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政教处范文之“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认真落实区文明办“洒扫应对”(“洒扫”是让未成年人从洒扫庭除开始体验劳动,“应对”是让未成年人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工作要求,结合我校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时时、处处”体验感悟,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培养孩子们有礼貌、爱劳动的好品德,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从小懂得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友爱他人,长大后报效祖国的思想道德。
二、活动时间
4月至2013年2月
三、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小学部:
(一)从日常起居入手,加强中小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锻炼,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1、积极开展“每日一扫“
活动,在学校清扫自己的课桌、教室,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在家里清扫整理自己的房间、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社会上清扫学校门口街道及志愿者服务点。
2、按高、低年级每月开展“西郊雏鹰争章“活动,通过每月争章,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高年级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树立起劳动最光荣的思想道德。
3、按体育班和普通班每学期进行“我爱我家”评比活动,对体育住宿生进行爱校爱家爱宿舍的教育,编排每日值日,做好宿舍的打扫工作,开展“最美宿舍”的评比。普通班学生继续进行“温馨教室”的建设,开展“最温馨班级”的评比。
(二)、从待人接物入手,教育学生知晓礼仪,养成谦恭待人的观念。
1、修改制定“西郊学校一日常规”,把“养成教育”放在首位,各中队认真学习“行为规范守则”,落实“每月一练”的行为规范教育,把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落到实处。
2、结合“学雷锋”主题活动,按低、高年级开展“每日一善”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3、带领体育班学生走出校园,警校结合,学会待人接物,感恩社会。普通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懂得友爱互助、恭谦有礼,应对自如。
中学部:
将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活动与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活动、各类仪式教育活动、环保活动相结合,
(一)待人接物要求:
1、对待老师要谦恭有礼,多 和 老师交流、谈心,虚心求教,积极进取; 不顶撞长辈,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互助友爱;尊重服务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不放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3、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遇到问题多看多想多问, 及 时向 老师同学请教,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
4、学会接人待物,在校内遇见客人行礼问好,主动让路,退往一旁,让客人先行。
(二)仪容仪表:
1、衣着整齐、干净。在校期间穿校服,佩戴胸卡。不在校服、胸卡上乱涂乱画,不穿奇装异服;
2、禁止学生染发、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不留披肩发。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不带 MP3(MP4),不带通讯工具进校园。
(三)举止行为: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校园内道路、楼内行走漫步轻声、右侧行走,不打闹,不拥挤,不推搡,不大声喧哗;不购买校外小商贩的商品和不洁净食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手中有垃圾知道扔到垃圾桶里,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爱护桌椅及教室内的电教设备,节约水电。
2、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记好笔记,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3、遵守社会公德。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秩序。
4、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
(四)谈吐:
1、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谈吐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不口吐污言秽语,不开过分玩笑,不给同学起绰号。
2、在公共场所,谈吐文雅,音量适度,不打扰他人。
(五)生活自理能力:
学会自己洗衣服、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帮助父母承担家务劳动,做一个有自理能力的人。
五、活动要求
1、纳入课程安排。开设社会实践课程(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2、搭建实践平台。坚持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通过“
以知为先”开展认知教育、“以行为重”开展日行洒扫活动,重在培育实际能力,增强生活体验,培养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好品德。
3、重视日常养成。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间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使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构建“洒扫应对”社会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