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0 KB
- 2021-04-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2025 年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
规划建议心得和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提
纲合编
2021——2025 年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建议心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分领域阐述了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对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工作
重点作出工作部署。
全会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在我国
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
系优化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
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围绕未来五年的重点工
作,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坚持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
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
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要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
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既
要有充分的战略自信和赶超跨越的雄心,又要有足够的底线思维
和奋发进取的恒心,打造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与发展新路径。”潘教峰建议,要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
新体制机制。在能力水平上,重点在科学重大基础前沿的问题上发力,
在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发力,着力提升致命短板技
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
破能力;在创新体系上,强化创新活动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
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在制度环境上,形成敢于创新、
便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氛围。
习总书记强调,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
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顺应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认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
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我国具有一系列优势和潜力: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 1.7 亿多受过
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还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制度优势等。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需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魏际刚建议,
一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
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二是推进要素协同,比如增强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建设多层次产业人才队伍;三是健全制
度体系,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鼓励创新、激发活力的环境,完善
相关的标准、认证等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对外开放,鼓励企业发挥自
身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十四五”时期,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
点,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这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利于
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坚持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应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
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堵点。许召元表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缓解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人
民收入水平,全面促进消费。
同时,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
需求。
此外,要重视拓展投资空间。促进高效率投资,重点促进研发创
新等投资;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民间投资
积极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
双循环”。习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
演讲时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
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十四五’时期,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
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全会为我国高水平对外
开放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展望“十四五”,我们要坚持实施更
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
降低关税,积极扩大进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贸易和投
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标准、规则
等制度型开放跨入新阶段,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
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
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张燕生认为,站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
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国际合作,实现
互利共赢。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重点领
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认为,“高水平”
的内涵包括: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
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
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既是内在要求,也是主要
措施。建设“有效市场”,应以公平为原则,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
济产权和合法利益,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
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
主体活力;建设“有为政府”,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
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培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的营商环境。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高效配置生产要素,从
而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
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韩保江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
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
水平,让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2021——2025 年某市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汇
报提纲 4270 字文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及下步 工作安
排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省有关要求,我市于今年 X 月份启动了“十四五”规划编制
工作,XX 市长、XX 常务副市长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和调度工作进展
情况。按照两位领导要求,我委前期加强了规划编制推进和组织协调
工作,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一)编制完成工作方案。我委牵头起草了《XX 市“十四五”规
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具体任务和进度安
排。方案已于 X 月 X 日经市政府第 X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会后
按照 XX 市长指示,将方案呈送 XX 书记审阅, 目前方案已经正式
印发。
(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由 XX 市长任组长、XX 常
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各位副秘书长、各有
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 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委,具体负责“十四五” 规划编制工作的组
织协调和推进实施。
(三)组织重大课题研究。聚焦“十四五”时期必须破解的重大问
题和培育壮大新动能,结合中发 37 号文件、市委 X 届 X 次全会精
神和高质量转型发展意见,组织开展了 X 个重大课题研究,并根据
部门职能明确了任务分工,确保在明年 X 月底前, 形成高质量的课
题研究成果。
(四)研究聘请专业团队。经过我委前期调研,目前初步筛选出 X
家编制机构,具体是:XX 公司,该公司为我市编制过《XXX 实施方
案》,当时评审全国第一;XX 研究院,是国家发改委下属的研究机
构,为我市编制过《“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XX 省社会科学院,
此编制团队为省发改委规划处推荐编制单位;XX 研究院,该公司编
制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编制经验比较
丰富。下一步,我委将进行进一步实地考察和对接。
(五)加强重大工程项目谋划。经过我委四轮调度汇总, 各县区、
各部门围绕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 重大社会民
生、重大生态环保等方面,谋划了拟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的
重大工程项目 XX 个,总投资 XX 亿元。XX 书记、XX 市长等市领导
多次跑省进京,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推进,目前我市生态修复
试点、XX 综合治理、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有
望正式纳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范围。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基本思路的初步考虑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委就开始着手研究“十四五”
时期的发展思路,经过一段时期的潜心研究谋划, 并结合市委 X 届
X 次全会精神,初步考虑“十四五”时期发展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习
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视察
东北、视察 XX 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
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五大改革”
为动力,以构建“六个体系”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支撑,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推动 XX 高
质量转型发展。
(一)明确了根本遵循。学懂弄通做实习总书记视察 XX 重要指示
精神,深入贯彻中发 37 号文件精神,补齐“四大短板”、抓好“六
大任务”,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这是我们研究谋划我市“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根本遵循,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规划工作中,切切实实
体现到规划内容里。
(二)明确了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 统一。
既要从确定目标任务倒推,厘清重要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
又要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二是
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要着眼全面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又要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
措。三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要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
性、指导性,又要突 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
做到虚实结合。
(三)明确了战略基点。市委 X 届 X 次全会从我市实际出发,形
成和确立了以推进“五大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六个 体系”为抓
手,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支撑等一系列管长远、 管大局的战略
思想。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必须以这些战略思想为基础,谋篇
布局、排兵布阵。
另外,经过四轮征集各县区、各部门意见,我委初步梳理了重大产
业、重大工程、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等方面的
重点事项,拟纳入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重大产业发展方
面梳理出“211555”+传统转型升级等产业;重大工程方面梳理出 XX
机场、XX 至 XX 铁路客运专线、XX 综合治理等工程;重大平台梳理
出 XX 产业园、XX 农业产业园、XX 园区等平台;重大项目梳理出百
万亩造林、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XX 生态谷等项目;重大政策
梳理出活跃夜经济打造 XX 特色商业街、推进产教融合等政策;重大
改革梳理出推进城市管理体制、金融体制、营商环境等改革。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十四五” 规划编
制工作的要求部署,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落实 XX 市长的讲话精
神和各位副市长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
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加快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我市规划编制工作
方案,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模式路径、服务业转型升级、
扩大开放策略等 XX 个重大课题研究,尽快形成研究成果报送我委,
对我市明年 X 月份形成正式的“十四五” 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提供有
力支持,为明年在市委全会前形成规划纲要框架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重大工程项目谋划。目前已谋划的 XX 个重大工程项目数
量还不够,质量还有待提高,近期我委将会再次下发通 知,调度汇
总拟纳入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
请各县区、各部门顺应国家和省政策导向,围绕补短板、强弱 项、
提质量、促转型,加大在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 社会民
生、重大平台等方面的项目谋划力度,对我市“十四五” 时期的高
质量发展形成有效支撑。
三是加强规划衔接。“十四五”发展规划居于我市规划体系的最上
位,市级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十四五”
发展规划在报批印发前,均需报送我委,与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
进行统筹衔接。同时各县区、各部门在编制各级各类规划时,均需横
向统筹衔接,弄清各级各类规划的层级和次序,避免发生规划衔接不
畅、相互抵触、相互制约的现象。
四是加强规划编制保障。各县区、各部门也要成立规划编 制工作
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扎实推进规划 编制各项工作。同时,
各县区要将规划编制经费列入本级财政 预算予以保障。
五是加强咨询论证。各县区、各部门要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充
分借助外脑和专家智库,在规划思路、规划纲要框架、 规划纲要草
案等不同阶段,广泛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的
咨询论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最后,我委将于近期尽快选定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的 专业编
制团队,会同市财政局研究提出经费预算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看建筑类央企发展趋势在贸易战的背景下,
“十四五”建筑行业将面临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更加激烈的市场
竞争,更多的潜在的市场风险,将会对建筑行业央企的市场经营提出
更大的挑战,建筑类央企在“十四五”期间应该朝着业务细分方向更
精准,区域布局更加聚焦,打造“大经营、强经营”的市场化、国际
化的市场经营体系。
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方向来看,“改革创新”依然是主旋
律,“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
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促进改善生态环
境,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同时,重点围绕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
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筑类央企
“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国际化、市场化、区域化”纵深发展。
国际化——手拉手一起“走出去” 基于国内建筑市场的逐步饱和,
竞争白热化的趋势,各大建筑央企国际化步伐将会进一步加速,参与
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国家政府框架项目的进一步
收紧,“十四五”建筑央企在国际上面临的不应该中资企业内部的竞
争,而是与国际工程承包商之间的竞争。
从南北船合并的背后逻辑上来看,“十四五”央企改革也将会朝着
世界一流的方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的推进国际化,依靠技术、质量、
资金等综合实力与国际标杆企业开展竞争,业务同质化的央企将会面
临新一轮的合并,减少海外之间的竞争,不仅要“做大做强”,还要
“做强做优”,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
市场化——占领细分领域品质至高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
建筑业也将会朝着“高品质、高科技、惠民生、强运营”的方向发展,
这就要求各大建筑类央企尤其是下属二级单位,作为国家队在细分业
务领域上做精做优,而不是同质化竞争,为了短期考核目标到处打猎,
鳄鱼老虎一起抓,忽视建立细分业务核心优势,则会导致企业长期发
展动力不足,即使抓住短暂的政策机遇,后续增长动力也存在严重不
足。
面临“群雄逐鹿”的建筑市场,各大建筑央企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
跨领域多方位的合作,解放思想,合作共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
纵连横,提升综合项目运作能力,打造细分市场的品质项目。笔者认
为,未来只有具备专项细分领域核心竞争能力的建筑企业才能够实现
高质量的持续发展。
而在细分领域的选择上,“十四五”规划上一定要开展排查式、系
统性的外部市场研究,并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优势,内部与
外部两者步调一致才能够走的更快更远。
区域化——守住重点优势区域几座城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国家的
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区域政策至关重要,如何紧密结合自身区域情
况,开展区域布局,笔者认为在守住自身区位优势的同时适度区域布
局。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有些企业盲目加快全国区域布局,
但由于人力资源、资源投入的限制,往往导致区位优势区域的项目没
有深入挖掘,自身的区位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如何守住自己的“山
头”,充分挖掘自己“山头”的优质项目,这就要求企业在区域发展
上,立足区域长远发展,站位更高,从政府的角度看待项目,从民生
的角度看待项目,解决区域发展的痛点,集合项目前后端的优势产业
链上下游资源,以产业联盟的方式打造区域生态圈,建设一批惠及民
生的高品质大项目。
同时,打造狼性的经营文化,在经营机制改革、商业模式创新等方
面持续深化改革,以提升经济效益为核心;针对央企下属三级企业且
主要市场来源于集团内部市场,加大这类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向
外要市场,向外要效益,增强企业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