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4 KB
- 2021-04-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化学工作教学计划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
而成。给大家准备了最新一年度初中化学,欢迎参考!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识点:
⑴、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原理;
⑵、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概念;
⑶、学习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⑷、学习氧气、 二氧化碳合金属等我们身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 、自主点:
以“1 问题引导,自主预习; 2 小组交流,合作提高; 3 目标引
导,合作整合; 4 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5 检测反馈,当堂达标”为
基本环节的“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⑴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自主学习燃烧和灭火等的概念;
⑵自主学习空气、生活中酸碱盐的使用等等。
3 、综合点: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理化生综合如:二氧化碳和氧
气的性质及用途、溶液的导电性;电池中的化学变化等等。
4 、拓展点:
联系所学知识向实际生活、生产领域拓展,向当前高科技领域
拓展。
5 、创新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见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创造性
小发明、小制作。
〈二〉技能目标
1 、自主能力:能联系旧知识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
遇到问题;
2 、综合能力: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联系各科知识
综合解决问题;
3 、拓展能力:由所学知识拓展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
4 、创新能力: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
等科学探究,实施快乐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根据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来辅导学生, 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
了解有关知识的和推理过程以及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知识。 掌握实验操
作的基本技能,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2 、培养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
3 、通过学习力争让全部学生顺利毕业, 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4 、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观察能力、
综合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一)编排体系
本学期化学课讲授内容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共五章。
上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共有三个课题: 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2 、化学研究些什么
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重点)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共有四个课题:
1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2 、性质活泼的氧气(重点)
3 、奇妙的二氧化碳(重点)
4 、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妙
共有四个课题:
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重点)
3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重点)
4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难点)
第四章:燃料
共有三个课题
1 、燃烧与灭火(重点)
2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重点、难点)
3 、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共有四个课题:
1 、金属与金属矿物
2 、铁的冶炼合金(重点、难点)
3 、金属的防护和回收(重点)
4 、石灰石的利用(重点)
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以下栏目:
“活动与探究”即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
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
“拓展视野”等增加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内容,增加同学们
的知识视野。
“联想与启示”即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活动。
(二)基础知识:
⑴知识点:
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②水的组成;
③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
④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
⑤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⑥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⑦燃烧及灭火的应用
⑧酸碱盐的性质
⑵综合点
化学与物理、生物中有关知识如物质结构、带电粒子、原子的
结构等的联系与综合。
⑶拓展点:
在教学中将化学知识拓展到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等自然学
科和人文学科。
⑷创新点: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法、
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创造。
(二)教材编排体例及特点:
本教材以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准则,以学生的全面发
展为目标,以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为努力方向,在内容编排上,
注意处理学生认知规律和化学知识结构的关系, 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注意体现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三)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1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水的净化
等
3 、中和反应等有关酸碱盐的实验
4 、有关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酸碱盐的性质
2 、难点:、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概念
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和有关性质及计算
学习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学习氧气、二氧化碳合金属等我们身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五)思想教育内容:
1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3 、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意识;
4 、科学家不畏艰难、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 、独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教研重点:
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教研教改精神,结合化学本学科的特
点,确定,本学科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为“为先学后教”。
“先学”即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学习探索的欲望,主要是指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即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学会主动学
习,主动参与,主动实践和主动发展。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某些
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 初中化学的实验有很多是验证性实验, 而学生的分组实验是
在授课后进行, 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一种手段。 依照这种传统的教学
方法,学生做实验大多是“依照葫芦画瓢”,仅仅是完成了对知识的
简单重复,几乎没有探索和创新的余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
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维, 发挥思维的积极性。 在自学中
促使学生去阅读资料,设计实验,提出可行性的实验。 “后教”即在
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 适时地引导点拨, 充分发挥教师 “教”
的主导作用,及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创造良
好的学习、求知氛围,并设计难易适中的习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改专题:
教改专题:
1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规范、参与、探索、创新教学”教改
实验
2 、目的:确立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破旧的教学
模式, 在实验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能力为框架的教学模式。
3 、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发动、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
逐步研究探索,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深化提高、全面展开阶段:在局部调查实验的基础
上,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展开实验,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形成文字材
料,指导实验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阶段:验证完善、形成规范,结题阶段。
1 、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
学习市教研室“自主、综合、拓展、创新”课题实验和“先学后教”
精神和“快乐教育”理念。
2 、通研大纲、教材,熟知大纲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把握教
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系及知识结构,找出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 、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 充分利用课堂 40 分钟,
向 40 分钟要效益;使课堂充满快乐。
4 、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
与教师换脑工程,以适应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
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四为主原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
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
5 、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
最后一名学生, 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
的关爱;
6 、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
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
率,争取计算机达到高级水平;
7 、做好特长生培养工作。在教学中,注意发现特长生,并积极
做好特长的培养,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8 、建立健全成绩检查评价制度。精选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在
作业批改中坚持使用激励性评语,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信
心;
9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建立 “问题记录本” ,
要求学生人人做到每日一问;建立“错题记录本”,做到不放过任何
一个错题;建立“典型题目集锦本”,做到聚集精华,举一反三。并
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解题的思路和能力;
10 、积极开展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让
学生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获取
知识;实现快乐教育
11 、在学生组织学习互助小组, 发挥优等生的 “小老师”作用,
“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做好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2 、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议,指导教学,改进
教学方法,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寓教与乐。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