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3-29 发布

语文(心得)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活动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活动 【内容摘要】:组织学生参与中学语文教学活动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要用多种方式、灵活地安排活动的时间,切不可牵强附会。【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语文。关于学生怎样参与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问题,有着曲折的历史。以前,人们并没有把学生参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事情看得多么重要,按照从前苏联老大哥那里学来的五环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学语文的教学。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猛然发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总体质量是那样的低,这才意识到,不能够再穿着苏联老大哥鞋往前走了,应该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查来查去,人们把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归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扼杀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埋没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天才,没有开发出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于是,有人想出一招,开设中学语文活动课,这便出现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足鼎立的中学语文教学局面。这种教学局面是热了一阵子,也维持了十多年。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几乎所有的中学都不再开设活语文动课,有的学校选修课也名存实亡。人们发现,最近几年中学的语文教学质量的总体水平不尽人意,这便又有人把学生参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事情给抖搂出来了,认定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机会太少、参与的方法不科学。中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反复,至少可以说明三点:其一、中学生有必要参与语文的教学活动;其二、中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比较难办;其三、有必要研究中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提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自主探究”、“团结合作”、“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 ,都包含着学生的活动。可见国家也开始重视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事情了。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呢?一、学生活动的时间要灵活关于学生什么时间活动,纵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大致有三种观点:有的人主张学生集中活动,开设语文活动课,有的人主张在教学完课文后组织学生活动,有的人主张在研究课文的过程中组织活动。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开设语文活动课,可以强化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意识,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师可以专心研究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充分做好活动课的教学准备,为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奠定基础。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语文教学活动,能够比较全面地、深刻地研究活动的内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课后组织学生活动,趁热打铁,在学生还没有忘记教学内容的情况下组织活动,可以节约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组织活动,使得活动与教学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存在面面俱到,什么都好的事情。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也是这样。虽然各种安排的方案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也都存在不足之处。如果有一种方案尽善尽美的话,那么其他方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不会出现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反反复复。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教学效果,不论怎样安排学生的活动时间,只要能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可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灵活安排学生活动的时间,取各种学生活动时间安排之长,避各种学生活动时间安排之短。在语文教学实际中,大多数老师习惯于教学完课文之后,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做练习题、讨论题、思考题等。久而久之,思维定势的作用下,每次上课都是这一个模式。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每一堂的教学内容都不一样,每一课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学的内容变了,教学的方法不变化,那么教学的方法就不一定适合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学的方法要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有这样一道题:“假若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多数老师是在教学完课文后,处理这一题。有一个老师在研讨课文中解决这一问题,收到了比较好的活动效果。当读到课文中的我被困在悬崖绝壁时,老师让学生都把书合起来,先自己想一想“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那么你应该怎么办?”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学生们讨论的异常热烈,想出了十几种自救的方法。人们认识事物有先入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再研究自救的方法,在课文的影响下,他们的思维会被束缚在课文所设定的情景之中,难以展开。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组织这一活动,学生不知道课文后来的结果,不受课文的影响,思维的触角会向各个方向发展。因此,能够想出比较多的方法。二、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人的大脑是分区活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左脑的思考模式是语言逻辑型,主管理性思维。包括人的逻辑思维(分析和推理等)、数学、次序、语言和情绪(区分悲伤、同情和感激等);右侧身体的感知和运动;说话、阅读、书写和听话!右脑的思考模式是视觉图象型,主管感性思维:包括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左侧身体的感知和运动;表象、想象和直觉!左右脑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工作区,各自担负着自己的责任。学生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大脑的某一部分长期处于工作状态,那么大脑中这个工作区域就会逐渐疲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会大打折扣。不断变换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大脑的各个区域轮换工作,可以使大脑的各个区域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当然,活动效果就会好一些。    三、活动要讲究实效我们知道,《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指出了一些参与活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团结合作等。《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教得好与坏的尺子。《国家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教师学习,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理念,根植于广大语文教师的心里。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语文老师们都会想到让学生参与教学,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语文课的教学。尤其是,优质课、观摩课等具有语文教学代表性的课,对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重视,以及评委老师对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强调,进一步强化了语文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的认识,致使有些老师走向语文教学的极端,一味地追求学生参与语文教学。不管自己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是否适合搞某些活动,都要想方设法把活动加进去。似乎不把活动塞进自己的教学中,心里就缺点什么,感到不舒服。其结果是弄巧成拙,不但没有起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反而影响到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寓言两则”里,其中一则叫“落难的王子”,说的是: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后来,悲哀果然降临到他的头上。这一课的内容比较少,用不到一个课时。有位老师为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这一课。由于学生的即兴发挥,竟然表演了将近半个课时,再算上学生的评论,差不多半个课时,直到下课铃响后,还没有教学完。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是教学的主题也被冲淡了,游离了教学目的。要让学生参与中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但是不能够牵强附会,为活动而组织活动,应该为完成《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任务而组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