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5篇 17页

  • 50.50 KB
  • 2021-04-19 发布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5篇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 5 篇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 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关于北师大数学教学计 划 5 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63 人,其中男生 38 人,女生 25 人,学生的听 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并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 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 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 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 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 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 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 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 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 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 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 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 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 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 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 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 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 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 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 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 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 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 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 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 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 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 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 个正方体组合),进 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 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 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 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 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 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旨 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 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   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 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 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 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 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 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 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 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 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 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 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 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 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 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 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二)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 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 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 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 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 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 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 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 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和数学实践 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 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 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 习中,学生经历 2—5 和 6—9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 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 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 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 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 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 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 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 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 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 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 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资: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 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 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月球旅行” “趣味运动会”,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 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 进行实际应用。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 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 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 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 维过程。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 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 课时   3、观察物体--------------4 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 课时   5、方向与位置――――――4 课时   6、乘法口诀(二)――――――7 课时   7、时、分、秒―――――――4 课时   8、乘法口诀(二)――――――7 课时   9、除法――――――――――8 课时   10、统计与猜测―――――――――4 课时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三)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 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自觉学习习惯不是 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 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与优等生的指导工作, 全面提高及格率与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 例”、“ 数学好玩”和“总复习”六部分。“总复习”包括 4 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 积”4 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 小” 4 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 “欣赏与设计” 4 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 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包括“绘制校园平面图”、“神奇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 个 课题。   (六)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 策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 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 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 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比例尺。   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 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 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与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 世界的神奇。   4、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 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 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 惯。   5、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 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 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 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 解答问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 导过程。   3 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 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加强口算练习, 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 力。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 分析、比较和综合能【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力;培 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 敏捷性。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 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 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5、改变观念,增强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 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7 课时   2、比例…………………………………………………………………………7 课时   3、图形的运动…………………………………………………………………7 课时   4、正比例和反比例……………………………………………………………7 课时   数学好玩……………………………………………………………………3 课时   整理与复习…………………………………………………………………3 课时   总复习 数与代数……………………………………………………………15 课时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9 课时   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5 课时   总复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 15 课时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数学新教材学习后,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 特点,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 趣,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的课堂常规还不算好,尤其是倾听 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 为习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 以内的加与减、 有趣的图、购物、统计等知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有: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 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 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 100 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交 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 100 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 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 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 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三)在学习 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 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三、本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 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 会读、会写 100 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 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 (三)”。在   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 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 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 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 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 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 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 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 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四、教法及学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 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8、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 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 钻研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学会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学会 10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 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二)教学难点: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六、教学具体措施   1、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 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 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 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 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 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 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 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 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 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五)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3)班有学生 49 人,(4)班也是 49 人。通过师生一学期共同努力,绝大 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 作业,具有一定基础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 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 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 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 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 20 以内退位减法,降低一年级上学期孩子 们学习数学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 法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 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 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模型 过程,会数,会读,会写 100 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 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学习中, 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 法意义;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 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 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过程,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 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 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一个大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 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根据事物非本质、表面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 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特征进行不同方式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 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训练,感受数 学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 20 以内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 100 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 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 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 以内退位减法。   2.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实际问题,获 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信心。   2.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解更多有关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 渐形成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 100 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 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100 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 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 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 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 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感受 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 数学进行思考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 感兴趣和富有现实意义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 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多样性,关注学生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 计算是本册教材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 相应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 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 映学校里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解学生对知 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作业老师要及 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好习惯。   9.向 40 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 95%。   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4.根据学生知识缺漏,有目、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 功、努力学习。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 课时   二、观察物体………………………………………… 2 课时   三、生活中数……………………………………… 7 课时   四、有趣图形……………………………………… 4 课时   整理与复习…………………………………… 3 课时   五、加与减(二)………………………………… 8 课时   数学好玩……………………………………… 2 课时   六、加与减(三)………………………………… 11 课时   总复习………………………………………… 5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