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昨天(25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关于XX大学生就业和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全国11所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合同”和“有意但未签署”)达到62.07%;与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报道,该研究所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去年不同,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学生也参与了调查。
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就业差距正在缩小
[调查]男性毕业生“签订合同”与“有意但未签字”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比例为46.62%。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到6个百分点,而去年则为14个百分点。差距缩小了。另外,两者也符合工资可接受的起点,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
[解读]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随着政府政策导向的加强,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性别差异的影响虽然仍然存在,但已大大减少。另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女大学生比例的增加。
毕业生就业优势并不突出
[调查]签订合同并“签字但未签字”的毕业生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占65.52%,研究生占66.66%。 61.93%和60.14%的大学毕业生和本科生分别预计工资为1000元-XX元,只有19.77%和25.31%的受访者将XX元-3000元作为工资预期。大多数研究生将能够找到XX元的工资起点 - 3000元,即54.12%。
[解读]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高校研究生的优势与本科生相比并不突出。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才市场的压力和雇主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与目前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更不一致。近距离接触。这种高学历人才占据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显了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的认识不足
[调查]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学生的政策意识往往很低。例如,当被问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就业政策和激励措施的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理解”和“不太好”。
[解读]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宣传有待完善。
缺乏表达能力是求职的问题
[调查] 24.93%的学生表示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足,成为限制成功选拔职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缺乏求职技巧是求职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分解这些能力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自我表达能力,比例高达40.23%,比去年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解读]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建议大学生从基础开始,积累力量,不断创新,发展自己的才能。
大学盲目寻求无助就业
[调查]在学校分类调查中,专业性较强的学校的整体就业情况普遍强于综合性院校。例如,中国计量学院的就业率达到85.89%,高于普通高校。
[解读]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个别高校经常陷入类型定位混乱和等级定位混乱的双重困境。类型定位混乱,主要是因为综合性大专院校不明显,特点不明确。从所调查的11所大学来看,虽然他们的学校名称具有重要的学术特征,但他们在专业设置方面高度趋同,主要有经济学,文学,法律和管理专业。层级定位的混乱主要体现在综合性大学,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以及岗位的相互配置。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大学盲目地寻求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分散优质教育资源,也不利于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