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5 KB
  • 2021-04-12 发布

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三篇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三篇 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三篇 ‎【篇一】‎ ‎**管理区始终坚持大党建、一盘棋的思路,通过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基层组织融合共建、完善治理体系等措施,筑牢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有力促进农村牧区全面振兴。‎ 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建强基层干部队伍促振兴。坚持选育管用并重,全面推行**村书记、主任和分场书记备案制度,完成各**村、分场基层干部党工委备案工作。深入落实“一**村班子一名大学生”计划,结合换届选举,认真开展调研摸底,组织27名**村干部、后备干部进行继续教育。同时,采取外出培训、现场观摩、集中轮训和智慧党建推送等措施,加强对**村(分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和党员中心户的学习培训,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加大后备干部培养,重点从党员中心户、典型户、致富能手中培养后备干部,每个**村(分场)都建起了3—5名的后备干部库。精准选派19名党员干部到**村(分场)担任第一书记,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切实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加农牧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有效推动乡村牧区振兴。‎ 创新融合共建模式,推动资源要素共享促振兴。打破地域固有界限,通过村村联建、与帮扶单位结对共建等形式,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在各领域建立联合党组织16个,推动党组织融合发展,促进农牧区发展资源优化整合。同时,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党支部+企业+牧户”“党支部+合作社”等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目前,贺斯格乌拉牧场色也勒钦畜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牧场乌牛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解决40余人就业,共计带动周边100余户农牧户增收致富。‎ 健全完善治理体系,推动共建共治促振兴。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农村牧区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村(分场)网格化管理机制,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指导场镇建立109个社区、**村(分场)网格,构建党员、群众全覆盖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主题党日,组织开展农牧区环境卫生整治、巡河清河等实践活动,农牧区人居环境、整体风貌显著提升。‎ ‎【篇二】‎ ‎**区探索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不断深化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共驻共建”,盘活辖区及周边资源,建立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构建起“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难题联解、品牌联创”的党建融合大格局,将辖区各类资源紧紧吸附在党组织周围。‎ 组建党建联盟,搭建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协商共管、共驻共建平台。签订共建共助协议,建立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把辖区党员资源、驻区单位资源、社会组织资源等有效整合起来,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西菜园街道党工委与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服务中心党委成立联合党组织,实行轮值书记制度,以党建引领促进基层治理。服务3万外出务工人员、150多名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在党组织的引导下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文化建设等活动,参与**区社会治理,形成互联、互动、互助、互促的良性机制。‎ 激发各类潜能,统筹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把社区养老、儿童照料、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可以干、能干好的事情,交给社会力量来承担,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启动**区社会组织发展助推项目和社区治理创新专题培训班,充分借鉴先进的经验做法,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手段,有效利用社会组织更好服务于社区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组织举办节庆类活动、大型公益活动、儿童亲子活动、公益讲座等特色活动,服务居民群众11838人次,内容涉及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凝聚辖区居民,培育和发展内生力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地满足辖区党员群众的复杂需求,**区以多元化服务为重点,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列入“需求清单”,实现部分项目“自我消化”,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将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清泉街社区在武荷香书记的示范引领下,社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现有志愿者1200人,根据志愿服务人员的特点分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便民能人服务队、夕阳红服务队、政策宣讲队、多彩文艺队、治安巡逻队、五老工作团、爱心志愿服务队8支队伍,将志愿“微力量”汇聚成为服务社区“大力量”,8000余居民从中受益。依托社区志愿者,引导居民树立“以社区为家”的意识,持续推动社区服务向前推进。‎ ‎【篇三】‎ ‎**市围绕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以“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成立了全市首家小区业委会党小组,推进社区居民“家门口”的“红色业委会”联动治理模式,强化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服务引领。‎ 锻造基层治理“先锋队”。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在**社区**小区业委会成立了**市首个业委会党小组,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业委会党小组采用分工制,通过对停车管理、绿化保洁、安防监控等小区事务进行共同管理,业委会党小组构建对话机制,每个季度组织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业主代表们召开一次座谈会,对物业提出意见建议,共同协商解决小区热点难点问题等,积极发挥党小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业委会各类人才优势力量。**市通过建强堡垒、协作共治,激活小区治理“一池水”,构建起“街道+社区+物业+业委会+楼门”的五级治理架构,真正把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体现在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强劲基层治理“助推器”。**市通过建立业委会党小组,努力把“红色业委会”建设成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小区业委会党小组组长及业委会主任,就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建立工作笔记,协调物业公司开展修缮楼道墙砖、完善监控设施、整治乱堆乱放、清理小广告、美化小区绿植、管理车辆停放等小区大小事务,业委会党小组申请对公基本账户,公示小区公共区域广告等收益的管理使用情况,赢得小区居民称赞。在疫情防控中,业委会党小组与物业公司、包联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工作,并捐赠价值5000元的防护物品,对本小区居住的援鄂医护人员和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慰问,代表全体业主向他们表达敬意。‎ 织密基层治理“惠民网”。探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将“红色业委会”工作经验融入“楼门文化”党建精品项目创建中,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合成“一张网”,并运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中形成的“微小工作法”,在全市推广“一楼一主题,一门一特色”的“楼门文化”党建项目创建,结合推行“街道+社区+小区+楼门”四级负责人制度及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积分”等工作,努力建立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建(包联)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带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通过共建共管、互联互动、条块结合的融合党建模式,努力实现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