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8 KB
- 2021-04-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网评热议四篇与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五篇
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网评热议四篇
【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必须认真研究和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关系,避免只讲实践育人不要劳动教育或者用劳动教育取代实践育人的片面做法。
实践与劳动互为补充,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任务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中小学教学计划之中劳动课单独设立,并且对各学段学生劳动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如1955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及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在一至六年级设手工劳动课,每周一节。同时,将“生产劳动”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栽培活动等,“每周活动一次或两次”。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了劳动课与实践活动并列设置的情况。如199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设“劳动技术”课,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周;同时设立“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二周,三年共六周。本世纪初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出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单列)。这样一个从“劳动”走向“实践”的过程,并不是取消“劳动”,而是试图用“实践”整合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类活动。这些年来出现的劳动教育弱化、虚化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到学校课程层面上。
从理论看,实践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侧重指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和改造社会关系的交往活动;而劳动则被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侧重指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的结果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同时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远不是这么简单,一方面人类的劳动有着显著的社会性特征,离不开劳动者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受制于市场供求关系,不是个体的孤立行为,故有所谓的“社会劳动”一词;另一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劳动为根基的,是从劳动中拓展开来的,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仔细加以辨析。注重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劳动”与注重创造精神价值的“实践”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内在关联,两者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互为补充。
劳动教育是面向所有教育对象的普通教育(不同于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基本劳动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良好的劳动品质。针对当代部分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加强劳动教育,对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奉献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有它自己独特的目标内容,是德智体美不能替代的。实践育人是侧重从教育的途径方面强调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都不能纸上谈兵,而应实现知行合一,离开了实践,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目标都可能落空。当然,劳动教育在实施途径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它主要不是在课堂里“讲”出来的,而是组织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中“干”出来的,在这一点上又是与实践育人相通的。无论是学工学农、勤工俭学,还是义务劳动、志愿服务,都既是劳动,也是实践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实践都是劳动教育,如学生做理化生实验、进行社会考察、军事训练等,就不能视为劳动教育。不能用劳动教育替代实践育人,两者互为补充,共同育人。
劳动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组织研制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于2017年9月印发。《指导纲要》将劳动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劳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一,在教育目标上,突出了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注重让学生“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理精神”“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能“运用一定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一定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通过设计、制作或装配等,制作和不断改进较为复杂的制品或用品”等,提升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第二,在教育内容上,向学校推荐了152个主题内容,其中至少有一半与劳动教育有关。具体如“家务劳动我能行”“我是校园志愿者”“农事季节我帮忙”“创意木艺坊”等。这些主题既包括手工、陶艺、园艺等传统劳动教育内容,也纳入3D设计与打印、创客等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智能劳动项目和新技术的实践应用;既有家务劳动、校园劳动,也有社区服务、勤工俭学、学工学农等生产劳动,涉及劳动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三,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基于探究、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注重责任担当的服务性劳动。如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学生要“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要“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再如在“设计制作”活动中,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指导纲要》更多地关注到现代科技背景下劳动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
第四,在保障条件上,《指导纲要》要求各地和学校“提供配套硬件资源与耗材,为学校争取校外活动场所支持”“建立规范化的安全制度及管理措施”等,这些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劳动教育做了比较具体切实的规划和指导。
当然,《指导纲要》主要是将劳动作为重要的育人途径对待,这与把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中一育的要求和高度还是有差距的;同时,全面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对整个教育目标内容体系、实施体系、保障体系等,进行全面设计,它不能单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落实。
从三个方面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功能
现行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疑是劳动教育最主要的载体。以《指导纲要》为依据,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功能,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聚焦培养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指导纲要》对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有一个初步的进阶设计:小学强调“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初中要求“发展兴趣专长,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等;高中要求“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要将培养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的目标。如在劳动观念方面,小学生要初步认识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进而尊重劳动;初中生应体认到美好生活必须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去创造,进而热爱劳动;高中生必须懂得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的深刻道理,进而崇尚劳动。在劳动习惯方面,小学生要做到自己能做的事儿自己做,有良好的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初中生要能够自觉地、随时随地、持之以恒地完成日常生活劳动,积极参加服务性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高中生能热心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在劳动中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等。要以目标来统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强化劳动观念与态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和不断改进,努力克服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
第二,对不同年级学生劳动实践项目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要以学校为单位,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办学理念、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结合《指导纲要》推荐的有关活动主题,对学生劳动实践项目内容进行整体规划,避免完全由班级自行其是、各年级错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对各学段、各年级学生的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区劳动等进行系统安排,使具体内容、要求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对劳动实践与学科学习、跨学科考察探究、各类主题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
第三,把握不同类型劳动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素。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劳动实践,明确其关键要素,通过突出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有效落实育人目标要求。《指导纲要》对“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的关键要素都做了具体分析。如“社会服务”要“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他人或公共需要,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而不只是让学生按照成人的要求去执行;指导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制订切实可行的服务行动计划,避免停留在单纯的简单机械劳动水平上;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开展服务活动,克服半途而废;组织学生进行服务经历及体会的交流,对学生在服务行动中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引导。抓住上述关键要素开展服务活动,才能把服务性劳动的有关育人要求落到实处。
【篇二】
长期以来,劳动的育人价值一直被家长忽视,是非常遗憾的。
曾有行家言:一个人的劳动素养在成长和生活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像一个人的书卷气无法掩饰,一个人的劳动素养甚至可一目了然。
家庭中强调孩子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还有更加具体的意义,至少可以避免孩子做“寄生虫”的可悲境遇。
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我国并不被广泛重视,尤其是课业负担较重的背景下,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只做作业看书就行了,不要为别的事耽误时间,干家务活是家长的事儿。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将会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深层的隐患。
孩子从小不干家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依靠家人,难以作为一位平等的家庭成员深度融入家庭,逐渐形成自我中心的习惯,成人后难有照顾他人的情怀和能力,融入社会、建立自己的家庭也面临风险。家长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是,无论孩子将来干什么,什么地位,做多大贡献,总要从养活自己、自己照顾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开始。
“劳动创造了人”,从教育角度看,这是一句真理,只有积极参与劳动,有比较高的劳动素质,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孩子参与劳动,就是在接触外部世界,就是在建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在动手改造这个世界。
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对家长是个不小的命题。家长可能会遭遇孩子不配合、有始无终、效果没有保证等可能。这里给家长几个建议:
家长要给予孩子劳动必要的尊重。孩子参与劳动,可能不熟练,甚至带来很多麻烦,但家长要明白,这是孩子在成长,应给予鼓励,应付出耐心。
家长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化,“今天你洗碗”,把活儿一推,就不管了。这样无意中就把劳动解释为负担,会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切忌急功近利,教育的一大敌人就是急功近利。要精心设计孩子参与劳动的层次,递进展开。一开始太复杂,孩子没有办法完成,就会索性一推了之。要精心设计你的激励办法,让孩子有成就感;多注意孩子劳动的细节,在细节上及时肯定。当然,如果孩子在整个过程规划上有创新,就更值得明确表扬。
家长要多设计一些集体劳动项目,最好大家一起动手,群体劳动教育效果更好。尤其不要大人在打牌、聊天,让孩子一人做家务。要认识到,一起劳动是难得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一起劳动,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状态,容易打开心扉,平日的一些疙疙瘩瘩也许就因此解开了。
总之,优质的劳动教育可谓一本万利,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整体规划,次第展开。可以想象,长期接受劳动教育的孩子,长大才会成人,家长将会得到一个勤快、孝顺、独立、自信的好孩子。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各级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而当务之急是要思考和研究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转变观念和评价机制。落实劳动教育,应该把学生劳动课程学习、劳动实践锻炼、创新性劳动成果以及劳动习惯养成、劳动品质形成,纳入全面的考核评价内容,以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重视劳动教育、践行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五育本应并重,要真正夯实劳动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对教育“唯分数”的社会需求,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使命,把劳育作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悦心的重要手段,让劳动教育成为孩子的“成长营养”、终身受益的法宝、撬动幸福人生的强而有力的支点。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力求家校协同跟进。落实劳动教育除了学校精心构建劳动课程体系,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外,还应该把家校协同共育作为突破口,鼓励家长成为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同行者。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起锚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劳动启蒙教育的主导者和首席老师。家长一方面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引导孩子扣好劳动教育的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要把家庭劳动日常化,有意识地安排孩子洗碗洗衣、扫地擦窗、淘菜做饭、叠被铺床、整理衣橱,让孩子有更多“童稚携壶浆”的劳动实践,让家庭发挥出劳动教育基地的最大化作用。特别是目前孩子宅家抗疫,在居家学习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在更多的家务劳动的承担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习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全社会通力协作配合。劳动教育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大熔炉。首先,要大力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先进经验,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营造劳动光荣、劳动最美以及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推进全社会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其次,要加强劳动教育的统筹协调,建立劳动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相关力量,实行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大课堂作用,让各个领域都成为劳动教育资源,全力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有效发挥劳动教育的保障作用,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共同承担的多元化劳动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让学生在多元劳动实践中奉献社会,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健全完善督导体系。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作为督导重点,加大督导力度,对学校实施劳动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对区域开展劳动教育进行适时监测督导,对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阶段性专项督导,并通过架构督导通报制度、反馈制度、整改制度、约谈制度、激励制度,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奖优罚劣,从而确保将《意见》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细化为具体行动并落到实处。
党和国家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劳动教育凸显实效,绽放魅力,让劳动教育为孩子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每一个教育人都责任在肩,都应该不辱使命。
【篇四】
劳动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申加强劳动教育,提出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明确要求,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在于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在体质得到增强的同时提高其精神境界,由此获得身心二元的全面解放。劳动教育在现代社会实现自觉转型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的,这在劳动教育上就体现为其价值理念的建构和现代性的转换。
以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为重要根基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与自然矛盾带来的全球性问题表现愈为突出。劳动教育的现代性转换首先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站在人类生存发展的高度思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代工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儿童的童年远离大自然,逐渐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兴趣,被打上了“塑料儿童”“宅童”的标签,儿童的生活大多偏离了自然本性的轨道。儿童作为成长中的人,对其进行现代劳动教育显然是使人与自然得以重新建立联结的重要方式。劳动教育将为现代儿童提供复归自然的平台,实现当代社会人自然本性的释放,解决人与自然相割裂的现实问题。
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是联结人与自然的重要媒介。劳动教育因此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途径。现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乃是在于人与自然的生态互动过程。一方面,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及劳动态度,懂得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在劳动教育中使学生在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认识自然、遵循事物客观规律,这是现代性要求下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和开展劳动的前提。此外,在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劳动教育又能激发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自然概念所蕴含的现代性意义还在于面对世界共同生态危机,人的主观能动实践活动是核心且起关键作用,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
以遵循公共理性与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
劳动让个个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走到了某一个集体中,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劳动为个体走向公共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凭借,增强了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社会性。劳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劳动在人与他人社会关系建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是现代伦理关系彰显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此意义上,现代性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乃是:通过劳动教育生成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理性形塑人的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同时,使人更加热爱和尊重劳动人民,以此来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现代劳动教育中蕴含的实践精神正是个体与世界关系的现实反映。因此,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必须从对个体理性的关注转向对公共理性的关注。我们必须遵循共同的伦理规范,以此来协调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共同生活。人在劳动实践中要想得到发展,必须以他人和社会拥有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遵循劳动周围的个体以及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方面,在劳动教育的个人交往互动中,通过受教育者互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能塑造人的品性。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使人在理性的交往劳动实践中,不断获得自我与他人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劳动教育因此成为涵养学生公共理性、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劳动教育因此作为一种个体社会化的媒介,帮助学生由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遵循自我实现及主体发展为终极目标
最后,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主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人的潜能才能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和解放。也正是借助于教育中的劳动,学生才能在不断自我确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审美与道德能力的不断提升。由此,劳动教育将赋予人的主体创造及自我超越的概念特征。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就是接受主体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的生命过程。
劳动教育对于推动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具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哲学中重视人的自由与解放,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劳动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积极意义,强调以人的主体性发展及自我实现为目标引领,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应该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现代劳动教育的人生之道引领之下,我们相信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将会获得更多心灵上的满足与成就,通过劳动教育过程中对自我人性的解放实现学生的自我生成和创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激发人自身潜在的主体意识和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重建人与自我的丰富关系;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使人在创造性劳动中享受作为存在意义上的人的价值美好。
人是一种生成性的辩证存在,是一种多向度的二重性矛盾结构,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互动的自然关系、人与他人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人与自我之间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我关系等都是检验教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具体标准。现代性视阈下的劳动教育需以遵循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为重要根基,以遵循公共理性与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以遵循自我实现及主体发展为终极目标,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达到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解放。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五篇
【篇一】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经常存在不适度、非典型、缺关联、少探究和主体错位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有效生成。本文根据笔者《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以立体几何章节复习课的教学片断为案例,阐述递进式问题设计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效果,同时对递进式问题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等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
关键词:问题、递进、探究、数学、高效、教学
正文
一、问题提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如何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组织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启迪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是当前高效课堂教学中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一线教师已作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问题的数量和问题的思维量过多或过少,导致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不足或流于形式,直接影响思维的有效生成;问题选择非核心问题或典型问题,看似“卓有成效”,实则“剑走偏锋”,难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间相互独立或缺乏联系,学生解决完一个问题后,又得再重新熟悉另一个问题,忽冷忽热未能趁热打铁,而且难以由点及面,拓展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许多问题是封闭式问题,而非开放式或探究性问题,导致学生思维被束缚,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过强,学生的操作、探究、猜测、实验、论证、交流等过程明显不足,导致伪探究、假生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概括并形成“递进问题为关键、探究活动为核心、思维生成为目标”三位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设计逐层递进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反思,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让学生实现自身知识的重组、建构和生成,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本文以笔者在立体几何章节复习课的教学片断为案例,详细阐述递进式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方法、理论剖析和
“递进问题为核心、探究活动为核心、思维生成为目标”三位一体高效教学模式的实施注意事项与要求。
课堂探究:如图,在正方体AC′中,点P是线段A′C′上的一点。
问题1:过点P是否存在直线L与直线BD垂直?若存在,请指出L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生1:老师,我找到过点P的直线A′C′就能满足,因此存在直线L⊥BD。
生2:老师,我找到直线CP⊥BD,所以直线CP也满足条件。
生3:我过P作PP′⊥平面ABCD于P′,也能找到直线PP′⊥BD;
生4:这样的直线有很多,我发现只要在平面A′ACC′内过P的所有直线都满足题意,因为BD ⊥平面A′ACC′。
师总结:经过刚才大家的积极探究,基本上已将问题分析得很透彻了,展示几何画板直观演示,由于BD ⊥平面A′ACC′,故在平面A′A C C′内过点P的所有直线均与直线BD垂直。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探究问题2。
问题2:那么过P是否存在直线L同时与直线BD和直线B′C垂直?
生5:如生4所说的BD ⊥平面A′ACC′,又B′C⊥平面AB C′D′,且面ABC′D′∩面A′ACC′= AC′,因此只须在平面A′AC C′内过点P作直线L∥ A′C′即可,这样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生6:我发现直线B′C∥ A′D,因为直线 A C′⊥平面A′BD,所以直线AC′⊥BD,又直线AC′⊥
直线 B′C,所以我只要过点P作直线L//AC′即可。
生7:生5的方法不错,但我较难想到。我觉得还是生6的方法较好,能自然地想到,也能较易找出直线。
师总结:其实生5与生6的方法是殊途同归,须把两条直线平移在同一平面A′BD内,过一点P作一条直线和此平面垂直即可。请再继续作深入探究。
问题3:过点P能找到一条直线L⊥平面 A′BD,那么过点P能否找到一个平面⊥平面 A′BD呢?
生8:我知道,根据面⊥面的判定定理,只要过L的所有平面均会垂直平面A′BD,我觉得这样的平面肯定存在,但我确定不了在哪里。
生9:因为过点P的直线L∥AC′,而AC′⊥平面A′BD,因此平面A′ACC′就会垂直平面A′BD。
生10:老师,我觉得,过L的平面有无数多个,均会与平面A′BD垂直,而不止平面A′ACC′一个,因此这样的平面存在,但确定不下来。
师:不错,这样的平面确定不下来。我们若再增加一个条件,能否确定吗?
问题4:让过点P的平面丄平面ABCD,那么平面能确定下来吗?
生11:过点P作P′P⊥平面ABCD,垂足为P′,那么只要过P′P的平面就会垂直平面ABCD,但同时满足条件的平面⊥平面A′BD且平面⊥平面ABCD,平面在哪里呢?
生12:我觉得这个平面就是平面A′ACC′
因为过点P的直线L∥直线AC′,而AC′平面A′ACC′,直线PP′∩直线L=P,所以我觉得平面A′ACC′就满足该两个条件。
师:同学们的理解很深刻、分析也很透彻,若把条件再改成:
问题5:过点P的平面α,同时满足平面⊥平面A′BD且平面与平面ABCD成45o角,那么这个平面还能确定下来吗?
生13:老师,我们是不是要先找到过点P且与平面ABCD成45o的平面,我在必修2课本74页第7题中分析出,平面ABC′D′、平面B′CDA′、平面A′BCD等均与平面ABCD成45o。
生14:老师,过直线A′C的平面AB C′D′就满足条件。
师总结:经过同学们的充分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这样的平面是存在的,并且是唯一的。以后遇上类似问题,可以采用逐层递进的方法,利用相关知识与方法逐层分析并深入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三、案例评析
本教学片断中笔者以逐层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由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比较好的体现了“问题设计为关键、探究活动为核心、思维生成为目标”三位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教学特征或亮点:
体现了问题的典型性:立体几何的教材处理的基本理念是以长方体为基本模型,研究空间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本教学片断中的问题设计以正方体为模型,图形不变而问题在变,而且五个小问题也是紧紧围绕垂直关系逐层展开,既把握了重点,也突显了典型性。
体现了问题的关联性:精心设计的五个小问题,由简趋繁,逐步深入。先由直线L只与直线BD垂直,再深入为既与BD垂直又与B′C垂直,再将两直线BD和B′C整合为平面,最后将直线L拓展为平面。既研究了线与线垂直,也研究了线与面垂直,还研究了面与面垂直,步步为营,难点分解,以点及面,立体建构,充分体现了问题间的关联性。
体现了问题的探究性:问题设计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问题解决是学生探究学习的目标,五个小问题均采用“……是否存在……?若存在,……。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的形式呈现,有还是没有?有一个还是有多个?在哪里,能否找到或作出?等,均是引导学生探究的目标与方向。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学生探究的效果提高了,把力气花在刀刃上,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落实了探究活动的学生主体性:在本教学片断中,教师以问题为主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后,再进行展示交流和逻辑推理验证,教师只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根据学生交流反馈的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点拔与总结,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体现了思维的生成性与多样性:在本教学片断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思维发散,自主生成,从交流反馈的结果分析,基于不同的学力水平和思维方法,不同学生呈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与方法,达成了互相交流、相互启发的作用,进一步拓展思维、发散思维,完善知能体系。
四、理论分析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感悟数学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倡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教学片断采用递进式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展示、交流并自主建构新知,既落实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也体现了以学定教、关注“四基”、“四能”培养的教学价值。
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指出的:“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如若超越了可能达到的水平,学生就因不理解而陷入被动,即过犹不及。总之,只有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能事倍功半。”本教学片断中采用递进式问题设计,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初始问题为起点,通过改变条件或增删条件,对问题进行逐层强化或转化,从易到难,形成一个使思维逐步走向深入的问题链,同时关注问题间的联系与差异,使学生必得“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实”。
引导学生探究,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生成,真实经历“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的成功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倡导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人不同的观点,而且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本教学片断采用递进式问题设计,落实了问题设计为关键、探究活动为核心、思维生成为目标,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已有的知识结构与观念认识,通过展示交流与讨论,不断优化、顺应、重组、内化认识结构、完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
五、实施策略
“递进问题为关键、探究活动为核心、思维生成为目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递进式问题设计明显提高问题间的结构化与关联度,明确了探究活动的目标与方向,激发并丰富了思维生成,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能真正在达成高效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问题设计应具备典型性、适度性、关联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教师在选取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取重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或典型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问题进行递进式设计,追求由点及面、立体建构。一般一节课可有一至两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至少三个小问题,各个小问题间逐步递进,层层深入,但总数不超过10个小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
2.探究活动过程应切实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先将有关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探索,形成自已的初步判断与认识,再与小组内的其它同学交流自已的看法与结论,对自已的结果进行初审,之后再进行全班的展示交流,而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交流的情况,分析学生思维的得失与优劣,及时对学生反馈结果进行激励性、发展性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与纠正,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概括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联系与结果。
3.教学目标应关注思维生成的多样性:鼓励学生放手探究、大胆猜测、实验验证、思辨论证,不拘泥于旧有认识,不断开拓思维、发散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积极交流展示探究成果,从正确中获取成功体验,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在教学中,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合理的想法,也应该让学生自己讨论,再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这远比教师直接说教有效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展与升华。
六、结束语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问题”,是好课的关键。只有努力创设高质量的递进式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展示、交流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主线,教师的主导才有鲜活的素材、过程和着力点,才能真正实现激活思维、达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朱丹,事半功倍的心理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 苗庆硕,数学课堂不妨试试“示错”策略【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
[3]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篇二】
【摘 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中数学教育面临高考的压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过程。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高中数学 培养 数学 思维能力 策略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以题海战术的方式来开展高中数学教育工作。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突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方式,教师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求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高中数学教育在高中教学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既是在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这样,学生不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还可以缓解高分低能的局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伴随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人才。通过现代化数学教育,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改变,思维更加活跃,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生活难题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创造力居于首位,学生具备了创造力,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还能够自主研究新事物。在步入社会工作中,学生优秀的创造力,可以促进学生工作的进步,培养学生独立完场工作的能力,间接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良师益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枯燥乏味的课堂活动,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渐失。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均值不等式》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问题,“马上过年了,商场正在举行促销活动,需要选出优秀的打折方案;一是先打8.5折,再打9折,二是先打9折,再打8.5折,三是先打9折,再打9折。”,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运用相关的数学思维来帮助商场选出最佳的促销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合理运用探究合作实践教学方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合作实践属于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教师将全班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布置相关的数学问题或者学习任务,引导各个学习小组对问题展开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通过师生有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生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运用探究合作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到深、层层推进,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以及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方式得以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并且还可以延伸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升学生发现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相关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且鼓励学生课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验证所得到的问题答案,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
3.强化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通过强化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新课改改革的背景下,要求中学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总结。在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中,引导学生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发现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进而自我总结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学生遇到同样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进行高效的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既适应新课改发展的要求,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6,35:195-196.
[2]汪圭.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8:85-86.
【篇三】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联合发展成为新时期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对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来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想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互联网+”全新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数学;教学探索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用互联网平台,把各个行业和互联网融合.“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学校也在精心打造数字智慧校园,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教室,比如,seewo一体机,多功能多元化的智慧教室.《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条件设备齐全的情况下,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我们的备课、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得到有效的、全面的转变.
一、利用“互联网+教育”实现个性化教学自主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教学的备课比较单一,在知识资料的收集上有局限,在“互联网+”的时代,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网络平台的网络资源,完成所有的教学准备工作,如教学助手提供的优质精品资源,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多样式的导学案,建立自己的备课方式,在教学助手,上传自己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等,我们可以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在网络上共享,这样资源得以补给,长期积累下去,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个人资源库.但是在资源共享的平台下,我们下载的资源课件不适合我们的教学风格,也不适合本班的学生的情况.在资源的利用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回归教学的本真,特别是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修改,要结合传统教学,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在备课中,除了教师备自己的资源,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就是备学生,备学生不是给学生增加负担,而是更便捷地让学生获取知识,课改也提倡,减轻学生的负担,无论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要有针对性、时效性、目的性.新型的教育,在互联网教育信息的平台下,如何备学生?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上差异很大,掌握程度不同,要做到因材施教,确实要下功夫,我们不可能一一备学生,但是在教育云平台的帮助下,教师所在的用户里,有学生的信息,我们可以把学生分类,精心设计不同的导学案,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把导学案发到学生的用户里,学生登录自己的云校家,打开导学案,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完成后,提交上传,平台对客观题目可以批阅,教师后台就可以看到学生的作业及答题情况,随时随地打开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可以在平台上及时反馈,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
二、利用“互联网+微课”优化资源共享
(一)优化整合资源
在利用“互联网+微课”助力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直接接受.所以,教师在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时,需要重视对可视化资源的有效应用,只有对目前的教学呈现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多种呈现方式,对学生各种感官进行有效刺激,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现,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叠加,可以直接看出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现,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想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并不是每个视频都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因为强大的数据库与资源,可以作为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对相应优质的教学视频进行搜索,并将其应用于教学的导入、讲解、复习环节,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练习与小结过程中,如果课上时间允许,学生可以直接进行提问,以对相应问题进行掌握.如果课堂没有足够时间,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自主开展练习,以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因为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与内化,并且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三、利用“互联网+”优化数学错题教学
“互联网+教育”使得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诸如学生学习诊断系统、错题微课、师生网络交流空间、数学教学软件等互联网技术进入数学教学领域.在技术改革教育的浪潮中,初中数学错题教学在信息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延伸拓展等环节有很大变革.“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错题教学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初中数学教师在制订全新数学教学改革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多角度构建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能在课堂中与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深刻学习体验,在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系统优化.
【篇四】
【摘要】为了提高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中学层面的数学建模活动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种可操作的数学建模活动策略.实践表明,这些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建模;翻转课堂;组织策略
大学的数学建模活动在全国已经开展多年,这些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促进了本科或专科数学教学的教学改革.在这些活动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影响力最大的赛事,它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在福建省,目前该竞赛是省教育厅评测各高校的内涵建设的指标之一.
如何借鉴数学建模在大学成功开展的经验,服务于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最终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值得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目前,数学建模活动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结合作者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提出若干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建模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开展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困难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国家培养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才,更是为了培养善于运用数学思想和知识解决各行各业实际问题的管理人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而且国家对后者的需求量显然远远大于前者,而数学建模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训练手段.
中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中学的数学建模活动,有必要借鉴数学建模在大学开展的成功经验,以开展更多的数学建模活动.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升学压力巨大.虽然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强调了数学建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目前中学的数学建模教学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困难主要体现在:
(一)难以提炼数学问题
部分中学数学教师比较习惯于传统的、已知和结论都用简洁的数学符号书写的数学题目,而对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难以提炼其中的关键信息,形成数学问题.这种能力缺失将极大限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大多数问题都需要自己提炼.经常参加数学建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
(二)数学知识面狭窄
受考试内容的影响,部分中学数学教师擅长处理与高考试题题型相关的题型,而对其他数学分支的内容和成果了解不多.在处理现实问题的时候,这种局限性就让他们难以辨认出问题的本质,不能采用恰当的数学方式加以解决.
(三)应用现代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传统的数学解题往往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演算的,而现实的问题常常是通过大量试错来找到解决方案的.因此,借助电脑技术对问题进行建模和仿真,就显得尤其必要,而目前的教材对这方面的训练略显不足.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建模素养,彻底改变中学师生重理论,轻实践;重解题,轻建模;重结果,轻表达的缺陷,寻找合适的数学建模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组织策略
中学的数学建模活动能否取得成功,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管理部门是否能够适当修改教学评价方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设计出一些不脱离现实的数学教育背景的活动.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拟通过以下渠道开展中学的数学建模活动:
(一)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材内的数学建模活动
翻转课堂将“课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回家看视频讲解,课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使得这种翻转课堂成为可能,它使得数学教师可以将线上视频教学平台和线下智慧课堂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给传统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依托各种数学建模公开课平台,或者自建数学建模案例教学库,教师在课下组织学生自学与数学建模有关的知识;在课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与汇报.这种活动将自建的网络课程(线上)和创新课堂教学(线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重构课堂教学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如图所示).
(二)开设与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有关的讲座
邀请大学教师和中学骨干教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实际的操作中,近些年我们邀请外校专家所进行的讲座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计算机编程能力和数学软件的使用;
⦿如何从互联网和数据库获取资料;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数学建模案例介绍.
(三)组织中学数学建模竞赛
正是因为各级政府部门对全国性的数学建模竞赛的重视,大学的数学建模活动才得以普遍开展,最终促进了各类数学课程的改革.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积极性,我们拟在中学组织数学建模竞赛.
中学的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者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3人,年级不限.竞赛题目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对原始问题进行了大幅度简化,确保高中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后,了解问题的背景.由竞赛组织方统一提供机房,竞赛时间一般为1天.竞赛期间参赛队员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题目.为保证竞赛的公平性,队员只能通过阅读命题者提供的各种图书资料获取与该题目有关的信息,不允许登录互联网,或者通过即时聊天工具与队伍之外的人员联系.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的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四、小结
本文针对中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建模活动时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论述,结合笔者近些年在中学的实践,提出了若干条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策略.借助互联网、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借此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表明,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
【篇五】
摘要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中学数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翻转课堂的构建意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对翻转课堂进行简要概述,其次分析翻转课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应用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中学生未来学习影响深远,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翻转课堂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是基于素质教育思想下的全新教学模式,作为数学教师,应积极构建翻转课堂教学形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也称为反转、颠倒课堂,最初起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由两位化学教师针对缺课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而提出,利用视频录制软件将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视频,缺课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新知识,而且其他学生也可以分享网络教学视频,是一种颠倒传统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与内化过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包含五个元素,即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环境、教学内容。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信息技术为资源载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学习环境,师生双方共同构建的互动型学习过程。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首先重建教学流程。以往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课程内容来达到知识的传递,转变教师讲授过程,强化学生知识的消化,教师从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不足,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知识内化,形成了课下学习课上作业的教学模式。其次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构建问题为核心的学习环境,形成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满足了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需求,最大化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最后创新教学资源和环境。微课、微视频是对翻转课堂的创新,同时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着重思考,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此外改变了师生角色,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及课堂管理者转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探索的学习者,师生双向交流机制建成。
二、翻转课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视频设计是保证翻转课堂应用质量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教学重难点内容,把握好教学目标,设想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精准把握教学进度,设计出和课堂教学环环相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零指数幂与负指数幂》新课时,学生通过课下观看教学视频,加强学生知识内化和记忆,教学设计中提出以下相关问题,如根据以往学习的幂的运算法则可知,如果将指数范围由正指数扩展到全体整数,那么幂运算法则是否还适用?翻转课堂中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发现学习中的重难点,最后在视频辅助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出内心的求知欲,因此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因此要整合教学资源,体现出翻转课堂的重难点和要点内容。
(二)自主学习环节
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环节,教师提前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学生通过课下观看,课上认真完成作业活动,成功解决问题,实现掌握知识的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新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角是由一个端点所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一概念,插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关于角的情景,如荡秋千活动,两摆臂与秋千之间的摆动是角概念的延伸,学生自主探究想象一直将两摆臂延伸,最终是否会交叉形成角的顶点,当发现这一结果时会产生积极思考,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三)课堂内化环节
翻转课堂时间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内化与升华,课堂上以问题为核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方便教师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根据教学视频和问题将学生划分为讨论小组,组内成员可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新课时,首先让小组总结和归纳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根据学习情况设置一元一次方程专题,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三、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适应了学生个体成长的需求,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自主学习和课堂内化等环节出发,要求学生在课下认真观看课程视频,不懂的问题在翻转课堂中与学生、老师协作解决,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