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5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总结材料六篇与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六篇
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总结材料六篇
【篇一】
**辖7个**镇64个**社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近几年,**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以**干部素质提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三大工程”为载体大抓基层,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组织战斗力和发展推动力。
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整体优化提升
为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开展了“**干部素质提升”活动,紧紧围绕引领示范、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目标,培养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规范制度执行,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要求,全面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积极推广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中心户活动日等做法,加强**党组织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二)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以旗委党校为主阵地,通过“流动党校”、宣讲团入**的方式集中轮训**干部,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探索牧区精品培训新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数字党建走进蒙古包、党建直通车、党建网站联盟、党员教育微平台等载体,进一步拓展教育培训渠道,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注重**后备干部培训,制定《****后备干部管理培养办法》,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组织参与**事务工作等方式不断提高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三)强化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约束力。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事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强化**“三资”管理,规范**级组织运行机制,使**级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让权力运行透明化。制定《****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干部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作为落实奖惩、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全面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
(四)提升引领能力,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建立贫困户“3+1”帮扶体系,推广“党支部+协会(合作社)+贫困户”、“党员中心户+协会”工作模式,引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干部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引领作用,通过引进项目、发展电商、发展集体畜群,有效利用资产资源等方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开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活动,坚持“融入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扶贫脱贫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组织建设,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制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旗级领导、**镇党委、帮联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成立21个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推进组,构建行业、部门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责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党员领导干部的扶贫责任。发挥**镇党委作用,把**镇班子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一线战斗部”。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大力培养牧区致富带头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建强帮扶队伍,打造脱贫攻坚“先锋队”。强化结对引领帮扶。明确29名处级领导干部、227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构建“一助一”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的包联和示范带动工作模式。立足牧区实际,科学调整脱贫攻坚驻村干部,选派优秀干部为驻村工作队成员,向全旗55个**派驻171名驻村工作队员,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力量。印发**脱贫攻坚工作《考评办法》和《管理办法》,强化管理考核,规范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职能职责。强化正向激励,重视发现和树立脱贫攻坚一线先进典型,激励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热情。
(三)整合资源优势,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制定**《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年实施方案》《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示范点管理办法》,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6个示范点,推动形成各类特色富民产业,辐射带动周边**促进产业发展。将脱贫攻坚工程与发展集体经济有机融合,13个贫困**通过合作经营发展畜牧业产业、实施光伏发电项目、旅游扶贫等项目,截止2019年底,全旗55个**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共计568.41万元。
三、健全完善基层组织制度,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
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工作机制,规范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一)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础建强组织。进一步完善牧区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探索牧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优化党员中心户网格区域,整合网格资源,组成“党员中心户+牧民小组长+牧民党员”的网格力量。以网格为区域建立党小组,以区域互联模式推广线上互动、线下服务,创新“牧区基层党组织生活现代化新模式”,破解牧区地域广、居住分散、集中难的问题。近几年,坚持把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转化作为巩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帮助后进**制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落实资金项目,推动16个软弱涣散**转化升级,**党组织不断夯实。
(二)建立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制定**《**党组织星级管理实施方案》《党员和**干部违法违纪信息沟通联系会议机制》《“三务”公开目录及要求》《**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着力推动和完善牧区治理机制,推进**级组织民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健全完善**干部待遇报酬、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有条件、有能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三)强化结果运用,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联述联评联考制度,结合牧区党建工作实际,制定《新左旗**级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机制》《年度考评细则》,细化量化工作任务,通过定期督查,**党组织书记向**镇党委和党员群众做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级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等方式,全面掌握**工作状态和实际情况。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党组织进行评星定级,动态管理,优进绌退,激发**党组织争先学优的持续动力。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街道社区转职能、转机制、转方式明确了思想方法。海勃湾区针对街道职能不优、社区行政化等问题,积极推动街道社区职能归位,聚焦聚力抓好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等主责主业。
一是优化街道职能。明确街道加强党的建设、领导群众自治等8项职能,赋予重大项目建议权、重大规划话语权等7项权利,梳理下放1084项具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便民服务受理、审核、审批、办结线上“一张网”和线下“一站式”。
二是整合机构设置。按照自治区《关于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落实街道内设机构“5+1”模式,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下设党群服务中心(挂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探索搭建1个综合执法平台,变向上对应为方便群众,提高街道治理运行效率。
三是推动力量下沉。整合8类站所资源力量,积极推进执法力量纳入街道统一监管指挥,实行以街道调配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以凤凰岭街道为例,实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凤凰岭所(18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凤凰岭中队(29人)下沉到凤凰岭街道,分别下放权利935项、30项;公安、自然资源、住建、园林、市政、路灯6家暂不具备下沉条件的职能部门分别选派2名联络专员;综合执法平台承担辖区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19项职能。
四是强化基础保障。选优专职副书记,配强镇(街道)领导班子,45岁干部61.54%,大专以上学历干部86.54%,少数民族干部7.69%;为镇(街道)增加政务辅助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和选调生等105人,保障基层有力量、有能人,尤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凸显了中流砥柱作用,真正筑牢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落实经费保障,按照《村社区工作者三年增资方案》,实现村(社区)“两委”成员薪酬待遇2年翻倍。加大投入建成精品社区14个,年内实现精品化率超过50%。建成楼宇和商圈党群服务驿站7个、机关精品党建阵地3个、园区党建示范点3个,2020年按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实现“1+7+41”体系全覆盖,逐步优化提升。
【篇三】
今年以来,**旗把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力构建“1+7+N”党群服务中心集群,探索打造党群三级服务体系,探索“牧区党建+”服务模式,为建立牧区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排兵布阵”。
据了解,该旗按照集约、简朴、实用原则,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积极构建疏密得当、上下联通的“1+7+N”党群服务中心集群,实现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1个旗级党群服务中心与旗便民服务中心统筹建设,分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社会治理管理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阵地联合体中心等五个区域,设立党群事项一站式办理大厅、党建博物馆、**会议中心等功能室。依托现有活动场地,建设改造7个**镇党群服务中心,N是以29个**、14个社区及以**社区为中心联合“两新”领域共建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
党群三级服务体系的建立将为党员群众搭建全方位、全天候、全免费的交流学习近平台,使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更好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融入中心工作。对于冬季居住在旗的的牧民党员而言,可以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减少往返费用支出。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在管理和服务中,该旗采取选派、选聘、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等方式,配备一定数量工作人员;旗级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由旗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兼任,**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由**镇党委书记兼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形成三级党群服务中心组织机构。各极党群服务中心把党务、政务纳入服务范围,将文化、环保、科普、助残、应急救护等志愿者服务项目纳为服务内容,将辖区内党员、牧民、贫困户等纳为服务对象,分类管理、分类服务,全面推进牧区基层组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融入在日常服务中,构建牧区综合治理新格局。
【篇四】
**全面贯彻全区、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区、市委组织部“五化协同、大抓基层”指导意见为基本遵循,聚焦“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目标,分领域确立基层党建重点工作项目,专项推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谋”字为先,立项实施。旗委组织部着眼于党建服务中心工作,对直属机关、农村牧区、街道社区、国有企业、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确立“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扩面提质”、“党建引领网格精细化治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全领域融合党建提质增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村(社区)带头人队伍建设优化提升”、“党员能力素质提升”9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推进,各项目既分领域确定又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既有整体性规划又有阶段性目标、实施办法,将2020-2023年全旗基层党建工作以模块化形式呈现出来。
“实”字为本,专项推进。一是召开全旗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推进专题会议,面向直属机关和**乡镇街道党(工)委、旗直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党组织、中区市直驻阿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就“为什么项目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开展哪些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进行统一思想,集中部署。二是分领域召开基层党建项目化工作专项培训会议,面向旗直机关和**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党办主任,旗直科级行政事业单位、中区市直单位、**村社区党务工作者,就“党建项目化抓什么、如何抓、怎样抓到位”进行详尽讲解,使各项目在基层得到精准落实、精细化开展。三是旗委组织部按月下发基层党建项目化推进任务清单,每月对各领域党建工作项目化推进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做到整体把控、适时指导、及时提醒,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项目实施稳妥有序。
“严”字当头,强化保障。一是强化党组织主责主业意识。严格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要求各级党组织扛起责任、抓好主业、当好主角,管好“责任田”,把项目化开展党建工作作为“硬核”来落实、来推进。二是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党委(党组)书记和成员工作联系点制度,要求各党委(党组)书记和成员结合分管工作确定1个联系点,紧密结合联系点实际,指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开展。三是强化组织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标准,选优配强组织员队伍,每个**乡镇街道党(工)委,除副书记、组织委员外再配备2-3名专职组织员,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不低于职工总数2%比例配备专职组织员,年内举办党建业务、党内法规、党性修养等三期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员履职能力。
【篇五】
近年来,**市注重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高度融合,创新开展了以创建“双强六好”“六个好”党组织为抓手着力推进“两个覆盖”提质增效行动,建立了“评星晋级”工作模式,使党建工作在两新组织中的“助推器”和“润滑剂”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为全市非公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一是聚焦提质增效,开展两新组织“评星晋级”。把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目标定位相融合,着眼两新组织科学发展,在提升竞争力上发挥作用。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突出高标准、严要求,组织46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出资人赴杭州、无锡等地,学习借鉴党建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实施非公领域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计划,组织开展了“红色引擎促发展”活动,选派13名非公党组织书记走进**广播电台直播间畅谈初心使命。抓住基层党支部和普通党员这个“绝大多数”,坚持灵活多样、求真务实,督促基层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集中学习日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必读书目,确保做到党员、支部全覆盖。创新开展了“践行初心使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放式主题党日和乌兰牧骑文艺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深入开展两新党组织“评星晋级”活动,三年来,两新组织四星级以上党组织超过100家,32.6%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双强六好”、25.8%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六个好”标准,广纳煤业党委、君正党委、律师行业党委荣获自治区“双强六好”“六个好”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是聚焦扩大两个覆盖,实施两新党建“强基行动”。加强党组织组建力度,实施分类联合建立、分片联合建立和分区域联合建立,按照“半年一摸底、一年一调度”全面准确掌握民营企业及党建情况,“一企一册”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台账,“一企一策”提出组织覆盖措施。目前,全市在产非公企业613家、社会组织434个,已建立党组织分别为250个、166个,全面实现了“5个100%”目标要求。突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规范从非公企业出资人中选用党组织书记,目前60%以上的党员企业出资人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了党组织书记。依托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建立了15个区域性规范化的党群活动中心。出台发展党员操作规程、实行全程纪实制度,规范非公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积极落实重点领域的指标倾斜,2019年非公领域共发展党员291名,占发展总数40.1%。大力实施支部标准化建设,全市两新党组织标准化率达到81.46%。
三是聚焦高质量发展,探索两新党建新模式。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需求相融合,着眼打造“一企一特色”党建工作,在提升企业品牌效应上发挥作用。建立市、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党组织制度,市、区两级共建立非公联系点195个,探索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联系非公党建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175名党建联络员、指导员作用,把两新组织“党员组织起来,员工凝聚起来,工作开展起来”促进其健康发展。探索构建商圈联合党组织,在万达广场等6个大型商场商圈,通过建立党群服务驿站的方式,打造党建联合体,形成党建引领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职工群众的温馨家园。积极推进党建入企业章程工作,全市11家民营企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建工作写入企业章程,党员职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技术革新意见建议274条,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13条,获得专利1项,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六】
**围绕“五化协同”“十个新突破”要求,把握“目标、结合、巩固、信息”四个关键词,抓重点、攻难点、擦亮点,推动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增强“目标”意识,确保硬性指标按期完成。加大抓党委强支部力度,到年底全旗30%以上**村党支部达到“最强党支部”标准,评比创建基层党建示范**镇2—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现“清零”。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力度,到年底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60%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村100%实现网格化管理,**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覆盖、全面提升。加大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力度,到年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基本实现“一肩挑”,每个**村储备3名以上后备力量。
做好“结合”文章,推动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将“最强党支部”创建同“比武争星”结合起来,与“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结合起来,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评定,在抓党委强支部中实现整体提升。将“走基层、摸实情、听民声、解难题”活动与“强党建、促振兴、惠三农”行动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旗直部门、干部服务基层活动,促进工作在一线落实、服务在一线开展。将集体经济发展与后备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综合体,采取筑巢引才、产业吸引、项目推动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回乡参与项目建设,在充实**村后备力量中推动集体经济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一**村班子一名大学生”培养行动与人才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旗级集中选聘下派的方式,为全旗所有**村选派一名本土大学生村干部。
把准“巩固”要求,保持特色工作持续深入。持续在深化拓展“五个一”边疆特色党建工作模式上下功夫,采取“一校”全覆盖、“一队”常服务、“一车”抓升级、“一户”强特色、“一业”促脱贫的方式丰富完善载体内涵,拓展“五边行动”成果。持续在深化落实“五带二建”党建引领产业富民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推行**村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组织模式,逐步规范所有涉及**村的政府性资金项目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实施,逐渐使集体经济组织成为领办**村集体经济的主体。持续在完善落实农牧民流动党员“231”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将轮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到底,建立流动党员《星级积分管理纪实电子档》,确保农牧民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强化“信息”手段,助力整体工作提升效能。管好用好“二维码”党员户标识牌,在做好数据维护的基础上,试用“二维码”网上测评,增加公示内容,激发农牧民党员创星争星的积极性。以自治区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建设农村牧区党建业务应用系统,重点做好**村党支部组织生活全程纪实管理系统和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两个核心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督指导,推动组织生活、网格化管理落实更加高效。
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六篇
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六篇
【篇一】
**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五化协同,大抓基层”指导意见和赤峰市委组织部实施“四创建四提升”重点项目为遵循,以推进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政治功能强大、支部班子过硬、党员队伍优良、组织生活规范、工作成效明显、服务群众满意的“最强党支部”,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架设基层组织“云端”,开启“上层建筑”。一是整体谋划部署。**委组织部对全**700余个基层党支部,按照直属机关、农村牧区、街道社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六个领域分类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标准,对达到标准等级的党支部,按2020-2023年依次达到全**支部总数20%、30%、40%、50%的比例确立最强党支部个数,开启“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二是提升支部人员素质。通过换届选举、党组织选派、**村社区“一肩挑”、党员乡贤能人回村、党务工作培训等方式对最强党支部确立对象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支委成员、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确保最强党支部书记队伍政治素质过硬、能力强,支部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战斗力强,支部专兼职党务工作者数量充足、业务强。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委组织部通过代管党费“以奖代补”等方式对“最强党支部”给予经费倾斜,用于支持党支部开展党的活动,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址议事,营造“点带线、线促面”“个个支部争创最强、个个支部最强”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实现“一花独秀”到“满园春色”,推动全**基层组织建设整体达到新高度。
打造基层组织“先锋”,凝聚“中流砥柱”。一是做强政治引领先锋。坚持把最强党支部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彰显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政治能力,确保最强党支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让基层政治生态成为“有心之木、有根之萍”。二是做实贯彻执行先锋。指导最强党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重大战略、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脱贫攻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基层治理等方面毅然决然的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三是做优服务党群先锋。引领最强党支部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成为传达政策方针的“宣传站”、职工干事创业的“加油站”、征集社情民意的“信息站”、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站”,确保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解决问题“面对面”、交流沟通“心连心”。
铸就基层组织“硬核”,夯实“战斗堡垒”。一是严肃组织生活。严格要求最强党支部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认真执行党组织议事决策、党费收缴使用、党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关心关爱困难党员职工群众制度,进一步展现组织建设新作为。二是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强化最强党支部多层次吸收业务骨干、高知识群体、农牧民致富能手等加入党员队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序推进党员分类管理,集中整治流动党员脱管问题,严格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充分发挥党员自身个性特长、激发党员做事劲头热情,进一步展现党员队伍新活力。三是创新开展支部活动。明确最强党支部要在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见真章、出精彩,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等活动,以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依托,创新开展主题党日,突出“党味”、突出党员实际、突出群众需求、突出主题效果,进一步展现支部活动新面貌。
【篇二】
全区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全面推广‘融合党建’模式,推行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改革创新、共融共建和赋权增能,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全面提质、逐步融合。
在组织架构上创先,变“大而不实”为“组织统领”
聚焦街道社区权小责大、功能不全、服务滞后的问题,通过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有效引领城市管理服务的发展。结合机构改革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赋予街道党工委相关人事评议权、规划知情权、项目建议等职权,理顺街道社区运行体制;落实市委要求,强化党建力量(以街道试点5+1设置模式)整合街道内设机构设置,确保执行力。建立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街道加强党的建设、指导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领导基层治理、维护平安稳定等职能,优化区域党组织互联协商共建机制,实施模块化考核评议方式,充实街道大党工委力量,确保组织力。探索推进“沿街路商业带”和“中心街区商圈”联合党组织组建进程,构建融合发展新体系,确保引领力。发挥好区级党建联席会议、街道书记轮值议事会、社区协商恳谈会三级联动新平台作用,确保凝聚力。
在共融共建上创新,变“单打独斗”为“互联互动”
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树立系统、开放、融合的思维,将传统的分领域抓党建工作模式转化为城市全域党建模式,变“各敲各鼓”为“同奏一曲”,推动各领域党建有机融合。一是突出谋篇布局,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增强“推动力”。树立城市大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实施我区“五联五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并配套印发了《社区工作人员增资方案》等5个文件,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为城市基层党建提供政策保障。二是突出纵横联动,建立联席指挥平台增强“部署力”。纵向上,建立由书记牵头的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上下协同配合,定期沟通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横向上,建立街道层面党建联席会议,召开商圈党建协调会,吸纳有规模有影响力的非公党组织9家,通过研究部署,协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三是突出多元共治,建立共治共建平台增强“融合力”。社区党组织联合辖区单位、物业公司、辖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代表等,围绕创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召开议事会、恳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起共融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在融合发展上创优,变“各自为政”为“共融共建”
一是强化共驻共建意识。一方面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推动党建融合。通过党组织的纽带连结起来,实现驻区单位党建与街道社区党建有效联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破除各自为政障碍,推动工作融合。树立以社区为家理念,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促人才成长,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二是建立组织连结纽带。在结对共建上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围绕共同目标,明确各自责任,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在交叉任职上由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兼任驻区单位党组织成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进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从而把两个不同隶属的党组织兼容联系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关系,推动工作。在活动共联上实行动态开放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党员组织活动开放点,举办各类培训和党员活动,面向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党员开放,增进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的联系互动。三是推动资源共享共赢。在信息共享上,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经常通报情况,沟通各自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的任务、本地本单位进展动态等信息,使双方及时掌握情况。在阵地共享上,对党建、教育、文化、体育等场所阵地、活动设施,相互开放,统筹使用,方便双方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阵地的作用。在文化共享上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各自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形式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服务共享上互相提供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开展双向认领,了解对方所困所需,相互提供服务,使驻区单位党组织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四是凝聚服务群众合力。一方面开展组团式服务。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整合驻区单位力量,组成相对固定的服务团队,亮牌承诺、普遍走访,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另一方面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每年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分别向社区党组织提交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活动情况报告,接受社区群众评议,提高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探索项目化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会同驻区单位党组织编制服务项目书,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提升服务规范,打造服务品牌,努力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
【篇三】
**围绕发挥党员中心户“一带、双联、三到、四中心”作用,持续深化“党员中心户+协会”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党员中心户+”做法,有效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了基层第一线。
引领牧民致富。深化“党员中心户+协会”工作模式,发放带动能力提升工程贴息贷款1000余万元,依托生态家庭牧场、草原特色旅游等平台,选树和培育“党员中心户+协会”示范典型,全**党员中心户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2个,带动入社的966户3600余牧民直接受益,有效发挥了党员中心户的致富引领作用。
打通党建末梢。将党建责任制“四季亮牌考评”办法延伸至党员中心户,通过每季度对党员中心户开展一次督查考评,加强跟踪管理,强化工作督导,切实提升了党员与党组织工作衔接,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上联支部、下联牧户、带动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
助力脱贫攻坚。组建了由联系干部、帮扶领导、“两委”成员、辖区党员为成员,党员中心户任队长的49支“牧民服务队”。将服务网格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把派驻干部、“第一书记”和197个党员中心户全部纳入三级服务网格内,健全完善了**、**镇、**、党员中心户四级服务体系,形成协调立体、覆盖区域、合力攻坚的服务格局,切实做到组织到户、服务到人、工作到位。
拓展服务功能。积极拓展“党员中心户+”模式,形成了“党员中心户+五进蒙古包”、“+特色讲堂”、“+牧民律师”、“+巡回审判”、“+警务室”、等特色做法,拓宽了服务渠道,切实提升党员中心户服务牧民、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将党员中心户“六员”职能与法院巡回审判“三员”职能有效结合,采取流动开庭模式,实行“一站式”工作机制,减少了牧民群众的诉讼成本,打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篇四】
为进一步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加快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以“统”为纲把党建与基层治理同步谋划。一是坚持以“破题”为目标。通过落实自治区“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我区《关于深化“五化协同、大抓基层”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的九个专项行动方案》,集中优势资源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形成专项行动方案,破解基层工作难题。二是坚持以“服务”为核心。围绕打造功能完善、集约共享、便民服务的党群服务中心。有序推进精品社区建设进程,按照自治区“五个三”模式,扎实推进我区“1+7+41+N”党群服务中心联盟建设,通过整合街道社区、市场商圈、两新组织等资源,进一步扩大党群服务辐射范围,提供精准化、零距离、全覆盖便民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搭建基层各类党组织共建共享、教育管理、沟通服务“多位一体”的适应多元化需求的党建工作平台,使资源利用更有效率,党员教育更接地气,服务群众更有温度,办事程序更加简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神经末梢”作用,实现群众上门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以“解”为方把党建与化解矛盾同步融合。一是创建党员带头的“人民满意服务窗口”。把创建完善“人民满意服务窗口”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实际举措,倾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民满意服务站”,充分发挥村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争创党员先锋岗。加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以爱民亲民服务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推动窗口服务和党员干部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中彰显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以“治”为本把党建与社区自治同步推进。发挥党建引领的牵动效应。聚焦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社区治理暴露出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党建贯穿、引领和加强社区治理,推广“红色物业”“网格化治理”“融合党建”等经验做法,指导村社区党组织立足实际,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下的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的新路径。
【篇五】
**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巩固拓展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1+5工作体系成果,创新开展“楼门文化”党建示范项目,带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推广普及亮出“特色”。制定创建方案,实施基层书记管理方式,以点带面抓示范、促推广,在成功打造敬老爱幼、全民健康、和谐邻里3个示范楼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以楼门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推广“一楼一主题、一门一特色”的楼门文化项目,健全基层两委、物业公司、共建单位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模式,真正让楼门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政策、服务居民群众的重要平台。
服务便民突出“引领”。从街道、社区、小区、楼门建立负责人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文化上墙。鼓励居民群众积极行使对楼门、小区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参与的积极性;从居民群众中选出群众基础好且热心公益的居民作为楼门长,充分调动楼内干部、教师以及书法、绘画等爱好者成为楼门文化的主导者、宣传者,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紧密结合楼栋居住环境、规划建设和居民群众专长爱好等特点,因地制宜策划“健康楼门”“环保楼门”“平安楼门”等楼门文化项目,设置宣传展台、共享书柜、创意空间等功能区域,实现小单元发挥大作用、小楼门展现大文明。
规范机制抓出“实效”。楼门文化实行“书记项目”管理方式,基层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楼门文化创建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年终实绩考核内容,强化结果运用效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凝聚物业公司、共建单位多方合力,发挥人、财、物、智优势,促进楼门文化稳步推广;利用新媒介,通过开设宣传栏、印制宣传品、创作文艺作品等形式,大力普及推广楼门文化,做到家喻户晓、落地生根。
【篇六】
近年来,**立足边境地区实际,以筑牢“**基层党建长廊”为目标,以加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建联创、大力实施“五边行动”为抓手,开展“**党**飘”活动,着力建设**亮丽风景线。
筑牢思想安全屏障,推进“思想筑边”。将筑牢边境地区党组织、党员和牧民的思想安全屏障,作为扎实推进边疆地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四重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励牧民党员干部守初心、践使命。同时采取**镇领导讲党课、党校老师宣讲、座谈交流等形式,依托远程教育、党建直通车学习近平台,发放蒙语教材,让牧民们足不出户“充电”学习。联合边防连队、边防派出所、**司法局和“玛拉沁胡力奇”队伍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法制教育培训活动,让牧民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将维护边疆稳定的思想防线延伸到了**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个牧户家中。
开展联建联创活动,推进“组织固边”。为深入推进“**党**飘”活动,积极探索“蒙古包哨所”、“堡垒户”、“爱民直通车”等有效做法,建立了边防派出所警官兼任**“村官”、聘请边防部队官兵担任**“国防教育指导员”、**“两委”成员担任民兵队员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草原110、联防队、党员中心户等警地联动固边载体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格局,实现了党政军警民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创建了以****为重点,涵盖5个边境**镇、11个边境**、53个模范“边疆堡垒户”的“**党建长廊”示范群体,形成体现边疆特色、维护边境安宁的一条亮丽“**党建长廊”。
引领牧民脱贫致富,推进“富民兴边”。以“**党**飘”活动为载体,为**提供国家政策信息,争取兴边项目,对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的**,加大项目倾斜力度,把“一事一议”、综合扶贫等项目向后进**倾斜,增强**发展后劲,有力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党员中心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全**197户党员中心户帮带引领作用,通过“党员中心户+协会”带动能力提升工程,带动贫困户进行脱贫致富。着力强化基层基础保障,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级组织运转经费达到10万元,49个**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80%的**集体达到5万元以上,**有钱办事的能力明显增强。
为民办好事解难事,推进“帮扶强边”。把“爱民兴边”思想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落实重点工作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以“四个围绕”为重点,精心确定调研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进一步深化实践探索,完善工作思路,共开展调研337次,形成调研报告237个,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行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疫情防控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强化责任、细化措施、改进方法、加大整改,群众通过“开门纳谏”反映的生产生活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构筑和谐稳定防线,推进“共建稳边”。将“**党**飘”活动与维护稳定、爱民固边相结合,建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社情民意分析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健全了**、**镇、**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每一级都设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层层进行汇总梳理,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在**镇实行“四所联调”和“党员中心户+协会+警务室”的工作机制下派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专项工作组、召开**突出问题联席会议、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研判分析会议等具体措施,使一大批社会矛盾得到了化解。通过提升协助共防意识,不断完善治安联防、矛盾联调、警务联动等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军警民地边境联合封控行动,增强管边、控边能力,构筑起了以边防派出所为支点、“党员中心户”为结点、草原110组织为支撑、人民群众为经纬的防控网络。
【篇七】
今年以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通过增强核心引领、推动区域融合、整合优质资源,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党建大格局。
增强核心引领,“小基层”撬动“大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互联互动互促的综合服务格局。发挥镇党委“双向运行体系”,“对上”及时汇报工作推进情况、沟通联系各共驻共建单位,“对下”协调调度镇域内各社区、跨区域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有效将各方力量链接起来。优化联合党委设置,推行社区党组织+县级包联领导、共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力量+多个党建项目的“1+5+X”模式,有效链接驻区各责任主体,吸纳100多个驻区单位,实现与社区事务联商、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平安联创的联动链。推行“轮值书记”“专职副书记”和“兼职委员”制度,定期召开驻区联席会议,形成“需求+资源=项目”的清单式服务。
推动区域融合,“小网格”发挥“大作用”。将16个社区划分为115个基础网格,采取积分制管理、差异化薪酬制度聘用474名专职网格员,将进社区党员、直管党员、辖区内党员、无职党员统一纳入网格党小组。将**包联干部、镇包片干部、社区干部和片区民警等,组成网格管理服务团队,搭建起“网格党小组+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实现“双网融合”,推动服务资源向网格延伸”,以多元化方式服务群众需求,累计解决实际困难800多件。同时,推行网格员队伍常态化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网格服务流程管理、网格员队伍管理、工作监督考核体系,通过提供红色领办、帮办、代办服务,形成规范的信息采集、问题上报、限时办结等闭环式工作运行流程,累计落实各类代办服务2180项,真正为党员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整合优质资源,“微力量”服务“大社区”。集成各类服务资源,以不断满足居民多元服务需求为导向。打造个私企业爱心队伍,社区联合党委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引导辖区个私企业认领社区“需求清单”、居民“微心愿”,打通个私企业与居民群众沟通桥梁,对热爱社区公益事业的39家党员个体户悬挂“共产党员经营户”门牌,激发党员“争先创优”热情,让党员在经营中亮明身份。制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若干政策,投资建成860平米社会组织创新创业孵化园,培育孵化了8家本土专业社工机构,解决小城镇社会组织力量引育难问题,目前,全**社会工作领域人才390余人,取得地方社会工作者证105人,实现居民需求与社会工作服务资源有效对接。同时,为有效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服务水平,先后争取到上级专项培训资金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