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8 KB
  • 2021-04-22 发布

2021—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国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合编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国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合编 ‎2021—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展规划纲要范文 一、发展背景 ‎(一)历史回顾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成立于1996年4月,在国家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粮油食品行业内涵盖会员单位最多的全国性社会组织,现有单位会员2582家,主要从事粮油食品产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组成。多年来,协会积极发挥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维护粮食企业合法权益,推动粮食行业深化改革和协调发展,发挥粮食行业的群体优势。坚持以粮食安全为主题,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宣贯和科普宣传活动。坚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强化管理、规范服务为重点,大力开展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坚持以便民服务为重点,发展城乡销售服务网络,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坚持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支撑,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坚持以名牌战略为抓手,培育发展知名品牌,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坚持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服务,为农业生产者、粮食经营者和城乡消费者服务。‎ ‎2015年7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被确定为首批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单位, 2016年10月完成与国家粮食局的脱钩,2017年8月2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单位,标志着脱钩试点工作取得了关键性成果,同时也全面拉开了协会改革发展的序幕。‎ ‎(二)新的形势 总书记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1.“十四五”粮食行业发展形势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国际化进入分化期,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我国正处在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需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粮食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适应“十四五”时期新形势,粮食行业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客观规律与世情国情粮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确保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上取得突破,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全面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2.脱钩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脱钩改革给协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实际上,在中办和国办制定的“脱钩总体方案”中明确规定,对于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制定清单目录,按程序移交行业协会承担,行政机关依据职能对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和依法监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行业协会要主动发挥作用, 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扩展业务,把握机遇。同时,协会还存在一些不能适应的地方。这是对今后协会工作提出的新的挑战。一是体制不适应,主要反映在脱钩前后机构合并、人心不齐不稳、组织不健全、人力资源不足等;二是调研不充分,对基层企业存在问题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没有给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服务不平衡,重点抓粮油加工企业、大企业和沿海发达地区,对仓储企业、小企业和西部地区服务力度不足。总的来说,协会在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环境等能力建设方面,都与现代行业协会的治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 新时代引领协会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总书记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从协商民主、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党员等五个方面,都强调了社会组织的作用。这五处关于社会组织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协会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组织在新时代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职责,极大地振奋了推进协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一个重大判断,那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协会将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切实推进协会的转型发展,科学编制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准确把握新时代协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职能定位,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方针,培育规范市场,协助政府改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合力推动粮食行业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协会定位、使命、愿景 定位:协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构之一,代表全行业会员企业共同利益。‎ 使命: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愿景:将协会打造成为面向全球、行业协同、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准和市场影响力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行业协会。‎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提高粮油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引导行业落实好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粮油食品企业转型升级,走品质品牌发展之路。坚持办会初心,认真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广大会员企业服务。坚持社会化、市场化原则,全面贯彻企业家办会、民主办会精神,打造共建共享平台。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组织力,增强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带领粮食行业开创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和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明确的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功能定位要求,加强协会的党组织建设,发挥其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2.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要站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协会的改革。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推动改革,回归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职。‎ ‎3.坚持服务宗旨。服务是协会的生命线,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要彻底转变观念,从原来的“管理者”变成“服务员”,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为社会治理添砖加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城乡亿万居民粮油食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 ‎4.坚持共建共享。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把共享共建作为协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共享共建理念引领协会发展,要让每一个会员企业都能切实感到平等公正,把协会打造成会员共建、共享的开放性平台,把协会建成真正的“会员之家”。‎ ‎(三)总体目标 能够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符合社会组织定位与发展方向,代表全行业会员企业共同利益,具备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会员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功能。‎ 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加强放心粮油网络建设,把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引领行业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企业走品质品牌发展之路。‎ 不断加强国内外行业影响力,搭建平台推动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制订或修订,组织技改论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健全完善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分支机构建设,服务向全产业链延伸,更好地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的议事决策功能。‎ 四、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协会将围绕“打造一个平台,推动两项工程,构建三个体系”,全面提升协会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优质服务平台 ‎1.做好助手为政府建言献策 加强与科研事业单位、高校之间的联系,建立完善专家库管理系统。不定期开展行业重大问题调研、研讨会、座谈会,形成向政府部门的建议报告、政策改革方案。开展或组织开展汇总、集成、分析研究工作,形成年度产业发展报告。条件成熟时,针对行业发展需求,编制出版行业发展蓝皮书。为政府提供技术服务,定期形成行业发展形势和诚信状况评估分析报告,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调研并提供服务。‎ ‎2.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对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对门户网站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突出服务会员功能,加强信息动态管理,把网站打造成宣传协会形象、服务会员、业务交流的平台。建立粮食行业内部及企业间信息交换机制,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鼓励粮食行业信息化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创新发展,提升粮食行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粮食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水平。‎ ‎3.扎实推进国际业务合作 一是全面加强国际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出口国、国际知名粮油食品企业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流。积极与有关国际粮油组织、主要粮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国际大粮商开展粮油信息交流与政策沟通。积极参与有关世界粮油发展的国际会议,建立与世界主要粮油组织沟通协商机制,及时了解世界粮油发展趋势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等信息。密切关注相关国家农产品投资和贸易政策,努力打造服贸会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充分把握产业链和供应链融合创新发展趋势,加快融入全球粮食供应链,坚持世贸组织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有效促进国际间粮食贸易。根据会员企业需求,不定期组织国内外企业和协会互访交流,为国内企业创造赴境外深入合作学习机会,5年内组织出国参访团不少于20个。‎ 二是扎实推动国际业务合作。围绕国际社团标准制定、贸易标准互认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着重在油籽、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主要农产品贸易方面与有关国际粮油组织开展业务合作,探索制定共同承认的进出口标准。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贸易标准互认沟通协调工作,及时了解会员企业诉求,形成行业意见报告向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反映,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利用2年时间建立起国际粮油信息收集渠道和定期沟通机制,推动修订完善相关贸易标准,用5年时间使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标准制定和协商谈判的重要力量。‎ 三是丰富和拓展国际业务咨询服务。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组织开展学习、交流和咨询活动,建立境外投资信息、投资模式、投资风险控制、投资典型案例等方面的信息共享机制,邀请国外咨询公司围绕海外投资并购进行专题培训,定期向会员企业发布国际粮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提升粮油企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为会员企业提供有关国家政策、法律、金融、投资机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4.拓宽会员业务成长通道 一是积极开拓展会服务新平台,一方面立足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以下简称“粮油展”),拓展两翼,加强合作,向全产业链及周边产品发展,将粮油展打造成国际品牌展会,另一方面全面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加强与国内外展览公司合作,实现展会“规范化、精细化、预算化、信息化、品牌化”,在粮油展的基础上,培育和打造新的展会服务平台。二是为会员与金融、信用保险等机构搭建业务合作的平台,开展银企对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三是广泛组织各类论坛交流活动,做好政策解读,学习借鉴标杆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针对粮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和新技术广泛开展专题交流。四是搭建会员与消费者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将“50强”企业经营理念及核心产品、品牌展示给消费者,同时第一时间收集消费者之声,使得协会真正成为行业会员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切实推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积极参与科技兴粮战略 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落实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促进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行业科技水平,服务产业发展,引导粮食科技成果高效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在粮食领域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科技,促进现代科技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充分发挥协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认定一批“智能粮库示范单位”、“科学储粮示范企业”、“绿色物流标杆企业”等。‎ ‎(二)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 加强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达到放心粮油工程全覆盖,配合有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强化粮油市场监管,健全放心粮油监管体系,确保城乡亿万居民粮油食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放心粮油工程管理体系新突破。‎ ‎1.继续深入抓好放心粮油工程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继续开展放心粮油示范企业认定工作,不断拓展示范企业类型,从生产加工向流通、仓储、线上线下等全产业链方向延伸,积极探索放心粮油示范县和示范产业园、物流园试点工作,提升放心粮油工程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 ‎ ‎2.促进行业向绿色安全放心健康发展。要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挖掘和传承粮食文化,提高粮食行业软实力,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爱粮节粮宣传周”、“放心粮油宣传日”等扩大影响力,促进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粮食消费观,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行业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1.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保护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的积极性。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与第三方评价机构联合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小组活动,促进质量管理、质量技术、质量工作法创新。鼓励企业推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满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消费友好等需求。‎ ‎2.加大对好品牌、好品质的表彰力度。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提质降本增效。一是筹备创建粮油行业质量管理奖评选表彰工作。在品牌专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粮油行业卓越绩效管理标准体系,创建粮油行业质量管理奖,引导媒体加强对品牌和质量的正面宣传。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粮工巧匠”评选表彰活动,倡导和表彰“工匠精神”。让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成为企业的肱骨力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3.加强品牌建设。以放心粮油示范企业、重点粮油骨干企业等为对象,定期组织质量品牌建设研修班,让更多企业了解品牌,重视品牌,加强质量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定期举办质量品牌论坛,交流各地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举措,分享优秀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的案例。创建粮油品牌战略联盟,通过互学共鉴,牢固树立质量品牌意识,提升行业质量品牌建设的整体水平。‎ ‎4.开展重点粮油企业调查。在完善数据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分析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加强对反映企业运营效率和技术水平相关数据的收集汇总,跟踪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和技术进步趋势,运用大数据思维,推动统计分析成果应用,逐渐形成综合利用和专题分析数据的能力。组织比对和会商会诊,找准比较优势、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研究制定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加强与国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 ‎5.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开展区域品牌培育,创建质量提升示范区、知名品牌示范区。实施中国粮食精品培育工程,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培育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活动,推动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化工作。开展“中国品牌日”活动,不断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中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自律性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一是加强行规行约的制定,引导企业履责守约,诚信经营。二是逐步建立健全会员企业的信用档案,加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探索建立企业信用黑红名单。三是完善信用评价标准,扩大对企业的评价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按期复审,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五)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制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组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委员会,负责粮食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包括组织开展团体标准的立项、制修订、审定、发布和宣贯等事务。重点工作一是建立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团体标准体系,推动行业标准整体提升;二是重点推进优势产业县市的区域标准制定;三是实质性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四是积极与国内外有关联系,争取合作制定粮油产品和粮机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和技术规程。‎ ‎(六)加快会员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会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员服务机制,着力创建信息服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沟通交流平台,创新会员服务方式,建立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满足登记、查询、统计的便利化要求,优化设置会员网上沟通与反馈模块。‎ ‎2.健全会员反映渠道,畅通会员诉求,切实保障会员单位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服务效果反馈制度,及时处理会员反映诉求,跟踪处理意见,及时向会员反馈诉求处理结果。‎ ‎3.开发会员服务产品。编订《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员服务手册》,明确会员服务的内容和类项,不断丰富会员服务产品。通过信息化手段拓宽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效率,确保会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放心粮油工程 ‎1.示范企业(家)‎ ‎1246‎ ‎2000‎ 预期性 ‎2.放心粮油示范县(个)‎ ‎1‎ ‎10-20‎ 预期性 ‎3.示范产业园、物流园(个)‎ ‎0‎ ‎5-10‎ 预期性 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1.创建质量管理奖 无 有 预期性 ‎2.发布最具竞争力品牌 无 有 预期性 ‎3.评选“粮工巧匠”‎ 无 有 约束性 ‎4.重点企业调查数量(家)‎ ‎700‎ ‎2000‎ 预期性 ‎5.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家)‎ ‎10-20‎ ‎30-50‎ 预期性 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1.A级以上信用企业(家)‎ ‎64‎ ‎100‎ 预期性 ‎2.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 无 有 预期性 ‎3.探索建立会员红黑名单 无 有 预期性 标准化体系建设 ‎1.制修订行规行约 较少 增强 预期性 ‎2.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较少 增强 预期性 ‎3.制修订团体标准 无 有 预期性 ‎4.参与制修订特色县区域标准 无 有 约束性 ‎5.参与制修订国际相关进出口标准 无 有 预期性 会员服务体系建设 ‎1.会员数量(家)‎ ‎2500‎ ‎3000‎ 预期性 ‎2.编订《会员服务手册》‎ 无 有 约束性 打造服务平台 信息化平台 ‎1.门户网站浏览量(人/天)‎ ‎200‎ ‎1000‎ 预期性 ‎2.公众号浏览量(人/天)‎ ‎100‎ ‎500‎ 预期性 ‎3.提供网上一站式服务 无 有 预期性 培训平台 ‎1.质量品牌人才培训(人)‎ ‎120‎ ‎500‎ 预期性 ‎2.技术推广培训(人)‎ ‎200‎ ‎500‎ 预期性 ‎3.职业技能培训(人)‎ ‎25‎ ‎100‎ 预期性 会展交流平台 ‎1.品牌粮油展(平方米)‎ ‎4万 ‎8万 预期性 ‎2.培育新的国际博览会(平方米)‎ ‎1万 ‎5万 预期性 ‎3.国际合作平台(次/年)‎ ‎5‎ ‎10‎ 预期性 ‎4.交流研讨平台(次/年)‎ ‎8‎ ‎12‎ 预期性 ‎ ‎ 注:属性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种,预期性为争取实现,约束性为必须达到。‎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以总书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出台《协会党组织决策议事制度》,发挥党组织在协会重大事项决策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政治方向,团结凝聚会员力量,推动协会事业发展。‎ ‎(二)完善制度建设 按照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的要求,坚持民主、公开办会,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制度,建立监事会制度,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职能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科学、管理机制更加灵活高效、人力资源更加专业优秀的现代化社会组织体制。‎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协会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协会负责人决策水平和协调行业发展的能力,加强协会内部专家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紧密关联的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分支机构和地方协会的服务指导 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理顺与分支机构的关系,加强对分支机构开展特色服务指导和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完善和健全分会机构及体系,通过发挥分会作用,扩展协会在粮油品类及产业链的覆盖面。对地方协会纳入评选表彰范围,引导地方协会规范行为做好服务。‎ ‎(五)积极履行行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协会是企业家之家,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充分发挥协会引导推动和平台搭建作用,加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支持力度,培育打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杆样板,形成促进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组织实施 发展规划纲要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脱钩改革后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部署,秘书处将进一步统筹谋划和系统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充分发挥会长及副会长单位的资源优势,合力推进规划落地,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将相关内容完成情况列入各部门工作计划。‎ ‎(二)分工协作。协会秘书处及分支机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贯彻执行本规划内容。‎ ‎(三)稳步推进。在任务初步分解的基础之上,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和具体事项工作进度安排。‎ ‎(四)动态管理。建立发展规划实施和滚动调整机制,即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根据任务实施情况、行业发展和协会发展的形势变化等,及时向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提出发展规划的修改和调整建议,并根据相关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和调整发展规划。‎ ‎2021—2025年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3200字文稿 ‎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新时代XXX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编制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和我省实施意见,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总书记 总书记来陕视察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关键领域优先发展、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和长远发展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XXX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新征程,为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迈出有决定性的一步。‎ 二、把握原则 立足省情和全局视野相促进。跳出XXX看XXX,深刻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学习借鉴东部发达省市转型发展先进经验,提高规划编制的指导性、引领性。‎ 战略导向和落实落地相统筹。既要强调发展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又要突出可操作性,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谋划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形成有力项目支撑,力求规划实施有约束、能检查、易评估。‎ 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认真研判发展阶段性特征变化,找准制约高质量发展主要症结,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要着眼追赶超越总体定位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性目标,合理确定各项目标指标,实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 政府治理和市场调节相协调。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五年规划编制主要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在市场能够充分调节的竞争性领域尽量不编或少编规划。‎ 纵向衔接与横向联动相搭配。纵向上,做好与国家规划的衔接,指导好地市规划编制,确保主题主线上下一致,形成统一规划体系;横向上,要加强工作联动,同步推动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三、总体安排 ‎(一)发展规划。‎ ‎《X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省发展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纲要》由省发展改革委具体组织起草编制,具体程序:‎ ‎1.编制准备阶段(2019年4月—2020年3月)。开展全省“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调研、学习培训等活动。‎ ‎2.思路研究阶段(2019年8月—2020年3月)。广泛征求并听取各部门、各市(区)、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吸收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行业发展思路,研究提出全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报送省政府研究审定。‎ ‎3.编制阶段(2020年3月—2020年12月)。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形成“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组建《纲要》起草工作专班,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起草《纲要》,形成《纲要(草案)》;同时积极与国家纲要进行衔接,经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按程序报省委、省政府研究审定,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讨论。‎ ‎4.审批印发阶段(2021年1月—2021年4月)。《纲要》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由省政府印发实施。‎ ‎(二)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是“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省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具体见附件),重点专项规划在与国家相关专项规划、全省《纲要》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由编制部门报省委或省政府印发实施;一般专项规划在与国家相关专项规划、全省《纲要》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由编制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冠“经省委同意”或“经省政府同意”字样,联合印发实施;不在目录清单里的专项规划,经省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意后,由编制部门印发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具体程序:‎ ‎1.开展研究阶段(2020年1月—2020年3月),省级各部门根据本方案,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理清基本思路。‎ ‎2.编制阶段(2020年4月—2020年12月),省级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3.衔接印发阶段(2021年1月—2021年9月),完成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与国家相关专项规划、全省《纲要》进行衔接,按程序报批。重点专项规划原则上9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一般专项规划以及经省发展改革委备案后编制的专项规划,原则上6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 ‎(三)市县规划。‎ 市县规划是指市县政府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市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全省《纲要》的总体要求,从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合理确定本地区发展战略和目标。市县规划由县级以上政府组织编制、具体由发展改革部门承担,编制时间与全省《纲要》基本保持同步,具体程序:‎ ‎1.2020年12月底前,各市县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并与上级规划进行衔接。‎ ‎2.2021年3月底左右,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报本级党委、政府审定后,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研究审议,由本级政府印发实施。杨凌示范区和西咸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其管委会印发实施。‎ 四、工作要求 ‎(一)组织保障。省政府成立由省长任组长、副省长为副组长的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选配知识结构好、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建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将编制规划所需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确保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调查研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本地区本领域“十四五”时期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进一步理清制约瓶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特别是要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夯实“十四五”发展基础。‎ ‎(三)统筹衔接。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协调衔接好各类规划,确保形成统一规划体系。发展规划要发挥战略导向统领作用,空间规划要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专项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编制同步协调。‎ ‎(四)创新方式。要充分发挥规划专家委员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智库作用,把各方研究成果作为制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坚持开门编规划,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五)严格程序。要进一步规范编制程序,对标“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工作流程开展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规划论证、审批发布等各环节工作,推动全省规划编制“一盘棋”,不断提高规划编制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