石膏行业全面停产,煤炭行业全部关闭,部分企业处于转产转型关键期,资金、技术、市场、用工等问题突出。二是企业效益两极分化。海螺水泥、二化民爆、葛洲坝特水、湘佳牧业、大唐发电等5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利润总额、税收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的17.2%、62.5%、51.7%。同时,亏损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3家,且有进一步扩面加剧的危险。三是新入规企业质量不高。全年新入规21家企业主要集中在产品粗加工行业,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且本土企业居多,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自我提升。‎ ‎(二)投资拉动效应减弱。一是投资项目减少。受“政府去债务”、“金融严监管”政策影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受限,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年全县统计在库项目251个,其中**年新入库项目只有199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80个,计划投资额减少47.5%。二是项目开工不足。招商引资项目虽然签约不少,但落地慢、落地难,建设周期长,推进速度不快。如川海项目虽然举行了开工仪式,但离实质性开工形成实物投资量差距很大。海螺固废、宝川连杆退城进园、航天磁电三期、新型高端低温陶瓷等项目前期进度不快,迟迟不能落地开工,不具备入统条件。‎ ‎(三)消费市场景气度回落。一是新商业模式发展滞后。全县商贸流通个体经营居多,受资金、经营规模、流通模式、消费理念和能力因素的影响,发展先天不足;大型酒店、知名餐饮、新型商业综合体远远落后武陵、澧县,消费外流严重;柑橘茶叶大宗农产品销售受季节、品牌、品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先扬后抑,不确定因素增加;电商与传统市场分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和农村网络信息的开通,商品流通渠道呈现多样化和便捷化,实体经济受到前所未有冲击,农产品电商面临产品质量、仓储物流等条件制约,发展十分艰难。二是现代物流缺乏龙头支撑。商贸物流企业规模小、档次低,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较低,新型流通业态发展比较缓慢。三是规上服务业带动作用不强。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体量小,影响力欠缺。4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23家,占规上服务业企业的54.8%;而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还有10家,占规上服务业企业的23.8%。全县交通运输、仓储、信息技术、建筑设计、教育培训缺乏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和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和品牌,优势不突出,规模效应不明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短板突出。‎ ‎(四)基层基础亟待强化。一是财税来源单一。保财政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是一般转移支付和县级财政收入,一般转移支付取决于全县县情和县级财力基本数据,基础工作和数据核定上报很重要。县本级财政收入主要取决于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据统计,全县税收有一半以上来源于土地、房地产关联产业,房地产景气程度严重制约我县税收收入,培育稳定的工业税收增长点是我县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二是数据管理分散落后。大数据是数据时代新型战略资源,是重要的创新与驱动力,目前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政府管理的模式也将产生极大的改变,将历史数据、政府部门数据、企业数据、网络开源数据等各类数据信息实行整合共享成为当务之急。三是统计基础薄弱。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数据质量高度重视,相继修订出台多部法律法规。随着《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正式施行,统计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统计队伍、数据来源、人为干扰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三、**年经济工作建议 ‎**年中国经济前行面临三大冲击:一是“去产能”扩大化扭曲供给结构,造成旧经济虚张、新经济失血、下游利润被逐步掏空;二是出口或现“倒L型”负增长;三是“金融收缩”态势未改,房地产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引爆点。习近平总书记对防范风险提出了三个“既要……也要”,即“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年县域经济发展建议从强基础、抓融入、防风险入手,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努力打造政策洼地。一是树立规划就是最好政策的理念。明确专门队伍研究对接国家、省、市各种发展规划,力争更多项目进笼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规划这篇文章。二是强化政策研究。职能部门要把政策研究当做推进工作的首要抓手,重点研究产业发展政策、行业支持政策,准确把握当前与长远发展关系,做好政策承接的基础性工作。三是用好用活财税金融政策。努力做大分子,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把建立稳定后续支柱税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产业扶持政策,用活税收政策,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稳定的助推器。‎ ‎2.持续抓好产业发展。产业兴,则经济活。全县传统产业有特色有基础,但实力不强,龙头缺乏,活力不足,如柑橘茶叶产业从业人员多,产量大,但经营分散,品牌意识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成为他人的原材料基地,受制于人。大部分工业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弱。一要扎实推进经济普查。摸清家底,全面调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准确掌握全部法人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都要摸清摸准。精准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二要加快推进产业融合。重视企业培优,鼓励企业跨界发展,“四上”企业不仅要“进得来”,还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得好”。加大新型产业培育力度,要转变发展思维,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扶持和培育电子、信息、网络等新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做大做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引进战略合作者,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注重科技带动。关注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企业,注重规模化发展的集聚效应,把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新的突破。推进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三要努力改善营商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突出问题导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质服务企业,为企业减负,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忧济困,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3.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投资,稳投资是关键因素之一,把投资着力点放在补短板上,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建立重结构重效益投资。一是大力招商引资。努力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把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建立健全项目引进考核奖励机制,牢固树立超前意识,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认真做好招商项目储备,规范完善招商项目库建设,确保项目库资源丰富、信息全面、规范科学。二是拓宽投资渠道。压缩扩张性基建投资,积极争取国家调结构、补短板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农业、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薄弱环节的投资。积极引导产业投资、社会投资,营造有利于社会投资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社会投资者积极性。三是注重项目调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首要举措,重点围绕项目落地,快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4.高度重视基础工作。一是加强风险防控。建立融资、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明确防控红线。注重上下对接和横向对比,确保安全运行。精准把握控制与发展的内在和外延关联,充分挖掘发展活力。二是强化数据监测。政府成立大数据管理中心,加强数据安全建设,加强技术保障,延展数据应用领域,充分有效运用大数据资源,分析数据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政策评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坐实统计基础。建立稳定的统计工作队伍,强化统计业务知识学习和统计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统计工作基础台账。建立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考核、问责体系,定期开展统计数据核查和统计执法检查。严格把握“四上”企业入规入限标准,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篇四)‎ 根据市经信委关于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通知要求,现将我镇工业经济运行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1—5月份全镇完成税收收入17**万元,去年同期1338万元,同比增长34%,预计1—6月份实现2550万元,1—5月份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9万元,去年同期635万,同比增长40%,预计1—6月份实现1250万元。1—5月份工业类投资2.38万元,去年同期2.15万元,同比增长10%。全镇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幅度上升。‎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按照“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部署要求,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高频次、多领域、广范围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6月份完成招商引资1.5亿元,占全年任务75%。正在实施建设项目6个,大多数重点企业质态良好。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5亿元,工业开票销售3.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三是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围绕“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产业聚集、优势明显”目标,在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园区管委会的职能,切实提高园区管理水平,紧抓台商工业园被**市命名为特色工业园区的契机。积极筹划申报**(兴化)台商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区,扩大园区的知名度和增强园区的承载功能。‎ 二、台商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胶粘”、“**塑模”、经济运行情况 ‎****胶粘制品有限公司,由台湾客商李其树先生投资,占地面积68亩,总投资1600万美元,注册资本900万美元,主要产品溶剂型丙烯酸脂胶黏剂。**年开票销售1.72亿元,上缴国地两税1005万元,是兴化市政府**年纳税十强企业,**年培植的33家成长型企业之一。今年1—6月份完成开票销售6714万元,1—5月份净入库税金552.85万元,纳税同比增幅明显。税收全年可望完成1200万元。‎ ‎****塑模科技有限公司,由台湾客商杨世安先生投资,占地面积66亩,总投资1000万美元,注册资本400万美元,主要产品新型多功能塑模系列产品(汽车遮阳膜、手机贴膜)。**年实现开票销售2300万元,今年1—6月份完成开票销售742万元。目前企业正在调整战略思路:一是不断拓展市场,加强营销队伍;二是研发高档塑膜,抢占市场制高点。‎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企业层面:其表象是资金不够、市场不活、政策不落实等。其核心问题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多个主体作为不到位,没有真正的做到向市场要效益、要资金、要客户,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机制还没有形成。‎ 政府层面:有些项目其跟踪服务也未跟踪到位,园区规划建设难以落实,企业金融对接协调缺位。‎ 四、下一步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是要坚持稳增长、增效益。目前在经济压力大的情况下,企业受产品价格、成本的双重挤压,企业利润受到巨大影响,给资金的正常运转带来很大的被动,即使这样还是要充分挖出各种潜力实现正常生产,确保产值相对稳定。‎ 二是要坚持转方式、增后劲。蓝绍敏书记多次强调“经济环境继续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动力持续的任务越来越重,创新驱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源要素的倒逼压力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抢占转型升级的制高点”。谁能做到转型升级,谁就能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三是要坚持强管理、拓市场。任何一场经融危机之后,总有一批新型产业的兴起,不适应转型的企业必将淘汰。作为现代企业来说,必定要深挖内部管理,研究部署产品市场的拓展空间,攻坚克难,抢抓发展先机。‎ 四是要坚持招商引资。当前项目建设是乡镇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都要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狠抓“苏南”产业转移契机,不断强化“招大引强”,为新一轮发展注入活力。‎ 五是要坚持政策的扶持力度。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分配中,加强各类引导资金的再分配,充分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争取早点走出困境,实现正常生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