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1 KB
  • 2021-04-20 发布

区管委会2017年度工作报告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区管委会2017年度工作报告 ‎ ‎  **年,新区上下以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以“基本现代化提升年”、“项目建设提升年”、“作风与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1、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市场的拉动作用和资源要素的保障作用,集中解决影响全局的突出问题,有效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3亿元,增长9%;一般预算收入122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增长18.6%,其中工业投入334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3亿元,增长12.9%;进出口总额328.8亿美元;到位外资10.36亿美元。新区连续八年获得全省开发区综合排名第二名。经济增长的后续动力进一步增强,新增养乐多等11个世界500强项目,SK海力士25亿美元五期技术升级项目成功签约,引进阿斯利康CDC、纽迪希亚销售中心、百时美施贵宝、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等18个总部型、研发型项目,引进了哥伦比亚-三星医院、百亿级富力地产国际化社区、百亿级正大总部商务园等高端功能性项目。‎ ‎  2、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瞄准基本现代化“升级版”、苏南现代化“示范版”目标定位,确定**年为“现代化建设提升年”‎ ‎,出台了新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首批30项重点工作。经济结构实现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6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其中电子商务产业产值增长66%;物联网产值超过500亿元,增长35.7%;集成电路产业产值410亿元,增长8.2%,占全市比重达到80%以上;软件业务完成收入510亿元,完成服务外包合同收入30亿美元。成立无锡医疗物联网研究院,引进西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农业加快发展。获批国家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获批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获批全国首个快递产业园,新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坚持用市场手段妥善处理金融风险,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无锡尚德成功实现破产重组。‎ ‎  3、科技创新创业步伐加快。R&D占GDP比重达到4.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2件。成功引进诺贝尔奖得主来区发展,引育国家“千人计划”16名,新增省“双创”人才17个、创新团队1个。三创载体新开工面积68万平方米,国有主导三创载体建成总面积突破230万平方米,载体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80亿元,毕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50亿元。新区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科技部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新区传感网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入选省首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获批首批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区内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178亿元,银行类金融机构达20家,全国首批、无锡首家“小微企业扶持债券”成功落地,首期发行10亿元,扶持小微企业300家。第三方支付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艾登瑞德、全国第一家内资企业金禧智能卡获批国家牌照。11家科技型企业“新三板”报会。‎ ‎  4、改革开放活力显著增强。积极探索打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取得新的突破。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空港型自由贸易园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全面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59万人次,同比增长10.9%,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28.8亿美元,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强化市场运作机制,放大投入绩效,积极探索推进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及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科技园区市场化运作机制。国资公司采用引进战略投资、股权置换、整体转让等多种形式实现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完善行政管理体系,简化区级审批流程,推出重大项目“容缺预审”、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新机制,项目报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  5、民生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坚持利民便民、惠民安民, 10大类32项民生幸福工程实事项目基本完成,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新增就业1.99万人,重点扶持自主创业841人,实现带动就业5021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53人。建立“3+X”‎ 结对帮扶机制,累计帮扶困难家庭1671户,核发低保金1000多万元。着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适龄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8%,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加快安置房建设,全年交付安置房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旧住宅区改造,叙康里等旧住宅区共计78万平方米全面完工。实施空港路、经九路等38条(个)道(桥)建设,新增通车里程25公里,新开优化公交线路15条。社会事业持续优化,硕放中学、新浪小学等多所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如期竣工,成功创建了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省首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新安街道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国际安全社区称号。全区50个社区达到“10分钟体育健身圈”标准。加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食品安全示范街道实现全覆盖。社会稳定持续好转。成功化解大量疑难复杂信访积案,成功化解尚德员工分流、海力士火灾等一批极易引起**的重大问题。有效压降安全生产事故,亿元GDP死亡人数控制在0.04人以内。‎ ‎  6、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建立城市更新机制,拓展发展空间,探索“二改三”地区城市更新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区分重点与一般地区,重点地区由政府主导实施改造。大力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不断提升传统商贸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百联奥特莱斯广场等城市商贸综合体顺利开业。启动“一城一园一带”建设,完成“吴都新城”规划,推进太科园智慧园区建设和古运河风光带规划拆迁及修复。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完成52个自然村、63个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26万平方米绿地建设和40条绿色照明道路、20个绿色照明小区建设,完成20家低效高耗企业、27家电镀企业整治和9家印染企业提标改造。完成了夹蠡河、马桥浜等水利设施建设及河道整治,打捞太湖蓝藻等14万吨。建成26公里市政污水管网、7.5公里中水管网,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达 62.5%。大力推进拆迁扫尾灭点,全年完成拆迁项目41个、拆迁面积15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