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5 KB
  • 2021-04-20 发布

在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中贡献税务力量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在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中贡献税务力量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作出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税务部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按照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尽力的“四力”要求,更加自觉地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一、应对当前困难挑战需着力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今年受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带来的冲击,经济发展面临更大压力,社会民生领域遇到一些突出问题,企业生产经营也存在诸多困难挑战。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和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应对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好服务发展大局,是税务部门的重大政治责任。疫情发生以来,税务部门积极服务宏观调控和微观主体,全力支持常 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税收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逆周期调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实施减税降费,是积极有效的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举措,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措施。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7批28项支持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时间上区分疫情发生初期与复工复产时期等不同阶段,在内容上区分减税政策与降费措施等不同手段,在地域上区分湖北与其他地区,在对象上区分中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等不同主体,在措施上区分减、免、缓、征、退、抵等不同方法,既及时精准又有力有效,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稳定经济基本盘、保障民生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积极服务市场主体。税务部门是窗口单位,直接服务几千万企业纳税人、数亿自然人纳税人和十亿多缴费人,离市场主体最近,对他们的困难最了解、诉求最清楚、服务最直接。税务部门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持续提升,直接影响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激发。疫情发生以来,为减少纳税人、缴费人去办税大厅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税务部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先后分3批推出54项具体措施,梳理 发布了197个税费事项网上办理清单,做到政策“码上可知”、咨询“线上可答”、业务“网上可办”、操作“掌上可行”。目前,企业纳税人有90%以上的业务量可通过网上办理,其中纳税申报业务网上办理率达99%以上。税务部门还与银保监部门、银行合作,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利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精准放贷,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今年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贷款153万笔,金额4959亿元,同比增长65%。‎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与银保监部门、银行合作,持续深化“银税互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精准放贷,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税收营商环境是整个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切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对保市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税务部门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纳税评价指标持续改进,进一步压减办税时间,提速企业开办,将涉税环节由“串联”改为“并联”、填写表单由4份合为1份,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税务部门在持续提档升级办税缴费服务质量的同时,切实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促进经济运行秩序规范。对于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不搞大面积、撒网式、全行业风险管理推送和检查,‎ 而是通过全面推行税务稽查“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分析,依靠风险导向和信用评价结果开展差异化管理。对于涉税违法行为,比如“三假”,即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退税的“假出口”、没有具备条件只为骗取税收优惠政策的“假申报”,紧盯不放,狠狠打击。从2018年8月至今年6月底,会同公安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开展打虚打骗专项行动,共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25.4万户,涉及税额2600亿元,挽回税收损失600多亿元,配合公安机关对16434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有3131名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有力维护了国家税收安全,营造了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 二、协同做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与依法组织税费收入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多次就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对坚决防止收“过头税费”、违规揽税收费以及以清缴补缴为名增加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依法依规征税收费都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两者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统一性在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目的统一;矛盾性在于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影响,特别是今年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无形中给落实减税降费和依法规范征税收费都带来不小压力。税务部门想方设法妥善解决好两者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做到既坚决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动力和活力;又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坚决不收“过头税费”,为“六稳”、“六保”大局提供财力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为防范办税大厅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税务部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 该减的税费不折不扣减到位。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涉及多个税种、费种和规模庞大的纳税人、缴费人,有些政策还要追溯执行,落实起来十分复杂、难度很大。税务部门在参与政策制定中同步制定征管配套办法和预调征管信息系统,在执行中努力克服面临的时间紧、情况复杂等困难和挑战,着力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对照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抓好宣传,税务总局分13批发布293个政策问答口径,举办17期视频“税务云课堂”,4次更新发布《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不断深化细化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对照各项税费政策逐一抓好落地,既做到新老衔接,在执行好今年新出台政策的同时,巩固和拓展好去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效,又做到批次接续,确保今年分批出台的政策逐批逐项落实到位。对照发现的问题逐一抓好整改,组织开展“政策落实改进月”活动,建立“一察二改三抽四问责”工作改进机制。税务总局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问题不仅督促相关部门尽快整改,而且要求全国税务部门举一反三抓好改进,在此基础上对各地整改落实情况开展抽查,对应当问责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为抗疫情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收的税费依法依规征收好。受今年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 影响,各级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把该征的税费依法依规征收好,对于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尤为重要。今年前5个月,税收收入每月都是负增长。面对组织税费收入工作多年来未遇到的两难乃至多难局面,税务部门深入分析、综合研判,依法依规开展组织收入工作,同时又注重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对于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有困难的企业,依法按程序积极予以支持。今年2—5月,税务总局针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以及部分企业财务人员不能返岗、无法进行纳税申报的实际情况,先后5次延长纳税申报期限,全国税务部门共为21.6万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申报,为6.6万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帮助困难企业缓解资金压力。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复销的推进,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速在一季度逐月下滑并于3月“触底”后,呈现出“V”型反转走势,4月和5月降幅逐步收窄,6月出现了今年以来首月正增长。‎ 该守的底线毫不动摇坚守住。面对复杂严峻的收入形势,税务总局党委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越是组织收入压力大的时候,越要坚决守住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不动摇,越要坚决杜绝通过空转、转引税款等手段虚增收入,决不允许因压力大而放弃依法组织税费收入原则,决不能以压力为由触碰原则底线,决不能转嫁压力增加市场主体负担。河北省景县税务局违规征税问题发生后,税务总局迅速召开全国税务系统视频会议予以点名批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总局纪检监察组会同河北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进行查处。税务总局还专门通报了8起税务部门落实减税降费不到位和违反依法组 织收入工作原则的典型案例,并部署开展违规征税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努力遏制住收“过头税费”等违规势头。同时,积极健全税费收入质量监控和分析机制,利用大数据完善分区县、分税种、分费种的收入实时监控体系,及时排查收入增幅畸高畸低等异常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 三、全力支持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复工达产的关键。只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企业才能稳定地进行生产和销售,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才有更加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由于各地区受疫情影响程度不一、疫情防控形势不一、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随着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纷纷采取阻断人流物流、阻断交通运输等管制措施,部分进口原材料进不来,部分出口产品出不去,也从供需两端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税务部门积极发挥增值税发票大数据优势补链延链固链,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减轻外贸企业资金压力,深化国际税收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全力支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疫情发生以来,税务部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减轻外贸企业资金压力,全力支持维护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精准引导供需对接“补链”。增值税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企 业发生销售、服务行为就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流与货物服务流、资金流高度关联,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今年复工复产以来,税务部门运用增值税发票大数据开展分析工作,既精准定位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又发挥数据搭桥作用,引导上下游、产供销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比如,在研判“堵点”方面,3月初,税务部门在对汽车产业链进行分析时发现,汽车产业链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中游整车制造企业、下游终端销售企业产销情况均不乐观,同时由于市场对汽车消费需求不足,部分“以销定产”的整车制造企业或将下调产量,进而影响到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在大中城市适度鼓励改善性汽车消费,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鼓励支持汽车新增消费的建议,为部分地区扩大汽车消费提供了有益参考。在连通“断点”方面,开发上线“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既可以帮助原材料短缺的企业精准匹配替代供应商,又可以帮助产品销路不畅的企业精准匹配潜在客户,再由双方自行自愿对接联络,按照市场规则谈判磋商,实现供需对接。特别是为帮助湖北企业复工复产,税务总局成立工作专班,指导各地筛选出湖北与外省有采购和销售关系、外省与湖北有采购关系且受疫情影响购销不畅的4万余户重点企业,逐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湖北企业与外省企业达成贸易项目6822个、成交额118亿元。‎ 全力支持外贸出口“延链”。对于受疫情影响而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出口企业而言,资金压力是其渡过此次难关的重大制约。今年以 来,税务部门认真落实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工作部署,大力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等便利措施,持续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截至6月底,累计办理出口退税8128亿元,其中无纸化退税申报企业户数已占全部申报企业户数的93%,退税额占全部退税额的96%;全国正常退税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间在2019年压缩至10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压缩20%至8个工作日以内,有的地区缩短50%以上。此外,为支持大型骨干外贸出口企业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分两批确定5000户出口直联企业,搭建起与税务部门的直联渠道,既方便企业直接向税务部门反映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也有助于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提供精准帮扶,有力支持外贸发展。‎ 有效稳定外商投资“固链”。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有的国家提出“关键产业回流”的口号,对我国吸引外商投资造成负面影响。为帮助跨国企业高效解决国际税收争议及重复征税问题,今年上半年,税务总局与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税务部门签署或执行了20例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向所有在华投资企业展现了中国税务机关为其消除双重征税风险、提高税收确定性的努力,促进稳定外商对华投资信心。为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认真落实外商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国享受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的外资企业共460户次,同比增长17.4%,用于再投资的利润合计408亿元,同比增长20.1%,税收政策的稳外资效应进一步显现。比如,某日资汽车制造业企业2019年以来共有31.8亿元股息享受了再投资递延纳税优惠,全部用于在华增加生产线和设备投入。为持续深化国 际税收协作,发挥我国作为“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主席国的优势,组织召开36个国家(地区)税务部门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7个国际组织参加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视频会议,共同分享今年以来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税收服务举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税务部门携手应对疫情、共渡难关提供了务实管用的合作平台和实施路径。‎ 四、围绕抓“六保”、促“六稳”持续发力 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税务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于打持久战,统筹做好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聚焦助力稳企扩岗,促进保居民就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税务部门将通过落实落细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将阶段性免征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三项社保费政策延长至年底等优惠政策,积极助力援企稳岗。同时,继续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创业就业。‎ 聚焦助力兜牢底线,促进保基本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税务部门将进一步精准高效落实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好《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困难行业和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扩大消费与改善民生。同时,深入实施好环境保护税法、耕地占用税法、资源税法,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打好税务精准扶贫“组合拳”。‎ 聚焦助力纾困解难,促进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也有助于保就业。税务部门将深化减税降费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直达企业。大力巩固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努力在年内实现主要办税缴费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增进市场主体便利。继续加强与银保监部门、银行的合作,深化“银税互动”助力市场主体缓解融资难题。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聚焦助力稳产稳供,促进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能源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底线。税务部门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农、林、牧、渔业减免税优惠政策,落细农产品流通环节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涉农普惠金融,助力农业发展。进一步落实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等税收优惠政策,‎ 优化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和免车船税目录发布程序,引导鼓励加大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领域投资。‎ 聚焦助力疏堵畅流,促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企业生产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链是重要支撑。保产业链供应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企业生产,稳中国制造。税务部门将进一步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分析,帮助企业打通堵点、连通断点、畅通节点。同时,深入落实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建设,支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聚焦助力效能提升,促进保基层运转。基层稳则社会稳,基础牢则事业兴,保基层运转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税务部门将依法履行组织税费收入职责,坚决不收“过头税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运转提供财力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强税务系统基层建设,持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集中精力抓好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各项举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