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3 KB
  • 2021-04-19 发布

一年级英语教学计划范文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年级英语教学计划范文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共 48 人,孩子刚走进校门,对周围环境充满 了好奇心,有较强烈的求知欲,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原因,在小学 一年级展开英语教学, 对于仅有六岁多的小孩子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 习第二语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但是小孩善于模仿、 对新鲜事物感兴 趣,且乐于参加活动,这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学生上课时 的控制能力差和思想注意力不易集中, 且大部分学生刚接触英语, 对 英语 学习没有基础,所以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 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此套教材 NewPrimaryEnglishforchina ,全书共分 4 个单元共 24 课。本册书考虑到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英语, 特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句,主要有以下内容:用英语和老师、同学、家长 打招呼、问好、说再见等 ; 运用简单句型在熟悉的场合介绍同学或老 师,并能做出得体的呼应 ; 听、说、认读关于小动物、文具、玩具和 身体部位的单词, 能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等。 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了 以下目标要求: 1. 能听懂、会说 20 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能听、说、认读 44 个单词,并能简单地运用。 3. 能听、做 13 个游戏。 4. 能听、做、表演 7 个 TPR活动。 5. 能学会 6 个小制作。 6. 能唱 10 首歌曲 7. 能听、说、唱 6 首歌谣。 8. 能完成 22 个评价活动。 9. 能听懂 4 个幽默小故事。 10. 能了解 2 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重点: 44 个单词的听说及认读。 难点:听懂、会说 20 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帮助孩子更轻松的学习英语, 应该让 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掌握一门语言。下 面从三方面谈一下教学设想: ( 一) 直观教学,直接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需要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单词图卡、 词卡,人物头饰等,在教学生认读单词之前,首先让学生看图片,引 导他们观察, 接着要求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读音, 进而让他们模仿发 音,再呈现单词并配合相应的动作,反复示范和练习。这样一来,不 仅不需要花时间去解释含义, 而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直接感知, 在图 文并茂的情景中学习, 既加深认识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为以后的进 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 运用媒体,激发情趣: 电教媒体的示范比教师的口头示范更具生动、 形象、 规范的特点。 合理充分利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的实物、挂图、投影机、录音 或录像以至电脑辅助教学等视听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对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课堂,具有很显著的教学效果。 ( 三 ) 注重评价,促学生发展: 1. 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意识: 积极进行师生、 生生或同伴之间的 相 互 评 价 或 自 我 评 价 , 不 采 用 记 分 制 , 而 是 用 Goodjob!Prettygood!Tryharder! 等语言,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 学生进行评价,从简单到稍难的句型过度,避免使用打击性的语言, 帮助学生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2. 指导学生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学 习任务:通过合作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同学间互帮互助, 最后给予团队以整体的评价,采用或竖大拇哥,或奖励 stickers 等 形式,使学生共同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1. 根据儿童 " 好动、好玩、好奇、好胜 " 的心理特点,尽量创造新 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设 计形式多样的游戏, 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师 和学生共同参与, 享受游戏的乐趣的同时获得新知识, 学习能力也在 游戏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2. 运用竞赛, 挖掘学生的学习的 " 潜能" ,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 乐于参与比赛活动,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以及思 维的灵敏性。 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知识, 又不易产生心理 疲劳, 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 " 走神" 现象, 从而有效地达到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