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模式工作总结 21页

  • 107.03 KB
  • 2021-04-22 发布

学校管理模式工作总结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校管理模式工作总结 人文性管理 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科学、优秀、健康的部分,其核心是指 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 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 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 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 一、人文性管理的概念 人文性管理是一种“德治”和“法治”的结合,是以人为本的管 理。人文管理讲个人权威, 但这权威是建立在校长个人人格魅力基础上的;人文管理讲法规,但强调法规是为人服务的;人文管理尤其讲 管理文化, 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 人文管理既重视人在管理中的能动性, 又重视人在管理中的自身完善, 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 二、人文性管理的优势 当今,学校对教师的管理的类型很多, 有依靠个人权威实行的 “人治管理”,这种管理优点是效率高,但易形成个人专断;有一切以法 律、法规为依据“法治管理”,这种管理简易公正,但缺少人情味,‎ 且许多在当今中国社会很难执行; 有有利于营造自由、 宽松环境的“无为管理”,这种管理有人情味, 但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状况; 有强调“以德治校”,把领导的品格和群众的道德素养作为基本支柱的“德治管 理”,这种管理有后劲,但见效较慢。而人文性管理则融多种管理模 式为一体, 取其所长, 弃其所短, 效率高, 公平,易操作,人情味浓, 后劲强,见效快。‎ 三、人文性管理实施要点 ‎(一)全力服务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是人文管理的基础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教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讲求 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校长首先应发挥引领作用,把握教育理念,教育 实践和教育政策三大层次的脉络和前沿动态, 帮助和促进教师们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其次,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发挥服务作用, 要以学校为本,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学校管 理的主要对象是 “人”和“物”两大类,要坚持“先人后物” 的原则, 要将资源和设备充分为师生服务。‎ 1 ‎、校长要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己的学校。‎ 2 ‎、校长要有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 3 1 ‎、校长要宽容,有气度,不计前嫌。‎ ‎(二)树立群体观念,建学习型组织,是人文管理的核心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管理大致有三个层面:第 一层面是“管理教师”,注重“制度加控制”,建立细致而完备的, 以此要求教师;第二层面是“开发教师”,将教师作为重要的,通过 培训、科研等方式,提升教师价值;第三个层面是以“学习型组织” 的建设为目标, 将“学习加激励” 纳入学校管理, 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使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味到教育创新的无穷乐趣。‎ 1 ‎、要培植学习型的组织。‎ 2 ‎、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努力树立品牌意识,营造群体精神。‎ ‎(三)树立博爱思想,营造人文校园,是人文管理的依托 营造优美、舒适、具有人文影响力的校园文化, 是在“以人为本” 的教育环境下,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 ‎、要努力使校园具有人文魅力。‎ 2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四)营造民主氛围,注重科学方法,是人文管理的关键 实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须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民主治校放在突出位置。民主治校主要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五)改善办学条件,用好信息技术,是人文管理的支撑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使学校办学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使各项活动有场地开展, 有设备可用,让教师能参加更多的校外活动, 使其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让学生能接受更良好的教育,极大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精细化管理 ‎1911 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最早提出精细化管理思想。‎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一种企业管理文化。它是社会 分工的精细化, 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 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 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现代学校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 “五精四细”,即精华 ( 学校文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智慧 ) 、精髓( 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 ) 、精品( 质量、品牌) 、精通( 专家型管理者和教职工 ) 、精密( 各种管理、教育教学过程关系链接有序、精准 ) ,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 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 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 “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 精细化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1 ‎、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 2 ‎、准是准确、准时。‎ 3 1 ‎、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 2 ‎、严就是执行, 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过程的执行与控制。‎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包含以下四个部分:‎ 1 ‎、精细化的操作: 是指学校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位教职工工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让学校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学校的拓展提供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2 ‎、精细化的控制: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教育教 学管理的运作要有一个流程,要有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的过程。 控制好了这个过程, 就可以大大减少工作运作失误, 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 3 ‎、精细化的分析:是学校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精 细化规划的依据和前提。 精细化分析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 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同时, 还要通过精细化的分析,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方法。‎ 4 1 ‎、精细化的规划: 精细化规划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学校的规划包含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校级领导根据国家政策、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和学校现状而制定的中远期目标, 另一方面是各处室、部门和教职工根据中远期目标而制定的实现计划。 所谓精细化的规划则是指学校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都是有依据的、可操作的、 合理的和可检查的。‎ 三、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条件 ‎(一)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并首先是决策科学化、精细化。‎ ‎(二)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科学定位,拟定标准,循序渐进。‎ ‎(三)精细化管理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源, 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这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讲清道理,统一思想,取得全体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2 ‎、摸清底数,积极培训,精确贯彻精细化管理方案。‎ 3 1 ‎、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建立长效机制。‎ 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1 ‎、各就各位,建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首先是组建适应学校 发展的组织架构, 其次界定清晰各部门的职责, 再次把各个部门的职责细分到各个岗位。‎ 2 ‎、各干各事,建立目标管理体系。‎ 3 ‎、各考各评,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4 ‎、各得其所,建立考评结果应用体系。‎ 标杆式管理 标杆式管理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它通过提供绩效评估标准、提高学校绩效、提供战略管理工具、促进组织 学习等功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作用。 实施标杆管理没有固定程序, 但至少应包括确定目标范围,选择合作伙伴,确定绩效评估标准,进行 差距分析,监察效果与修订标准等基本环节。‎ 一、标杆式管理的含义 标杆式管理 (Benchmarking~) 又称基准管理或参照管理, 基本思想就是:以最强的竞争对手或行业中的领先组织或最有名望的组织在产 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功绩及实践措施为基准, 树立学习与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革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 整套规范化程序,将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与基准进行量化比较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组织绩效的最佳策略, 争取赶上或超越竞争对手。其核心是向行业内外的最优企业学习,通过学习,重新思考和改 进经营实践, 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 这实际上是一个模仿加创新的过程。‎ 二、标杆式管理的特点与功能 ‎( 一) 标杆式管理的特点 首先,就控制方式而言,标杆式管理属于自控式,是组织内部为了摆脱困境、提高绩效、增强竞争力而实施的一种管理策略。‎ 其次,就对象而言,‎ ‎“标杆”是由组织为解决自身的某个具体问题而自主设置的。‎ 第三,就过程而言, 标杆式管理通常划分为两个阶段: 对“标杆” 的识别与引进。‎ 第四,就重点而言,标杆式管理既重视对“标杆”的识别,又重视引进,其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上。‎ 第五,就性质而言,标杆式管理是纯粹管理学性质上的,比较注重技术性和操作性,讲究程序和方法。‎ ‎( 二) 标杆式管理的功能 从理论上分析,标杆式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具有如下功能:‎ 1 ‎.提供绩效评估标准 2 ‎.有助于学校提高绩效、持续改进 3 ‎.提供进行战略管理的工具 4 ‎.促进组织的学习 5 1 ‎.挖掘增长潜力 2 ‎.有助于推动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3 ‎.使学校真正实现创新发展 三、标杆式管理的实施步骤 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标杆管理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 一)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在选择“标杆”或合作伙伴之前,学校必须确定以下事项的限度 或范围:实施标杆管理的时限、能用于项目的经费、打算确定几项业绩标准、合作伙伴的数目、 需要重新设定的内部程序的数量、标杆式管理小组成员数及监督委员会的成员数。‎ ‎( 二) 了解自己 实施标杆式管理,需要建立“标杆管理小组”。标杆式管理小组要做的工作是,当项目目标明确后,首先要分析本校的内部程序,以 便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有透彻的了解。 由此, 标杆管理小组可以去揭示每项绩效评估标准背后的真正动力。 标杆管理小组成员还要研究该程序在功能领域实施的任务、 目的和目标, 并将正在研究的工作程序与合作目标或策略联系起来。 最后,工作小组还需制定一份详尽的工作流程图,以展示工作程序中的每一步骤、关键点的定位、完成方式及 各工序间的关系。‎ ‎( 三) 选择并确定标杆管理合作伙伴 一是在尽可能宽的范围内考察潜在的合作伙伴。二是确定合作伙伴。‎ ‎( 四) 选择绩效评估标准,收集相关数据 仔细挑选一整套易于理解且具有普遍性的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标准后,还要收集两方面的数据:一是组织内部的数据,二是合作伙伴的相关数据。数据要确保可靠性,即有效和可信。‎ ‎( 五) 进行差距分析 将本校绩效与标杆学校进行比较,从而找出造成差距的原因。‎ ‎( 六) 引进他人做法缩小差距 这是标杆式管理最具实质性的一步。标杆式管理就是要通过分享 他人的知识来提高自己。要运用“借鉴——改造——采纳”的程序, 不仅允许、 而且必须对标杆学校的做法作适当调整, 使之更适合本校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 七) 监察与修订 改进效果如何需作监察,监察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与合作伙伴的差距是否缩小,二是缩小的速度如何。‎ 层级管理是指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明确各职位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开展活动的管理方式。‎ 一、“三级管理”的概念 ‎“三级管理”即校长室总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局,进行宏观规划和指示;各责任处室负责细化和具体操作;年级部(教研组)根据校长室和责任处室的要求狠抓落实,完成工作任务。‎ 二、“三级管理”的特色 与传统“双线管理”不同的是,“三级管理”使年级部成为学校 的行政管理基础单位, 强化年级部块状组织体系的管理功能。 明确年级组责权任务,在用人权方面,每学年以年级部聘任教师为主,听取 教研组意见,学校给予协调,年级部不聘教师学校不得强行安排接纳。在评估考核方面, 由年级部负责对本年级教师进行考核, 考核情况作为学校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 在管理方面, 年级部全面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直接管理本年级班主任,协助管理备课组,完成学校 下达给年级的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任务, 直接对校长负责, 再由年级组根据学校下达目标制定本年级每期(年)业务考核指标。同时年级组 还可协调本年级教师思想教育工作, 教师培养工作及党组织建设和群团工作。‎ 由于年级部的管理幅度较小,对教师业务的规范与监督、对教师 的评价与调动的力度得以增大, 学校的管理决策可以通过年级组迅速落实:既有利于学校管理上情下达,又有利于学校管理下情上达。从年级部管理的优势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年级部管理属于任务型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管理任务的 落实。年级部有着非常明确的组织目标: 提高当前年级的教育教学业 绩。采纳凡是有利于年级部教学业绩提高的行动, 就是年级组管理的唯一标准,其管理效率自高一筹。‎ 其二,年级部管理属于同质型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管理决策的 规范与统一。 在年级部管理模式下, 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与统一,基于同一年级的教育策略与教育环境而存在, 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与监督更具针对性。‎ 其三,年级部是“行政性质”的管理机构,有利于行政权威的树 立与落实。 年级部遵奉的权威是行政管理的等级体系, 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行为的原则以学校管理决策与教学为标准, 更容易增加学校管理决策与教学的执行力。‎ 三、“三级管理”的优势 ‎(一)、职权明晰,各负其责,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三个管理层次各自承担决策、操作和落实的任务,承担相关责任。‎ ‎(二)上下协作,取得共识,避免了上下脱节、工作脱离实际的弊端。校长室决策、责任处室操作时需广泛征求意见,取得共识;年级部(教研组) 可以在决策和操作的环节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实施时 可以就问题进行反馈,要求调整。这样就做到了上下协作一致,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流程清晰,步骤合理,拒绝了混乱悖谬的毛病。决策—操 作—落实和反馈—汇报—调整两个系统一个由上而下, 一个由下而上, 都清晰明了,而且合符规律,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落实。‎ ‎(四)由于年级部的存在克服了教学体系和教育体系两种形式运转所导致的脱节现象,使教育和教学真正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助于管理从宏观粗放向微观细致方向发展。‎ 四、“三级管理”的实施 ‎(一)校长室总揽全局。校长室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教育形势 以及学校发展需要,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工作构想、 目标和任务,确保其有利于学校发展全局,并符合实际。‎ ‎(二)各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等)负责 具体操作。各责任处室根据校长室的部署负责细化工作目标,制订, 提出工作要求, 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 在得到校长室批准后要求年级部(教研组)开始实施。‎ ‎(三)年级部(教研组)狠抓落实。年级部(教研组)发动教师 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保证工作质量。 如在实施过 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责任处室汇报, 责任处室及时向校长室汇报, 适 时进行调整,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推动学校的“管育学”工作稳步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 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 以改革发展为动力, 以师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 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 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聚焦课堂, 突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一要尊重老教师,二是要充 分调动中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要让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新鲜血液的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 既要当好班主任, 又要教好书。 班主任不仅要调动好本班的学生还要调动本班的老师的积极性, 协调好整个师生的关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一三五七九”工程让青年健康快速发展。学校班子提 出“师有七品”的观点,全体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理论水 平、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人人以争做名师、良师为荣,以做匠 师、庸师为耻。做到奉公守法、诚实谦虚,坚持自己崇高的职业信念。‎ 针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加大引进师资的力度,我们建立了首 席教师制,加大了对赛课、课题、论文、竞赛的奖励力度,成立了九 江一中研究生协会, 成立了九江一中运动健身协会, 各分协会都相继开展活动,如火如荼。下学期将建立九江一中名师工作室,努力提高 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考虑各种工作的开展与福利挂钩, 今后一切政策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提高业务素养,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通过建设,让干部队伍焕发出 工作热情,师资队伍建设注意年龄梯度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和 性别结构,使整个师资队伍的构成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设立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 如十佳党员、十佳教师、 年终考核评优等, 目的是让全体教师在竞争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自身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学生队伍建设 学生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延伸。学生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生会干部,学校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科研处要定期召开会议,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 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培养学生干部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干部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应当从端正学生干部工作态度入手,‎ 而正确的工作态度与最初加入学生会的动机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在招募新成员时应当严格把关, 招募标准不仅仅只看重个人能力, 更重要的是否有纯正的加入学生会的动机。 如今很多学生干部的入会动机不端正,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工作中一旦未能达到自己最初的目的, 原有的工作积极性将会迅速降低。另外,在平时工作中,老成员应当 给新成员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让新加入的学生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干部个人能力的提高 在新成员加入之初,我们可以开展一些针对新成员的在岗培训。 让他们不仅懂得最基础的一些工作技巧, 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帮助新成员发现自身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探讨问题的根源, 并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综上所诉, 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干部个人能力的提高并非是一个机遇求成的结果, 而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它并非一天两天就能看出效果,也并非组织举办几次活动就能马上得到提高,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在内。‎ ‎(三)增强学生会整体团队协作意识 学生会作为一个工作整体,组织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协作,充分发 挥个人特长,提高学生会整体素质。为增强学生会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会内部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些例如“野外郊游”、“素质拓展”、“民主交流会”等活动,逐渐促进成员内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创造学生会内部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增强学生会整体团结协作的意识,打造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服务团队。‎ 学生队伍的建设,不仅在于让学生提高成绩,更要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发展之基、立校扬名之本。质量问 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考。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教学质量依然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 只有在抓住了这跟生命线的前提下,我们再去拓宽生命的内涵和外延。 学生的学习指标上去了, 政府、社会、家长才会满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看到优点,又要看到不足。我们的教 育为九江乃至全省做出了贡献, 多项教学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 但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培优的机制方面有待改进。其次要抓好普通班的教学管理。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鼓励每一个孩子走好自己的路。 把普通班办好了, 就没理由办不好择优班、农村班。 认真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定好位,找准一个奋斗的方向,扬长补短,各得其所。再次解决教育教学机制问题,包括管理 机制和用人机制。 我们要用科学的制度进行管理, 科学的用人彰显教学的优势,让每一位老师各尽其才,发挥作用。第四解决效率问题, 提高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教学尽量的达到少走弯路, 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愉快。‎ ‎://zongjie/gongzuozongjie/301209.html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