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2-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美术论文之映日荷花别样红——浅谈信息技术在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论文映日荷花别样红——浅谈信息技术在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温岭市松门中学 张旭霓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为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辅助的具体应用,包括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界定、基本原则、有效途径与注意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美术 生活化教学 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体现了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以健康的身心去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那么如何把生活主题与美术学科知识连接起来,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生活呢?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将大大提高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发展作好铺垫。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
的界定高中美术是一门学科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的人文性质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其划分为五大模块,形成了一个既强调个性探索、又重视融合开放的内容体系,这一点和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丰富性、表现多样性是相统一的。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探究知识,丰富生活经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方法,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活化课题研究,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一)生活化原则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首先应体现“生活化”原则。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产、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高中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使其学习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巧,为今后服务于社会、营造高质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的教学要面向生活,精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生活中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二)发展性原则现代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原则是“发展性”
,发展性原则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生活化教学也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除了基础知识和技巧随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外,在情感的升华方面也有进一步提高要求。诚然,在生活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过程,尤其要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原则。(三)实践性原则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事物,感悟生活。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自主实践,通过实践学习美术,通过实践表现自己的情趣,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美术课堂教学不应该是纯语言文本的,而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美术学习才有意义。(四)多元互动性原则多元互动性,体现的是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各种有用资源、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融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针对性于一体,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一)采集相关资料,在采集过程中关注生活。让学生自己采集资料就是要培养学生搜取信息和关注生活的能力。按课时要求,老师提前几天布置采集方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通过互联网以及校园网去采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自己认为最具有关注度的资料存入自己的资源文件夹,网上不理想的,他们可以到生活中去寻找,以照片的形式存入电脑,成为资料。整个采集过程其实就是关注生活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集以下资源:
1、自然性资源。融入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应体现的一个基本理念。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物产多样,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自然性资源极为丰富,土地、森林、草原、淡水、海洋、生物等都可以作为美术生活化学习中可利用的首要资源。2、社会性资源。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美术的生活化教学更应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让学生在家庭、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地方与场所中,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从而培养他们美化社会的能力。 3、人文性资源。所谓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美术生活化教学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中探究生活创设情境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笔者认为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情境时应做好以下几步:1、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导入生活化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努力寻找与课程内容密切的典型性问题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创设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心灵的慰藉》这一课时,一开始学生感觉宗教信仰这个话题与我们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当学生看到不同宗教的活动图片,再问几句“你有没有去过寺庙?”、“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参加过这类活动吗?”等,学生就立即回忆起自己关于宗教的某些生活体验,纷纷阐述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既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打下铺垫,又创设了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进一步探索去了解中外的宗教美术作品,于是就激发了学生对生活中美术的关注,这让本节课的学习始终保持活跃氛围。 2、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生活化鉴赏美术作品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中,我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欣赏他人的作品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情趣,与作品的作者、与自己的同伴交流。例如:在学习《各异的风土人情》这一课时,笔者特地安排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采集本地的文化资源,课堂上特设计畅所欲言的环节——你们能说出台州几个区不同的文化景观、文化风俗或特产吗?于是同学们纷纷上台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吃”的文化:糖龟——清明节时采菁捣汁和糯米粉做成扁圆形团丸,中裹荤素馅料或豆沙。菁草糊——菁草加水煎煮,取汁冷凝后糊状,吃时加桂花糖,清香解渴。还有石塘生糕,新河霉糕等。“习俗”
文化:温岭石塘箬山扛抬阁、七月七小人节,渔妇喜庆节日喜穿绣花鞋,石塘、箬山渔区盛器鱼盆喜用白底青釉的鱼形图案等。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们融自然性资源、社会性资源和人文性资源于一体,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从中可看出我们借助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把课堂、学校、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美术的生活化教学更具开放性、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好地引起同学们对自己身边的文化生活的关注。3、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实践生活化传统的练习模式往往是一个比较乏味、刻板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平静的过程,很难体现练习实践课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的特点。信息技术则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的硬件支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的局限性。如在视觉传达设计之《禁烟广告》一课中,先欣赏创意较佳的作品,然后让学生构思创意,根据需要在素材库和网络上寻找素材,在电脑里用相关软件进行构图,文字安排,色彩处理等画面构成设计,比较快捷、对比选择地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变形、翻转、渐变、滤镜特效等操作,能快速地抓住灵感,心情轻松愉悦,而不会因为绘制时间过长而使灵感消磨殆尽。比起传统设计制作工具及手法来说,既方便又省时,操作灵活,可塑性强,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互动交流,可以就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的课堂实践也更生活化了。(三)利用信息技术,强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教育功能现行的高中欣赏课是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教学过程,“
美育的最有效手段是多接触艺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狱的界域,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如著名的杰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观赏者从中能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心灵的震撼。正是这种震撼力加深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事物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恰恰是通过“审美”的过程实现的。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其造型艺术作品多数是人类美好情感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再现。通过充满情感的艺术形象,从感情上打动学生,使其感之以形,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活化课题研究,让学生回归生活。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困惑于一些和课外书以及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回归生活。高中美术课“回归生活”
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同样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也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课题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探索课题的实际生活价值和意义。例如给出如自然灾害、和平、人类的生存环境、青少年的生存状态等课题或其他学生关注的课题等,让学生分组分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图片、文字素材、案例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以补充素材,然后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筛选、利用所学平面设计软件处理图片及文字,再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老师提出指导性建议,修改完成。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电脑喷绘技术打印出来,做成宣传板、宣传册进行展示、学习交流等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丰富研究性学习经验,浓厚学习美术的兴趣。2、运用BBS(电子公告板)和聊天室,扩大课题的影响力。由于学生受到时间、空间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制约,很难开展课题的研究与推广,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利用BBS和聊天室这些形式可以较大范围的收集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扩大课题在校园内的影响力。又加问卷调查,涉及面广,通过信息技术就能对信息进行统计,得出数据,便于课题的顺利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最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也可以和社会上的专家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
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不能盲目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二)不宜过长占用教学时间。信息技术只是作为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应用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信息的时间,从而削弱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有松有紧,有张有弛,有悬念,有疑问,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三)不能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培养出人才,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卢梭说过:“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惟一动力。”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广泛更敏锐地发现了生活问题,赋予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以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使教学精彩纷呈,成为教学最大的动力。但是,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利用信息技术在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时,要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为生活化而生活化,注意主体与主导的问题,才能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切实提高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1、教育部副刊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3年2、《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主编 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4年6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