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8 KB
  • 2021-04-20 发布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与党建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与党建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 ‎【篇一】‎ 近年来,**市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引、用、放、留“四步走”,着力抓好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 突出“引”,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及《**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了引进范围、引进方式、待遇保障、资金使用、服务管理等内容。近几年,累计发布3000余个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信息。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才引进,全市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我市人才匮乏的境况。‎ 突出“用”,统筹编制管理。打破地区、部门间编制壁垒,盘活编制资源存量,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组织编办、人社对岗位和编制进行联合审核,确定并发布需求目录,合理匹配岗位需求和空编情况。始终做到岗位需求、编制使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有效解决地区和单位间“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矛盾,充分发挥编制使用的最大效能。‎ 突出“放”,破除机制障碍。秉承“人岗相适,重在使用”的理念,改变以往在考察环节由人事机构全权面试择优的做法,给予用人主体更多选人自主权,由用人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求组织实施现场面试,对拟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考察。用人单位根据面试情况结合岗位要求提出初步人选,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审核确定最终引进对象,切实提升岗位和专业能力的匹配度。‎ 突出“留”,营造良好环境。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做好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工作,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市教育系统实施资金补贴、职称评聘优先、家属随调等政策,引进的名、优、特优秀教师和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毕业生,根据其职称等情况,给与一次性5-10万元的安家补助和10-20万元的购房补助。市医疗卫生系统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培养平台,在学习进修、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与相应倾斜,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建设。‎ ‎【篇二】‎ ‎**区坚持从搭平台、聚人才、优环境三方面着手,构建“人才矩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破除壁垒,搭建“引才”集聚大舞台。积极落实**市印发的《**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市人才引进工作办法(试行)》《**市教育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人才引进相关文件,围绕发展需求、立足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按照“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项目”的思路,着力引进适应我区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进一步增强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团结凝聚。2019年以来**区招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86人,其中招聘党政机关同工同酬工作人员17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1人,招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60人,引进人才57人,确保“肥水”尽流“**田”。‎ 人尽其才,聚焦发展“用才”新载体。坚持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农技推广、畜牧兽医、乡镇旅游等内容选优下派一大批具有创新带富能力的“土专家”“田秀才”走进基层一线,持续强化教育培训,形成让众人变“能人”、让“能人”带众人的良好发展氛围。截止目前乌兰淖尔镇推出每周六一期的消费扶贫爱心集市,并主动向全区100多家单位发出到乌兰淖尔镇采购、参观、旅游的邀请,以此带动农户增收。‎ 强化保障,用心用情“留才”优环境。为了从“衣食住行”全方位免去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引进人才“量身”解决住房难题,结合全区内人才环境和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统筹协调14个部门,多次召开产业工人优惠政策推进会议,制定印发《**区产业工人优惠政策实施意见》(试行),通过住房补贴、子女入托(入学)、户籍迁移、职业能力提升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留住产业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篇三】‎ ‎**市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指导意见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八项人才工作计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实施专项工程申报计划。落实十大“百人计划”行动,加大**市人才和团队申报自治区级“人才项目”力度。对接“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人才工程,选送优秀人才进修锻炼。积极争取“博士服务团”和“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成员来**市挂职工作,竭力争取服务期满有续挂意向的高层次人才继续在我市工作。今年,各地各单位共报送第十五批“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需求计划16名。‎ 实施高层次与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既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也引进紧缺人才、实用人才,统筹协调编制、人社等部门开展2020年人才引进岗位需求征集工作,继续做好教育、医疗卫生系统专项引才工作。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提升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人才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实现精准引才。近期已发布**市2020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全市今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327人,其中市直865人,**县市区462人。‎ 实施柔性引才计划。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理念,开展“凤凰栖梧”行动,围绕做大做强大数据、大物流、大旅游等优势产业,推行“研发在北上广、转化在**”的柔性引才模式,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企业为载体,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主动对接,引进和培育掌握关键性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实施党政人才引育计划。重视党政人才引进,推动落实自治区选调生“81育才工程”。注重从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乡镇干部等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目前,选拔288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45名退役军人、57名大学毕业生、11名离退休干部担任**村“两委”正职。‎ 实施企业人才扶持计划。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人才,对企业引进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按照规定兑现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 进一步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举办3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共培训相关人才100余名。‎ 实施创新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加大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对青年人才在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更多参与重点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激励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后备力量。‎ 实施基层人才发展计划。立足传统产业优势,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加大农牧林水方面的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通过教育培训、储备支持等方式,引导本土人才向重点项目流动。持续做好“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充分发挥“草原英才”个人和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本地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好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的服务作用,打造农牧业发展主力军。启动2020年度市级科技特派员选聘工作,选聘马铃薯、燕麦等农业科技特派员121人,选聘石墨碳素、新能源等工业科技特派员37人。‎ 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计划。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三支一扶”计划,从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和高效服务等方面,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力留住本土毕业生、吸引区外毕业生到**市创业工作。11个**县市区发布了《关于鼓励优秀人才到村任职的公告》,为统筹解决就业扶贫、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保障和**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不优、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篇四】‎ 近年来,**县委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作为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引得进”“留得住”“育的精”“用的好”上下工夫、做文章,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文化旅游强县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坚实的智力保障。‎ 一、围绕发展需求,加大引才力度。立足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每年对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调查摸底,有计划的开展引才工作。在主导产业方面,按照“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项目”的思路,着力引进适应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2016年以来,在旅游业中,岱海旅游景区、岱海国际滑雪场共招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8人,从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引进导游、教练等从业人员141名。在养殖业中,海高、骏羊、辉军等大中型养殖企业共引进管理经营人才22人,专业技术人才58人。在社会事业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选调生、定向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等大学毕业生向教育、医疗和农村一线流动,共吸纳274名优秀人才服务基层。同时,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鼓励吸引致富带头人、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等回村任职创业,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共148人。此外,我县主动争取上级人才支持,先后有“博士服务团”成员、“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成员各1名来我县挂职。通过上述举措,全县各类人才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明显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显著增强。‎ 二、立足本地实际,畅通育才途径。将培育本土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本着“需什么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领域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实现各类人才培育工作的有效覆盖。截至目前,通过将专家“请进来”讲授的方式,共举办党政人才培训班13期3200多人次;举办农、林、水、牧、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8期432人次;举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15期达700人次;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7期270人次;举办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建筑业、服务业、服装加工业等各类工种培训班26期2112人;通过将人才“送出去”学习的方式,先后选派党政、农牧、教育、卫生、旅游等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270人次,到区内外高等院校、医疗机构以及产业发展先进地区进行进修深造和学习观摩,使基层基础人才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注重政策引领,优化留才环境。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结合我县人才队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了《**县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长期人才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人才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遵循。从2017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对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持,并加大了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设立了创业资助专项资金,鼓励优先发展人才技术密集型项目。同时,通过聘请著名艺术家武利平老师担任形象大使、制作《醉在西口》原创音乐情景剧、举办“岱海圣火”文化晚会等,充分展示各类人才为**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努力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制度,目前正在研究编制《**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 四、强化项目支撑,发挥用才效应。围绕全县肉牛奶牛、肉羊奶羊、肉鸡蛋鸡、杂粮杂豆、林果饲草、乡村旅游六大主导产业,积极申报草原英才产业创业人才团队项目。到目前,富康蔬菜专业合作社、世纪粮行、鸿茅药业、辉军牧业4家企业的人才团队入选“草原英才”工程支持项目,共争取到奖补资金276万元。2017年度,旅游业人才培育项目,成功入选自治区第八批“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项目引领支持计划,获得奖补及配套资金72万元,全部用于产业从业人员技术交流和培训学习,实现项目、人才双向互补。为推动扩大“草原人才”“草原英才”的辐射作用,深入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农牧林水、文旅、卫生等部门4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沉下去”,为广大农村群众送技术、送文化、送健康,通过现场教学、文艺演出、免费诊疗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林养护、节水灌溉、家畜防疫、健康监测等内容丰富的短期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直接受益农民达5.5万人,有效缓解了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切实发挥了人才助推发展的作用。为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先后选拔6名企业管理人才进入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 ‎【篇五】‎ ‎2020年,**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产业升级抓引才、突出功能完善抓载体、致力服务营商抓环境,努力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创新载体,打造引才平台。根据**区特色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抓好平台建设,为各类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承载。充分利用首府人才、科技优势,广泛开展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与农业发达地区的交流学习,多方搭建农业实用技术双向服务平台,探索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聘请专业人才、专业团队对各类载体平台进行运营管理,让专业的人才来做专业的工作,推动人才工作良性发展。‎ 二、拓展渠道,畅通育才途径。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造就人才机制。探索政府、行业、企业、社会、民间不同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开展长期、中期、短训、讲座各种类型形式全方位培养造就人才。制定科技人力资源战略,大力培养和吸引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增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使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逐渐扩大。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以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结合的互动机制,促进**区科技领军人才的迅速成长。‎ 三、完善政策,优化留才环境。依托全区人才工作“一心多点”新格局中的“一心”建设,按照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实施“人才强心聚力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计划”等一批符合实际的人才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一方面,坚持用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探索采取临时合同聘用的办法解决急需人才的问题,参考发达地区使用临时招聘人才的办法解决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注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同时,做到感情留人。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全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软环境。‎ 四、多措并举,实现融合发展。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进全方位的区域人才协作开发,发挥政府、用人主体、人才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高校等更多主体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从“单独赢利”到“多方赢利”的转变。赋予用人单位择才用才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发挥高校在区域发展中育才的支撑作用,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为区域人才提供后备力量,建立全方位的协作机制。把“抱团引才”中的合作推广到“抱团育才”“抱团留才”“抱团用才”等多方面。‎ 党建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党建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篇一】‎ 为推动落实《关于“五化协同,大抓基层”的指导意见》,加强新时代农村牧区党支部建设,**委组织部积极推行组工干部包联**村机制,制定下发《关于组工干部包联**村党支部进行党建工作指导的实施办法(试行)》,动员29名组工干部、10名**乡镇组织委员包联39个**村开展党建指导工作,着力提高全旗农村牧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开展岗前培训,当好组织工作的“活字典”。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组工干部“上讲台”等方式,对所有组工干部进行岗前培训,业务相关科室采取点对点教方法、面对面授经验、手把手教思路的方式,不断提高组工干部把握组织工作大局大势的能力、精准分析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政策要求、精通业务知识,成为组织工作的“活字典”“政策通”。‎ 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党建工作的“指导员”。对《实施办法(试行)》中涉及的10项工作任务,逐一落实、重点跟进。按照每两周至少下乡一次的要求,带着工作任务、带着问题清单开展有针对性的督促指导。以“基层党组织效能提升年”为抓手,以打造“五强党支部”为目标,重点规范各类党建资料、建强基本队伍、推进网格化治理、提炼党建工作品牌。对于所包联的软弱涣散党支部,找准党支部存在问题,确保按期整顿转化。对指导工作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认真梳理总结,及时上报包片领导及**乡镇党委共同研究解决。‎ 注重示范引领,争做初心使命的“践行者”。包联**村的组工干部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始终在做到“两个维护”上走在前、做表率,锤炼主动担当、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取得。注重发挥组工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将安、专、迷的组工精神带到基层、带进支部、带给两委。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带动**村两委积极履职、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党建工作观念,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格局。以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带动自身能力水平和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双提升”。‎ ‎【篇二】‎ 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础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凝聚团结广大群众的核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对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推动全党形成了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市昆区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依托“梯级递进”新模式,大力实施“规范化-特色化-最强”党支部创建工程,切实推动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支部规范化建设——夯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昆区坚持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从规范党支部组织设置入手,科学设立党支部或党支部委员会,合理划分党小组,避免出现支部党员人数过多或过少的问题。积极探索规模较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流动党员多等党组织设置形式,通过行业化组建、片区化组建、班组化组建等多种方式,拓展建设枢纽型、派驻型、区域型党支部,突出抓好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物业公司等领域党组织覆盖工作,做到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 支部特色化创建——提档升级。特色党支部创建示范工程是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深化。昆区以“培育党建品牌、彰显创建特色、典型示范带动、提升整体水平”为目标,以个性化、特色化、优质化为原则,依托“2372”工作法,创建以自定型+学习型、服务型等“N+6”种类型的特色党支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党支部的内生动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支部建设提档升级。2019年昆区成功创建28个特色党支部,计划三年时间使80%左右的支部达到品牌化、特色化。特色党支部创建示范工程改变了以往区委统一布置安排、基层党组织按要求具体落实的做法,更加注重抓好“自选动作”,同时,不定期地在交流会上交流各单位的特色做法及成效,给基层党支部工作增加了压力,激发了党员的危机意识,鞭策党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促使基层党支部持续改进和创新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强支部打造——全面过硬。根据自治区整体部署安排,昆区及时印发《关于迅速将特色党支部打造成最强党支部的通知》,迅速在28个特色党支部中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并将于5月20日前完成验收。全区各级党组织把打造最强党支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的思路,紧紧抓住党的组织生活这个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坚持和运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抓实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积极推进基层党支部阵地建设,全区成功建设68个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氛围显著提升。同时注重把党性强、素质高、情况熟、作风好的优秀党员,选拔出来充实支部班子,并通过抓学习、抓业务、抓履职、抓制度、抓作风等,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做到一个一个支部提升、一个一个阵地巩固,全面增强党支部建设的整体水平。‎ ‎【篇三】‎ ‎2020年,**市**区**路街道党工委坚持“大党建、大统筹、大融合”理念,通过强化党组织建设、细化为民服务、优化社会治理格局等工作,积极探索实施新时代“党建+网格”助力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社会治理创新、精准为民服务”共治共享的网格党建助力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一、构建四级工作体系。**路街道根据“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服务群众”的总思路,绘制了网格党建3张图,即网格党建地图,单元长、楼栋长分布图,网格党支部架构图,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建制性网格党支部——非建制性网格执行党小组——非建制性在职党员党支部五级网格党建架构管理模式。6个社区党委共建立建制性网格党支部46个,非建制性网格执行党小组105个,13个非建制性在职党员党支部,使得网格体系架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力争实现基层党建“全覆盖、无缝隙”,社会治理服务“全天候、零距离”。‎ 二、明确职能职责。街道党工委负责统筹全局,指导各社区党委开展工作;社区党委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平台,协调辖区单位、“双报到”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执法、公安等各方有生力量,领导推动建制性党支部、非建制性网格执行党小组与非建制性在职党员党支部开展具体工作;建制性网格党支部主抓支部内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认真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十二分制”等相关工作,严把入口,畅通出口,打造有活力、有凝聚力的“红色”党支部;非建制性网格执行党小组以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为核心,以一对一、N对一、一对N等方式对应建制性网格党支部,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警务等社区联动资源编入楼栋、单元非建制性网格执行党小组,成为社区党委的“情报员、信息员、宣讲员、巡逻员、消防员和战斗员”,其工作重点在于积极调动各方党员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非建制性在职党员党支部将充分调动在职党员的职能优势与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协同非建制性网格执行党小组开展矛盾调解、城市管理、法律援助、社会治安等基层治理工作,力争做到将网格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点,需求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 三、探索完善相关机制。社区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并完善社区信息反馈、支部书记例会、网格执行党小组会商协商、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楼栋长、单元长考核奖惩机制等相关制度机制,用有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使网格化党建工作开展有的放矢;网格员、单元长、楼栋长以工作日志的形式,明确其职能职责,开展相关工作。46名党建网格员以楼栋、社区、居民、街道工作等4个微信群为平台,做好居民、支部书记、楼栋长、单元长、在职党员、社区、街道之间的桥梁工作。街道396名楼栋长、1350名单元长是楼栋、单元中的“巡逻员、调解员、信息员、宣讲员、联络员、消防员、战斗员”。以网格员、单元长、楼栋长等带动社区居民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篇四】‎ ‎**始终坚持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重大战略、重大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乡风文明往实处做、向深里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党建引领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党委、盟委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选派114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驻村第一书记,为2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115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每年不定期举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对**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进行全员轮训。始终坚持把防止返贫致贫放在突出位置,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稳定,扎实做好问题排查整改和督查普查工作,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联合旗纪委、扶贫办等多部门成立踏查暗访小组,深入11个**镇、遍访114个**村,在对2019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展“回头看”的同时,深入摸排确定2020年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严格落实“四个一”包联整顿工作机制,并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形成了整顿方案,确保问题整顿到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夯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工作责任,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利用“钉钉”考勤软件对驻村工作队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心神合一”“人到心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立**提振**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团”,打造党建引领扶贫产业发展示范园,实现了**村“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谋划集中攻坚期后帮扶举措,以乡村振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党建引领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发挥党员先锋队、先锋岗作用,根据疫情输入风险调整不同区域化防控措施,坚持关口前移,落实疫情防控“网格化”包联责任制,全面掌握从境外输入每一个人的相关情况和活动轨迹,不留任何漏洞。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守严守牢基层一线防线。全面推广“融合党建”模式,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把党的组织机构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按照“扁平化”要求着力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构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有机联结辖区内单位、行业及新兴领域党组织,构建覆盖基层治理各领域的组织网络,构建沉底到边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持续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依靠群众、依靠科学,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社区**村联防联控体系,实现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流通和精准对接。‎ 党建引领推动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农牧业向优质高效转型,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聚焦“高精特”发展方向,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培育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畜产品品牌。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领导,印发《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以带头落实上级部署安排、带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带头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带头维护良好经营秩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组织实施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制定出台《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干部考察实施办法》,加强专业性岗位、专业化干部分析研判,把熟悉高质量发展、善于推进现代治理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建立《阿左旗科级领导干部班子年度考核结果反馈约谈整改制度》,建立智能化考核平台用好考核指挥棒,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实施“四张成绩单”考核评定,实现考核要点实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权重优化,推动班子和干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显身手、作贡献。‎ ‎【篇五】‎ 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关于创建“最强党支部”的有关要求,**坚持行动上求“快”、措施上求“细”、成效上求“实”,推动“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扎实有序落实。‎ 及时部署、明确目标,全面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年活动。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组织部长会议召开后,旗委组织部第一时间传达会议精神,组织召开全旗党建工作会、组织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主动谋划,自加压力,力争到2020年底,30%以上党支部达到“最强党支部”创建标准。进一步加大“最强党支部”创建年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党建网、微信平台、各地各单位LED屏等载体,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标要求、典型做法,营造宣传创建、参与创建、推动创建的良好氛围。‎ 细化措施、明确标准,分领域制定“最强党支部”实施方案和评定细则。在农村牧区,坚持将“整村推进”、村民小组微治理、集体经济发展、星级管理等作为创建标准,细化5个方面34项评定细则。在社区,把巩固和拓展“1+N”区域化党建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将深化融合党建、优化社区品牌、细化网格治理等融入考评指标,形成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机关,围绕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提升”,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将政治统领、组织力提升、中心工作落实等有机融合作为主要评定内容,实现党建与业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把创建工作与“双强六好”“六个好”评价标准有机结合,促进“两个覆盖”提质增效。在国企,将创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有效载体,结合“四强四优”创建标准,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党建整体质量。‎ 压实责任、强化督查,推进“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落细落实。制定下发全旗组织工作要点、责任清单,压实各级党组织创建责任,明确各**镇场、旗直机关党委(党组)书记带头建立支部工作联系点,每名班子成员至少包联1个党支部,督促指导“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推动创建任务落地见效。旗委组织部每月下发党建行事历,及时调度掌握创建情况,同时,将适时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活动专项督查。结合全领域大比武,坚持党委评选、全旗推优,采取组织评定、党员评议、群众评判、社会评价等方式,评选一批最强党支部,推动比学赶超、创强争优形成常态,确保到2023年底,全旗60%以上党支部达到“最强党支部”建设标准。‎ ‎【篇六】‎ 近年来,****管理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眼于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坚持和完善联合党委、“轮值书记”两项制度,深入推进城乡各领域党组织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坚持和完善联合党委制度,凝聚共享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制定印发**管理区城乡融合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在社区、**村(分场)、机关、非公等领域建成非建制性联合党委(党总支)16个。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强化党建引领为目的,按照联合谋划、分头决策、共同实施的原则,研究制定联合党组织工作章程、共建协议,健全完善定期例会、联合党课、联合党日等配套制度。联合党组织认真落实“四个一”运行机制,切实发挥联合党组织统筹协调、综合调度、解决难题、推动发展的职能作用,截至目前,各联合党组织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60余件。各联合党委委员单位大力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积分”工作,社区向驻区包联委员单位提供活动和实践的平台,驻区包联委员单位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推动社区和驻区包联单位双向服务、共同发展。各委员单位认真落实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个清单”责任制,主动到社区接受任务、踊跃认领岗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社区联合党委对各单位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区域党建新格局。据统计,管理区64个驻区(包联)单位党组织全部到社区报到,签订共建项目115项,647名在职党员认领公益岗位60余个,解决实际问题110多件。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4个社区联合党委第一时间召开联席会议,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整合委员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干部、网格员、派出所民警等力量,成立了63支联防联控工作队,下沉到109个包联网格责任区,对住宅小区、平房区、零散楼栋和临街商铺等分片封闭,闭环管理,开展“地毯式”排查、疫情知识宣传、轮班值守等工作,形成严防密控的工作合力,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无盲区,推进防控工作扎实推进。‎ 坚持和完善“轮值书记”制度,提升为民服务工作实效。注重进一步调动驻区包联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率先在全盟推行“轮值书记”制度,并予以坚持和完善,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党员群众新路径。“轮值书记”由联合党委委员单位党组织书记、场镇包联社区领导、退休干部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在联合党委的领导下,实行每月度(季度)轮值的“任期制”。在任职期间,每位“轮值书记”要履行“六个一”职责,即组织一次“固定党日+”活动,组织一次社区活动,发起一次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一批居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做一次任期工作述职报告,提出一批合理化建议,增强第一书记轮值实效。“轮值书记”认真落实融合党建“五联五共”要求,将党建工作、服务群众、卫生环境、安全稳定、社区网格治理等工作纳入工作范畴,牵头召开社区联合党委会议,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合开展“固定党日+”、免费体检、普法宣传、鼠疫防治、扫黑除恶、环境卫生治理、防火防灾演练等活动,推动社会资源向社区开放、机关力量向社区聚合、部门服务向社区延伸,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工作效率最高化、服务质量最优化,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计31位轮值书记为居民解决了老旧小区地面硬化、物业卫生差、暖气不热、小区垃圾清理、因病因灾困难群体救助帮扶等50余件热点难点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