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2 KB
  • 2021-04-20 发布

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为充分发挥新一轮(2018-2020 年)广东省中学名教师工作室的师范引领和辐射带 动作用,完善城乡教育相互联动和促进机制,提升乡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杨计明和韶关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梁志荣等多方领导的鼎力 协助下,XX 工作室一行共 16 人于 2018 年 12 月 13 日至 16 日组织开展了到广东省韶 关市仁化县和南雄市的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三类:初高中的同课异 构研讨、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植物分类学专业学习和华南虎繁殖驯养参观学习。下 面就活动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 一、初高中的同课异构研讨 本次同课异构课分别在韶关市仁化实验中学(初中)和韶关仁化中学(高中)进行, 授课的内容及授课安排如下表: 郭建瑞老师在设计《吸收作用》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由原来教参中设计的两 个课时改成一个课时完成。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这个重难点,郭老师设计了 多个环节来进行突破:第一个环节是通过挂图来进行看图分析条件,第二个环节是通 过对烧苗现象的分析巩固条件,第三环节通过糖拌番茄再考察同学对这个知识点的掌 握情况。在问题的设计方面,郭老师单刀直入,但是层层递进,例如,通过观察到水 少了的现象,设问水去哪里了?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郭老师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例 如挂图、实验观察、小组合作等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也培养学生了的观察能力、分 析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叶秀球老师通过让学生回顾《吸收作用》第一课时的内容进入第二课时的讲授, 本课时的重点是无机盐的吸收和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叶老师主要通过设计问题串引 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和理解无机盐对植物的重要性,并结合仁化县是种植县的实际, 让学生明白学好本节课对自己生活和未来工作的重要性。叶老师扎实的语言驾驭能力 和课堂掌控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邓彩霞老师的通过板书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并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 学目标展开教学。邓老师对每个重要知识点都设计了问题串,而且问题的设计非常符 合当地学生的思维水平,既能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又很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 析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邓老师的语言精练,板书非常 工整有条理,可以看出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 梁晓敏老师在本节《种群数量变化复习课》中,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落实 课本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的概念、条件、特 点与实例,突破其中 K 值等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等难点。二是实现知识的前后联 系,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进化、生物防治等跨章节跨模块的 知识,梁老师借助知识回顾或练习讲评帮助学生加以整合。三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答题 能力、答题规范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 的解题能力,及时关注、反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点拨;通过强 化学生对曲线图的分析,及曲线中横纵坐标的建立,提高学生的曲线分析能力;通过开 火车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小老师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提高学 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四是将模型建构的方法在学习中加以应用,由于本 节课涉及模型建构的知识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出模型建构的方法,并加以应用。 通过将模型建构的方法与实验探究步骤进行对比,明确两种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是通 过实验探究得到,进而利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进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并借助 板书上构建的概念图进一步说明模型建构可以灵活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纵观这些课,尽管课的内容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讲课老师们的风采,并 且有许多值得我们学员学习的地方,如教学目标如何突出、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如 何做到教学思路清晰、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等。 二、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除了进行了同课异构外,我们还举办了多个不同内容的专题讲 座,而专题理论讲座是集中解决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重要形式。我们在本次活动 中开展了以下的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杨计明教研员的讲座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教师专业发展方向、途径,二是基于科 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杨老师认为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设计可以从学生的参与 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方面考虑;另外,还得考虑教学设计的时空观 和质能观,即要给予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的时间、给予学生发展科学探究的空间、给予 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物质、给予学生增强社会责任的能量等。 梁志荣教研员针对韶关初中实验的开展实际情况,认为在新中考下教师首先要重 视生物实验教学,因为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积极做好初中生物学 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依据课标,明确考试内容,并且尽早盘点本校现有的实验器材 是否足以满足教学,如果不够,尽快上报学校要求学校购买,而且作为生物教师必须 熟练掌握每一个实验的操作技能;第三,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地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可 以采取分类整合、螺旋推进、用好资源、减负增效等策略。 郑曙烁老师从微课制作、整合课例、资源库建设、自制教具模型等方面为我们介 绍了如何进行中学生物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中郑老师谈到,目前市场上的教 具陈旧,很难找到合适好用的教具,他想到利用 3D 打印机设计教具,并且尝试做了一 些教具,效果很好。这让人印象深刻,值得尝试和推广。 梁剑章老师注意介绍了科组校本课程研发和课题引领与共同成长。其中科组校本 课程研发的思路是学科竞赛与校本课程研发并进,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学 科素养,一是通过社团、选修、学科竞赛,培养创新精神,拓宽学生的生物学视野, 二是通过校内一系列的竞赛培养学生的思维,如高一寒假的课本重点插图创意临摹比 赛,高二的知识网络构建、高三的生物思维导图比赛等。 薛艳芳老师获从什么是获取信息能力、解答获取信息试题的方法、培养获取信息 能力的策略等三个方面讲述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其中,薛老师认为解答获取信息试 题的方法可以分步进行:第一步是判断信息题,提醒自己信息题的题干篇幅往往较 大,信息题往往是区分度很大的试题,值得你慢下来好好作答;第二步是息种类不同, 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是文字信息,而且文字多内容复杂,则可以进行信息转 换,换成简图或流程图,如果是图表信息,则可以进行变量分析;第三步是新信息要与 教材考点结合进行解答试题。 XX 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南雄实验中学,一是参观学习,二是指导该校进行生物园建 设。在该校领导的带领下,吴老师和学员首先参观校园,并对拟建生物园的区域进行 丈量、土壤的初步分析和留样,然后与该校领导就生物园建设的一般流程和建设预期 效果进行充分沟通。 本次开讲座的教师是我省教育研究的专家和一线教师。作为一线教学骨干,他们 不仅对新的教学理论思想有较全面、较深刻的理解,而且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 改革者,他们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经历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讲座内容更贴 近山村教师的需要,从而更能进一步帮助解决山村教师的理论观念问题,促进山村教 师教育观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在专题讲座后的就讲座的内容本工作室成员和当地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 讨,在交流中无论是当地教师还是本室成员都能畅所欲言、有感而发,可以明显感到 当地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深受启发,并且有所收获。 三、植物分类学专业学习和华南虎繁殖驯养参观学习 在学校的交流学习后,我们在韶关学院植物分类专家马教授和刘教授的带领下来 到韶关丹霞山山脚下(非景区),进行植物分类学习,认识丹霞山地区植物分布特点。 在两位教授的讲解中,我们重新认识了五指毛桃、排钱草、猪殃殃等植物,仿佛又回 到大学植物认种的时光。两位教授还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在丹霞山的一个石斛的种植基 地。在基地中我们看到了长在石壁上的石斛,通过基地主人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石斛的 结构、分类、生长特性等,让我们对石斛的认识更加全面。 丹霞山的活动结束后我们来到坐落于韶关国家森林公园的粤北华南虎驯养和繁殖 中心。在该中心的两位专家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该中心的华南虎幼儿园,并在参观过 程中积极向两位专家了解关于华南虎繁殖和驯养的方方面面,如,是否会用人工授精 帮助华南虎进行繁殖?是否会喂养活物?人工选种繁殖是否考虑近亲繁殖?如何减少近亲 繁殖?等等一系列或简单或复杂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引下都一一得到满意的答案。我们认 为,粤北华南虎驯养和繁殖中心既是一个干实事的科研单位,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科 普基地,值得好好推广! 为期四天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寒风细雨中开始,在暖阳高照下结束。本次活动充分 发挥我工作室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山村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 高。每位上课老师和开专题讲座的老师都本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竭 尽所能,有备而去,力求把自己教学的亮点呈现出来。我们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清 晰的教学结构、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当地老师和领导的高度称赞。相信广大 听课教师能或多或少领略到名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风采。当然,对于本工作室的 教师来说,通过这次活动,也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学习、情感交流和生活体验。因 此,这是一次双赢的活动! 在此,诚挚感谢促成这次送教下乡的各方单位和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