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0 KB
- 2021-04-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我省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部分试题、试卷基本结构设计合理,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学科内各部分内容比例适当,学科的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特征表现明显。知识覆盖面适度,II卷试题难度大于I卷,整体难度适中。全卷试题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改思想,体现了《考试大纲》以能力考查为主的命题思想。对今年的地理高考复习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又对今后中学地理教学和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一.试题特征: 1.试卷结构与高考基本接近 题型仍保持了历年高考以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综合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的特点。体现了稳中求变(如选择题第7题)、稳中求新(如选择题第5题和第9题),凸显地理学科特点的命题思想,试题整体稳定。但梯度不够,中等难度的组题较多,整体难度较大。客规性试题的设问依然采取了以中心问题呈现的题组式命题风格和特色。如:1-2题,由“神七”发射的文字材料引入,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5题,以“印度半岛某城市月平均气温与月降水量”表格统计资料的切入,考查热带季风气候的有关内容;7-9题,通过“欧洲铁路建设的地理扩散过程”
示意图的模型,考查等值线和工业布局等有关内容;10-11题,运用“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及未来(预测)石油供需平衡”和“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统计图表,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主观性试题继续保持了向能力型、专题型、综合型方向发展的特点。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方向不变,强调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如第36题以俄罗斯的叶尼塞河流域区域示意图和气候类型图为切入点,综合考察了河流的补给水源、凌汛现象、森林资源保护、沼泽的形成、气候类型的特点及代表性的动物等主干知识。39题的1、2小题,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对地震的成因、危害等专题知识考查力度明显。该题取材新,有浓郁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既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又测试了考生对社会热点内容的关注程度和理解深度,即体现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考查。 2.重视基础知识,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取材试题涉及内容:地球和地图知识8分,自然地理知识72分,,人文地理知识20分。地球和地图知识主要考查了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情景分析审清题意,将不同的地理要素进行叠加,进行简单时间推理计算、重要地理现象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等。自然地理部分,重点考查了考生对系统地理概念和理论模式化的判断、解析及应用能力。内容包括“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代表性城市、热点沙漠气候的非纬度地带性成因”,“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判断”,“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判断及成因”,“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等。人文地理方面,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查。考查重点集中在欧洲环境区域特征和中国能源问题方面,如:“欧洲铁路建设的地理扩散、导致工业布局的变化”,“我国的石油供需变化及原油进口来源”等。 3.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多种能力考核试题注重贴近考生生活的可再生知识的应用,取材广泛,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试题设计从文字背景材料、图表统计资料、自然要素示意图等多个方面传达信息,特别强调了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定性分析、准确描述,多角度多层面考核专业科学思维能力。如: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等。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二.试卷分析:1. 考生得分情况(以五环中学为例) 全卷平均分 地理平均分 选择题(1-11题) 非选择题(36题和39题(1)、(2)小题)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159.7 49.5 44 28.0 63.6 56 21.5 38.4
以五环中学为例,全卷平均得分为159.7分,地理平均得分为49.5,政治平均得分54.14,历史平均得分56.53。其中地理I卷满分44分,平均得分28.0分,得分率63.6%;II卷满分56分,平均得分21.5分,得分率38.4%。平均分比政治、历史都低,II卷比I卷得分率低,尤其是36题,平均得分11分,得分率仅30.56%。 2.考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不过关,基本原理不扎实 基本概念不清楚,混淆乱用现象比较突出;基本原理不透彻,分析“短路”现象比较严重,失去了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一步分析认识的基础。 如第36题第(1)题,“季节性积雪融水”,能准确回答出来的学生很少,学生多回答“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并不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36题第(2)题,大多数学生能判断出“凌汛”现象,但对其形成原理知之甚少,根本不会分析原因。39题第(4),许多考生不清楚沼泽形成条件,胡乱堆砌答案。 (2)读图、识图、析图能力较弱,知识迁移、整合的能力欠缺 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像去表达空间的概念,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对考生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力度在逐渐加强,读懂“地图语言”,提取图中信息,分析图示内容的变化等均是考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阅卷中发现,考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较弱,知识迁移、整合能力欠缺。
如选择题第10-11题,有考生把石油生产量误认为是原油进口量,都没看懂图;选择题第7-9题,部分考生不会阅读和分析铁路建设时间等值线示意图;选择题第3题,考生不会根据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分析判断气候的特点;选择题第6题,考生不会调动运用气候知识判断陆地自然带。36题第(4)题,部分考生区域定位错位,把俄罗斯的叶尼塞河流域误判为我国的青藏地区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导致严重失分。39题第(1)题,部分考生不清楚地震的发生机理,没能从表格中获取和解读出关键信息,导致答题失去方向。 (3)答题不规范,条理不清晰 因答题不规范,条理不清晰而造成的失分现象在部分考生身上表现非常严重。如个别考生没有使用2B铅笔涂写选择题答案,还有考生多涂、漏涂,不涂用笔画的,这都是不合乎要求的。再如个别考生将36题的答案写到37题的答题区域(37题为历史题目),将39题的(1)、(2)题答案颠倒。36题的第(2)题和39题的(1)题答案叙述紊乱,且错别字较多。这一方面,希引起教师和考生的足够重视。 三、地理单科成绩分析(1)各校地理单科平均分及其位于全区的名次 学校名称 地理平均分 名次 五环中学 49.39 1 庆华中学 49.09 2 空工院 46.9 3 西港中学 46.63 4
四棉中学 45.77 5 宇航中学 44.24 6 六十四中 42.23 7 全区平均 42.16 / 五十五中 39.36 8 三十四中 38.54 9 电建中学 36.5 10 三棉中学 36.37 11 六十二中 35.91 12 职教中学 35.56 13 十九中 33.8 14 (2)校学生地理单科第一名在全区的名次 学校名称 参考人数 校第一名在全区的名次 庆华中学 105 6 四棉中学 164 3 34中学 110 67 五环中学 139 1 64中学 59 23
55中学 69 8 宇航中学 80 40 学校名称 参考人数 校第一名在全区的名次 19中学 84 11 62中学 34 114 三棉中学 19 50 空工院中学 10 23 西港中学 50 3 职教中学 80 11 电建中学 114 30 (3)全区51名以内各校人数总计 学校 51名以内 人数 学校 51名以内 人数 庆华中学 14 19中 1 四棉中学 14 62中 0 34中学 0
三棉 0 五环中学 19 空工院 1 64中学 4 西港 5 55中学 1 职教 1 宇航中学 3 电建 3 四、复习备考建议1.抓基础,抓主干,加强“双基”教学狠抓“双基”教学,尤其是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地理术语的应用教学。尽管高考试题是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必须“依纲靠本”,打好基础,切忌脱离基础一味追求能力。 无论是跨学科综合题还是学科内综合题,解题的基础永远是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高考命题的立意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俗话说:“水到渠成”,只有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
。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综试卷总体难度不大,并有明显的送分题和课本原知识点出现,考生只要记住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照搬下来即可得分,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连这样的考分也拿不到,而最终造成与其他考生分数差距拉开。学生在考场上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还有很多的“死角”,个别知识复习还不到位,需要改进和加强。要充分利用课本、地图、练习题将书中主干知识全面不漏的复习一遍,制定好复习计划,把握好复习时间,集中精力,以基础不变应高考万变,这才是我们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 2.重视读图训练,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地图和图表资料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学习和解答地理试题的“工具”和“资料库”
。高考试题在对考生利用地图和图表资料进行时空判断,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片去表达空间的概念,以及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对考生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运算、分析、判断的要求逐年在加强,而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恰恰又是文科考生的弱项。许多学生读图不到位现象严重,很多学生破译不了图中各要素的含义,提取不出图中的有限信息,而造成严重失分。这套质量检测试题共有地理图表6组,每个设问及解题都必须通过读图来解答,而读图、破译含义和提取信息的关键还是要有较好的地理基础和理解判断能力。因此准确过硬的读图、识图能力、解题技巧的培养及判断处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三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解答完成好地理试题的基本前提。备考复习中一定要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图上多下功夫,要在解题技巧上指点迷津,必须强化日常的读图训练,强化指导考生对地理图表定性、定量的分析能力培养。 3.多角度、多思路地进行解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要关注高考动态,有效指导复习。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精选训练题,重视做题“变式训练”,多角度变换试题。多思路分析问题,大跨度联系与综合,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解题应变能力。 4关注社会热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历年来的文综试题在选取命题的背景材料时,也不是刻意去追求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而是采取了更加隐性的方式介入。不给猜题、押题者留下空间,考查的方式也越来越巧妙。试题好像立足于学科教材之上,但又游离于教材之外,正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不要猜题、压题,要积极抓好信息研究,加强政、史、地三科集体备课,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