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04-22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方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方案 ‎ ‎  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应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⑵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数学教学观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⑶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纵观目前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数学学科质量在全县范围内滞后的现状。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  ⑷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决定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状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决定着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学生数学成绩的优劣,针对我们小学学生实际,提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 ‎  2、研究意义⑴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的顺利实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所说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首要指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有效教学有先天的联系。本实验研究能较好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切实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华而不实”问题。‎ ‎  ⑵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  ⑶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基础。‎ ‎  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以上这些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对本课题具有直接理论指导的意义。就国外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 之争的产物。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中指出了国际有效教学的四条标准:教学对话、语言发展、挑战性的活动和学习背景化。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两者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相对于课程改革以前来说,现在更加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等。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学科针对性,未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自身的行动研究,来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建立起新的适应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策略。‎ ‎  三、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  3、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  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的教学有三条基本原则,即学生学习规律、教师适应学生的教法和实际应用。‎ ‎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重点是通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育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来推动我镇整个课堂教学改革。‎ ‎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一线六点”上,其主要是指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线,通过对兴趣、评价、体验、合作、情境、探究等一些课堂教学方法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  (三)课题的研究原则1、课堂中心性原则:不管哪一教学层面的研究,都要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 ‎  2、全体参与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  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 ‎  5、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  6、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  五、研究的活动方式与方法(一)活动方式本课题组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课题组在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节或几节优质研究课,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一本研究资料,撰写一篇或多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  (二)研究方法1、本课题以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个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调查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  六、研究的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一)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1、确定课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结合我校数学学科教学实际,初步拟定《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的总课题,作为各小学主攻课题。‎ ‎  2、根据课题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加以研究,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3、理论学习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进行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改革的重要意义。‎ ‎  4.制定方案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  (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1、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六个方面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  2、案例分析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若干次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3、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  4、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  (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底)1、论文交流 对已撰写的论文进行充实、完善和交流。‎ ‎  2、总结经验探讨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经验,准备结题工作,并为后继研究做准备。‎ ‎  3、研究结题召开课题结题报告会,邀请上级领导部门,对研究课题进行现场评审,鉴定和验收。‎ ‎  4、成果展示①‎ 书面材料:《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等。‎ ‎  ②随堂听课,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 ‎  ③召开学生座谈会,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七、成果呈现形式1、建立 “实验档案”;2、汇编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案例集》;3、课题专题观摩课;4、汇编教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论文集》。‎ ‎  八、具体实施措施:‎ ‎  1、第一阶段加强学习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讨论,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学生学情拟定实验方案。‎ ‎  2、建立实验机构,加强课题研究管理。为保证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顺利进行,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分工明确,强化责任,定期召开实验研究例会。‎ ‎  课题组负责人:聂杏桃课题小组组长:聂杏桃课题小组副组长:范福源课题组成员:方菊英、肖丽春、李家源、周常春、方欢、方婷、方晓(全校数学教师)职责:‎ ‎  课题组负责人:领导、检查、督导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 ‎  课题小组组长:组织课题组实验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组织课题组做好阶段小结及各阶段性评价;组织实验教师撰写论文、案例,编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案例集》、《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论文集》;总结经验,撰写实验报告。‎ ‎  副组长: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研究,收集资料,协助课题组组长工作。‎ ‎  实验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相关的理论;做好学情调查、分析;开展实验研究;做好各阶段的实验小结,撰写案例、论文。‎ ‎  3、培训实验教师,提高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强化实验教师的责任意识。一是组织好本校的校本培训,增强教师理论学习的有效性;二是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三是请专家、行家到校培训教师。‎ ‎  4、要求实验教师每学期做到“五个一”:即开学初写一份实验计划;学期中写一份课题实验调查报告;备一份优质的教学案例;上一节优质的实验研究课;期末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  5、建立实验教师档案资料,做到管理规范化。‎ ‎  6、实验工作要及时总结,连续不断推广。每学期课题实验小组要认真总结情况,推动和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