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3 KB
- 2021-04-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农产品加工业半年工作总结
我局认真对 2020 年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
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愈加重视和支持,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得
到快速发展,产业门类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转化产值
不断提高,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以食品有限公司、葡萄酒有限
公司、 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农产品, 加工业
正在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现已初步形成一个门类较全, 具有一
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截至 2020 年上半年,我县农产品加工
业总产值 3200 万元,由于受 2020 年“7.0 ”地震的影响,农产品加
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 12%。
1 、县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畜牧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值
1200 万元,带动了农牧民牦牛养殖业发展。
2 、2020 年为啤酒有限公司啤酒品鉴中心建设项目争取项目补助
资金 38 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啤酒有限公成功的实现了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
3 、葡萄酒业公司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以改善我县农业产
业结构为方向, 以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 以中高档优质
葡萄酒酿造为龙头,生态旅游发展为线路,以加大市场建设力度,搞
好市场开发为手段,全面推动企业的发展。
公司依据本地优良的自然资源,聘请国内国外酒庄主、相关种植
酿造专家来我公司进行考察指点, 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省
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法国拉氟德集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使企业具备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在各级政府的关怀、 指导、
帮助下,“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得到了推广。
一是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整体水平不高。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
理,规模加工能力不强制约了行业快速发展。 二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品
牌影响力不强。目前,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格局已基本形成,农产品初
加工发展较快,但深加工在一些行业还比较落后。从产品结构看,一
般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 绝大多数停留在普通产品层面。三是企业
生产经营面临实际困难。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受原材料价格、工资价
格、能源价格、 流通费用以及其他经营费用轮番上涨的影响,农产品
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
( 一) 、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打造良好的
政策、服务、市场和法制环境。
( 二) 、积极开展企业人才培训,积极组织工业企业相关业务人员
参加省、州组织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统计知识、互联网 +1、市场
营销等业务知识培训, 使企业人员了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组织企
业符合条件的员工参加经济专业和工程建设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申报,为企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 三 ) 、抓好骨干企业,增加工业总量。把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作为
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在“用地难、融资难”这两个制约瓶
颈上下功夫、解困难、求突破。同时,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
政策措施,着力推动食品、畜牧、葡萄酒业等成长型企业发展,加快
培育工业发展的“第二梯队” ; 引导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搞对接
联合,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大投入,千方百计促进
企业规模快速成长。 积极深入企业调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 组织企业
参加省、州组织的银企对接会, 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进程在融资难的
问题。
( 四 ) 、优化结构产业,提高发展水平。围绕主导产业,整合现有
资源,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不断提高配套能力,努力打造影响力
大、带动性强、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同时,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方向,重点发展技术先进、 起点高的高新项目,着力推动先进技术的
研发和推广,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开展 2020 年
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申报工作, 全力打造新的
加工企业增长支柱力量。
( 五 ) 、推进创新驱动,提升核心实力。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转方
式、调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
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的便利条件,推进校企、研企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企业自主
创新,打造发展新优势。鼓励骨干企业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发
展网络销售和采购业务, 实现线上线下购销互动,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
企业商务协同。
( 六) 、严格节能监管,实现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准入管理,重点
发展低能耗、高技术产业和消耗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促进节能环
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快速提升 ; 积极推进科技节
能,引导企业集中力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关键技术和工艺
流程,推广使用新能源、节能产品、节能技术和节能装备,优化能源
供应和消费结构。
模板 ,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