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4-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个人)三篇
【篇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359厂4分厂车工组特级技师。**年,入选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人物专访栏目。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质量协会QC成果优秀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六院职工技术比武第一名、“党员岗位无事故无差错”先进个人、六院“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
创新是航天科技发展的灵魂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谋一行,谋一行就要钻一行”,父亲教给**的这句话,就是对工匠精神一种简单的理解,也培养了他爱岗敬业、钻研创新的好习惯。工作以来,他在生产中精益求精,在钛合金、超高强度钢、不锈钢等材料的车削,以及在薄壁件、细长轴、特种螺纹、多头蜗杆等加工难度大的零部件车削加工中摸索出了许多技术绝招。
某型号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属于薄壁旋压件,由于结构特殊,长径比大于24:1,产品在车削时会产生椭圆、变弧、波纹等不规则变形。为解决这一加工难题,**凭借自己多年的机械加工经验,在装夹方式上找到突破口,琢磨出了“三三旋转找正法”,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每年都会为厂里节约成本近40余万元。
在某型号发动机零部件加工生产中,由于该零部件壁厚只有0.68mm,加工公差带最小只有0.03mm,一直是生产中的瓶颈和短线。**立足于现有的加工条件,利用“等直径全包容软爪”的加工原理,自制了两套工装,将最初的手扶减震改进为工装减震,解决了装夹和加工容易变形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产品合格率提高到100%。
在加工某型号燃烧室壳体之前,必须经过铁铝试片的数据测试,合格后才能生产,加工该试片时,生产任务特别急,但是现有的装夹部位只有2-4mm,传统的“四爪找正”加工方法同轴度和平行度不稳定,如果装夹紧容易夹伤表面,由于断续切削,如果夹的松工件很容易掉下来,他自己设计了“镶嵌工装法”并自制了“镶嵌工装”,一件产品从装夹、车削到卸活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为现在的1分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追求极致,下笨功夫练巧手艺
加工航天产品必须做到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事实上,再硬的材料打磨成0.01毫米的薄壁都会软化变形,如何才能实现软工硬做,**从一次打生鸡蛋的过程中找到灵感。他发现,在蛋壳和蛋清之间的薄膜与点火孔打磨空间极其相似。于是在一次全厂职工技能大赛中,**勇敢地挑战自己,在打磨导弹部件的机床上,切起生鸡蛋。最后他挑战成功,蛋壳轻松被切掉,薄膜却丝毫未损,蛋青一滴未漏。**创新创业国际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他的创新成果“特种材料加工技艺”亮相博览会。垫着气球在A4纸上用钻头打孔而气球不破,这是钳工的绝技,以往车工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要挑战“不可能”,他借鉴全包容软爪的加工思路,设计并加工除了气球装夹工装,并磨制专用车刀,在车床上成功完成了这个创新挑战,同时保证气球无损伤。
不忘初心,平凡坚守
为什么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几代航天人能够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认为,航天精神的传承是极其重要的支撑。没有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没有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没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就没有今天航天事业的突出成就。
**的师傅刘孝义,从1965年工厂建立至今,已经在工厂度过50个春秋,这位曾把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的老航天人,带过的徒弟一批又一批。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架英国飞机因突发故障停在**一机场,在调集众多外国专家修复无效的情况下,几经辗转找到刘孝义。凭借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刘孝义“手到病除”。当飞机返回英格兰之后,刘孝义接到一封来自机场的邀请函,以高出当时工资5倍的收入挖他跳槽。
师傅说,他想去,哪能不想去。但一考虑到国家确实需要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刘孝义的选择,不仅坚定了自己的航天梦,也给刚刚参加工作的**上了一课,那就是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像师傅刘孝义那样,做一名光荣的航天人。
**年,深圳一家公司承诺以20万的年薪让他加盟。当时,他的收入也就是五六万的样子。“心动过,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说,“还是在这里干心里更踏实。”这种踏实感就是航天精神对的他潜移默化。
作为航二代的他,当年参与生产EPKM近地点变轨发动机,两度将亚洲二号卫星和美国艾科斯达一号卫星送入36000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他说,去动力站观看EOKM地面试车时,一声巨响后升起的蘑菇云带给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就像当年师傅那样,现在**也努力地做好传帮带,让技术、技能、创新精神和航天精神得到传承。当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为国铸剑》摄制组的镜头对准他时,他感到自豪,代表航天人、代表六院人感受到了“强国威、壮军威”的那份荣耀,这份荣耀属于千千万万舍小家顾大家、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航天人!
【篇二】
有一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600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1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10万小时以上……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专门加工这种特种钢管的镗工师傅——**。
他的人生就是在特种合金内掏出像镜面一样光滑的深孔,用精湛的技艺实现自己最简单的追求。手眼相通的兵工人深孔镗工是对操作者技能要求极高的工种,尤其是火炮炮管内膛加工精度高,多为超长径比深孔,指管体孔深长度与孔径长度之比大于 100 倍的圆柱孔,而且由于管体孔径小,加工时根本看不到刀头在管体内的切削状况,加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摸索实践,**总结了“摸、听、看、量”
四字诀,摸主要是摸刀杆,根据摸刀杆判断刀在行走时的状态;听就是听机床发出的声音和硫化油流动的声音,判断机床运转是否正常;看就是要看铁屑的形状和电流表的读数;量就是测量刀杆每分钟行走的距离和内控的尺寸。现在的**练就了以“手”当“眼”的绝活儿,只要用手握住刀杆,通过感受刀头的震动,他就能对加工进度做到心中有数。身管是坦克炮塔上的关键部件,容不得丝毫偏差,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身管质量问题。**不仅保证加工的每一根身管的质量,而且还能修复未达到工艺要求的身管。车间有 7 支未达到工艺要求的身管毛坯半成品,**通过用光学窥膛仪细心观察,找到了每一根身管质量问题的部位及原因。根据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反复找正,通过借料加工、 改变刀具角度等方法顺利解决了合金刀片断留在身管内壁、内膛环形刀伤、内膛直径大小不统一等问题,成功修复了全部 7根身管,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 年,北重集团承担了我国万吨级驱逐舰设计的新型大口径火炮身管加工任务,由于是新产品,加工使用的刀体工装,加工时的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转速等关键参数都是空白,**几乎是从零起步。在试制过程中,他尝试用木导键刀体加工该产品,但造成加工精度差,加工效率低,而且出现锥孔,直线度超差,样柱不通,达不到技术要求。当时,技术团队一筹莫展,看着交付期限一天天临近,**冥思苦想加工方案,他每天和技术人员攻关到凌晨 1 点。
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对工装、刀具进行自制改造,解决了该产品精加工工序难点,同时对所用的精镗导片重新设计各种角度,使产品一次加工合格。自制刀体在加工中发挥了绝对优势,使加工的产品直线度、光洁度等主要指标得到保证,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军工产品不能出一点问题,产品牵扯到战士的生命,关键时候可能是一场战役的转折点,如果打不准是要命的,这是天大的责任。”**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为航天、航空助推的“钻孔”人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技能带头人,**这些年在深孔加工岗位上不懈追求,一次又一次突破,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年,**接到了一项艰巨的挑战:为一根 8 米长的钢质圆棒料,打一个孔径只有 28 毫米的孔。该产品的长径比达到了惊人的 300 倍,为航天、航空发射试验装置的关键部件,且由于技术封锁,国外根本不卖给中国。这个订单当时在全国转了几圈竟无人敢接。凭着超凡的勇气和过人的技艺,**接过了这项国家级加工难题。试制过程中,**用手紧握刀杆,时刻感应刀体出现的异常震动情况,为保持这样的动作,他常常一站就是一天。由于刀头高速转动产生热量,刀杆经常烫得握不住,可忘我的投入让他全然不觉。
通过一年半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第一套管体加工任务,这也让他成为了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加工技术国内第一人。
** 年,以他名字命名的“**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方法”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技能大赛中荣获“特色操作法”殊荣,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推广。
** 年,由于技艺精湛,**被派往某国调试一条重要产品生产线。 试制刚一开始,**就发现国外工装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和设计上的缺陷, 刀体偏离轴线造成内膛严重超差, 如继续加工, 将会因超差导致毛坯材料报废。 该国官员和技术人员望着即将报废的毛坯急得团团转。 **用 2 周时间反复查找工装在设计、技术上的缺陷,探讨原因,他对刀具进行了改进和精心研磨。在修复毛坯时,他紧紧盯着仪表指针,时刻紧握刀杆,掌握内膛切削情况,随时改变不同的操作方法,经过 4 个小时的奋战,成功修复了即将报废的毛坯,质量完全达到技术要求。该国人员连竖大拇指,直说“中国专家 OK”。“** 28 岁成为厂劳模,29
岁成为全国劳模。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工匠的精神与担当。”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厂长邵忠伟这样评价**。
30 多年来,**在钢管中磨砺正直人生。“深孔加工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口要‘正’,一个直线度要‘直’。我要求钢管的直线度跟人生的直线度是一样的,不能走偏。”**说。
【篇三】
**年,是57岁的**参加工作的第39个春秋,也是他履行共产党员职责的第27个寒暑。作为**省**康复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资产部经理、民政部“技能大师”、工会主席,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各方面工作中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的先进与忠诚。致力于医工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康复工程学知识的康复医学技能人才是他践行工匠精神的写照,他用踏实肯干、执着专一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平凡的伟大。
秉持工匠精神,全力攻坚克难
1980年,他高考落榜到了省假肢厂工作,就是用假肢等辅具,帮助这些不幸的人们,实现肢体康健,重新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入行后他十分好学努力,原本需要3年的技术学习,他仅用4个月就顺利出师,并开始带徒弟,师傅对他的评价是“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由于技能精湛、工作业绩突出,被民政部授予“技能大师”称号,并授权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之后的**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团队为每一名伤残患者安装上最合适的假肢、矫形器,让每一个受伤的身体和心灵重获拥抱生命的勇气和尊严。三明将乐的郑依姆说,自己20多年前出车祸后装配小腿假肢,这么长时间以来就认可张师傅的为人和手艺。
多年来为残疾人贴近服务,他宽厚的爱心和工作的热忱也传递给了他的团队,信念化作实效,他们在康复领域技术创新等方面成绩突出。为了能够给老年人患者及失能人群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他主持研发了“带冲水马桶的电动护理床”和“床上浴盆-洗澡床”,不仅减轻病患家庭、养老机构及医疗系统的护理难度,也填补了我国适用于老年人使用的康复辅具领域这一项空白,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五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坚守使命职责,杏坛培育菁英
面对我省康复工程领域人才短缺这一严峻形势,他先后受聘执教**中医药大学、**医科大学等四所高等院校,传授“康复工程学、假肢与矫形器学”等理论与实践课程,如今每学期的学生达到300人。凭着共产党员一颗的初心,他肩负技能人才培养使命,在十多年的兼职教学生涯中,他从学生一开始不买账的“土包子”逐渐成为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人之师范。除了传授康复工程学理论,他还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康复工程技术的技能技艺,给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实践创新,激发学生发奋学习、励志成才的信念。**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曾医生动情地说:“我对张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特别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上课的时候,他时常亲身示范肢残患者使用假肢时的体态和动作,甚至卷起袖子、裤管,在自己的手上、腿上示意比划、讲解知识,一点都不拘谨,让我们非常感动。”
十多年来,他承担教学任务之余,还参与《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学》《临床疾病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特殊教育的辅具与康复》《康复工程学》等诸多高校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在《中国康复》等多家康复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近十年来,他先后获得高等院校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牢记党的宗旨,服务职工群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认真履职、恪尽职守、不计得失、积极作为。**年,**康复公司面临政府征收部分土地房屋,这一重任落在他的肩上,他一无反顾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他既坚持原则不让国有资产流失,又兼顾相关职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利益不受侵害,经过近十个月的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时刻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吃苦在前,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了较高威信。在与同事相处时,他总是以“与人为善”的赤子之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牺牲奉献让职工感受党的温暖,让“共产党员”这个响亮的名字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作为工会主席,他能紧密结合公司工作的重点,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又能积极引导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在公司脱钩划转至省**公司期间,职工有众多疑虑,他组织工会通过召开座谈会、临时职代会的形式征集、汇总意见与建议向上反映,积极做好沟通疏导工作,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确保脱钩工作顺利完成。在各项帮扶工作中,他担当起“第一知情人”和“第一求助人”的责任,数十年来,凡职工及其家属遇有病、丧、灾等困难事件,他总是亲自组织人员走访慰问,还会时常自掏腰包,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带给困难职工。同时,他积极、稳妥地做好老干工作,离退休老同志生病住院、家庭困难,他总是及时关心过问;离休老同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他也总是及时协调处理,做好解释工作。得知抗战老兵颜寿安因某种原因没能颁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立即向单位领导与上级部门反映并得到圆满解决。退休职工郑依伯生命最后时刻,曾要求他上门诉说弥留之言,得知消息后他立即前往探望。他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呼声、意愿和要求”的“桥梁”,愿为推进了公司和谐、稳定发展鞠躬尽瘁。
30多年,从入行时的迷茫,到长期的坚持,再到如今的热爱,他把病患和职工的疾苦,丝丝缕缕,都装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