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 KB
  • 2021-04-19 发布

一年级数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年级数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范文 1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 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 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 10 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 的教学 ; 在 10 以内加、减法之前, 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 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 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 ; 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 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 通过认位置,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 通过分与 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 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 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 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 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 大多数人思维活 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 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 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 20 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 ; 初步理解 20 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 含义, 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 2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 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 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 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初步学会 2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 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 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 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 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 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感受 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大小和轻重。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 表, 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 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 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 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 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 20 以内数时通 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 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 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 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 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 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 ; 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 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 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 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 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方法解决 问题 ; 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 的相对位置 ; 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 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 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 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 有学 习数学的热情, 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 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 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 20 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加减 法。 3、理解 20 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 义。 4、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 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勇于创新, 坚持教学 “六认真” 。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 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范文 2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 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 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根据这些 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 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有了浓厚 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 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树立数学 到处可见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 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 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是学习较大 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是学生适 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 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 认识常见 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 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 有助于他们加深 对 20 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 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 20 以内数的过程,认识 20 以 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 20 以内的加、减 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 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 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 ` 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 20 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 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 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 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 的加减法。 2、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 以内数的组成 2、凑 10 法。这是学生学习 20 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 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 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 20 以内 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6、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进度: 第 1 周准备课 1—5 的认识 0 的认识 第 2 周比较 5 以内数的加法 第 3 周 5 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第 4 周 6—10 的认识 6,7 的加减法 第 5 周国庆假 第 6 周 8,9 的加减法 10 的加减法 第 7 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第 8 周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第 9 周分类、认识物体 第 10 周实践活动 第 11 周认识 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 12 周整理与复习 第 13 周 9 加几 8 加几 第 14 周 7,6 加几 第 15 周整理与复习 第 16 周 11 减几 12,13 减几 第 17 周 14,15 减几 16,17,18 减几 第 18 周整理与复习 第 19 周总复习 第 20 周期末复习 八、考核: 1、不定期的小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期中测试了解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情况。 3、利用期末测试检测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效果 4、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综合性评价。 范文 3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 倡高效课堂教学,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 加强数 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 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 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 10 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 的教学 ; 在 10 以内加、减法之前, 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 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 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 ; 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 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 通过认位置,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 通过分与 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 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 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 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 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 大多数人思维活跃, 学习 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 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 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 20 以内的数,并学会 读写 ; 初步理解 20 以内数的组成, 认识符号的含义, 会用符号或语言 描述 2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 的含义 ; 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 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初步学会 20 以内加减法的估 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 下、前、后、 左、 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 些形体的一些特征, 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 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 会简单的分类, 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 并完成相应的 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 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 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 20 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 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 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 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 能对简单的几 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 ; 能在教 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 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 问题解决的结果等。 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和同伴交流 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 20 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加减 法。 3、理解 20 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 义。 4、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教学进度: 1 准备课 1—5 的认识 0 的认识 2 比较 5 以内数的加法 35 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46~10的认识 6,7 的加减法 5 国庆假 68,9 的加减法 10 的加减法 7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 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9 分类、认识物体 10 实践活动 11 认识 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2 整理与复习 139 加几 8 加几 147,6 加几 15 整理与复习 1611 减几 12,13 减几 1714,15 减几 16,17,18 减几 18 整理与复习 19 总复习 20 期末复习 范文 4 一、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 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 了好奇和有趣, 对学校、 对环境、 对老师、 对同学、 对课堂、 对学习、 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 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 40 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 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 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 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 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 针对这些特点, 我得想方设 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 从而培养好习惯。 首先 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 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 答问题的机会, 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对于学习有 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 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 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 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 10 以内数的 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 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 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 应的减法 ) 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 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 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 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比 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 单元的内容都不多, 但是都很重要, 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 一) 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 “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 10 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 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 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 20 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 20 以内的数, 掌握 20 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 20 以 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 20 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