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创新学习计划、丰富活动载体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一是把全面深入持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党课和政治必修课。二是组织瞻仰红色教育基地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活动。三是多种形式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卷、《之江新语》等。四是严肃认真开展对照检视。结合年度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五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按上级要求,组织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大调研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了解各项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逐一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优化完善制度规定,切实形成常态长效。
2、多维度培训体系、深入培植核心价值
医院积极把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员工日常教育培训和医院文化建设工作中去,教育引导全院医务人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培训体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员工开展分级分类教育培训和主题文化活动。教育引导全院医务人员牢牢把握、自觉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拓展宣教形式、选树模范典型
20xx年开展“一网一端”的建设工作,更新医院官网架构,运用医院官微推送科普内容,对于医学知识、医改政策、学科建设、服务特色等内容进行宣教。完成20xx年4期的宣传工作,外媒刊载文章257篇次。
努力弘扬先进典型和凡人善举。开展医院劳模、先进工作者事迹展示,激发广大员工投身医改大业、提升职业荣誉感;先后宣传报道了全国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张长青、“上海市仁心医师奖”张伟、上海市“最美女医师奖”封启明、“上海市医树科技创新奖”宓轶群等一批医务人员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光荣事迹,激励全体医务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文明创建能级提升,优秀文化大力弘扬
1、提升创建能级、开展创建评比
高效的'领导体制是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实效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医院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行政主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的精神文明创建领导体制,确保我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进步。党委领导作用体现在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指导实施和督促检查任务的落实上。行政主体作用体现在与聘任、奖惩、培养、分配等职责紧密结合,与医、教、研、管理职能紧密结合。这一体制使党政工团组织明确了各自在医院精神文明创建中的职责,理顺了关系,形成了合力。在这一体制下,医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逐渐形成了包括考核、监督、竞争、激励和惩戒在内的五大工作机制,确保了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运作。
顺利完成了20x-20xx年度市卫生计生系统文明单位、20xx-20xx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的检查评审工作和第六周期的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继续加强院内督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啄木鸟”作用。1-12月份,收集住院患者意见和建议56条、出院患者68条;精神文明日常督查,提出整改意见146条;高度重视院外监督员和病人意见的收集、反馈,强化整改督办。对检查中发现的医务人员违反规范服务的信息,严格记录,加强考核,根据测评和日常检查,做好精神文明考核工作,并纳入绩效考核。继续开展“示范病区”、“示范窗口”创建评比活动,动员全院力量,认真工作、热心服务,确保患者满意率保持高水平。
2、弘扬优秀文化、丰富文化生活
20xx年将“10、60、120”数字密码作为医院宣传重点工作,以“超声诊断60周年”为主题弘扬医学技术创新精神,以“心内科董承琅教授诞辰120周年”为主题弘扬“应以病人的利益为前提”的医学人文精神。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系列文体活动,引导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文体活动部门参与率100%。持续开展市六医院读书示范项目系列活动,包括市六医院读书节开幕式暨十九大征文演讲比赛、“书香溢六院,好书来推荐”微信荐书、以及“我爱读书阅读悦爱”书展等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3、优化就诊环境、提高文明素养
优化就诊环境、增设便民利民服务设施,美化院区绿化环境,提高文明素养。医院大力倡导垃圾分类,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口号,在院周会、职能部门会议等各种场合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全院更换分类垃圾桶,增进垃圾分类意识。
加大节能宣传活动力度。在全院各类空调机上张贴“节能低碳,从我做起”宣传标贴;在食堂进行节约粮食的宣传,在病房、门诊进行节约用水的宣传;在门诊宣传电视屏上滚动播出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节约用电和节约用水等标语,努力培养全院职工良好的节能习惯,营造“时时处处要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努力创新服务举措,就医感受明显改善
1、创新服务举措、落实利民措施
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医院始终以问题、需求、效果为导向,创新服务举措,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用“互联网+”
的手段,创新影像资料云下载,优化支付方式,方便病人检查预约、报告查询等;自助机开通手机移动端支付功能;推行挂号收费通柜服务;就诊高峰时段开足服务窗口;增设楼层收费点,减少患者往返;设立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改善日间病房管理和日间手术流程;在南区病房大楼底楼单独划拨出院结账场所,患者等候区域相对独立、封闭,并摆置了座椅,配备了固定的保安人员维持次序;,实现了分时段结账;通过电子显示屏进行滚动告知,实现了电子叫号系统;推进分级诊疗,完善与社区家庭医生的联动机制。
2、精益门诊管理、推广志愿服务
推广自助服务系统、便民门诊等举措。设有“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的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导医、咨询、预约等服务;铺设无障碍通道、就诊区域每层楼面供应茶水、提供公用电话等便民措施;为来沪病人提供便捷化服务;设有母婴室,方便带婴儿的女患者使用。同时,门诊部通过借鉴企业“管理驾驶舱”理念,在国内首创门诊实时监控管理系统,通过可视化、实时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推进门诊服务质量的内涵建设,真正实现了门诊管理的“触屏可及”。
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帮老助残等公益活动。依托六院“市民健康中心”平台,组织开展“六院健康大讲坛”、“同伴教育组织”、“专家志愿者进社区”等便民服务活动公益项目,目前已有17个健康宣教组织和6个志愿者团队,开展宣教、咨询280余场,直接受惠群众12000余人次。
3、推进分级诊疗、拓展远程会诊
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徐汇区医生可直接为患者预约我院门诊号;加大社区辐射和双向转诊工作。我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充分发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优势,向周围地区乃至全国辐射,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门诊部率先与远郊的金山区卫健委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互联,各科疑难病例由收治的基层医院通过“云诊疗”平台提交到市六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远郊的患者只需在家门前的基层医疗机构里就可享受到知名专家服务。为与浙江温岭卫生局、温岭医院,针对科技部数字诊疗重点专项研究任务签署合作意向书,超声医学科专家借助“互联网+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远程视频会诊,超声医学科的学科优势辐射到长三角,更好的对接国家分级诊疗政策。
四、积极寻找差距,持续补齐短板
20xx年无论是在医疗服务能级、还是便民利民惠民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对照医院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医院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仍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1、医院在医疗服务态度上需提升。通过机测满意度调查、院内督查和第三方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患者针对医院文明服务的意见仍有相当数量。20xx年门诊机测满意度调查汇总共收集99条不满意信息,其中“医生态度、对医生推诿、对医生询问病情耐心解答、服务态度”表示不满意的有68条,占68%;同时,病房机测满意度调查汇总共收集20条不满意信息,其中“对护士态度、对医生查房询问病情、耐心解答”
表示不满意的有11条,占55%。在上海市12345热线投诉反馈汇总显示,涉及服务态度的投诉共73起,占比38.8%。院内督查汇总,涉及服务类问题共53起,占36.3%。医务人员在专业服务、文明用语、规范着装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2、医疗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落实。在上海市12345热线投诉反馈汇总显示,涉及环境流程的投诉共71起,占比37.8%。院内督查汇总,涉及环境类问题共93起,占63.7%,在出院病人回访和住院病人回访两项调查中显示,对于环境流程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的数量分别占到了总量的50%和75%。设施破损和环境不整洁两项为投诉“重灾区”。
3、就医候诊时间需要进一步缩短。连续三年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显示,我院在“我对门诊诊疗中的等候时间满意”这一项得分和满意率远低于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平均水平,其中20xx年报告中显示,我院门诊病人中在医院逗留时间超过2小时的比例为72.62%,与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门诊逗留时间超过2小时的比例为59.61%相比,我院门诊病人中在医院逗留时间超过2小时的比例较高。
20xx年我院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正确把握大局大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改善服为重点,“抓落实、补短板、重突破”,坚持把“服务群众,提高质量”作为根本任务。以各级文明单位创建、评审工作统领好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改善服务,不断创新,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