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 KB
- 2021-04-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部门,在脱贫攻坚战中承担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必须着眼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后留下政治、物质、精神“三笔财富”,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留下一笔“政治财富”
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要求。建强村党支部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要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推动干部、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为乡村留下一笔宝贵“政治财富”,助力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内培外引选“头羊”。在五级书记当中,村书记处在最基层,村书记选不优配不强,“五级书记抓扶贫”就落不到底。要把建强村书记队伍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首要任务,实行村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推动县级党委下管一级、真抓实抓,统筹整合县域干部人才资源,选优配强村党支部“领头羊”。着眼解决当前农村人口外流严重、村书记选人难的问题,努力打通内培、外引两条通道:本村培养内部取“才”,从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等人才中培养选拔村书记;政策推动外部引“才”,打破地域、身份等限制,采取县乡机关干部下派等方式选任村书记。党总支书记,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发展木耳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选准了“带头人”,还要激励他们干好“事”。着眼调动和激发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打破村书记农民身份的壁垒,把优秀村书记直接提拔为乡镇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了优秀人才走向基层、优秀人才来自基层的鲜明用人导向。
整顿后进强“软肋”。实践表明,村子穷与班子弱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村党组织自身不强,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效。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不设比例、应整尽整,一个一个支部整顿、一个一个阵地巩固,持续用力补齐村党支部建设短板。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乡村调研摸底,提出整顿对象,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严格落实整顿措施,对村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坚决撤换,对换届实现“一肩挑”和一次性选举成功有困难的派驻工作队,对涉黑涉恶村开展“一案一整治”。白山市江源区车站村、荣斌村、遥林村过去是落后村,自从2016年与榆木桥子村开展党组织联建后,4个村抱团取暖、联合发展,变化很大、成效明显。受此启发,吉林省把村党支部联建作为提升软弱涣散整顿实效的有力抓手,在全省大力推广以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中心村带周边村为主要形式的支部联建,一批曾经的落后村、贫困村转化提升,面貌大变。
第一书记增“底气”。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就是建强基层组织、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要注重引导第一书记履好首责,大力提升贫困村党支部推动发展能力、带领致富能力、化解矛盾能力,使贫困村党支部成为敢担当、能战斗、打胜仗的战斗堡垒。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书记也可以得到锻炼成长,成为脱贫攻坚的旗手和先锋。为讲好驻村干部的扶贫故事,吉林省组织开展了“寻找最美第一书记”系列活动。通过市县乡各级党组织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筛选确定了50名表现优秀、事迹突出的“最美第一书记”入围者,连续宣传50天,形成浓厚氛围。组织网络评选和专家评审,评出10名“最美第一书记”,并在吉林卫视录制播出“致敬最美第一书记特别节目”,由摆脱贫困的父老乡亲为心目中的“最美第一书记”颁奖,让常年驻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走到舞台中央,接受鲜花和掌声。带着老伴去扶贫的第一书记伊学义、带着女儿去扶贫的第一书记赵玉明、带着老妈去扶贫的第一书记蔡光洁、累倒在驻村工作第一线的第一书记杨立山……特别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创吉林卫视同类节目纪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系列活动之后,根据第一书记们的意见建议,制定出台进一步强化驻村干部激励保障措施,树起了正向激励的鲜明导向,为全省驻村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留下一笔“物质财富”
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要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可持续的产业项目,不断增强贫困村自我“造血”功能,为乡村留下一笔宝贵“物质财富”,助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推出产业发展“代言人”。有资源没产业、有产业没市场、有市场没品牌,是制约贫困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吉林省创新开展“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活动,组织第一书记和村书记对接市场、走向市场,代言销售特色农产品,以此拉动农村产业发展。省市县乡村同频共振,举办专题培训462期,为第一书记精选代言项目、设计代言途径、延伸产业链条、创建优质品牌,推动全省第一书记开发代言产品2097个。磐石市大黑山村第一书记阚阅先后9次参加各级举办的代言产品展销会,村里一半的农特产品都是通过他代言卖出去的。靖宇县大北山村第一书记高世龙打造的“老农夫”扶贫品牌,整合全县50余种特色产品,仅2019年就实现销售额8623万元。目前,全省第一书记人人搞代言、贫困村个个有产品,代言产品销售总额已突破5.6亿元。疫情防控期间,受物流中断、市场萎缩、消费下滑等因素影响,全省多地农产品出现积压滞销情况。为推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组织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推销积压滞销农产品,媒体宣传推介,迅速打通了销售渠道,300余种急需销售的应季蔬菜、出栏家禽、山珍特产等农产品全部售罄,解决了农民群众备耕生产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有的农产品还拓展了销售渠道,建立了新的稳定的供销关系。
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集体经济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既是解决村党支部有钱办事、服务群众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政治问题。吉林省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组织发动群众的“凝聚力工程”、建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牛鼻子工程”,在脱贫攻坚中突出抓好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农业农村部门加强项目运行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全省1489个贫困村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00余个,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农业服务等绿色可持续产业项目490余个。汪清县金苍村在包保部门帮扶下发展木耳种植、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等五大产业,推动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超过30万元。龙井市泗水村成立由全体村民组成的合作社,发展的鲜食玉米、食用菌栽培、肉牛养殖、光伏发电、冷冻食品加工等五个产业项目互有联系、形成链条,年纯利润100多万元,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集体经济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为贫困村实现脱贫、防止返贫、走上致富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造产业发展“发动机”。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必须着眼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努力通过“人”的联合推动农业产业的集聚发展。吉林省整合第一书记和村书记这两支关键队伍,于2020年1月注册成立了驻村第一书记协会,提高全省第一书记、村书记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横向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交流互助,共同发展产业、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协会围绕五个统一、发挥五个作用:统一组织,发挥对第一书记和村书记队伍的整合作用,解决代言队伍过于分散问题,提高队伍的组织化程度,打造一个拉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发动机”;统一品牌,发挥对代言产品总体规模的整合作用,解决代言产品过于分散问题,提高代言产品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打造一系列在市场上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代言品牌;统一销售,发挥电商平台APP和直播间对市场的整合作用,解决代言产品销售渠道过于分散问题,提高代言产品与市场对接的集中度和辨识度,打造一个代言产品一网打尽的云商城;统一物流,发挥对代言产品上行通道的整合作用,解决代言产品产地过于分散问题,提高代言产品的流通效率和供需双方收益,打造一张遍布全省的代言产品上行网;统一标准,发挥对代言产品生产、品种、质量、等次、价格、包装等所有与标准有关要素的整合作用,解决代言产品要素过于分散问题,提高代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把“吉林省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打造成一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亮丽的党建品牌。
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乡村治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没有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坚持既扶贫又扶志扶智,既治穷又治乱治散,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机制,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留下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助力文化振兴、全面振兴。
割掉影响平安稳定“毒瘤”。农村黑恶势力就像“毒瘤”,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破坏民主选举制度、严重侵蚀干部队伍、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和生态环境,一个都不该有,一个都不能留。吉林省坚持“两整一清”的基本思路,整治涉黑涉恶村、整顿软弱涣散村、清理有前科劣迹村干部,大力铲除农村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对纵容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党员干部进行终身追责,防止一任推一任、任任不落实导致农村黑恶势力坐大成势、为害一方。伊通县板石村原村主任孟庆革,从2012年到2016年一直以村主任的身份把持村务长达4年,其间先后两任乡镇党委书记和一些乡镇干部都对其涉黑置若罔闻、包庇纵容,使其成了村里的“土皇帝”。孟庆革涉黑团伙案件判决后,按照时间段限追究了6名乡镇干部责任。落实村干部县级联审制度,严把村干部人选关口,严防黑恶势力染指农村基层政权,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夯实乡村治理制度“基石”。加强乡村治理,抓好制度建设是根本。要加强乡村治理制度建设,强化村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推动村务、财务、党务公开透明,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组织开展村党支部组织生活指导日活动,定期选取村党支部展示组织生活,现场进行点评,推动村党支部以规范的“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教育引导党员。加大财政投入和集体经济补充,为村级组织抓好乡村治理提供有力保障。把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以乡村治理成效检验农村基层党建实绩。吉林省长岭县高家窝堡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社会捐赠资金,设立4个公益资金池,每个资金池5万元,为群众创业致富、养老等提供支持。全省很多村党支部都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立房屋维修、敬老助学等公益资金,在有效服务中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形成共抓共管共治“矩阵”。加强乡村治理,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工作协同运行机制,组织、宣传、政法、农业农村、民政、妇联、团委等分工负责、合力推进。从吉林的实践看,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中,抓住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地位,就找准了乡村治理的发力点和着力点,就能够将各方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形成共抓共管共治的工作格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省驻村干部、村干部听党指挥、逆向而行,所有驻村干部都在正月初七之前到村到岗到位,与村内的干部和党员群众拉起了一支支防“疫”队、战“疫”队、攻坚先锋队,体现了党组织强大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长岭县前七号镇党委副书记姜娜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乡镇工作了19年,在疫情防控中担任党员突击队队长,2月4日在检查疫情防控卡点、发放药品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牺牲,被追授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成为激励全省农村基层干部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面旗帜。
脱贫攻坚战考验着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打赢攻坚战、总攻战的关键之举,更是组织部门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决战决胜阶段要在干部、组织、人才和作风建设上全面发力,用硬措施落实硬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推动形成强劲的总攻态势,努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牢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