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4-10 发布

乡设施蔬菜大棚建设总结2021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乡设施蔬菜大棚建设总结 2021 蔬菜大棚建设工作总结 1 一、项目背景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产属劳动密 集型产业,产高效农业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新集镇地处新县政治、经济、商 贸、交通中心,具有发展设施农业的特殊优势。为促进菜蓝子工程的健康发展,确保城关市 民四季蔬菜的均衡供应,新县广宇公司计划在新集镇董店村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示 范区,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 200 栋。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新集镇董店村 2、建设规模: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 200 栋,蔬菜育苗基地 1000 平方米。 3、建设条件: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 霜期长,对蔬菜生产非常适应。 三、市场分析 1、我县市场上无公害蔬菜数量很少,且多是由外地进入的,主要是供应大型餐馆,平常百 姓因其价格高、品种少、选择性低,未被普遍接受,尚未占据一定的市场规模。 2、作为食品,“无公害”是一种基本要求。但目前市场上蔬菜,要么有农药残留,要么是亚 硝酸盐超标,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党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全国大、中城市逐步推 行市场准入制度。因此,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随着人们的消费习惯、饮食结构、营养知识的不断改善,无公害蔬菜将逐步取代传统蔬 菜。 4、由于新集镇地处县政府所在地,镇内常住人口达 6 万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 2000 万公 斤以上,而目前,新集镇及周边仅拥有各类蔬菜大棚 150 栋,面积 350 亩,年产蔬菜量在 600 万公斤左右,缺口 1400 万公斤。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调 供应。急需生产 1400 万公斤自产“反季节”蔬菜才能满足淡季居民消费需要。新建 200 栋 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 400 万公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交通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产品运输便利。土质肥沃,无污染,地势平坦、开阔。 2、劳动力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沛。 五、建设规模 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 200 栋,占地 200 亩。 六、保障措施 1、聘请蔬菜农艺专家组建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大棚设计和蔬菜生产的全程技 术服务。 2、新建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 1000 平方米,保证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七、投资概算 经测算建设 1 栋蔬菜大棚需投资 3 万元,其中,棚架及覆膜 13000 元,保温被 8000 元,墙 体 4000 元,灌溉设施 5000 元。200 栋蔬菜大棚共需投资 600 万元。 八、项目期限 4 个月,即从 年 月 日起至即从 年 月 日止 九、资金筹措 采取国家投资与企业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 600 万元中,申请国家补助资 金 万元,其中补贴资金 万元,灌溉设备配套资金 万元;企业自筹 万元。 十、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该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及周边地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 并能合理开发农村劳力资源,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部分下岗人员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协 调发展。 2、经济效益:建设 1 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年产蔬菜 2 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 2 元计算,年 产值为 4 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 2.5 万元。200 栋蔬菜大棚年纯收入 500 万元,1—2 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 观。 通过蔬菜大棚建设,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郊型和城镇园区特色农业的又快又好发 展,为指导和引导全县设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社会效益十分显 著。 第十一章 综合评价 通过论证分析,新县广宇公司新建无公害大棚蔬菜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项目的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较好,项目的实施对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对农民 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生活“奔小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蔬菜大棚建设工作总结 2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柏 乡县内步乡政府、县供销社和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郭华彬所在内步乡内三村,在了解市场需 求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立足柏乡农业县土地资源、交通便利、水 利条件好、富余劳动力就业转化的实际,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实现农民增收之目的。 一、项目背景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产属劳动密 集型产业,高效农业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促进菜篮子工程的健康发展,改 变当前蔬菜种植现状,确保四季蔬菜的均衡供应,内步乡内三村计划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蔬 菜示范大棚 50 栋。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内步乡内三村。 2、建设规模: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 50 栋,蔬菜育苗基地 1200 平方米。 3、建设条件:内三村位于内步乡西部,东距柏乡县城 6.5 公里,西邻 107 国道,京深高速公路从中穿越而过,可谓“四通八达”。地理环境优越,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对蔬菜生产非常适应。 三、市场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步实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对饮食需求 将出现很大的变化,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特别是黑色小黄瓜、豌豆 等无公害蔬菜销量更大,价格更高。 柏乡县常住人口约 18 万人,年蔬菜消耗量在 4000 万公斤以上,而目前,柏乡县仅拥有各类 蔬菜大棚近 2500 栋,面积 350 亩,年产蔬菜量在 600 万公斤左右,缺口极大。特别是在冬 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调供应。新建 50 栋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 140 万公 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交通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产品运输便利。土质肥沃,无污染,地势平坦、开阔。 2、劳动力条件。我乡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 沛。 3、基础条件。内三村有着多年的种植蔬菜的经验,但由于受气候、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 制,多年来,始终处于 简单粗放型发展状态,所建大棚多在农户庭院,生产能力低、经济效益差。近两年,内步乡 首先通过专业合作社为农民聘请农科院专家,使农民技术上有了依靠,增强了信心。其次, 柏乡县农业局已经在农业部注册“汉牡丹” 商标,申请绿色无公害蔬菜 40000 亩,多方面 打开销售渠道,再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帮助村民销售,建立销售网点。群众对建设高标准 日光温室大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五、建设规模 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 50 栋,占地 230 亩。 六、投资概算 经测算建设 1 栋蔬菜大棚需投资 7.5 万元,其中,棚架及覆膜 44000 元,保温被 8000 元, 墙体 12000 元,灌溉设施 11000 元。50 栋蔬菜大棚共需投资 375 万元。 七、项目期限 期限 3 个月,即从 2009 年 7 月 1 日起至 2009 年 10 月 1 日止。 八、资金筹措 采取国家投资与个人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 375 万元中,其中申请项目贷 款 300 万元,自筹 75 万元。 九、效益分析 建设 1 栋面积 1000 平方米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年产蔬菜 3.2 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 2 元计 算,年产值为 6.4 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 4 万元。50 栋蔬菜大棚年纯收入 200 万元, 1.8 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蔬菜大棚建设,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乡域特色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指导和 引导全乡乃至全县设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十、保障措施 1、成立由县委组织部、内步乡党委政府、县供销社及内三村有关领导组成的大棚蔬菜建设 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专项推进。 2、组建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对示范大棚设计和蔬菜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 3、新建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 1200 平方米,保证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十一、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已经落实项目建设地 230 亩,大棚建设图纸已由县农业局设计完成,项目规划工作正 在进行。 蔬菜大棚建设工作总结 3 近年来,由于思茅城市扩容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挤占了以思茅镇、南屏镇为主的城郊蔬菜 基地,造成主城区蔬菜供给严重不足,按照上级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安排部署,_乡党委、 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切实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 一、 _乡基本乡情 _乡位于思茅区西南部,距思茅 66 公里,思澜公路横穿我乡境内 13 公里。因地下暗河从山 脚涌出,形成天然湖泊(_湖)而得名。成立于 1988 年 12 月,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 8 种少数民族,1993 年改设为_彝族傣族乡,1995 年被列为云南省 506 个扶贫攻坚乡之一。 土地面积为 325.65 平方公里。大部分属石灰岩地带,最高海拨 2143 米,最低海拔 665 米, 森林覆盖率为 56%。共辖 6 个村委会(其中一个为易地移民村),54 个村民小组。 二、 _乡大棚蔬菜基地发展情况 _乡大棚蔬菜基地于 2009 年 2 月开始动工,总投资 310 万元。经地块丈量摸底、土地平整、 沟渠支砌、架设大棚、安装喷滴灌设施等,于当年 8 月初完工。基地紧靠_湖西面,属_、大 新寨小组承包田地,面积 100 亩,棚内面积 65 亩,大棚 255 个,涉及农户 54 户,自 2009 年 9 月种植以来,已收获辣椒 394 吨,黄瓜 96 吨,番茄 240 吨,叶菜 90 吨,平均亩茬产 值 8000 元,其中:最高亩茬产值 14000 元,最低亩茬产值 4200 元,年总产值达 90 万元左 右,是种植玉米、稻谷的几十倍。大棚蔬菜产业在全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现,极大地 加快了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去年冬今年春,_乡继续在_村_、小田和平掌寨村大坝子 3 个小组规划建设大棚蔬菜基地 169 亩,通过土地平整、架设管网(每个棚端至少安装一个水笼头)、木混水泥桩柱大棚,共需投 入资金 280.2 万元,现已完成_、小田两个小组的土地平整、钢架焊接,大坝子小组基地正 在进行土地平整建设中。 三、存在问题困难 虽然_乡的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此产业才刚刚起步,在生产经营、市场流通、 资金投入和管理体制等环节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市场方面。订单农业发展跟不上,生产经营粗放、市场流通不畅、产业化程度不高、集 约化生产水平较低。 2、人员方面。农户对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认识不够高,积极性不够高。 3、培训方面。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来减少技术不到家带来的损失。 三、工作措施 _乡大棚蔬菜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采取了以下 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_乡党委、政府领导为组长,乡农业工作 站、科委、相关村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 室设在乡农业工作站,办公室主任由农业站站长兼任,办公室成员由乡农业工作站抽调,具 体负责蔬菜基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 落实。 2、加大宣传,提高积极性。区、乡等一系列扶持大棚蔬菜政策出台后,_乡通过各种农业农 村工作会议和组织干部进村入户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蔬菜生产扶持政策,向老百姓重点宣传 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的建棚模式,并组织老百姓到外地大棚蔬菜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学习,增 强群众建设基地的热情和干劲,引导菜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生产,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3、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一是突破“小而全”的生产格局。_乡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发 展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按照“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 原则,建立无公害蔬菜品种示范园,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瓜类、叶菜类、葱蒜类,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了 9—2 月为茄果类,3—5 月为瓜豆类,6—8 月为叶菜类的生产品种,逐 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规模化经营格局,实现了连片种植,促进了规模生产,提高 了种植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分布实施,目前第二批 169 亩大棚蔬菜基地已在建设中,按照 “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力争做到“建成一亩、巩固一亩、成功一 亩”。 4、强化技术指导,提高建棚质量。向市、区农业部门邀请组织相关教师对_乡的蔬菜种植户 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协调我乡的蔬菜种植户到蔬菜示范基地学习参观。大棚建成后,邀请了 思茅区蔬菜站、云南农大教师进行指导,参加培训人员达 80 人次,发放宣传材料 120 余份, 在选用品种、技术指导等服务上将给予了大力支持。 5、跟踪指导到位,保证种植质量。为保证蔬菜种植质量,乡农业站技术员分区管理、分片 负责,并根据地块划分小区,各小区编成组,重点培训种植小组长,由小组长经常联系技术 部门当前生产情况,同时每位技术人员每周至少 3 次到基地进行指导,并做好各项记录,做 到技术人员包区域、包地块,种植小组长包农户,切实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四、一些体会 1、发展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捷径。从_村的变化看出,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同样能使农民快 速致富。特别是近期,中央、省、市相继出台降低农业税、种粮补贴等加大农业扶持力度的 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乡村领导应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当前的惠农政策,发挥我乡劳动力丰 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投入相对少、见效快、周期短的高效农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2、乡、村两级应切实发挥好组织、引导、服务功能。在_村蔬菜大棚建设过程中,乡村两级 干部团结一心,无私奉献,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解 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通过大量工作完成了调整地块、统一规划工作。相比之 下,部分乡村干部满足于日常工作,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即使选中了好的项目,也是瞻前顾 后,错失良机。这种一味求稳怕乱,不敢闯、不敢试的现象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 农业生产形势。 3、农业发展必须形成规模优势。有规模才能有效益,产业化必须规模化。因为有规模,来 自思茅区的商贩源源不断,产品不愁销路。我乡的蔬菜生产应当产品要形成区域化、规模化, 最终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 4、高效农业要有技术做依托。_村发展大棚在整体借鉴其他试点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又在技 术人员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完善提高。占地上表现为面积大,棚均占 地 1 亩多;结构设计上北墙宽大,防寒效果好,保证了蔬菜安全过冬;种植品种选择上,采用 最新最优品种;在技术管理方面,该村常年聘请顾问。这些是_村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 蔬菜大棚建设工作总结 4 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 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多数大棚种菜的农户 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有些农民种植大棚菜,效果不尽人意,除了蔬菜品种 不对路外,“四害”的制约往往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因素。所谓“四害”,就是肥害、药害、旱 害和连茬障碍。 常见灾害原因: 一、肥害。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发生 肥害后产生的问题,一是抑制蔬菜根系发育,削弱了对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浓 度过大,蔬菜株体发生反渗透现象,导致生理萎蔫或者叶缘枯焦;三是进发有毒气体危害;四 是引发蔬菜缺素症。 二、药害。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有隐性药害,症状潜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产生药害的 原因,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 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发生药害后,有的蔬菜叶片很快失绿;有的产生焦斑、穿孔;有 的落叶、落花、落果或者出现畸形;最严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是制约大棚蔬菜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发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选址不当, 当地缺乏水源;二是虽有水源,但水质不良;三是水量较足,沟、渠、排灌设施却不配套,有 水难引,望水兴叹。旱害既影响蔬菜适时播种安苗,又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同时给蔬菜施肥、 打药等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旱害的影响有时还超过肥害和药害。 四、连茬障碍。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种同一类别或同一种蔬菜,而产量和产品 质量逐年下降。产生障碍的原因,一是同类或同种蔬菜偏爱某种营养元素,这类元素补充不 及时易出现缺素症;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黄萎病;三是同 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选址方法: 首先,要选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确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 没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开好沟、渠,便于引水、排水。有条件的地方,每座 大棚应安装一个供水龙头。标准高的还应配设喷灌设施。 其次,要平衡施肥,促进蔬菜稳健生长。一是要常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二是要施 用精制有机肥、高能有机肥,如惠满丰、地乐丹等;三是要改偏施氮磷为减氮,稳磷,增钾, 配施微肥;四是要分次适量施肥;五是一日出现肥害,要喷施多种活性液肥缓解危害。 再次,要科学用药,确保蔬菜安全。一是发生轻微的药害,可用加强肥水管理的办法,恢复 蔬菜正常生育机能;二是要选准对口农药,特别是除草剂要慎重施用;三是把住农药的剂量、 浓度关,同时避免重复使用一种农药;四是切忌随意混用农药;五是施药要避开高温;六是施用 过除草剂的器械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才能再用。 第四,要轮作换茬,调整蔬菜栽培环境。一是茄子、番茄、瓜类易感病的蔬菜,要分年或者 分季更换种植其它蔬菜品种;二是易发生连连障碍的大棚要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三是选用 土壤重茬剂,抑制病菌;四是针对缺素土壤,及时补充所缺养分。 蔬菜大棚建设工作总结 5 6 月 15 日,驻巴古村工作队特邀请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推广站强巴卓嘎、红英二位专家, 在巴古村二组温室大棚为农民进行了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技术实地指导。来自巴古村的 50 多 位村民参加了培训。 工作队把培训移到田间地头,专家们和菜农一起来到大棚里,观看蔬菜种植情况,实地解决 问题,并手把手教给农民种植方法。专家从设施建造、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病 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讲解,解决了村民在生产中遇到的许多难题。通 过培训,大大提高了村民大棚蔬菜种植水平,更加增添了蔬菜种植户丰收的信心。 工作队下一步还将继续关注本村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情况,并适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作进一步 指导,充分调动更多村民的种菜积极性,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了蔬菜种植户面临的实际问题, 农民种植蔬菜的信心十足,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