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2 KB
  • 2021-04-19 发布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篇一】‎ 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积极贯彻**省**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高新区**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多举措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积极探索“1234”工作法,开创社区治理新局面。‎ 建强“一个核心”。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做好“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建好“微党校”,广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开展社区优秀党员、文明楼栋、最美家族评选,树立身边有影响、可学习的典型,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社区自组织等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能力,培植党员先锋模范的续航能力。结合**社区回迁10周年,用“接地气”的语言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图片墙展示10年来小区的沧桑巨变、打造“魅力**”的美好愿景等,党总支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谋划工作、共同解决难题、共同推进群众工作,共同提高居民满意度,提高服务居民群众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凝聚民心,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及战斗堡垒作用。‎ 开好“两次会议”。开好问题分析会,助力找准问题。总支牵头,由网格员定期下到各网格,将收集到的问题记录到明细表,再由总支派专人梳理汇总,制成问题反馈台账。联合物业、居民代表等定期召开问题分析会,商讨解决办法,并进行反馈督办,推动限期整改。开好总结评议会,创新开展双评议工作,即党支部要对每位党员进行评议,党员也要对党支部进行评议。对先进人物要表彰,好的经验要推广,同时也要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建设“三有社区”。建设“有温度”的社区,社区党总支结合辖区居民实际,及时梳理目前的工作重点及存在的问题,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网格员队伍与社区干部混编成组,结合“**社区回迁10周年畅想”活动,深入居民群众之中了解民情民意,倾听居民心声,逐步推动工作落实。建设“有活力”的社区,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群众工作任务,社区党总支组织“草根宣讲员”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家乡十年来的巨变等内容进行宣讲,畅谈家乡发展,共话美好未来。组织辖区居民开展联谊会、恳谈会、座谈交流会、趣味运动会及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活动的热情。建设“有根脉”的社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传承好社区传统文化,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搭建“四个平台”。建设党群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一站式”便民延时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建设社区诉求平台,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建设群众监督平台,全方位、全覆盖公开社区事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建设智慧治理平台,深化“大联防、微治理”体系,推进辖区雪亮工程建设,建立“住户自防、楼院互防、小区联防”治安群防群治机制。‎ ‎【篇二】‎ ‎**省**县**镇解放街社区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到社区的具体工作中去,以“党建主导、德治导向、自治强基、法治保障”为抓手,以党建促基层治理,迅速打开了社区治理新局面。‎ 党建主导,树立大社区理念,搭建多元共治机制。确定“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制定了县级领导联系社区、县级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制度,形成了以县委、镇党委、社区党组织三级党组织为“纵线”,以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横线”的社区党建责任制,有效整合利用社区驻地单位、联系帮扶单位党建资源,实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每季度集中开展主题活动一次,遇到上级党委、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召开专题议事会。例如在违章建筑物整治工作中,首先在党员干部中进行查找,凡是有属于违章搭建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自行进行拆除。同时,在大党委领导下,还开展了科级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在基层活动,实行党员“双报到”,提供他们参与社区发展建设的志愿服务平台,如送政策、送服务、解疑惑,参与卫生整治,访贫问苦,关心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大党委的组织覆盖、党建联动,深化了社区开展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引导群众工作的内涵和深度。社区干部深入院落、小区联系服务群众,按照“出门一把抓、进门再分家”原则,深入实施社区民意零盲点、矛盾纠纷零激化、社区服务零距离、关爱帮扶零缺失、共驻共建零障碍“五零”工作法。组织辖区内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联系群众,“打捞沉默的声音”,既畅通了倾听民意、受理投诉、排忧解难的渠道,又形成了普通群众在家门口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平台,搭建起了党委人大政府和人民群众间的新桥梁,有效促进了基层社区民主化、法治化建设。‎ 德治导向,结合“**省第五届文明城市”建设活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知识、道德模范故事,引导群众养成“敢上九天揽月,敢于龙行天下”的奋斗进取精神,培育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社区大力倡导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如社区姐妹合唱团,长期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给姐妹们伴奏的何维康老师,他还经常进行一些创作,比如《高歌喜迎十九大》《食品安全进万家》《请到我们社区来》等,深受居欢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社区每月15号在开支部大会,每月18号召开市民学习大会,都不定期进行法制道德讲堂、先进事迹人物报告大会,评选本社区的文明市民和“好公婆”“好儿媳”“好女婿”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的具体事迹教育感染周围的群众。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通俗易懂的活动来凝聚人心,实现群众互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工作。‎ 自治强基,推行“1+5”群众自治管理模式。创新性地推行了“社区大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共驻共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楼栋共同议事的“1+5”群众自治管理模式,充分吸纳各种社会组织的意见和诉求,明确了居民需求什么,我们就引导什么、服务什么。在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上,基本做到了“群众事情群众议,大家幸福大家谋”,很好地实现了“居民事情居民办、依靠政府不依赖政府”的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目标。并将每年1月作为居民议事月,每月18号作为居民议事日,协商解决关系社区发展、居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针对辖区有许多老旧小区、弃管小区,社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解放下街有一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老宿舍院落,里面有三栋楼74户居民,以前乡企局在这里办公,局里负担了门卫守护、卫生等事宜。后来乡企局撤销了,院内居住的的一些职工出面管了一阵,效果不好,再后来条件好的干脆在其他新建小区买房搬走,把旧房卖掉或出租,新户租住户增多,这里就成了问题院落,居民意见很大。社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与还在院内居住的老党员侯宗国、刘长久等一起摸情况,了解住户的想法,多做思想工作,动员住户心往一处想。在得到较多住户的表态后,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协助筹建业委会(有部分房东联系不到暂时达不到建业委会要求),通过开院落住户会,每一栋楼选出了两名住户为委员,共六名住户组成住户管理委员会,代行业委会职责,同时大家一致推举原来的乡企局老领导李顺阳为住管会主任,推举刘长久为常务副主任负责进行日常工作。社区适时介入,为恢复门卫室提供必要的帮助。经过住委会多次合议,同住户商议,反复征求住户意见,本着“谁受益、谁负担”原则,最后议定每家住户按照居住面积每月交纳10-20元不等的费用,请一位看门和院落保洁的人员。解决了老大难问题,事情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社区安排网格员跟进,向完善业委会和委托正规物管适时介入迈进,进一步规范。‎ 法治保障。一是以县委打造商业文化中心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依托基层网格化平台,将社区警务与综治工作有效融合,推行综治及平安建设明查暗访制度,重点整治社区治安突出问题,打造平安放心商业购物示范区。二是坚持整合资源,实现治安防控立体化建设。启动“红袖标”治安防范工程,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伍,村(社区)组干部、治保主任、网格员、楼幢长、治安积极分子等兼职治安巡逻员,积极组织商场、停车场“五员”(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守护员、商场营业员、综合市场治安员、超市保安员),在辖区派出所的管理和指导下,分组排班,专门负责场镇和街面治安巡逻防范,发现和及时报告各类治安安全隐患。三是办好市民学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加大对居民的法治教育。强化矛盾纠纷调解,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同时针对重点人员,制订好处置预案,强化对外来人员、流动人员的管理。四是抓实****工作。通过网格员在辖区内的巡查机制一是对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汇总上报;二是做好新增不稳定因素的化解、老缠**的关爱、重点对象的协助稳定工作。‎ ‎【篇三】‎ 近年来,**自治区**市**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推行“五线联动”模式,打造智慧服务型社区。‎ 实施“党建引领线”,建设“怡心家园”。以构建“社区联合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党建同心圆为抓手,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党支部带动下,吸纳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组建社区联合党委,每季度由“轮值书记”召集举行联席会议,认领居民微心愿,及时办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 ‎ 健全“居民自治线”,建设“安心家园”。构建“辖区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管理到位、服务到家”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建立由社区“两委”、包联部门、共建单位、片区民警和专职网格员共同组成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与网格党小组一起承担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等“六员职责”,同时,依托社区网格驿站、智慧党建平台和智慧网格手机APP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服务,形成工作前移、服务下沉的服务新格局。‎ 发动“志愿服务线”,建设“爱心家园”。成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14个共建单位及N个社区群团组织和爱心人士为成员的“1+14+N”志愿服务机制,依托共建单位、“两新”组织及社区力量,开展“爱心帮帮团”志愿服务,开展“衣旧情深、节用惜福”旧衣换新主人、“让梦飞翔——微心愿认领”“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形成助人自助、携手共建爱心家园的良好氛围。‎ 延伸“智慧便民线”,建设“贴心家园”。以社区党务政务服务站、寿康“12349”为老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为依托,融合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服务型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网格QQ群等平台,方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社区动态,咨询政策、办理业务,实现社区服务“一点通”。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全方位、链条式、义工化、多功能的“医养结合”服务,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急诊救治、慢性病监控、保健康复等专业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壮大“民生基本线”,建设“暖心家园”。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的问题,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成立义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过“家庭助理、亲情扶助”“五点半课堂”等活动,服务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类、文体活动类等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项目,成功孵化社会组织8个。‎ ‎【篇四】‎ ‎**省**市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建的政治引领功能,以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为着力点,围绕“四个突出”,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突出社区基础保障。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先后投资200余万元项目资金,对**六个社区的服务阵地功能布局和设置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改善便民服务条件,规范设置了“八室一校一厅”(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健康服务室、检察联络室、司法调解室、人民调解室、警务室、市民文明学校、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了各功能室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设置要求,目前全市8个社区办公面积均达到了751平方米,社区工作人员分别达到20名和15名以上,社区办公经费达到了10万元。‎ 突出社区共驻共建。按照“区域统筹、融合联动、共驻共建”的原则,从辖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中推选确定社区“兼职委员”“轮值主席”和“街巷长”,常态参与社区决策部署,共同做好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城市发展工作,实现了“居民的事大家管,大家的事大家办”。严格执行城市基层党建各项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130余份,定期协商共建事项,截至目前,各单位帮办实事67件,出资10余万元,盘活共享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场所32处,实现互联互动,赢得各方“点赞”。‎ 突出社区网格管理。全面实行城市党建网格化管理,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衔接、便于管理”的原则,以200~300户为规模,半小时到达服务区域为基础,构建了以“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基本框架的四级党建组织网络,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依托楼院网格,成立了治安巡逻、环境整治、文体宣传、卫生保健、就业援助、文明劝导等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网、便民服务网、社会治安网、城管执法网等“多网”融合发展,营造了幸福、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突出社区便民服务。探索建立“三社联动”机制,统筹协调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积极引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1个,专业社工4名,建立起以人群特征为“经”、问题需求为“纬”的精准化服务网络,参与提供社区基础服务18场次,“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等特色服务10场次,逐步完善了社区多元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服务形式,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请回家”坐诊,到居民家中巡诊,700余名孤寡老人、特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业医疗服务,实实在在为居民群众办理了实事,赢得了口碑。‎ ‎【篇五】‎ 近年来,**省**市深入开展“六有一提升”工程,整体联动,创新举措,以点带面,着力扩大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效推动全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三级联动,强化领导,优化组织。构建市、县(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统筹谋划和组织推动。一是健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两级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工作机制,把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大局,纳入市、县(市)区党工委重点任务,列入全市“四个全面”综合考评刚性指标,层层细化责任清单。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情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二是优化组织建设。以“六有一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工作,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全面摸排,逐步建立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信息库,并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探索设立楼院(邻里)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无空白;积极推行“支部+社团”“支部+协会”“支部+小区”党建模式,广泛设置特色化、功能型、复合式党支部,增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施“头雁工程”,通过逐级培训、专题辅导、现场观摩等方式,提高支部书记队伍和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强化调研指导。深入各县(市)区社区开展调研,全面了解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现状,并把脉指导。在海安市召开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南屏社区,组织13家单位交流经验,深化93个省、市、区三级试点社区成果,示范带动非试点社区,进一步扩大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覆盖面。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119个,凝聚老干部党员近5000人。‎ 二、坚持融入中心,加强引导,发挥作用。坚持把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管党治党、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唱响主旋律、增添正能量。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引领。针对老同志特点,依托社区内外资源,采用“统一活动日”、“夕阳红”党小组等形式,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照亮我的人生路”勤廉家风故事征集、“走进新时代,奉献新发展”主题实践等活动,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通州区五接镇老干部党支部获评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组织;石港镇老干部创办的“党的创新理论传习所”,被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命名为**市创新理论传播基地。二是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将增添正能量作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落脚点,积极创设平台载体,按照地缘、业缘、趣缘等设立居民矛盾调解组、群众工作协商组、思想政治工作组、法律法规教育组等功能型活动组,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纠纷调解、邻里互助、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志愿活动,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放大典型示范效应。建立“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制度,原单位和社区每半年沟通反馈一次离退休干部党员情况,及时掌握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组织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挖掘离退休干部党员身边的好人好事,使老同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组织开展《我是共产党员——90后与‘90后’的对话》读用活动,扩大对话活动成果,传承红色基因。定期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社区先锋支部的优秀事迹。积极开展“最美老干部”“双十佳”“正能量之星”等典型选树活动,举办图片展、印发事迹汇编等,不断激发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作用的内生动力。‎ 三、坚持共建共享,集聚资源,筑牢基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下沉部门资源、整合辖区资源、放大社会资源,增强离退休干部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一是健全机制保障经费。健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协调财政落实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经费和党组织学习活动经费。严格执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工作补贴制度,并认真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全覆盖、无盲区。按照不低于60% 的比例返还上缴党费,加大党费支持力度。二是多措并举建强阵地。指导社区开展以“有学习教室、有电教设备、有图书资料、有活动经费、有专人服务”为内容的“五有”标准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融入党员义工站、心愿墙等党建元素,方便离退休干部党员就近就地参加组织活动。发挥网络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中的积极作用,利用**老干部网站、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平台,落实全程动态教育管理,建好离退休干部的网上红色家园。三是下沉力量做优服务。以党组织为纽带,把原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街道、社区四方的资源整合起来,把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分散资源调动起来,推行志愿服务“星级管理”、党员义工“牵手结对”、驻区单位“上门帮扶”、街坊邻居“爱心敲门”,共同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学习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关爱等各类服务。‎ 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篇一】‎ ‎**社区是**省**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之一,总占地面积29.9694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5.8244万平方米,计划安置贫困群众3406户13818人。‎ ‎**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构建“五个体系”,按照“113攻坚战”战略部署,聚焦“五个一”、提升“五个力”,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组织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攻坚堡垒。社区积极探索“党建+积分”管理模式,把社区十类共建单位或个人纳入积分管理,全力推进各项后续服务工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实现“党建统领发展,积分催生动力,共建最美社区”为目标。‎ ‎“角声满天秋色里”。居民主体缺位、民主管理欠缺、社区组织号召力不强等问题,解决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习俗、不同信仰、不同结构的移民群众管理和服务难题,激发搬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实现“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区工作新格局。**社区的管理服务,陷入困境。是按照传统管理模式退而求稳定,还是破茧成蝶,这是社区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搬迁后续服务遇新难题 “党建+积分”因势而产生 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搬迁政策不熟悉,不能为搬迁群众释疑解惑;二是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做好后续服务的方法和技巧;三是部分干部责任心不强,服务群众意识差,工作作风漂浮;四是部分党员思想观念滞后,党员意识淡薄,缺乏先进意识;五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党员少,文化程度低;六是党员培训教育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七是党支部引领作用不强,缺乏开拓精神,工作思路不清,群众认同感差,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搬迁群众存在的问题。一是搬迁群众构成情况复杂,家庭成员特殊群体较多;二是搬迁对象受教育程度低,适应性差;三是多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四是文明卫生习惯差,乱吐乱扔现象突出;五是社会公德意识差,遵纪守法意识不强;六是家风家教不良,虐待老人、夫妻失和、子女放纵情况突出;七是部分群众思想愚昧,时有封建迷信活动。‎ ‎“柳暗花明又一村”。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后续服务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的建设,是安置地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安置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大党建统领优势得突显 提升组织力战斗堡垒强 强化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提升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党的组织统领社区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突出履职担责,增强基层党建凝聚力;突出创新创优,增强基层党建创造力;突出教育管理,增强基层党建向心力;突出优化保障,增强基层党建战斗力。‎ 一是抓班子,强队伍,强化组织体系建设。设立“联合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四级联动组织架构,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楼栋、车间、志愿队伍)”的纵向网格化管理层级,确保每一名移民群众都纳入有效管理。确保把每一名搬迁群众都纳入有效管理。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和完善走访联系制度、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党员承诺、定责上岗、民主议事等制度,加强常住党员和流动党员管理,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强化培训教育工作,扎实抓好“三会一课”,通过主题党日、党员上党课、空中党课、微党课、流动党课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素养。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积分较高的11名优秀青年作为积极分子培养。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把搬迁党员群众中离任村干部、年轻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等选配为楼栋长,选聘特别优秀的9名同志作为支委委员和居委会代理副主任。严格“五步工作法”,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严肃追责问责。‎ 二是抓服务,强共建,强化党员作用发挥。社区党总支搭建平台,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一帮一等系列活动,使党员服务有目标、有承诺、有责任、有成效。实行“党委带党总支和支部、党支部带党小组、党小组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机制,形成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风尚。设立群众服务站。定期组织搬迁群众开展生活常识宣传、普及活动,培养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提供水电费、收视费手机平台查询收缴服务,制作发放入住指南,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信息发布栏发布便民利民服务信息,提供水电、门窗、家用电器等维修服,强化“三就三保”工作和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抓细抓实卫生保洁、秩序维护、设施维修、平安建设、法律咨询、培训就业等问题。设立群团工作站。按照“党建带团建,共建促发展”思路,落实“八个一”工程和“1+N”宣传服务模式,创办播音室、六点钟学校、综合素质提升中心、志愿者服务之家等,组建19支志愿队伍,竞相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妇女就业培训、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体,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会援助等提供志愿服务,扫除服务盲点,注重服务细节,提升服务质量,解决后顾之忧。‎ 三、抓协调、聚合力,推动多方同频共振。联合党委建立了多方参与、资源共享、有效互动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把最优质的公共资源下沉到安置地,解决好搬迁群众困难和问题,加强与安置地党组织沟通协作,配合抓好搬迁群众的帮扶、管理和相关政策衔接保障。社区构成了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多方广泛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群团等组织还注重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突出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志愿服务,浓厚社区文化氛围,积极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党联系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社区已初步形成“党的组织无处不在、党员身影无处不在、党的服务无处不在、积分管理无处不在”的大党建格局。‎ ‎“一枝一叶总关情”。**县**社区积极探索“积分管理”机制,把安置地党支部和党小组、党员、群团组织、居民、家庭、创就业者、社区干部、志愿者、楼栋长、物业人员(保洁员)等10类积分主体纳入积分管理。‎ ‎——“积分管理”树立激励导向 催生动力共建最美社区 积分管理定内核,公平公正保运行。“党建+积分”管理模式,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发动和引导,做到积分管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就是用积分(加分和减分)对社区所有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调整为辅,用利益杠杆撬动思想上的桎梏,重塑价值观念,让社区居民和党员干部、群团组织、共建单位以行动参与积分,由旁观者向最美社区建设参与者转变,激发积分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以达到“以积分记录美德、以积分兑换服务、用行动传递正能量”的目的。并用积分系统存储和永久性使用,目的是全方面调动人的积极性,扩大参与。实现积分项目全覆盖,积分对象全参与,积分过程全公开,确保积分管理公平公正,运行有序规范。‎ 积分管理有平台,积分结果全公开。社区党总支成立积分工作领导小组和积分审核小组,下设积分管理中心。社区积分管理基本模式和方法步骤为:开发一套积分系统(PC端、移动端、APP),明确积分兑换内容及标准,成立一个积分领导小组和审核小组,组建积分管理办公室,录入积分主体基本信息,记录确认积分主体积分,适时公布积分并给予奖励。积分兑换内容与“五城同创”“十星级文明户”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前期入户宣传、居民自愿申报、建立居民积分信息平台、成立积分审核小组、核实积分、积分兑换等几个步骤有序开展积分制管理。‎ 积分内容为主体在社区中政治思想素质、带领发展能力、履职尽责素质、为民服务水平、处理事务能力、矛盾纠纷调处、组织培训就业成效、社区建设参与、生活工作就业、遵纪守法表现、文明卫生表现、志愿服务参与、家风家教情况、社会公德表现等方面和奖励惩罚结合起。积分申报由积分主体在手机APP上申报,由各党小组组长负责初核,党员监督先锋岗负责再核后登记。‎ 结果运用更贴心,“两类优先”作保障。积分使用后不清零、不作废,为每位居民建立一个“行为银行”。积分指标实行动态调整,紧扣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如培训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社区建设方面等,让社区治理立体式全覆盖。整合各方资源,寻求多方支持,以党员干部“五个优先”和搬迁群众“十个优先”强化结果运用。党群干部类:外出学习培训优先选派、绩效目标考核优先排位、评优选先优先推荐、提名后备干部优先纳入、提拔重用优先考虑;居民家庭类:政策资金优先支持、帮扶项目优先安排、救助救济优先排位、子女就学优先择校、培训就业优先选择、物业服务优先保障、四点半课堂优先辅导、商品现金优先兑换、商业区利益优先联结,商铺租赁优先考虑。‎ 社区积分结果实现多部门共享,对于特殊个体,如年老者,可提出不参与积分申请,社区不纳入积分管理对象,确保积分也能暖心。‎ 设置积分励志室,积分超市促提升。积分管理办公室设置励志谈心室,按照“示范引领,共同提升”的思路,按月对积分高的主体进行激励谈话,对积分过低的主体实行提醒谈话。社区设立积分“爱心超市”,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筹措积分兑换物品,按季度组织全社区积分兑换活动和积分故事分享活动,共同提升积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积分管理严要求,违规操作严处理。社区按照“多劳多得作表率、弄虚作假严处理、群众监督保运作”的原则,对于积分申报审核过程中出现的把关不严、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直至解聘或报联合党委处理。‎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社区认真解构“一构架三清单”,搭建“群团工作站”和“群众服务站”两个服务平台,厘清和细化服务清单,紧扣“积分管理”,突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个搬迁群体最关心的重点问题。‎ ‎——搭建服务平台助推融合 “十个最美”评比紧扣目标 ‎**社区把群众就业增收致富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在“积分”管理体系中的权重。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搬迁群众自主择业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开展招聘活动和送岗上门活动,积极推进“三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实训基地”、一个就业创业孵化平台、一个平台公司。根据“积分管理”结果,深入开展“最美党组织、最美党员、最美居民、最美家庭、最美就业者、最美社区干部、最美基层干部、最美巾帼、最美志愿者、最美物业人员(保洁)”等“十个最美”评比活动,激发服务团队的内生动力,再用优秀服务团队去引爆群众内生动力,促使搬迁群众积极向上,变社会负担到创造社会价值。‎ ‎“万紫千红总是春”。通过“党建+积分”管理模式的运行,**社区有了坚强有力的服务核心,有了本领过硬的服务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积分管理”取得阶段实效 服务难题得以逐步化解 一是建强了一个堡垒。易地搬迁好不好,关键就看桥头堡。社区党建融入社区服务每个环节,党员真正做到“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扎实做好各项后续服务工作。党员干部和群众动力不足不想为、安于现状不愿为、能力不足不善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二是展开了两翼。展开了“群团工作站”和“群众服务站”这两翼,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把社区力量充分整合起来,组建了一大批志愿队,推出了社区播音室、六点钟学校、综合素质提升中心、就业扶贫车间、夜郎山歌文艺宣传队等特色品牌项目。三是促进了三个转变。“积分就是钱,积分就是更为贴心的服务”已深入人心,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培训就业意识、遵纪守法意识都在向好转变,形成人人争做好事、个个争当优秀居民良好社会风尚,促进了邻里之间交流沟通,增强了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四是实现了四个全覆盖。确保安置点基层党组织、搬迁群众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解决居民服务需求全覆盖。五是破解了五大难题。破解了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治安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难题,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搬迁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断向前的。‎ ‎——后续服务永远不会停留 “党建+积分”即将提格升级 一是在抓“深入宣讲”上求新突破。把“党建+积分”管理模式,更深入地融入“跟党走、感党恩”等元素,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以党风带社风转民风促家风。二是在抓“智慧党建”上求新突破。结合“智慧社区”建设,让社区形成“智慧党建+积分”格局,进一步深化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在抓“立体服务”上求新突破。整合社区力量,在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在“个性化上下功夫”,拓宽服务领域,实现“立体式”服务。四是在抓“积分管理”上求新突破。结合积分管理云系统、掌上积分、微信小程序等,实现积分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智能。‎ 我们都是追梦人,是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普通干部,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继续坚持以“五个体系”建设和“113攻坚战”战略部署为指导,紧盯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制度和行为方式,把“智慧党建+积分”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真正实现“党建统领发展,积分催生动力,共建最美社区”的目标,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市**县探索建立“234”工作法,充分发挥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党员锋模范作用,在社区推行“两个报到”、落实“三项措施”、健全“四项机制”,进一步筑牢了社区疫情“防火墙”。‎ 推行“两个报到”,集聚力量织密社区防线。落实疫情防控属地管理以来,面对社区党组织防控工作量大面宽、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问题,该县县委组织部坚持靠前指挥、主动谋划,以“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为载体,制定《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督促109个直机关单位和1200多名机关党员到网格报到,建立网格化作战体系,从县级层面将全县小区(住宅楼)划分为125个网格,把城区每个小区、每个院落都覆盖起来,把每个单位、每名党员都纳入体系管理,引导单位和党员主动到报到点搭起帐篷、悬挂党旗、添置物资,建立24小时轮岗值班和疫情日报告制度,推动党员在一线集结、力量在一线凝聚、党旗在一线飘扬,有力改善社区力量不足的被动局面,进一步织密筑牢社区防疫网。‎ 落实“三项措施”,发挥优势提升防疫质量。一是“敲门行动”摸实情。在做好网格值班值守的基础上,组建由报到责任单位班子成员带队,机关党员、物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采取“一问二核三测四讲”(“问”人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从实何种职业,有无症状;“核”人员身份证、车票凭证;“测”人员体温,对筛查及返现的疫情有关发热人员,及时移交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预检分诊;宣“讲”传染病防控知识,减少外出,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方式,对县城区125个网格、10627户住户逐一开展“敲门行动”,排查掌握详实信息,建立基础工作台账。二是“包联监测”强管理。对在“敲门行动”中排摸出的743名来渭返渭人员和44名湖北返渭重点人员,全部建立“4+1+5”包联管理措施,制定居家隔离管控责任包联清单,由1名机关党员、1名社区医生、1名物业人员建立1个微信群,结对联系1名重点对象,负责帮助落实宣传引导、卫生消毒、体温检测、电话随访、信息报送五项居家隔离措施,并做好医学观察、更新台账数据。三是“代购服务”暖民心。落实减少小区人员出入管控后,部分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和慢性疾病药物无法得到及时补给,个别住户意见大。为此,该县县委组织部要求各网格监测点开展“党员干部跑腿代购”服务,在坚守好岗位的同时,建立网格住户联络群,按照群众发布需求,报到党员变身为群众的“代购员、快递员”,帮助群众代购蔬菜、肉类、蛋类、牛奶、日护、药品等生活必需品,有效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后顾之忧,防止病毒传播,得到了居民住户的支持和点赞。‎ 健全“四项机制”,强化保障促进任务落实。一是健全县级领导包抓机制。制定《关于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县城居民小区(家属楼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安排27名县级领导干部包抓报到单位、责任网格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靠紧压实责任。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报到单位和党员的考核评价工作机制,由社区、物业和居民住户对报到的机关单位和在职党员“两个报到”“三项措施”现实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评优选先、单位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三是健全识人用人机制。从严落实《进一步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人才的八项措施》,细化实化“疫”线干部考察识别举措,建立干部防疫表现“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成绩清单”,由部务会成员带队,结合疫情防控督查和组工干部知事识人下基层活动,通过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侧面印证等措施,综合分析研判,全方位“看准”干部。四是健全督查问责机制。该县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沉入一线督导落实,对“两个报到”“三项措施”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该县县委组织部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四不两直”和听一听、问一问、看一看、翻一翻、考一考等“五个一”工作法,对报到单位和党员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向不报到、不到岗和落实防疫措施不力的38个责任单位下发《疫情防控履职尽责函告书》,督促整改,确保了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篇三】‎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省**积极发挥社区“大党委”领导核心、组织动员、统筹协调作用,广泛组织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汇聚社区、小区和驻辖区单位多方强大力量,合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夯实基础,建起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所有驻辖区单位除必要留守人员值班外,其他机关党员全部到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与县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公安、住建等部门联动,加强对宾馆、旅店、酒店等住宿场所及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等人流密集重点场所的病原输入登记、体温测量、跟踪服务,严厉打击非法载运、售卖各类野生动物。对小区内“四类”重点管控人员实行分类分级台账管理、实时动态入户走访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进出人员实名登记和测温措施,联合35处疫情监测点成立临时党组织12个,组建党员先锋队12支,设置党员先锋岗35个,第一时间深入小区、逐家逐户上门排查登记,冲锋在抗“疫”的第一线、最前沿,确保疫情防控全面严实、真正有效。‎ 群防群治,凝聚疫情防控的“资源力量”。社区“大党委”切实扛起社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利用社区有限资金、物资和人员资源,驻辖区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推不脱,合力防控,共同作战。各社区党支部主动牵头,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联结辖区内各类党组织的优势,及时联合物业公司、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在社区设立党群防疫服务站。发动辖区居民、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和网格员、楼栋长等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防控、预警等工作,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目前,在社区“大党委”的统一协调下,辖区内党员、热心群众捐赠口罩3700余个、酒精84公斤、方便面150箱、牛奶20箱,有效缓解了社区疫情防控一线资源紧缺问题,为社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物资保障。‎ 党群连心,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举措,构筑了辖区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得到各小区党员群众的积极配合和踊跃参与。社区“大党委”突出行动在前、宣传先行的防控理念,全力组织党员干部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在小区监测点、公示公开栏张贴防疫通告1832份,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各社区共计安装14个小喇叭,在辖区范围内不间断喊话,不断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严格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特别是实行弹性上班机制的机关事业单位,要求无工作任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到社区报到,截止目前,岷阳镇各社区为60余名在职党员志愿者安排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任务,有效发挥了在职党员作用。通过宣传动员、入户走访和扎实工作,居民从不理解、不配合到主动参与、全力支持,纷纷请缨参战,争做群防群控的坚强拥护者。先后有158名居民党员、275名群众志愿者奔赴在自家小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 网格管理,织密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社区“大党委”职能作用凝聚疫情防控工作合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的通知》,各社区党组织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以“一人一网格、一人一社区、一人一楼宇”责任划分的管理机制,将12个社区划分为51个网格,设立88个疫情防控监测点,配备51名网格长,500名党员干部组成工作组24小时轮流严防死守。利用驻辖区单位党组织的优势,动员53个驻辖区单位在物资、人力、设施等方面为疫情防控出人、出力、出物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倡议书》《告知书》,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大喇叭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先后悬挂宣传标语180幅,大喇叭广播3000次,发放宣传资料3.2万余份。通过精准开展网格疫情防控,把党旗插在网格,把党员身份亮在网格,织成了一张密实的“安全防护网”。‎ ‎【篇四】‎ ‎**省**县下辖6个社区党支部,早在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期间,便开始统筹部署,深刻践行“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这一理念,坚持要学的先学起来、该做的先做起来、能改的先改起来,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高点起步、高位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党建品牌特色文化长廊,浓厚“学”的氛围。各社区在坚持原原本本学原著、悟原理的基础上,拓展党员群众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将主题教育与社区党建文化相结合,在每个社区设立了党建品牌特色文化长廊,以居委会大院的空白墙面、绿化带边侧的宣传橱窗、街道主干路口的街头游园为主阵地,通过粉刷、陈列、展板展示等形式,向社区党员、群众宣传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的光辉历程、革命精神等9方面内容。为党员、群众营造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学习氛围。‎ 推行“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增强“做”的本领。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担当使命,提高服务水平,**县各社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推行了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为核心,业主委员会、小区负责人、楼栋长、楼道长齐抓共管的“五位一体”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开创了社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服务共担、活动共联、环境共抓、和谐共建的工作格局。人和路社区自实行“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以来,各司其职,身体力行,分工协作,率先在政通8号小区开展了“周末大扫除”活动,带动社区居民清扫楼道、清理小广告,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20余处,清理小广告1000余处,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坚持干部带头检视问题,提高“改”的自觉。近年来,**县社区的街头游园、健身广场、环保冲水厕所等便民服务设施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小区硬化、绿化、美化,也使居住环境焕然一新,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然而,各社区党支部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并借此次主题教育机会,开展了社区大走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建议,共收集整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6类,涉及用水用电、道路交通、文娱活动等。社区干部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国泰西道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为解决正达小区居民用水难、用电难问题,入户100余家,统计相关情况,并主动联系县水务、电力等部门,积极跑办,最终化解了群众的揪心事。国泰东道居委会主任季峰强,针对群众反映的“临建违建拆除不彻底、路面整治不规范”问题,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那些不配合拆除临建违建的居民,逐一陈说利弊,做通思想工作。政通道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春艳,面对群众提出的“进一步弘扬传统戏剧文化”的需求,发动社区内具有文艺特长、爱好戏曲的居民,携手创立了“程韵剧社”,以社区文化站为依托,将《沙家浜》《红灯记》《铡美案》等经典曲目带到群众身边,共享视听盛宴。‎ ‎【篇五】‎ ‎**省**市**社区党支部以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为统揽,以促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组织力为目标,以标准化、共享式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构建了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各类组织互联互融、共治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新定位优化新布局。立足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的目标定位,投资150万元,建成社区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650平方米。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理念,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划分为党建展示、休闲娱乐、业务办理三个功能区,建成党员政治生活馆、社区服务站等功能站室,形成“一馆两校三堂四站五室”的整体布局。实行坐班值班、周末倒班、预约上门等制度,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全天候开放,满足驻区单位和党员群众服务需求。建立共过组织生活制度,依托党员政治生活馆,邀请市委党校讲师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知识3次,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举办“三会一课”互动体验活动1期,驻区单位党组织在互动体验中借鉴经验、指正问题、寻找差距,共同规范政治生活,互帮互促提升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新理念催生新变化。牢固树立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的城市基层党建新理念,社区党支部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5份,双向认领和落实指导基层党建、协助安全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等需求21项,解决驻区单位宣传力量不足、周边环境差等问题4条。通过利益联结、服务带动,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树立“融合化”党建工作理念,主动融入区域化党建和社区服务、治理工作,开放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场地等阵地资源7处,共享理论宣讲团队、文艺演出团队等人才资源9支67人,建立送诊上门、消防演练、文化演出等服务项目11项,针对不同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23次,凝聚了共同服务群众、共建和谐社区的强大合力。‎ 新机制增强新动能。着力推动区域化党建机制创新,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建立融合共建机制,吸纳5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每季度召开1次社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党建、社会治安、社区建设等重大事项4件。建立党群联动机制,以组织设置、阵地建设、活动载体、作用发挥、机制保障五个“一体化”为载体,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推动和谐共建的积极作用。建立“服务民生直通车”常态运行机制,发挥社区主阵地前台作用和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便民服务网等“线上”平台作用,实行一窗受理、一网受理,整合在职党员、网格党员、志愿者等队伍力量,累计解决群众诉求600多条。建立“1+3+N”基层治理机制,强化社区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整合辖区各项资源,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完善信息收集、协调处理、便民服务、跟踪反馈、工作例会等制度,调动辖区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共治共享积极性,提升了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