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99 KB
- 2021-04-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与工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为了贯彻落实全总关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纳入地方党政脱贫攻坚大局情况;完善困难职工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工作;规范中央财政帮扶资金的管理使用;落实解困脱困工作责任制;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能作用,**旗总工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情况如下。
一、建立相关工作制度
1.
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此次工作由**自治旗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亲自组织安排、分管领导副主席阿莉娜具体负责。成立了由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组成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自查自纠工作小组和困难职工认定评估小组。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不缺一人”,我们进行了全覆盖入户调查,每一户都填写了困难职工家庭状况调查及解困脱困实施计划表,夯实了帮扶的工作,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加精准。对前期入户调查存有异议的困难职工,全部进行重新评估认定。对不符合困难职工相关标准的人,坚决予以脱贫或注销处理。
2. 建立基层联系人、责任人定期联络工作制度。我们在培训中心定期培训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责任人、联系人,加强其掌握国家及工会的保障帮扶政策、制度及举措的相关业务知识。一方面还要求其详细了解和掌握困难职工家庭情况和实际的帮扶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面向困难职工宣传政府与工会的各项保障制度和帮扶措施,为其发放印发有工会职能的相关手册,涉及内容有职工维权、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困难救助等,保证每一个责任人、联系人任务清、底数清、情况明。
二、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我旗根据前一个时期自治区困难职工入户调查后发现的问题,对照督察的内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尤其是困难职工建档立卡的工作上,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覆盖”的原则。我们认真核查每一户困难职工档案,补全附件、完善档案,及时与困难职工联络,对不符合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及时退档处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做到了因户施策,根据其实际家庭状况分为因病、因残、因学、生活致困等类,为其争取相关的帮扶资金。我们把每一个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的信息都做实做好,符合标准的要求其必须有相关的致困依据,因病需要提供诊断书、因学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学费缴费票据等,因残需要提供残疾证,意外致困也需要提供相关佐证,我们把每一个人的档案做到有依有据。既要落实好帮扶责任人,又要明确好联系人,所有资料的填写要求真实有效,同时也要经得起组织的核查。
三、解困脱困工作落实情况
(一)落实全总关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要求部署情况
我旗把解困脱困工作列为重要日程,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结合**旗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成立了专门的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和评估小组。针对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采取分类措施进行精准帮扶。此次由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帮扶举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与脱贫任务,坚决与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讲话的脱贫攻坚战指导思想保持一致。
(二)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旗委政府脱贫攻坚大局
**书记向旗委、政府汇报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此项工作已列入政府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正在协调以旗委政府的名义出台解困脱困相关文件,加强源头参与,推动党委、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措施,或尽力将困难职工纳入地方救助保障范围。协调地方财政对帮扶资金的支持力度。
(三)困难职工的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工作
规范困难职工的认定程序,坚决执行全总下达的困难职工识别的文件精神,完善补齐相关证明材料,不仅要精准识别,还要精准退出。对困难职工的档案全部以真实的情况填写上报,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保持一致,没有逻辑错误。目前无法与民政部门做到信息数据共享,但已经积极协商。在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中,我们实行动态管理,对新申请救助的及时认定,且录入更新,对已经脱困人员及时作出脱困处理。本次动态调整帮扶系统内部由488个困难职工减少到82人,按照致困原因我们将其分为几类贫困职工,真正做到精准施策。本次摸底核查做了大量的工作,余下困难职工的纸质和电子档案也按照文件要求已经补全,经得起推敲,真正达到“真扶贫、扶真贫”。
(四)中央财政帮扶资金的使用
目前**自治旗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还未开通单独账户,无法进行独立核算。帮扶资金管理执行全总预算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资金申请、经办、证明、验收、审核、签批等报销手续完备。财务凭证要求齐全,原始凭记和记账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等符合要求,字迹清晰,装订整齐。帮扶资金的发放严格按照“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专款专用”的原则,且全部实行银行卡发放,做到有依有据。
(五)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责任制落实情况
我旗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解困脱困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明确了各级工会的职责定位和任务,落实到了单位和个人。困难职工的个人信息与职工档案保持一致,对于上级抽查和走访入户能够正常开展。困难职工和结对帮扶联系人互相知晓且了解,帮扶联系人可以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竭力让每一个职工知晓帮扶政策,要求帮扶措施与致困原因相匹配,做到精准施策,因户施策,让更多的困难职工认可了工会的解困脱困工作。
(六)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用发挥情况
目前帮扶中心运行规范有序,各项职责工作都在循序渐进地开展。服务标准、工作流程、救助办法和内部管理制度都日趋完备。我们也十分重视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保持业务水平与岗位职责相符,在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中作用突出。
(七)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进展及成效
**年以来,聚焦困难职工“五类人群”,通过“四个一批”等帮扶举措,取得显著的成效。针对有劳动力的困难职工,我们提供平台开展了电工、按摩、月嫂、面点等技能培训班,提供创业援助,使一部分困难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解困脱困工作成效明显。针对因病致困的职工,我们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利用专项帮扶资金救助,纳入大病保险、医疗互助保险,帮助其走出难关,成效明显。针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我们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将其纳入社会兜底保障,成效明显。自帮扶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做了很多脚踏实地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效,也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职工的认可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不忘自己的身份是“职工的娘家人”。
【篇二】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会帮扶工作管理水平,掌握辖区内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区总工会组织调研组,对建档在册的困难职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入户走访。在深入调查、认真审核、精准评估、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走访了街道办事处和部分企业,并进行了座谈,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困难职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36户在档困难职工为调查对象,制定了识别标准,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逐户调查、登记、审核、建档立卡,摸清了困难职工生活现状和致贫原因。经过认真走访核实,区总工会根据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分析致困原因和帮扶需求,按照“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和“动态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全区建档立卡的36户困难职工大多为家庭收入低,健康状况堪忧,文化程度较低,单亲家庭较多,部分困难职工就业状况不稳定,维持基本生活较为困难。
二、致困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我区困难职工家庭困难程度不一,困难原因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困难职工收入与家庭支出不匹配
困难职工平均工资为1617元/月,停产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为186.74元/月。我区低保标准为664元/月,现享受低保职工7户,收入低于最低工资共5户。从本次调查结果反映,困难职工工资月收入低于我区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最低工资的分别占41.67%、13.89%;因丧失劳动能力,依靠享受低保、民政部门临时救助和工会救助的占5.5%。
(二)子女教育费用大
尽管现在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但高中、高等教育阶段的费用支出较高,造成困难职工家庭负担过重。本次走访的36户职工家庭中,有26户职工家庭有子女上学,其中:接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困难职工子女分别为4名和22名,尤其是上大学受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困难情况更为突出。
(三)大病致贫易、脱困难
当前,因病致贫不仅是困难职工、也是所有家庭的噩梦。在建档立卡的36户困难职工家庭中,患大病的9户,其中本人大病4名、本人残疾1名、患大病直系亲属4名,这些家庭倾其所有进行治疗,虽然有医保报销,但治疗前期费用大,还需定期复查和后期治疗,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花光了家庭积蓄,负债较重,短期内难以脱困。
(四)居住条件差、购房难
近年来,广大职工的住房条件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困难职工的住房条件仍很恶劣。在建档立卡的36户困难职工家庭中,22户有自己的住房(含廉租房),5户租房住,9户在父母、岳父母家的房子住,且住房条件差,面积小。
(五)单亲家庭负担重
近年来,单亲家庭及其贫困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在建档立卡的36户困难职工家庭中,15户为单亲家庭,3户为单身家庭,占总数比例分别为41.67%、8.33%,
造成单亲家庭生活困难主要原因是家庭负担重,既要抚养孩子上学又要赡养老人。
三、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对策及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扶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决战的攻坚时期,全区困难职工不能成为盲区,解困脱困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松懈。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困难职工劳动技能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依托职工培训机构,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发挥工会培训阵地作用,加大职工培训投入,精选培训项目,为职工搭建成才平台。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企业订单+工会培训+就业岗位”的靶向培训,激发困难职工学技术、提技能的内生动力。加强与政府人社部门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证书发放、就业创业通道。
(二)鼓励创业,增强困难职工“造血”功能。
支持困难职工依靠技能、自主择业,鼓励困难职工瞄准市场、敢于创业,引导困难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条件的困难职工,区总工会牵头,会同金融机构,为困难职工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推动困难职工充分享受政府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开发“公益性岗位”的配合工作,推动“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专业机构的联系协作,通过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举办招聘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形式,为困难职工就业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三)发挥社会保险的保障作用,解决困职工后顾之忧。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职工主动缴纳社会保险意识,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依法收缴、按标发放工作。对于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困难职工,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对社会保险中断的困难职工,督促所在企业和困难职工补交。对因无法正常领取失业保险金,或者工伤认定困难、工伤保险待遇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职工,工会力所能及开展救助,推动落实相关待遇。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帮助其按政策规定实现“应保尽保”。
(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实施困难职工医疗救助。
针对因病致困的职工,除城市职工享有的医保政策外,区总工会应在积极开展大病救助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推动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工作。探索与医疗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借助爱心医院、爱心药店等普惠制工作的开展,为大病职工提供优惠服务。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完善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重特大病报销比例,减轻困难职工自负医疗费。协调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给予特殊病种医疗救助。
(五)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开展社会救助。
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重视支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救助托底制度。协助政府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强化社会救助托底功能。在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同时,把工会“送温暖”与日常救助活动相结合,加大救助力度,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发挥爱心超市便民功能,为困难职工家庭发放粮油、衣被等生活必需品。推动建档立卡困难职工优先享有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帮助解决住房困难。
【篇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康路上一个人也不能掉队,困难职工也要跟上,**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区总关于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文件精神,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基本情况
**市是**下辖县级市,位于**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满语)意为“要塞”之意,是**大兴安岭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和交通中心;是滨洲线、牙林线两条铁路干线,
绥满高速公路和301国道两条公路的交通枢纽。辖10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近40万人。
**市总工会前身为**旗总工会,1984年1月1日撤旗建市后改为**市总工会。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保障与女工部、组宣部、经济部、财务部),行政编制7人,工勤编制3人,聘用工会社会化工作者8人。目前全市共有基层工会组织349家,实名制登记会员20968人。
二、开展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情况
(一)建章立制强基础
**市委高度重视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脱贫攻坚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总工发〔**〕7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关于精准、规范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通知》(工保字[**]23号)精神,把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制定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党组书记、副主席姚萍同志为组长的脱困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生活救助工作职责》《困难职工申报、审批、管理办法》《困难职工救助办法》《困难职工审批流程图》《困难职工档案流程图》《帮扶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等一套比较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制度。
(二)入户走访精分类
为做到精准识别,提高帮扶实效,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城镇困难职工调查摸底工作。
**年5月起,市总工会由分管副主席带队,对数据库中256名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走访调查。我们确定了调查对象,制定了识别标准,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为保证入户调查的真实性,入户走访人员留存了声像资料。通过逐户调查、登记、审核、建档立卡,摸清了困难职工底子和现状。严格按照困难职工标准对原在档的困难职工进行甄别,符合标准的保留,不符合的或已解困脱困的及时退出,新发现的及时建档,实现了解困脱困对象有进有出、帮扶信息真实可靠。
通过入户走访,对符合脱困解困条件的177人实施解困脱困。现数据库中剩余困难职工79人,其中因病致困38人(本人大病31人,直系亲属大病7人),因收入过低致困14人,因女子上学致困27人。市总工会及时了解困难职工所需所求,根据困难职工致困原因进行精准分类,因困施策,分类帮扶。
(三)多措并举巧帮扶
对低保边缘户且具有劳动能力、但未实现充分就业的困难职工,市总工会变一时帮扶为时时关注,及时关注各类招工、就业信息,在微信工作群和订阅号上及时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帮助困难职工家属或子女找到合适的工作;举办家政服务、母婴护理、面点制作等免费技能培训,着重帮助其提升技能素质,实现就业创业,提高家庭收入实现解困脱困。
对因各类因素造成实际收入或生活水平低于低保线、但尚未纳入低保的困难职工,着重推动其纳入社会保障解困。对没有社会保险或没有落实待遇的,推动其纳入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对丧失劳动能力或社会保险金不足以保障基本生活的,推动纳入低保兜底。
对患重特大疾病、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导致家庭支出突增、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着重推动其纳入医保制度和政府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制度。对因病致困的职工,推动其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障。协调红十字等机构给予特种疾病的救助;协调残联,对患脑血栓等疾病不能自理的职工进行残疾等级认定,为其争取残联的免费轮椅等救助物品。
从**年至目前,市总工会共为数据库中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135.35万元,发放“金秋助学”金7.8万元。本级工会自筹资金27.4万元,帮扶137名困难职工;临时救助困难职工77人,发放救助金6.88万元。
(四)帮扶资金严管理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未设单独财务账户,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由市总工会财务部统一管理。帮扶资金严格执行全总预算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等规定,各项手续完备,财务凭证齐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等符合要求,字迹清晰,装订整齐。市总工会按照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的原则全部使用银行卡发放帮扶资金。帮扶资金的发放和使用做到了专款专用,无截留、滞留、虚报、挪用、扩大范围等违规现象。
三、脱困解困工作存在的困难
1. 困难职工收入与家庭支出不匹配导致脱困难。困难职工家庭收入低,以环卫工人为例,他们的收入是每月1500元,去除缴纳养老等保险的,剩余1350元。而每月支出的生活费、水电气、住房、乘车、赡养老人等刚性支出较大。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就学、婚配、大病等情况,生活就会更加困难。由于困难职工收入低,只能节省基本生活开支,进而导致身体状况欠佳,衍生了越困难越得病,越得病越贫困的现象。
2.困难职工负担过重,子女教育费用大、就业难导致脱困难。高中、高等教育阶段的费用支出较高,造成困难职工家庭负担过重。子女高中、高等教育毕业后,就业难,多数子女在经济上自顾不暇,反哺家庭经济能力弱。
3.大病致贫易、脱困难。职工患重大疾病后,倾其所有进行治疗,虽然有医保报销,但治疗前期费用大,还需定期复查和后期治疗,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不仅花光了家庭积蓄,也借遍了亲戚朋友,短期内难以脱困。
4.部分因病致困职工因不符合贫困职工标准而得不到帮扶。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职工因患重大疾病致困现象严重。由于教育系统普遍工资较高,很难达到困难职工帮扶标准。这一部分因患癌症等重大疾病导致贫困的职工就无法得到帮扶。
四、建议
1.对于低收入且家人未能充分就业的困难职工,要多方协调实现充分就业,提高职工家庭收入,缓解困难状况。
2对于因子女就学致困的职工,可适当增加资金帮扶力度,跟踪助学。毕业后,积极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就业,加大他们反哺家庭的作用,帮助困难职工解困。
3.对于因大病致困的职工,可按疾病费用分类,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延长帮扶时限。
4.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困难职工标准,实现应帮扶的尽量帮扶。
工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工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能源公司工会按照根据上级工会《关于开展新时期工人队伍状况调研的通知》文件要求,组织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对公司工人队伍状况进行调研,掌握、了解工人队伍建设状况,统计工人队伍建设需求,全面掌握该公司工人队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概况。
**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公司)始于1980年开发建设的宝日希勒煤矿,2005年12月并入神华集团,属国有控股,社会法人、自然人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现有生产矿一号露天煤矿,国家核定产能3500万吨/年;正在办理核准前期审批手续的二号露天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有两套地面生产系统,煤炭破碎能力5000吨/小时;23公里的自备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滨州线接轨,运输能力3000万吨/年。截至**年末,公司资产总额72亿元;公司在册员工2361人,下设14个机关部门和8个二级单位。
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能源公司工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作为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抓手,先后建立健全了女工委员会、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内部组织。职责分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健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帮扶、劳动保护等规章制度
,并在确定工会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和规范工会工作程序。全面落实上级公司工会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女职工保护条例》《劳动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能源公司在上级公司的正确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部门的安全标准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基本完成班组长及以上员工的学历培训工作。
三、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稳定员工队伍,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环境,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安全生产环境,做为稳定员工队伍的必备条件来管理。安全生产条件抓不好,员工工作时就不忘初心,会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恶性循环。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从投入中加大力度,购买新设备,推广新技术,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并依靠新技术来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操作规程作业,抵御危害发生。持续坚持厂务公开不断线。
重视劳动保护,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职工劳动保护政策及规定,每年按规定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完善相应台账,确保为职工生产作业过程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职业病健康检查,对职工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和定期职业病检查,检查费用均由公司承担;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定期组织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促进劳动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劳动保护权益不受侵害。
四、强化职代会制度,促进企业民主管理。
**年上半年,工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及职工代表团组长会议4次,广泛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和建议。以职代会为载体,向职工公开年度各项经费使用情况等事项,公开接受职工代表审议;各生产区队对职工每班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在区务公开栏公布,使每个职工对自己及其他职工每班工作完成情况有了全面了解,月底按照职工得分情况兑现工资,增加了工资分配的透明度。制订了《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对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厂务公开的工作标准,监督和考核办法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切实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坚持每季度对基层单位厂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充分保障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加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利用宣传栏、召开座谈会、文件等方式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厂务公开,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发展规划,重大问题的决策,职工养老保险,工资福利,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目标责任书的制定签订考核情况,职工考核结果,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方案、程序、方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公布,使公司管理工作做到了透明公开,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
**能源公司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理念,把职工的小事当成企业发展的大事来抓,从职工的切身利出发,积极办实事、办好事,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上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需求,大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
一是关心职工,满足职工物质需求,增强职工视企为家的归属感。该公司以每年一次的职代会为突破口,围绕职工衣、食、住、行等问题,积极向职工承诺办实事、办好事,为职工修建篮球场、文体中心等形式,积极为职工打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持续开展“面、心、实”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做好困难职工救助、金秋助学、健康查体等工作,职工群众在工作中、生活中有心事、难事、烦事可以向女工委、工会、甚至公司反映,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公司工会能解决的一定竭尽所能地去解决,为广大职工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增强了员工的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形成与公司一起度危求进、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职工教育,提升综合素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广大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应对挑战,适应形势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工会为职工书屋配置电脑,不断增加图书品种及数量,充实职工书屋内容,切实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求多读书,读好书,作好读书笔记,不断提升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以岗位练兵为抓手,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日常活动,强化员工劳动技能,调动广大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本领的主动性、积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
三是充实职工精神需求,营造积极向上态势。**能源公司每年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乒乓球、篮球、象棋、跳棋、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以每年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及各类安全主题活动为契机,创新开展各类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在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给员工带来愉悦和关心,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职工的情操、调节职工的情感和心理,从而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让职工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工作中开心,精神上愉快,增强职工视企为家的幸福感。
【篇二】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为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建设,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强化理论武装,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近期,**市总工会开展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状况的调研,通过深入基层、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调查问卷、到企业走访、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产业工人队伍的基本情况
**市目前企业总数5457个,其中,国有企业192家,集体企业118家,有限责任公司企业1025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102家,私营企业3983家,港澳台投资企业12家,外商投资企业25家。**市职工总数37.9万余人,其中,能源化学产业企业职工占总数的18%左右,农牧林水渔产业企业职工占总数的15%左右,机冶建材产业企业职工占总数的12%左右。
此次调研企业包括国企和非公企业,其产业工人队伍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一是产业工人队伍稳定性不同。国企产业工人队伍数量相对稳定,非公企业流动性较大。二是青年工人比例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青年工人比例大,非公企业大部分都是青年职工比例占95%以上。三是技术工人比例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蓬勃发展,全市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整体思想素质逐步提升。
二、**市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总体状况
通过调研,了解到产业工人的思想状况整体向好,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产业工人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广大职工比以往更加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有了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更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他们身上更多呈现出的是支持改革、参与竞争、正视现实、自我发展、开阔视野,与时代共进的思想主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工人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光荣传统,融入了时代特征,自觉站在新时代前列,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主动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为企业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产业工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2、产业工人的大局意识较强。95%以上的产业工人能够关注国家经济和民生方面的政策,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95%以上的产业工人选择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绝大多数产业工人都能够明确地认识到,只有当国家和集体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个人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3、产业工人更加关注企业发展。产业工人都能清醒认识到企业改革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现在产业工人比以往更加关心企业的前途,更加关心企业的经营效益。
4、产业工人知识意识逐渐增强。产业工人也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知识日益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努力掌握新知识,增强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增强。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改善有美好的期望,半数以上的职工认为企业和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职工的技能提升,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改善技能提升方式。
5、产业工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较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工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满足单纯的物质需求,更多地转变为对个人综合全面发展的需求。产业工人对参加本职工作以外的活动较感兴趣,希望结合目前的生产工作实际,贴近一线职工,组织一些喜闻乐见、产业工人能广泛参与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缓解释放压力,增强职工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企业凝聚力。
三、**市产业工人思想状况中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市产业工人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我市产业工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呈现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产业工人由于个人意识、传统观念、认识范围及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同一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有所不同。绝大部分产业工人最为关注的是收入分配,社会福利与劳动保障,然后才是精神层面的向往与追求。更多是除了挣钱外,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力求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企业及同行们的认可和尊重。
二是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呈现淡化倾向。一些产业工人的主人翁自豪感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失落,自卑感、压抑感代替了往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面对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某些问题,一些职工感受到失落和无奈,觉得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认为改革越深化,职工的地位越下降。尽管中央一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但落实到基层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在非公企业中,有些职工不认同自己是企业主人,认为只要企业效益好,能够按时发放工资,是不是主人并不重要。
三是担忧企业和个人的生存问题。95%以上希望企业发展壮大,对个人成长有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亏损企业,产业工人最关注的是个人生存问题,如:大雁公司等国有企业,尽管企业目前还能勉强保障工人工资,但是如果公司继续亏损下去,企业是否会长时间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单职工家庭、有重大疾病的、有贷款需要按月偿还的、家庭特别困难的职工比较担心。
四是产业工人压力大积极性下降。调查显示,85%以上的产业工人认为目前工作生活中最大的压力还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物价问题,产业工人感到压力最大的焦点问题是收入、医疗、房价、教育、劳保待遇等问题;59%的产业工人对自己工资收入增长不满意,认为工资收入应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增长,至少不能落后物价上涨的幅度太多。48%的产业工人认为自己现有的工作技能已经足够能应付目前的工作,不需要再进行学习深造了;有的一线工人认为工人阶级现在是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特别是在一些生产型企业中,只要把分内活干好了就可以了。一些产业中工人不安心在生产一线从事艰苦劳动,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五是产业工人文化建设有所淡化。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的不统一。首先,软硬建设标准不统一。各企业的工人思想阵地建设水平很不均衡。有的企业有一整套工人文体活动设备。而有的企业只有简单的基础设施,设施资源十分短缺。其二,产业工人参与普及率不统一。一些企业的工人参与文体活动的机会极少,活动趣味重口难调等传统问题依然存在。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广大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企业中不约而同地存在着“重设施建设,轻内容建设”的问题,使得产业工人文化阵地建设在更多程度上成为一个“形象工程”。为产业工人提供的资源十分的有限。另外,主动参加业余学习的人数有所减少,职工书屋图书借阅量同比往年也有所降低。
四做好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引导产业工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工会肩负着引领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要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项工作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草原职工心向党·建功亮丽**”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广大产业工人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要紧跟核心,用新时代思想武装产业工人。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教育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开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传达到基层、宣传到产业工人中去。二要教育引领,用崇高精神感召产业工人。把握产业工人思想动态,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品牌,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激励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运用新媒体手段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劳动者风采,讲好劳动者故事,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氛围。
(二)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团结动员产业工人围绕中心任务建功立业
适当增加一线职工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在群团改革中落实产业工人在领导班子中挂职、兼职,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要着力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尤其要重视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小微企业中发展工人党员,重点发展生产一线工人、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工人入党,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工资收入同工作岗位、劳动成果、劳动贡献挂钩的办法,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确保产业工人收入随企业效益提高而提高,产业工人生产生活条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改善。
经济建设是工会工作主战场,要以促进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等产业工人集聚的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提高产业工人参与率和受益度。着眼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进一步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引导产业工人提高技术技能素质,培育更多“北疆工匠”,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创新创效提供宽广舞台。要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焕发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振兴实体经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充分发挥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三)健全完善工会维权体系,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产业工人
工会要适应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发展规模、利益诉求等的新变化,更好履行维权基本职责。加强维权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要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民主议事会等多种民主管理形式,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落实职工“四权”。要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构建党委会、工会、职代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工人代表有序参与企业治理。要保障产业工人的劳动就业权益,扎实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权益维护工作。要保障产业工人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改善产业工人待遇水平。要保障产业工人的劳动保护权益,深化“安康杯”竞赛,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改善产业工人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有效维护产业工人安全和健康权益。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做好联系服务产业工人工作
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把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新的使命,在做好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促进职工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构建覆盖广泛、快捷有效的服务产业工人工作体系,要从解决好产业工人的后顾之忧入手,抓住产业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真正把服务办到职工心坎上,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大对困难产业工人解困脱困工作力度,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农牧民工入会工作,大力实施“互联网+”工会普惠化服务,加强普惠项目设计,优先安排与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服务项目,实现产业工人入会、职工维权、帮扶培训等工会服务职工各类项目的网上一站式整合,努力为产业工人提供实时高效的全天候贴心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文化引领,着力提高产业工人的自身素质
把维护和发展产业工人精神文化权益作为工会的重要任务,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工人文化建设。要注重发挥工会文化阵地平台作用,推进各级职工文化活动阵地、设施建设,支持基层工会升级改造职工文体活动场馆。要加强职工书屋建设,拓展网上职工电子书屋,为基层产业工人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成长平台。要探索构建基层产业工人文体活动的新载体新平台,大力开展具有工会特色、符合产业工人需求的职工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繁荣发展产业工人文艺创作,丰富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加强分类指导,推动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向新领域新产业延伸,提高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自身素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亮丽**,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篇三】
**经济开发区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自**产改工作布置以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积极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调研,推进产业工人队伍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举措
近年来,随着**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年底,开发区从业人员11万人,据粗略估算,产业工人约7万人。
为确保产改工作高效推进,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职工队伍状况调研,就职工生产生活情况、思想状况、技术技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走进30家规模企业,走访2000余名产业工人,与5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座谈,经过走访调查,对开发区产业工人队伍大致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增强了方案制定的针对性。
开发区工会以六个方面重点任务为指引,整合工会传统项目和创新项目助力产改工作。依托眼镜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会优势,开展劳动技能竞赛2场,所辖企业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技能比武30余场,参与职工2万余人;开展“送培训进企业”活动,为3000余名产业工人开展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专业辅导讲座;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劳模双创双提升”工程,以劳模党支部带动产业工人提素质、增技能、增党性;拓宽困难职工帮扶模式,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岗位、技能提升、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帮扶;抓紧抓实非公企业模范职工之家创建工作,为职工创设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流通渠道不够通畅。开发区产业工人总体上实现向上流动的比例较低,晋升空间相对较小,其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受工作经历、技能水平、社会制度等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大部分产业工人还聚集在建筑、餐饮、销售等技术含量低、粗加工的领域,上升到高级技术、管理岗位很难。
二是培养方式不够系统。无论是企业,还是开发区总工会、劳动所组织的一些培训,其内容仍不能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的需求。除了部分大中型企业有比较完善的学习培训制度外,很多企业只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对职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不多。企业考虑到自身的成本与职工的流动率较高,往往不肯请专业机构对职工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
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政府和工会开展专门技术工人评比表扬活动,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尚有一定提升空间。一些企业缺乏技工人才培养的计划、管理和激励等相关措施。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职工拿到高级资格证书后不仅要提高工资待遇,还有可能出现跳槽现象,造成人才流失等等。
三、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设的思考
一是形成重视产业工人的良好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专栏等宣传方式,深入持久地进行先进产业工人事迹宣传,组织劳模事迹报告团深入单位、社区巡回宣讲。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相关制度的落实,改善他们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状况,提高他们在就业区域的稳定性。
二是完善落实推进产业工人建设的相关制度。完善技能人才形成、晋级、使用、管理等相关政策,为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引导企业创新职工成长模式,通过设置技能、级别、职务发展等多个通道,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
三是建立健全产业工人发展的工作机制。坚持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形成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生动局面。构建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体系,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加大创新创效扶持力度,建立网上学习机制,拓展产业工人能力提升载体。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规范使用农民工用工管理,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