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0 发布

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 ‎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材的体系结构  本教材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上、下册)的体系结构基本一致。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在上册相应编制了“我们在一起”、“成长不烦恼”、“聪明的消费者”三个单元;在下册编制了“我能为你做什么”、“我的家乡在变化”、“我与外界的联系”‎ 三个单元;全书23课(上册12课,下册11课),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建议安排的课时不等。一般每课建议安排3~4课时,一册书安排37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给学校和教师安排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  三、教材的特色  1、见物见人,以物及人  儿童是在与他们所遭遇到的各种事物相互作用中成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越来越多,如各种工业品、农产品、交通工具等等。教材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事物的“事理”、“物理”,如我们不同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以期使儿童获得一定的生活常识,适应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的是:这些事物都是由人创造、制作、运作的,在它们的背后都蕴藏着“人”,蕴藏着人的智慧与劳作、人的需要与情感等。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的综合课的教材,应努力挖掘出“物后之人”,要让儿童能够在见物的同时见到人,感受到其中的“人心”、“人理”(做人的道理)。在《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中,选择了正在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者的形象,以及詹天佑的事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突显本教材的人文意蕴和它的道德价值。力图在“物”与“人”‎ 的内在联系中,达到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以实现儿童完整人格培养的课程任务。  2、在生活事实中辨析价值  教材向儿童展示了在他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事实,如家乡的变化,交通的发展,各种工业用品的出现等。教材在引导儿童了解这些事实的同时,着力于揭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可能产生的意义和价值。它们是有利于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会有其不利的方面?要使儿童通过具体事实的价值分析逐步把握的道理是:并不是已经存在的事实都是全然合理、全然向善的,或是天然合理的、天然向善的。要让他们逐步学会对各种各样的现存事实作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如在《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中随汽车发展而来的空气污染等等。这种价值辨析、价值选择的意识、思维方式和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所具备的,也是本课程所完成的目标之一。这样做,也使我们把事实的教育与价值教育结合在一起。  3、当代生活与历史的链接  努力使儿童所遭遇到的现代生活与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链接。如在讲《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我们作了比较精心的设计,注意到对儿童产生较感染的各种无形文化,凸显出它们的文化意义与内涵。注意到会对儿童产生较深、感染的各种无形文化,突显出它们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当然,本教材所给予的历史文化知识只能是“点”状的,而不是系统的、全面的。  4、在个体经验中融入类的经验。  本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比较重视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能力与知识。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注重学生自己的观察、调查、探索、感受、体验等个体经验的环节,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自我的人格建构。  四、教学建议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 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二学期: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2.25~2.27   2月25日上课  2 2.28~3.6 1、《在公共汽车上》  2、《想想他们的难处》  3  3 3.7~3.13  3  4 3.14~3.20  5 3.21~3.27  6 3.28~4.3 3、《伸出我的手》  4、《生死不离》 3  7 4.4~4.10  3 清明节放假  8 4.11~4.17  9 4.18~4.24 5、《绿色小卫士》  6、《我们的民风民俗》 4  104.25~5.1  3 期中考试  国际劳动节  放假  11 5.2~5.8  12 5.9~5.15 7、《家乡的变化》  8、《怎样到达目的地》  3  13 5.16~5.22  4  14 5.23~5.29  15 5.30~6.5 9、《媒体连着我和你》  10、《办一张自己的报纸》  11、《怎样和他联系》  4  16 6.6~6.12  3  17 6.13~6.19  4 端午节放假  18 6.20~6.26 复习  19 6.27~7.3 考核 ‎  7月1日放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