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XX村村情的调研报告
2011年7月,我有幸作为XX区的选派生到XX镇XX村担任大学生村官,这半年来,我通过走访群众、整理村务材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XX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XX村村情报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以丘陵地势为主,平均海拔710米。现有6个合作社,幅员面积15.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06亩,林地面积6212亩。有844户家庭,总人口2662人,劳动力1970人,低保户21户81人、五保户11户、残疾户16户16人,危房户185户。有村社级公路32公里,其中约20公里未硬化。村民安全饮水比例为52%,广播电视覆盖率65%,新农合参保率为95%。
现有党员87名,村党委委员6人、村委会委员5人,村在职干部4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和养殖家禽、家畜为主,结合部分劳力外出务工收入,2011年XX村人均纯收入4270元,不到全镇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二、制约XX村经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结构单一。全村没有一家规模化的企业,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没有特色农业,
1
又因灌溉、土质、气候等原因不适合种植经济作物。村民零分分散养殖的生猪、土鸡土鸭以自给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是典型的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二)人口素质偏低。在全村1900多个劳动力中,初中以上学历仅约为1100多人。受教育程度偏低、生存环境闭塞、信息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居住高度分散,村民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因文化程度低,既没有一技之长,又缺乏实用技术,多是作一些以出卖体力为主的劳务工,只能依靠简单劳动赚取微薄的收入。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XX村以丘陵地势为主,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由于道路、水利、电力、通讯、上学、就医等基础设施改善成本高、难度大,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目前XX村总共32公里的村社道路还有约20公里未硬化,村民看大病要到10公里以外的XX镇卫生院,小病则是到5公里外的XX药店自己买药医治。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使得村民谋生发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
(四)缺乏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XX村87名党员中,大多数年龄在45岁以上,大多数党员只有小学学历,少数党员甚至是文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致富作用没能发挥出来。而大部分的村民认为“自己的家靠自己建”、“自己地靠自己种”,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够吃就行,没有找到走出贫困的突破
2
口。少部分农户因缺乏资金和技术,即使有致富的意愿和想法,但也力不从心。
三、发展XX村的建议
(一)申报贫困村。XX村因为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等原因,想吸引到外部投资很困难。如果能成功申报贫困村,纳入全区的扶贫规划,就能争取到相当规模的扶贫资金,用于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育能增加村民收入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并能促进全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积极发展民营经济。XX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种植作物和外地打工赚取。而全村的农业也只是以水稻玉米为主,几乎没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没有其他民营经济的发展,村两委应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搞好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让外出务工青年能返乡创业,努力实现本地就业,带动本村经济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存条件。改造升级村级道路主干线保证与市区连接畅通,改善通往镇政府的道路交通条件,改善与邻村之间的交通状况;水利工程建设在重点推进农田灌溉建设工程的同时,把加快推进村民安全饮水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让村里的青壮年在村里呆得住、致富有门路;让外部资金愿意来村投资。
3
(四)加强劳动力人口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XX村贫困的主要根源是劳动力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开展农村劳动力输出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是扶贫治本之策,是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充分开发利用贫困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规模,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五)培养致富带头人。对于那些有学识、有意愿、有想法要脱贫致富的村民,要重点加强培训指导,对他们的创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让他们通过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项目走向富裕,从而带动广大的村民一起发展,使“家家种点田,产品没批量”的旧生产生活模式向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先进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