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4 KB
  • 2021-04-17 发布

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应对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应对 办法调研报告 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在基层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乃至今后我们将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要实现如期脱贫,又要防范返贫。‎ 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以新的工作思维,融合乡村振兴,思考怎样用更好的方式和更多的精力做好这项工作,稳固提升脱贫质量随时解决存在问题,防止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群体、现状分析、对策建议XX镇农村贫困人口群体现状XX镇位于XX县西南面,镇政府座落于XX,北与本县XX镇相邻,西与XX乡相连,东与XX乡接壤,南与XX乡毗邻,XX公路横贯南北,XX公路连通东西,区位优势明显,系周边乡镇出境的交通要道。‎ 全镇国土面积XX平方千米,下辖XX个行政村,XX个村民组,贫困村XX个,其中深度贫困村ⅩX个,已出列贫困村3个;全镇共有户籍人口XX户XX人,汉、苗、彝布依、穿青等七个民族居住于XX个自然村二、XX镇农村贫困人口群体的主要构成及成因为进一步探讨XX镇农村贫困人口群体的构成及成因调研组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结合前期遍访情况,对我镇贫困人口的构成及成员进行了具体分析。‎ 截至2019年XX月XX日,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XX人,未脱贫贫困人口XX户XX人,其中因病致贫的X户,占X%;因学致贫的XX户,占X%;因残致贫的XX户占X%;因缺劳动力致贫的XX户,占X%;因缺资金致贫的XX户,占X%;因缺技术致贫的XX户,占XX%;因交通落后致贫的XX户,占X%;因缺土地资源致贫的XX户,占X%;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XX户,占X%;因事故灾害致贫的X户。‎ 以下就上述贫困人口的构成及成因进行具体分析(一)缺少劳动力致贫从分布图上来看,全镇缺劳动力的比重最重,占29%。‎ ‎389户中,60周岁以上的322户,16周岁以下的29户,余下的38户均有生病、残疾等家庭成员,所以其实缺劳动力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往往伴随着老、弱、病、残等其它因素,这个原因致贫的贫困家庭也是脱贫攻坚中最大的困难和问题(二)因病致贫通过对这些患病人口进行数据对比,当中年龄超过55周岁的有26户38人、年龄小于16周岁的仅有5户5人,超过70%的患病者均是家庭中的青壮劳动力,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虽然现在贫困群众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已全覆盖,但是很多老百姓得了重特大疾病后,治疗费用特别高,按比例报销,自费部分也很多,再加上本镇、本县、本市医疗技术仍然有限的情况之下,多数家庭均会选择到交通更方便、医疗技术更好的外市医院进行治疗,而外市医院报销比例降低了一大截,大大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治病成本,即使一些中等收入的家庭往往也难以承受,致使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非贫困人口来说,没有得病前家庭条件还比较好,一旦得病,基本上难以负担得起昂贵的医疗费用。‎ 可能一夜之间就从贫困线上到了贫困线下,比如XX社区居民赵鸿就是典型的因病致贫贫困户,2017年前,XX一家人其乐融融,夫妻双方勤俭持家、奋力拼搏,家庭已略有积蓄,正筹划买房的事情。‎ ‎2017年XX因患尿毒症肾衰竭,几十万积蓄花光、亲戚朋友借了个遍,现在赵鸿每周要透析3次,虽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但已基本丧失了劳动力,整个家庭一夜崩塌。‎ 再比如XX村XX就是典型的因病返贫贫困户,本来这一家人在2015年已经脱贫,结果2016年其妻XX因患结核病,把家里10多万存款花费殆尽,于2017年重新纳入贫困对象,至今一直靠药物进行长期治疗。‎ 建档立卡贫困系统的动态调整是分时段的,不可能农户一得病马上就能纳入贫困户,如果出现原本不是贫困户的家庭因为重特大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我们有什么机制、什么政策、什么措施让这部分人不会因病致贫(三)因学致贫因学致贫的有109户,占8.1%。‎ 通过对比分析,因学致贫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伴随着以下因素:1、缺乏劳动技能造成家庭收入低;2、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子女过多;3、缺乏正常劳动力(比如年老、残疾、疾病等)造成家庭收入低;4、游手好闲或染上赌博、酗酒等不良喜好;5投资失误或经营不善造成的经济紧张(四)因残致贫因残致贫的有152户,占11.3%。‎ 因残致贫的也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先天残疾,如盲、聋、哑、智力障碍等;有的是在工作中意外事故致残;有的是生活中意外事故致残;有的是因病致残。‎ 不同的致残原因其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也会不同,享受的社会保障也会有差距。‎ ‎(五)其他原因致贫在实际走访过程中发现,缺乏劳动技能、缺资金、缺土地、交通落后、自身动力不足占比高达42.9%,这些致贫在弱势群体构成或致贫因素中是最主要的、最普遍的,也是最本质的因素。‎ X镇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问题通过对以上数据、结合走访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认为当前我镇脱贫攻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第一,履职尽责难。‎ 一是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少数部门对扶贫主体责任认识不深,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等对待,缺乏主动参与扶贫、服务扶贫的意识,用心不专、用力不强,存在被动扶贫的思想,甚至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 比如,某些帮扶干部对帮扶工作的认识仅限于所帮扶的贫困户,甚至帮扶措施只是停留在走过了、看过了,对帮扶对象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享受哪些帮扶措施、已经享受了哪些帮扶措施一概不知、一概不管,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这样的帮扶仅是从面上解决了“一帮多”问题,而根子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二是政策熟知度不高,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性强,由于乡镇掌握精准扶贫政策的来源主要是以会议和自学的形式,但部分千部不懂装懂,不懂也不问,对扶贫政策一知半解、心中无数,特别是部分驻村单位的干部不仅对扶贫政策不熟,且农村工作经验不多,无法很好地指导贫困群众制定脱贫计划。‎ 部分村“两委”班子存在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无论是精力还是能力都无法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没有充分发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领头雁”作用。‎ 而真正在钻研、了解、掌握精准扶贫政策只有少数干部,但这部分干部不能代替全体干部去履职尽责。‎ 第二,产业发展难。‎ 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然而XX镇有山有水,有田有土,就是没有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有独特优势的产业,就是没有形成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有独特优势的产业群。‎ XX境内也有苗族蜡染等特色手工业,但由于缺乏市场运作、招商引资不到位等因素,未能形成产业、形成规模。‎ 虽然电厂的引进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但电厂是国有企业,对本地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XX镇一直对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招商引资下了大力气,也实施了很多项目,但是因缺乏市场眼光、缺乏技术创新、缺乏经营能力和产业规划不合实情而导致发展不见成效,甚至大量出现亏损现象。‎ 过路沟、核桃寨蔬菓种植的滞销,字库、滥木桥、小寨、革坝等村皇竹草种植的亏损,让各村“谈产色变”,让百姓“闻产而逃”。‎ 第三,监督管理难。‎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在干部中又有新的说法“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说的是所有的工作、所有的责任最后全落在基层干部头上,虽说精准扶贫是头等大事,但其他工作同等重要同样追责问责、同样“一票否决”,对于具体事、具体人难以持续关注,难以保持持续抓得韧劲。‎ 同时在帮扶过程中有些单位送一些钱物、给一些经费保运转,没有“造血”措施;有的贫困户领到扶贫物资后,转头就卖了,村干部也无可奈何,有的贫困户申请了小额特惠贷以后,转背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还一副我是贫困户你能拿我怎么办的心态。‎ 所有这些都使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第四,班子建设难。‎ 全镇XX个村(社区)中,班子不齐的有6个,占30%,由镇选派任支部书记的有7个,占35%,相当于全镇有65%的村级班子存在问题。‎ 经过10月份的驻村排查研判,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村干部队伍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对新形势新常态下的工作形势表现出很明显的不适应,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在高强度、高压力的态势之下,出现疲软和退缩现象的人不在少数;二是能力强、有文化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入村级班子,主要是因为工作紧张、薪资难以维持家庭开支的原因;是部分村确实缺乏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人才第五,项目实施难。‎ 目前全镇尚有46.091公里通组路未建设、36.762公里串户路及庭院硬化未实施,涉及收益农户3631户,所需资金2090.38万元,然而我镇的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市、县帮扶单位的支持而需建设民生项目多,项目资金总量大,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筹资极为困难,需要上级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危房改造和透风漏雨工程的实施情况调研走访中发现:部分贫困群众虽然纳入了危改对象进行危改,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导致工程一直不能动工或动工进度缓慢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商议采取由政府统一发包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程序繁杂、建设规格繁多、工程散而小以及施工监管难等原因,最终没能予以实施四、解决XX镇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对策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决战时期,离最终胜利只是步之遥。‎ 几年来的脱贫攻坚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脱贫攻坚的关键要看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是不是真提高了“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实现了,贫困群众对脱贫成果是不是真满意了。‎ 对于今后直到2020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有如下建议(一)努力补齐短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努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大力实施通村路、通组路、入户路和院坝硬化等工程,实现村村通公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千方百计实施危房改造、“三改”和透风漏雨工程,让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扎实开展教育漏资助的清理排查和补齐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应享尽享;下大力气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现贫困群众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将因病致贫返贫的纳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扎实做好社保兜底工作,从政策、对象、标准、管理四个方面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引领群众脱离贫困的领导核心,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先锋意识、责任意识和民生情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任务相融合,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合作经济”“集体股本”等多元化发展途径,鼓励和引导村级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选好“领头羊”,配强党组织。‎ 按“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要求,选拨“能人型”、“致富型”、“示范型”年轻优秀人才。‎ 抓好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富能力2.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增强服务凝聚力。‎ 把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作为建强基层党支部的有力抓手,持续不断抓整改。‎ 推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提高整顿实效。‎ ‎3.强化资金政策保障,增强服务支撑力。‎ 一是建立保障基层经费运转,设立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村级组织有钱办事、能办好事;二是持续用力加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农村阵地服务功能;三是适当提高村干部薪资待遇,解决干部关于家庭、关于生计的后顾之忧,让村干部“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三)注重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脱贫可持续、不返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贫困群众脱贫,归根结底要靠产业支撑。‎ 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组织体系,从中获取分红、劳务或经营收入,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让他们分享产业扶贫红利。‎ 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树立“扶贫不扶懒”的政策导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大力开展面向贫困家庭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一技之长,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争当贫困户”为“争当脱贫户”。‎ 关于产业发展有如下几个建议第一,厘清思路,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项目。‎ 农村人说“自家情况自家晓得”,我们的群众在这块土地上传承了几辈人、生活了几十年,对自已土地的习性和适宜栽种的东西比很多所谓专家还要清楚。‎ 在走访核桃寨村民的时候我们问他们:你们看挨着你们的小坝子大潭边的老百姓,有的种花生很好哎,你们怎么不种呢,村民告诉我们不行,他们那边土和我们不一样,花生种下去不长个子专长虫子。‎ XX镇的地理环境很特殊,相邻的村与村之间土质大都不一样,比如说XX村种植的玛瑙红樱桃个大、肉厚、汁多、味甜,但是放到与之相邻的XX社区双龙等地后则不然,反而当地种植的地萝卜在全镇乃至全县全市都小有名气。‎ 实践证明:群策群力取得成功,大包大干容易翻船。‎ 所以在产业选择我们要充分发挥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带头示范作用,但还是要充分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只有群众这一关过了,我们干事情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干事创业才会更有劲头、更有盼头。‎ 第二,强化市场理念,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用市场推动产业建设。‎ 全镇20个村(社区)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但可以毫不留情地说,基本都是“空壳”,要产品没产品要服务没服务,除了个牌子,是要什么没什么,这样的合作社建起来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市场是不看面子、不讲情面的,选准了产业、建立了机构,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下去,要主动承担起责任,连这点精神都没有,是赢不到群众的拥护的,我们的群众不懂市场经济、不懂市场营销、没有人脉资源,那么产销如何对接、项目如何实施利益如何分配,这就是我们村级党组织需要下大力考虑的去年,XX村的小黄姜种植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个失败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东西,它让我们明白有一个懂得运营、会运营的团体是如此的重要,它让我们明白产销对接是如此的重要。‎ 五、结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是我国未来20-3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国家的基本战略。‎ 如何寻找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是迫切需要研究的根本性理论问题。‎ 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中国现阶段的改革难点、发展重点就在农村,解决不好农民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完整、甚至是错位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一个不完整的、缺少民众主体的现代化。‎ 在现阶段的农民贫困问题探讨上,我们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财富现象,更应该关注这个群体的贫困现象。‎ 所以,关注农民贫困问题,不能停留在表象化的层面上,应该着重于从深层次的制度方面进行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对维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