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2-03-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5篇【篇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选好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人。村级两委班子是乡村的直接管理者,是党的政策方针在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抓住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数脱贫攻坚的典型示范证明了,村两委班子是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上的主力军,他们始终坚守一线、冲锋在前,对决胜脱贫攻坚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依法有序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前提,坚持和加强党对换届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旗帜鲜明地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工作的全过程,牢牢把握住主动权,确保村选举工作的正确方向。二是严把选人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鲜明的“以事择人”导向,要严格标准程序,把好选人关、程序关和纪律关,真正选出一批讲政治、守规矩、重品行、有本事、敢担当的带头人,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努力实现“壮大基层战斗堡垒,强化村级干部队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目标三是拓宽选人渠道。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积极参选,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和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战斗力。四是提高待遇保障。首先加强对村干部自身能力培养,完善培训教育机制,激励村干部提升学历层次,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其次应制订相关政策和招录计划,打通村干部晋升通道,从村干部中每年招录一批进入到乡镇事业或公务员岗位,最后要在保证村干部收入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生活待遇,让村干部付出应与收入成正比。【篇二】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直击心灵、感触最深、触及灵魂的一句话的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悟透政策要点,理清工作思路,抓准重要环节,激发生产要素。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也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榆阳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
工作思路,夯实主体责任,践行精准方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群众增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2018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等三个区委一号文件,逐步理清了“党建引领、改革先行、产业支撑、功能完善、治理有效、整村推进”的扶贫工作思路,明确了脱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同步推进,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2020年,区委、区政府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创新提出“乡村振兴、乡为主体,整乡推进、板块联动”思路,坚定不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运用全产业链思维加快发展“3+2+X”现代农业产业,充分激活活力。产业扶贫仅仅只是开端,实现乡村振兴,还应继续发展乡村产业,认真研究脱贫攻坚的产业项目,结合乡村振兴目标规划,能完善的完善,可扩大的扩大。同时,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升级再造,继续激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乡村百姓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服务消费。提升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的高效运转对于克服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农贸市场关闭导致农产品销售难,影响了一些贫困群众的收入,为此,我区及时成立消费扶贫工作专班,今年共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消费扶贫工作,下发了8个专项文件,鼓励408个财政预算单位干部职工注册“榆阳好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现已注册27797人;加大扶贫产品认定申报力度,目前共有13种产品入选全国扶贫产品目录、53种产品入选榆林市扶贫产品目录,其中12种产品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5种产品入驻陕西扶贫空间;倡导利用工会经费慰问金30%购买扶贫产品,累计购买扶贫产品3251.19万元;通过线上“互联网+社会扶贫”“榆阳好产品电商交易平台”“鱼河果蔬公众号”和线下购销榆阳农畜产品,引导101家帮扶企业和74个帮扶单位参与消费扶贫,合计购买各类扶贫产品4518.7万元;推进消费扶贫“三专”建设,全区计划建设消费扶贫专柜440台、专馆1个、专区5个,今年年底前完成50%,2021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运营。目前,消费扶贫专柜点位已全部确定(第一批44个专柜正在安装当中),已建成投运1个消费扶贫专馆、5个消费扶贫专区,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卖得快、卖得远提供全程化服务与管理,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过程中,应该甩开膀子、沉下身子、下大力气促进现代物流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提升农村物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畅通城乡流通渠道。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交汇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发展主题。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要尽快消除贫困,还要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下大力气抓产业、促消费,实现乡村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篇三】日前,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见证中国速度、中国力度、中国温度;“收官”在即,我们必须要做好“人”的大文章,秉持“人民”中心,发挥“人才”优势,聚焦“人声”导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前进历程中,在推进全面脱贫与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让脱贫成果成色十足。
秉持“人民”中心,于变局中观“安危冷暖”。全球疫情加速了世界变局的演变进程,在特殊之年,全部摘帽让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指引力量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显著优势。近5年来,脱贫攻坚战精心部署、稳步推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战贫成绩亮眼、备受瞩目,时刻传递出将人民“安危冷暖”挂心头、贯始终以及“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大国使命和大国担当。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作为安心之源、安身之本、安业之魂,在巩固脱贫成果时树牢“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把握大势中科学研判变局,依靠改革创新准确应对变局。要把群众“安危冷暖”当作脱贫质量好不好、成色高不高的“晴雨表”,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合村并购、土地流转、农旅融合等各项保障,打造体现人民利益、关乎人民福祉的“全领域、全周期、全链条”评价体系,实现高质量脱贫步伐加快。同时要紧紧依靠人民才智和力量,依托科技赋能和产业变革,抓牢发展集体经济“聚能环”,积蓄“外来输血”优势和“自我造血”动能,增强代际传递的致富本领,推动“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运行常效化、长效化,让每家每户都能把牢致富“金钥匙”、捧上创业“金饭碗”、拿出品牌“金名片”,脱贫成果更加巩固、更可持续。发挥“人才”优势,于衔接中见“优胜劣汰”。没有人才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型农民主体、高素质专业化乡贤、扶贫专干等群体性优势,有力提升“能者上、优者奖”制度运行、政策激励、兜底保障等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要在项目“风险点”、贫困“退出关”等关键领域精准识别考察干部,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和“后备军”,畅通“由内到外、由表及里、由扶到带、点面结合”的培养路径,促进“党员带头、专家引领、群众示范”的良性循环,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要以“战时”要求强化干部作风保障,“揭榜挂帅”做实督导结合,“组团作战”做细帮保工作,以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最大力度对标“实绩”对表先进,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聚焦“人声”导向,于前沿中解“急难愁盼”。“十四五”开门问策,专家学者、企业家、基层工作者等群体踊跃建言,为“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具战略性专业性、更有操作性针对性的一线“人声”,进一步激发“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的主体活力。巩固脱贫成果更要从战贫前沿倾听“一线民声”,从“人民心声”中集中民智,凝聚攻坚合力。一方面,要坚持攻坚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加快建立征求意见、联席会议、民主测评等群众参与机制,在“衣食住行游购娱养”等重要领域落实调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衔接人民所需、呼应人民所盼。要锚定从“减贫”到“脱贫”再到“振兴”的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清单式”精准列明未完成“剩余量”和质量不高“落后量”,从人民建言献计中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点,周密筹划、聚力推动落实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实现“清零”再“归零”。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提升提高自身声音“含金量”,坚决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让发现解决的问题更“接地气”“冒热气”,更具激励监督导向作用,从战贫“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真话、实话、逆耳话”推动落实质效,让战贫保障更加精准务实有效、有深度、有力度。“咱们工人有力量”,人的力量无穷大,在夺取建成全面小康伟大胜利的奋进路上,一代代战贫人各展其能、接续奋斗,一队队脱贫人不惧风雨、共克时艰,他们无问西东、同心同德,
“身影”交织辉映,“初心”熠熠闪耀,力求让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篇四】近日,贵州省宣布紫云县、纳雍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才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奋斗的新起点,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做好巩固脱贫成果、稳定脱贫收入水平、提升防止返贫能力等工作,切实做到“清零”不“清责”,努力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清零”不“清责”。一方面,要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固脱贫成果,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帮扶责任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而是扶上马后,更要送一程。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在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扶贫产业培育、惠民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监管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的监测,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抓好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安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和综合保障脱贫等政策的巩固提升工作,助力贫困户从“挪穷窝”向“拔穷根”、从“吃穿不愁”向“能致富”、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另一方面,要智志共扶,激发内生动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因此,要持续开展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感恩教育,宣传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导向,攻破“等、靠、要”思想桎梏,引导贫困户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主创业、奋斗出幸福等正向价值观,促使其主动找思路、找办法、找点子、找路子,采取劳动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经营意识再造等方式,提高群众的劳动技能和竞争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培养壮大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社等“火车头”,打通设备、技术、基地、资金等“产业链”,铺好交通、水电、网络等“发展轨”,搭乘电商、微商、直播平台等“销售线”,让乡村产业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不断用产业致富的“造血”功能,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拉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中国即将进入乡村振兴时代,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广大帮扶干部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创新、组织形式结构等方面不断着力,持续增加群众收入。要以教育为重点,推动社会振兴,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行为教育、技能教育、精神教育等,切实提升农村文明层次和社会发展水平。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充分组织群众,有效凝聚起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完善“一约四会”并推动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通过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篇五】
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七年来,我国每年以1000万以上人口的速度完成减贫任务,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其速度之快、数量之大、效果之显著,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同时也在全世界的减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脱贫攻坚成果,再一次彰显中国制度的政治优势。中国制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十九大之后,党中央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脱贫攻坚战,事关众多贫苦户生活状况,事关全国人民如期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立党建党强党就是为了人民,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扶贫就是扶困难群众之“贫”,切切实实地为人民谋幸福。中国无数共产党人自告奋勇,冲向扶贫攻坚最前线,做到精准识别,实现精准施策,确保精准脱贫;他们在脱贫攻坚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留余力。全国先后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经历了7年多精准扶贫,4年多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再一次凸显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扶贫干部作为这场战役的忠实执行者,有以村为家、待民如亲、扎根扶贫一线的,有放弃了原单位优越的生活环境的,有放弃了高额薪水的工作机会的,他们来到基层,与基层人民一起生活。他们不惧艰苦的环境、面对繁杂的工作,始终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理想信念,定期深入基层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工作,始终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家人,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因为他们心中有个脱贫攻坚梦,就是让贫困户过上好的生活。在这条道路上,脱贫攻坚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做好做实每一项扶贫工作,做到心中有脱贫目标、手上有脱贫任务、肩上有脱贫责任。基层扶贫干部代洪龙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百万工作机会,回到了家乡基层——国家级贫困县利辛县的国家贫困村武杨楼村工作。作为一名党员,他每次帮助贫困户、看到贫困户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时,便感到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有意义。同他一样,无数基层干部辛勤奉献付出,一直在扶贫路上,成就了贫困户走上幸福生活之路。脱贫攻坚成果,再一次证明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书写了脱贫攻坚伟大传奇。中国人民历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质、自力更生的思想,无数贫困户发挥自强励志、自力更生,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中国人历来不怕苦不怕累,即使生活困难,他们始终坚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基层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己勤劳双手的努力下,定能走出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国家精准施策的春风让贫困群众看到了曙光,有效地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的生活有了彻底的改变。他们勇敢面对个人和家庭的困境,在艰辛中自强,在逆境中奋斗,以自强励志的精神战胜贫困。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用勤劳和智慧战胜苦难脱贫致富。虽然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收官的时候,但是还有很多扶贫人一直在路上,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让岁月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广大贫困户已经走出贫困之路,未来他们将要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做好脱贫攻坚成功之路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用脱贫攻坚的成功之路巩固提升助推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带动脱贫攻坚成果使其继续得到巩固。坚定跟党走,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定能书写中国乡村振兴奇迹之路。